1、 南方地区,特别是我们两广地区由于受到高温高湿等恶劣环境的影响,每年的 59 月份不少饲料生产企业都曾因为饲料的氧化变质、变味、发热而导致退货,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及企业的信誉。因此,在饲料的生产过程中,合理地使用抗氧化剂,防止饲料氧化变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1 饲料中容易氧化酸败的物质 防止饲料品质自由氧化作用和由微生物降解所引起的品质下降是保护饲料品质的两大关键,后者分解作用是由霉菌的生长和代谢产物所致,也就是霉变;前者是由存在自然界的自由基所引起的一系列氧化分解反应所造成的,其破坏对象是油脂类化合物,如脂溶性维生素、色素、动物脂肪和植物油等,可通过添加抗氧化剂使之与过氧化自由基或
2、自由基反应而自氧化,为氢原子传递给过氧化自由基或自由基从而终止进行的连锁氧化反应。 11 鱼油 含有极高的不饱和脂肪酸,一般不用于畜禽饲料,而主要用于鳗鱼及甲鱼饲料,然而近年来不少厂家为追求饲料的鱼腥味而盲目使用鱼油,又不注意在饲料中添加适当的抗氧化剂,结果造成饲料酸败。鱼油除了易引起饲料酸败外,代谢能比其它动物油脂低1020。 12 其它油脂 饲料中的脂肪在加工贮存过程中存在若干不利因素如高温、潮湿、高铜等,配方原有抗氧化剂不能满足抗氧化的需要,均会严重造成水解氧化酸败。 13 香味剂 饲用香味剂主要含有醚、醛、酸、酯等具挥发性芳香类物质,有些成分本身极易被氧化,它是一类极不稳定物质,加入饲
3、料前或后,无疑均成为氧化酸败的主导因素。 14 其它变质饲料原料 使用超期贮存或曾经自然变质的鱼粉、肉骨粉、变质的乳清粉、变质的豆粕、变质的糠麸饲料、粉碎时间长的玉米粉、花生粕特别是变质花生粕(饼)、米糠等,极易氧化变质。 2 饲料中常用的抗氧化剂 2l 乙氧喹(EMQ) 乙氧喹又称乙氧基喹啉,抗氧化性能好,能有效地防止饲料中油脂和蛋白质的氧化,并且能防止维生素儿胡萝卜素、维生素 E的氧化变质。价格较低,是目前在饲料中使用量最多的一种。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饲料抗氧化剂主要是乙氧喹 (EMQ)和以乙氧喹为主复配而成的抗氧化剂。而有资料表明,以乙氧喹为主复配而成的抗氧化剂(包括阻滞剂、协同剂、螫合
4、剂),其效果大大超过了单一品种。 近几年来,国内经常使用的此类产品的商品名为:山道喹、克氧、抗氧灵、珊多喹、抗氧宝、依索金、抗氧喹等。 2.2 二丁基羟基甲苯(BHT) 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又名丁羟甲苯,稳定性优于其它抗氧化剂,对热稳定,与金属离于作用不会看色。其作用机理与乙氧喹相似,具有防止饲料中多烯不饱和脂肪酸酸败的作用,故可保护饲料中的 VA、VD、VE 等脂溶生维生素和部分 B族维生素不被氧化,提高饲料中氨基酸的利用率,减少日粮能值和蛋白质的用量。总之,对饲料中脂肪、叶绿素、维生素、胡萝卜素等均有保护作用,有利于蛋黄和胴体的色素沉着、家禽体脂碘价的提高以及猪肉香味的保持等。因此,二
5、丁基羟基甲苯成为各国所普遍采用的抗氧化剂,可用于长期保存含有油脂较高的食品(如油炸食品、干鱼、罐头等、饲料以及饮料等,也可用于速冻及方便食品包装纸的消毒等。 2.3 维生素 E 维生素 E又称 一生育酚,是目前唯一工业化生产的天然抗氧化剂。维生素 E对氧十分敏感,极易被氧化,因此它可保护其它易被氧化的物质(如 VA 和不饱和脂肪酸等)不被破坏,所以 VE是极有效的抗氧化剂。VE 与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不同,它既是饲料的抗氧化剂又是消化器官的细胞抗氧化剂,故能阻止细胞内的过氧化,而化学合成的抗氧化剂只是饲料的抗氧化剂,不能制止细胞内的过氧化。因此,尽管饲料中添加了 EMQ或 BHT等,也不能降低维
6、生素 E 的添加量,同时由于维生素 E的价格较贵,一般来说,虽然其抗氧效果较好,但仅作为维生素 E源。 2.4 丁基羟基茴香醚(BHA) BHA多用作油脂抗氧化剂,对热稳定。除抗氧化外,还有较强抗菌力。添加量为150mgkg 时可抑制金色葡萄球菌;添加量为 200mgkg 时可控制饲料中生长的青霉、黑曲霉的孢子生长;添加量为 250mgkg 时,可以完全抑制黄曲霉菌生长和黄曲霉毒素的产生。但由于价格较贵,目前较少使用。 3 正确使用抗氧化剂 31 抗氧化剂的选择原则 目前,市场上的抗氧化剂种类繁多,为能够正确地选择抗氧化剂,在选择抗氧化剂时应遵循以下原则:抗氧化剂本身或抗氧化剂与饲料组分作用后
7、的产物对畜禽健康无毒无害、安全可靠;添加后不会使饲料产生异味或其它颜色,不影响畜产品的质量;添加量少,活性高,抗氧化性强;价格便宜;应含有表面活性剂以利于扩散。 32 抗氧化剂的使用量 天然的抗氧化剂(如 VE)使用量没有严格的规定,但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EMQ、BHT、BHA)的使用量则有一定的限制,其用量一般均在 150mgkg 以下,一般为100200mgkg。如果饲料中脂肪超过 6或 VE严重缺乏时应适量增加抗氧化剂的添加量。另外,当日粮使用高铜或高锌,以及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下也应适量增加抗氧化剂的添加量,但也不能过量添加,过量的抗氧化剂产生的抗氧化剂自由基不但不抗氧化;反而促进氧化,
8、而且过量添加还会使产品中的含量超过国家标准,并在动物体内沉积。另外,在实际应用中还必须注意商品抗氧化剂本身的含量,以便折算为实际的添加量。 33 正常掌握添加时机 抗氧化剂只能阻碍氧化作用,延缓饲料开始氧化的时间,但不能改变已经氧化酸败的后果。因此,使用抗氧化剂时,应注意在饲料未受氧化作用或刚开始氧化时就加入抗氧化剂,以发挥其抗氧化作用。因为油脂在自动氧化过程中出现过氧化物要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诱导期,一旦生成了过氧化物,则此过氧化物即以自己的催化作用促使氧化反应迅速进行,所以尽早使用抗氧化剂就可能尽早地切断其反应链。否则,即使加入量很大,也不会起抗氧化效果,而且还可能发生相反的作用。另外,因为
9、抗氧化剂本身极易被氧化,若添加后迅速地被氧化,被氧化了的抗氧化剂反而可能变成促进氧化的因素。所以还应注意抗氧化剂的氧化,要注意保存储藏好抗氧化剂。 34 氧含量的控制 氧气的存在可加速氧化反应的进行,因此,在使用抗氧化剂的同时,还必须注意饲料的包装,如采用有塑料内膜的编织袋,封口尽量缝得紧一些等等。否则饲料与氧直接接触时,即使大量另添抗氧化剂也很难得到预期的效果。 35 预混料及浓缩料中的使用。 由于预混料及浓缩料金属离子含量很高,酯类抗氧化剂(BHT、BHA)很容易络合失效,而脂类抗氧化剂有一定的水溶性,因此预混料及浓缩料应尽量保持最低的水分和选用乙氧喹(EMQ)含量较高的复合抗氧化剂。 3
10、6 在含有蛋氨酸的饲料中,将蛋氨酸与维生素预混合作为抗氧化剂和螫合剂,可取得很好的效果。 37 关于原料的过氧化值和硫代巴比妥酸值(TBA 值)。 为了检验进厂的原料是否氧化变质,很多厂家仅测定过氧化值,那是无多大意义的,因为氧化的第二阶段,由于过氧化物的分解,过氧化值会很低,而此时原料实际上已经变质有害,硫代巴比妥酸(TBA)是氧化后脂肪分解的产物,是氧化结果的标志,所以在生产实际中,应该同时测定过氧化值和 TBA值,TBA 值高的原料应该禁用,因为此时任何的抗氧化剂对其都是无效的。 38 必须充分混合 抗氧化剂的用量一般很少,为了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先进行稀释,然后再进行混合搅拌以便其能充分分散于饲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