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基练习题.doc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7251145 上传时间:2019-05-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基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三基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三基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三基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三基练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一、填空题1、 写出四代喹诺酮类代表药物,第一代 萘啶酸 、第二代 吡哌酸、第三代氧氟沙星和第四代 莫西沙星。2、 硝酸甘油的常用给药途径包括舌下含服、经皮给药等。3、 请写出下列几类抗高血压药的代表药物:利尿药:氢氯噻嗪、ACEI: 卡托普利、AT1 阻断药:氯沙坦、 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钙拮抗药:硝苯地平、中枢性抗高血压药:可乐定、血管平滑肌扩张药:肼屈嗪、钾通道开放药:吡那地尔。4、常用的抗幽门螺杆菌药有 抗溃疡药、抗菌药。5、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的药物有 前列腺素衍生物、硫糖铝、胶体次枸橼酸铋、替普瑞酮、麦滋林。6、硫酸镁口服具有导泻、利胆作用,注射具有 抗惊厥、降压作用。7、抑制胃

2、酸分泌的药物有 H2 受体阻断药、质子泵抑制药_、M 胆碱受体阻断药、胃泌素受体阻断药四类。8、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主要有抗酸药、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保护胃黏膜的药物、抗幽门螺杆菌药 四大类。9、激动药具有强亲和力与强内在活性,而竞争性拮抗药则具有强亲和力 但 无内在活性。10、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称亲和力。11、阿卡波糖常采用 随餐同服的 给药方式。12、 受体是一类大分子化合物,存在于细胞膜、细胞核 和 细胞浆内。13、苷类药物的水解产物是 苷元和 糖。14、药物的变质反应有:水解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异构化反应、脱羧反应和聚合反应。15、 药物产生药效的决定因素有:药物在作用部位的浓度

3、,药物和受体的相互作用。16、 通常采用加入离子配合剂来避免重金属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17、代谢和排泄过程合称为消除,代谢主要在肝进行。18、药物代谢产物的极性一般比原药物高,且代谢后活性降低,但个别例外。19、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应该用AUC、tmax、cmax 三个指标全面地评价。20、按隔室模型的划分,骨骼、脂肪、皮肤等被划分为周边室。 21、 药物排泄的主要部位是肾,一般药物在体内以代谢产物形式排泄,也有的药物以原形排泄。22、含不饱和烃取代基的巴比妥类药物,可在2碱性溶液中与高锰酸钾反应,将高锰酸钾还原,使紫色的高锰酸钾转变为棕色的二氧化锰。23、 含芳环取代基的巴比妥类药物,与硝酸钾及

4、硫酸共热,可发生硝化反应,生成黄色的硝基化物。24、凯氏定氮法通常被用来测定天然有机物的含氮总量。25、巴比妥类药物在非水溶液中酸性增强,当用碱性标准溶液滴定时,终点较为明显。26、药物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名称、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27、 药物分析的效能指标包括精密度、准确度、检测限、定量限、选择性、线性范围和耐用性。28、一般常用化学试剂分为:基准试剂、优级纯、分析纯、化学纯 4 个等级。29、 脂质体具有靶向性、缓释性、降低药物毒性、增加药物稳定性等特点。30、 常用的透皮吸收促进剂有表面活性剂、二甲基亚砜、氮酮类化合物等。 31、 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有生理因素、剂型因素

5、和药物因素。32、 口服定位给药系统可分为胃定位给药系统、小肠定位给药系统、结肠定位给药系统。33、 气雾剂是由药物、抛射剂、阀门系统和耐压容器四部分组成。34、 气雾剂中药物喷出的动力是抛射剂,喷雾剂中药物喷出的动力是压缩空气、氧气或惰性气体。35、 输液的种类包括电解质输液、营养输液、胶体输液和治疗药物输液。36、 注射剂生产布局包括洗瓶室、配滤室、灌封室(无菌室) 、质量检验室和包装室。37、 局部作用的栓剂应选择融化、释药速度 慢的基质;全身作用的栓剂应选择融化、释药速度 快的基质。38、 眼膏剂中不得检出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39、 乳剂型基质是由油相、水相、乳化剂三部分组成,

6、分为 O/W 和 W/O 两类。40、 软膏基质一般分为油溶型基质、乳剂型基质、水溶性基质三类。41、 空胶囊一般是采用 明胶为材料制成。42、 常用的包衣方法有包衣锅包衣法、流化包衣法。43、 片剂的辅料主要有稀释剂、黏合剂、崩解剂、润滑剂。44、 混悬剂中常用的稳定剂有助悬剂、湿润剂 、絮凝剂及反絮凝剂_。 45、提高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工艺方法有制成固3体制剂、制成微囊、采用直接压片或包衣工艺。46、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两大因素为处方因素和环境因素。 47、乳剂的破乳是制剂 物理稳定性 方面的表现。48、粉粒理化特性对制剂的影响有混合、分剂量、可压性、片剂崩解。49、粉粒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有粉

7、粒的力学现象、粉粒的物理现象、粉粒的化学现象。50、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特征为具有两亲性,即既具有亲水基团又具有亲油基团。51、溶剂按其极性通常可分为极性溶剂、半极性溶剂和非极性溶剂。52、现代药剂学包括:工业药剂学、物理药剂学、生物药剂学 、药物动力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等分支学科。53、 药剂学是一门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学科。54、核苷酸是由 含氮碱基、戊糖、磷酸三种成分组成。55、生物体物质代谢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细胞水平、器官水平、整体水平。56、胆固醇在体内可转变成的活性物质包括 胆汁酸、类固醇激素和 维生素 D3_。57、血钙可分为 非扩

8、散钙和 可扩散钙,血浆钙中只有 Ca2才直接起生理作用。58、维生素 D 的活性形式是 1,25-(OH)2 维生素 D3。59、肝脏生物转化作用的第一相反应包括 氧化、还原、水解反应;第二相是 结合反应。60、 氨基酸在等电点(pI)时,以 两性离子形式存在,在 pHpI 时以 负离子存在;在 pHpI时,以 正离子形式存在。61、命名下列化合物:(1) CH3COCH3 丙酮;(2) CH3OCH3 乙醚。62、如果确定了某分子内 化学键的键长和 键角数据,那么这个分子的几何构型就可以确立了。63、分别写出伯胺、仲胺、叔胺的通式。伯胺R-NH2;仲胺 R-NH-R;叔胺 R-NR-R。64

9、、用普通命名法命名:(1) C2H6 乙烷;(2) C10H22 癸烷;(3) C12H26十二烷。65、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式:(1) 呋喃 见药学分册第 8 页;(2) 吡啶 见药学分册第 8 页;(3) 嘌呤见药学分册第 8 页。66、写出下列物质的通式:(1) 烯烃CnH2n;(2) 炔烃 CnH2n-2;(3) 芳香烃CnHn;(4) 醛见药学分册第 8 页;(5) 酮4见药学分册第 8 页。67、写出物质结构式或命名(用系统命名法):(1) 苯胺见药学分册第 8 页;(2) CH3CH2NHCH3 甲乙胺。68、 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式:(1) 戊炔CHCCH2 CH2CH3;(2)

10、3 甲基 1 丁炔见药学分册第 8 页;(3) 苯乙烯见药学分册第 8 页;(4) 间苯二酚见药学分册第 8 页。69、 测得人体血液的冰点降低值 f 是 0.56, 则在体温 37时的渗透压为 775.97kPa, 相当于 7.66atm。 (已知 f 1.86)70、将常压 HF 和水蒸气分别置于一根 1.5 m 长的玻璃管两端, 使其向管内自由扩散, 则 U(HF)/ U(H2O)为 0.95,两气体在离通入 HF 端 0.73m相遇而生成白烟。71、臭氧的氧化性 强(填“强”或“弱” )于氧气,可将某些元素氧化到不稳定的高氧化态如2Ag2O3Ag2O22O2(举出一个方程式来说明) 。

11、72、稀有气体的第一个化合物为 XePtF6,它是由于巴特列 1962 年制备的。73、在含醋酸、醋酸钠各 0.1 mol/L 的溶液 90 mL 中加入 10 ml0.01 mol/L 的 NaOH,加 NaOH前溶液的 pH 是 4.74,加入 NaOH 后溶液的 pH是 4.75。 (已知HAC=1.810-5)74、分子分散系是一种单相体系, 粗分散系是一种多相体系, 胶体分散系是一种多相体系。75、空气中的 SO2 与水作用并经氧化,生成的H2SO4 能将大理石转化为 CaSO4 和 CO2,因而使雕像遭到破坏。76、已知下列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写出它们的外层电子构型和元素符号:(

12、1) 第四周期第B 族 Ti: 3d 24s2;(2) 第五周期第A 族 Te: 5s25p4。77、原子轨道组成分子轨道的原则是: 对称性原则 、最大重叠原则、能量近似原则。78、 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有很多,定性测定可用 酸碱指示剂、定量测定可用 酸度计。79、非水滴定法主要用来测定 有机弱酸、有机弱碱的含量。80、高效液相色谱仪是由 泵、进样阀、色谱柱、检测器和 记录仪或积分仪组成。81、液相色谱法包括 纸色谱、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8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光源为用于可见光测定的 钨灯,和用于紫外光测定的 氚灯。83、 颗粒剂的制粒方法有 湿法制粒、干法制粒此外还有 快速搅拌制粒、

13、流化喷雾制粒。84、 中药注射剂的配液方式有两种:A 稀配法 B. 浓配法。585、 颗粒剂的干燥温度一般以 6080为宜。86、 片剂的制备工艺流程中,润滑剂、崩解剂在 整粒后 压片前加入。87、 中药注射剂在制备工艺中的精滤时,常用 G4 垂熔滤器和 微孔滤膜滤器 。88、 无菌操作室白天工作前洁净工作区应开启紫外灯 1 小时,中午休息时要开 0.51 小时。89、 无菌操作室要定期进行 菌落检查。90、 中药注射剂滤过时,常用的助滤剂有 活性炭、滑石粉等。91、 片剂包衣的种类主要分为:糖衣、薄膜衣、肠溶衣。92、 湿法制粒压片中,不同操作的制粒方法有:流化喷雾制粒法、挤出制粒法、滚转制

14、粒法 、喷雾干燥制粒法 。93、 湿法制粒压片法,适用于 药物不能直接压片,且遇湿热不起变化的片剂制备。94、丸剂的制备方法有 泛制法、滴制法、塑制法。95、煎膏剂的制备工艺,除炼糖和炼蜜外,其一般工艺流程为:煎煮浓缩收膏分装成品。 96、 中药合剂,一般采用 流通蒸汽灭菌法或 热压灭菌法。97、乳膏剂的制备方法有 研和法、熔和法、乳化法。98、固体药物粉碎或符合混悬剂要求的微粒,少量制备用 乳钵研磨,大量制备用 乳匀机或 胶体磨。99、混悬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分散法和 凝聚法。100、混悬剂是指 难溶性固体药物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形成的多相分散体系。101、溶液剂的化学反应制备法适用于 原料药物缺

15、乏或质量不符合要求的药物配制。102、溶液剂的溶解法,其一般制备工艺过程为:称量溶解滤过包装质检。103、处方写“杜仲”应付:盐杜仲104、处方写“黄连”应付:黄连105、处方写“枳壳”应付:麸炒枳壳106、 处方写“白术”应付:麸炒白术107、处方写“苍术”应付:麸炒苍术108、处方写“山楂”应付:焦山楂109、处方写“苡仁”应付:薏苡仁110、处方写“酸枣仁”应付:炒酸枣仁111、 预试常用的方法有 单项预试法和 系统预试法。112、鉴定中药时,取样前应注意核对药材的 品名、产地、规格、等级、包件式样。113、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6114、 四气是指:寒、热、温、凉。二、名词解释

16、1、 抗生素:指某些微生物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作用和其他作用的一类物质。2、 抗生素后效应(PAE):当抗菌药物与细菌短暂接触后,当药物浓度低于最小抑菌浓度或药物完全清除后,细菌生长繁殖仍然受到持续抑制的现象。3、 杀菌药:指不仅能抑制微生物繁殖而且具有杀灭作用的药物,如 -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4、抑菌药:仅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如磺胺类、红霉素等。5、耐药性:病原体通过基因变异而产生对抗菌药物的抗药性。6、依赖性:少数药物连续应用一段时间后,病人会对药物产生病态的依赖性,可分为心理依赖性和身体依赖性。7、高敏性:指个别个体对某种药物的敏感性高于一般个体,给予较小

17、剂量就能引起比较强烈的反应或产生中毒。8、耐受性:在连续用药一段时间后,药效逐渐减弱,须加大药物剂量才能出现药效。9、拮抗剂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但没有效应力的药物。10、激动剂: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又有较强内在活性(效应力)的药物。11、受点:受体分子上能与药物结合的某些活性基团。12、 受体:存在于细胞膜上或细胞浆内,可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某些药物或体内生物活性物质,并能产生特定生物效应的大分子蛋白质。13、药物化学结构修饰:药物化学结构修饰指在保留药物原有基本化学结构的基础上,仅对其中某些官能团进行结构改变。旨在改变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性质,提高药物疗效,降低其毒副作用和方便应用。14、药物的

18、自动氧化:药物的自动氧化是指药物在储存过程中和空气中的氧气起氧化反应,反应结果会使药物变质。15、特异性结构药物:药物活性除与药物的理化性质相关外,主要受药物的化学结构与受体相互作用关系的影响的药物。16、药物的基本结构:在药物构效关系中,将具有相同药理作用的药物的化学结构中相同的部分称为药物的基本结构。17、 溶出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药物的溶出量。18、 血药峰浓度:药物在吸收过程中的最大血浆浓度。19、 零级速率过程:药物以恒定的速率在体内7转运,与浓度无关,这种速率过程称为零级速率过程。20、 一级速率过程:药物在体内清除速度与药物量的一次方成正比,这种速率过程称为一级速率过程。21、

19、tmax:药物在吸收过程中出现最大血药浓度的时间。22、 表观分布容积:是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指体内药物按血浆中同样浓度分布时所需的体液总体积。23、一室模型:药物进入体循环瞬间即均匀分布于全身的体液和组织中,形成均一的单元,此时可把机体看作单一房室,称为一室模型。24、生物转化:药物进入机体后,经酶转化变成代谢产物的过程。25、房室模型:把药物体内转运速率相似的部分用隔室来表征模拟药物或其代谢产物的动力学过程,是描述药物体内变化过程的最常用药物动力学模型。26、被动转运:药物从高浓度侧经细胞膜向低浓度侧转运的过程。27、生物半衰期:药物在体内的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28、生物利用度:服

20、药后,药剂中药物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程度和速度。29、吸收:药物未经化学变化而进入体循环的过程。30、首过效应:药物在吸收过程中第一次通过某些器官造成药物活性下降的现象。31、 药动学:应用动力学原理和数学处理方法,研究药物体内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的学科。32、 戊烯二醛反应:溴化氰及芳香伯胺作用于吡啶环,可形成戊烯二醛的有色喜夫氏碱类。33、 灵敏度法(杂质检查):在供试品溶液中加入试剂,在一定反应条件下,不得有正反应出现,从而判断供试品中所含杂质是否符合限量规定。34、 氧瓶燃烧法:将有机物放在充满氧气的燃烧瓶中进行燃烧,待燃烧产物被吸收入吸收液后,再用适宜的分析方法来测定元素含量的方法。35

21、、 药品质量标准: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药政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36、 非水溶液滴定法:在非水溶液中进行滴定的方法。37、糖原:是含有分支的 -(14)糖苷键的葡萄糖残基的同聚物,支链在分支点处通过-(16)糖苷键与主链相连。38、淀粉:属于多糖,是葡萄糖残基的同聚物。8淀粉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链淀粉,是没有分支的,只是通过 -(14)糖苷键连接的葡萄糖残基的聚合物;另一类是支链淀粉,是含有分支的,通过 -(14)糖苷键连接的葡萄糖残基的聚合物,支链在分支处通过 -(16)糖苷键与主链相连。39、多糖:由 20 个以上的单糖通过糖苷键连

22、接形成的聚合物。多糖链可以是线形的或带有分支的。40、寡糖:由 220 个单糖残基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的聚合物。41、糖苷键:一个糖半缩醛羟基与另一个分子(例如醇、糖、嘌呤或嘧啶)的羟基、胺基或巯基之间缩合形成的缩醛或缩酮键,常见的糖醛键有 O糖苷键和 N糖苷键。42、糖苷:单糖半缩醛羟基与另一个分子的羟基、胺基或巯基缩合形成的含糖衍生物。43、单糖:由 3 个或更多碳原子组成的具有通式(CH2O)n 的简糖。44、结合酶:结构中除含有蛋白质外,还含有非蛋白质部分,即由结合蛋白质构成的酶。45、蛋白质的变性作用:由物理或化学因素(如加热、酸、碱等)引起蛋白质结构变化,并导致蛋白质理化性质改变和生

23、物学活性丧失,称为蛋白质变性。蛋白质变性时不涉及一级结构改变或肽键的断裂。46、 荧光:物质分子接受光子能量被激发后,从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返回基态时发射出的光。47、 保留时间:是从进样到某一组分在柱后出现最高浓度的时间。48、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叫误差。49、药品严重不良反应:是指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 引起死亡; 致癌、致畸或出生缺陷; 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导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残; 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 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50、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六、问答题1、 试述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的解救方法及用药

24、。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的解救:轻者可用大量温生理盐水或 12 00015 000 的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洗毕后,再以硫酸钠液导泻(忌用硫酸镁) ,并用碳酸氢钠或乳酸钠碱化尿液,以加速排泄。严重者可采用血液透析法。深度昏迷时用尼可刹米、洛贝林等恢复呼吸。2、 简述中药马钱子中毒的解救方法。中药马钱子中毒的解救方法:用 12 0009的高锰酸钾溶液洗胃,再以 2%碳酸氢钠溶液500 ml 洗胃;视情况给予导泻;抽搐严重者,用 1.0 %水合氯醛溶液 15 ml 保留灌肠,或给以巴比妥类药物;避免噪声和光线对病人的刺激。3、 试述急性中毒的一般解救原则。急性中毒的一般解救原则:(1) 清除未吸收的毒物。

25、吸入性中毒:应尽快使患者脱离中毒环境,呼吸新鲜空气,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或进行人工呼吸; 由皮肤和黏膜吸收中毒:立即除去污染的衣物,清除皮肤、黏膜上的毒物,清洗被污染的皮肤与黏膜; 经消化道吸收中毒:采取催吐、洗胃等措施排除毒物。(2) 加速毒物排泄,减少毒物吸收:采取导泻、洗肠、血液净化、静脉输液等措施以降低血液中毒物浓度;使用利尿剂促进毒物排泄。(3) 对症治疗:如抗休克、抗惊厥等。(4) 应用解毒剂:如确证毒物性质,应选择适当的特效解毒剂。4、试述中毒的概念。凡能损害机体的组织与器官并能在组织与器官内发生生物化学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使机体发生病理变化的物质,称为

26、毒物,而毒物引起的疾病称为中毒。5、简述胰岛素的药理作用。胰岛素的药理作用:促进合成代谢,降低血糖,并具有促细胞生长作用。6、简述胰岛素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胰岛素临床应用于:各型糖尿病;糖尿病合并妊娠;糖尿病合并重度感染或消耗性疾病;糖尿病酮症及糖尿病昏迷。不良反应主要有低血糖、过敏反应、皮下脂肪萎缩、反跳性高血糖等。7、简述下列药物的降压作用机制:氢氯噻嗪、硝苯地平、普萘洛尔、卡托普利、氯沙坦、可乐定、硝普钠、吡那地尔。略。8、简述新型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及代表药物。新型抗高血压药物: 利尿剂:氢氯噻嗪; ACEI 及 ARB:苯那普利、氯沙坦; 受体阻断药:美多心安; CCB:非洛地平;

27、交感神经抑制药:卡维地洛; 扩血管药:硝普钠(直接舒张血管) 、吡那地尔(钾通道开放药)等。9、比较 ACEI 与 ARB 在不良反应方面的异同。ACEI 的不良反应包括:低血压、干咳、高血钾、致畸、血管神经性水肿等。ARB 除不引起干咳和血管神经性水肿外,其余主要不良10反应与 ACEI 的相似。10、影响药效的机体因素是什么?影响药效的机体因素: 年龄; 性别; 病理状况; 遗传因素; 精神因素; 个体差异。11、简述受体的主要特性。受体的主要特性: 敏感性; 选择性; 饱和性; 可逆性。12、 简述特异性药物的作用机制。特异性药物的作用机制: 参与或干扰代谢过程; 影响体内活性物质; 影

28、响离子通道; 对受体产生激动或拮抗作用。13、静脉输液配置中心的质量管理包括哪些内容(工作流程)?静脉输液:配置中心的工作流程如下:医生开方信息传递药师审核确认相容性打印标签排列输液顺序贴签排药护师(士)核对配置药师(士)核对、包装工人运送到病区病区护师(士)核对签收给药。14、 静脉输液配置中心的概念是什么?静脉输液配置中心(PIVA)是指在符合国际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受过培训的药技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包括静脉营养液、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药物配置,为临床医疗提供优质服务的医疗职能部门。15、静脉输液配置中心的净化要求是什么?静脉输液配置中心的净化要求:配置间 10 000

29、 级,净化台局部 100 级。排药间、成品核对包装间 300 000 级,一更区 100 000 级,二更区 10 000 级,洗衣间 10 000 级。16、 简述前药的原理。前药的原理:主要是指在不改变药效学的前提下,运用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方面的知识,改变药物的特性,从而改善药物在体内的转运和代谢过程。17、 简述药物化学结构修饰的目的和方法。药物化学结构修饰的目的:提高药物的组织选择性;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改善药物的吸收;改善药物的溶解度;消除药物的不良味道;发挥药物的配伍作用。药物化学结构修饰的方法:成盐修饰;成酯及成酰胺修饰;开环修饰和成环机制: 参与或干扰代谢过程

30、; 影响体内活性物质; 影响离子通道; 对受体产生激动或拮抗作用。13、静脉输液配置中心的质量管理包括哪些内容(工作流程)?静脉输液:配置中心的工作流程如下:医生开方信息传递药师审核确认相容性打印标签排列输液顺序贴签排药护师(士)核对配置药师(士)核对、包装工11人运送到病区病区护师(士)核对签收给药。14、 静脉输液配置中心的概念是什么?静脉输液配置中心(PIVA)是指在符合国际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受过培训的药技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包括静脉营养液、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药物配置,为临床医疗提供优质服务的医疗职能部门。15、静脉输液配置中心的净化要求是什么?静脉输液配置中心的

31、净化要求:配置间 10 000 级,净化台局部 100 级。排药间、成品核对包装间 300 000 级,一更区 100 000 级,二更区 10 000 级,洗衣间 10 000 级。16、 简述前药的原理。前药的原理:主要是指在不改变药效学的前提下,运用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方面的知识,改变药物的特性,从而改善药物在体内的转运和代谢过程。17、 简述药物化学结构修饰的目的和方法。药物化学结构修饰的目的:提高药物的组织选择性;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改善药物的吸收;改善药物的溶解度;消除药物的不良味道;发挥药物的配伍作用。药物化学结构修饰的方法:成盐修饰;成酯及成酰胺修饰;开环修饰和

32、成环修饰等。18、试阐述常见的机体药物动力学速率过程。常见的机体药物动力学速率过程有以下三种:(1) 零级速率过程:药物以恒定速率在体内转运,与浓度无关。在零级速率过程中,药物的清除时间取决于剂量的大小。(2) 一级速率过程:药物在体内清除速度与药物量的一次方成正比。在一级速率过程,浓度变化的速率是相等的,与剂量无关。(3) 非线性速率过程:受酶活力限制,一些药物浓度较高时会出现饱和现象。在高浓度时为零级速率过程,在低浓度时为一级速率过程。19、简述药物制剂生物利用度的主要考察参数及其意义。药物制剂生物利用度的主要考察参数有: 相对生物利用度的速度,包括达峰时间(tmax)和峰浓度(cmax)

33、; 相对生物利用度的程度,即进入血循环药物数量,用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表示。这两项参数可以说明: 药物从剂型中的被吸收量; 药物被吸收的速度; 药物在机体体液或组织中的持续时间; 血药浓度和疗效或毒性之间的关系。临床可根据生物利用度的资料,确定给药剂量和给药间隔,使药物吸收后在一定时间达到最低有效浓度(MEC),并维持在12MEC 以上,并且不超过最低中毒浓度 (MTC)。20、在药动学方面药物的相互作用的表现有哪些?药动学方面药物的相互作用:(1) 吸收过程相互作用:由于配伍而影响了药物的溶解度,胃肠蠕动的变化均可影响药物的吸收。(2) 影响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某些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34、分布容积小、排泄慢的药物之间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结合率小的药物被游离出来,引起作用增加或产生毒性。(3) 影响生物转化:某些药物是由肝微粒体酶代谢而转化的,合并用药能影响药酶的作用,并影响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从而影响该药物在体内消除,使作用延长或缩短。(4) 影响药物排泄的相互作用:合并用药可改变尿液 pH,影响肾小管排泄过程 ,二者均可影响药物排泄速度而使作用时间增加或减少。21、介绍一种巴比妥类药物的化学鉴别反应。例如:含芳环取代基的巴比妥类药物与硝酸钾及硫酸共热,可发生硝化反应,生成黄色的硝基化物。22、药物杂质检查常用方法有哪些?并作简要解释。药物杂质检查常用方法: 对照法; 灵敏度

35、法; 比较法。(解释略)23、 药典中常用的含量测定方法有哪些?药典中常用的含量测定方法: 化学分析法; 光谱分析法; 色谱分析法。24、 药物分析的任务是什么? 药物分析的任务:研究药品及其各种制剂的组成、理化性质、真伪鉴别、纯度检查及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等。25、分析下列软膏基质处方,指出各组分的作用和软膏基质的类型。处方 :硬脂酸 13. 0 g 单硬脂酸甘油酯 17.0 g 蜂蜡 5.0 g 石蜡 75.0 g 液体石蜡 450.0 g 白凡士林 70.0 g 双硬脂酸铝 10.0 g 氢氧化钙 1.0 g 羟苯乙酯 1.5 g 纯化水加至 1 000.0 g。处方: 分析:硬脂酸 13

36、. 0 g 油相 单硬脂酸甘油酯 17.0 g 油相蜂蜡 5.0 g 油相石蜡 75.0 g 油相液体石蜡 450.0 g 油相,调节稠度白凡士林 70.0 g 油相,调节稠度双硬脂酸铝 10.0 g W/O 型乳化剂氢氧化钙 1.0 g 与部分硬脂酸反应生成钙皂,W/O 型乳化剂羟苯乙酯 1.5 g 防腐剂13纯化水加至 1 000.0 g 水相基质类型:油包水(W/O)型软膏基质。26、 简述当前输液生产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原因。当前输液生产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染菌。主要原因:生产过程中药物受到严重污染,灭菌不彻底,瓶盖不严、松动、漏气等。热原反应。主要原因:输液过程中污染。澄明度

37、。主要原因:生产环境不符合要求;输液瓶、橡胶塞、隔离膜等容器存在质量问题或洗涤不当;原辅料存在质量问题。27、简述生物技术药物的概念。生物技术药物(也称基因工程药物)指以DNA 重组技术生产的蛋白质、多肽、酶、激素、疫苗、单克隆抗体和细胞生长因子类药物。28、生物药物按其化学本质和化学特性可分为几类?药物按其化学本质和化学特性可分为: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 多肽和蛋白质类; 酶和辅酶类; 核酸及其降解物和衍生物类; 糖类; 脂类; 细胞生长因子类; 生物制品类。29、试述药物在体内代谢转化的类型。药物在体内代谢转化的类型包括氧化、还原、水解、结合反应。30、 为什么说蛋白质是生命活动最重要的物质

38、基础?蛋白质的功能: 生物催化作用; 代谢调节作用; 免疫保护作用; 转运和贮存作用; 动力和支持作用; 控制生长和分化作用; 接受和传递信息作用; 生物膜的功能。31、用示意图表示酚的化学性质。酚的化学性质示意图:见药学分册第 10 页32、用示意图表示羧酸的化学性质。羧酸的化学性质示意图:见药学分册第 10页33、用示意图表示醛、酮的化学性质。醛、酮的化学性质示意图:见药学分册第9 页34、简述胺的化学性质。胺的化学性质:(1) 胺具有碱性:胺与氨相似,氮原子上的未共用电子对接受质子形成铵离子,在水溶液中呈碱性。NH3+HOH=NH4+OH-RNH2+HOH=R-NH3+OH-(2) 酰化

39、反应:胺中氮原子所连接的氢原子被酰基取代,称为胺的酰化反应。叔胺中的氮原子没有连接氢原子,不能进行酰化反应。利用酰化反应可以鉴定伯胺和仲胺。大多数的胺14是液体,经酰化反应后得到具有一定熔点的结晶固体,可鉴别原来的胺。(3) 磺酰化反应:碱性条件下,伯胺或仲胺分子中氮原子上的氢原子可被苯磺酰氯或对甲苯磺酰氯的磺酰基取代,均生成 N-取代的苯或对甲苯的磺酰胺。(4) 与亚硝酸的反应:当用亚硝酸与伯胺、仲胺和叔胺作用时,获得不同的产物,可用来鉴别伯胺、仲胺和叔胺。35、简述苯的化学性质。苯的化学性质:苯及同系物的化学性质有取代反应(卤代反应、硝化反应、磺化反应、傅克反应) 、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3

40、6、简述烯烃的化学性质。烯烃的化学性质: 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是烯烃最典型的化学性质,反应结果 键断裂,两个原子或原子团分别加到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可加卤素、卤化氢或硫酸等; 氧化反应:烯烃的碳碳双键很容易被氧化; 聚合反应:烯烃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通过自身加成方式而聚合,如聚丙烯。37、简述醚类化学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醚的物理性质:大多是易燃的挥发性液体,比水轻,不易溶于水;与醇相比,沸点显著低于同相对分子质量的醇。醚的化学性质:常温下较稳定,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38、 影响荧光强度的外部因素有哪些?影响荧光强度的外部因素包括:温度、溶剂、酸度、荧光的熄灭剂、散射光。39、什么是百分吸收

41、系数?当溶液浓度(c)用百分浓度表示,吸收池厚度(L )为 1 cm 时,吸收系数(E)称为百分吸收系数。40、 软膏剂的制备工艺流程中,基质如何处理?对于油脂性基质,均应先加热熔化后用数层细布(绒布或绸布)或 120 目铜丝筛网趋热过滤除去杂质,对须经灭菌的基质,可再加热1 小时(150)以上进行灭菌并除去水分。41、写出眼用溶液剂的制备工艺流程和配制环境要求。眼用溶液剂的制备工艺流程:称量配液过滤(精滤)灌装封口。配制环境要求:一般在无菌操作台(超净工作台)上进行配制。42、颗粒剂的制备工艺中,精制采取的方法有哪些?颗粒剂的制备工艺中,精制采取的方法有:乙醇沉淀法、高速离心法、微孔滤膜或超

42、滤膜滤过、大孔树脂吸附、絮凝沉淀。1543、 中药原料药的提取方法有哪些?中药原料药的提取方法有:煎煮法、渗漉法、浸渍法、回流提取法。44、中药注射剂在制备工艺中配液时,稀配法和浓配法的适用条件分别是什么?稀配法适用于原料质量好,小剂量注射剂的配制;浓配法适用于原料质量一般,大剂量注射剂的配制。45、片剂的包衣方法有哪些?片剂的包衣方法有:滚转包衣法、流化包衣法、压制包衣法。46、颗粒剂在制备工艺中的制粒时,常加入同浓度的乙醇,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加入同浓度乙醇的目的是:调节软材黏性和干湿度。47、中药注射剂灌封灭菌后,有可能存在的问题有哪些?中药注射剂灌封灭菌后,有可能存在的问题有:配液澄明

43、度问题,剂量疗效问题,复方配伍问题,刺激性问题,有效成分溶解度问题,质量标准问题。48、中药注射剂的制备工艺流程是怎样的?中药的提取与精制的方法有哪些?中药注射剂的制备工艺流程:见药学分册第 104 页.49、 写出颗粒剂的制备工艺。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流程:原料药的提取提取液的精制制颗粒干燥整粒包装。50、简述治疗药物监测的程序。治疗药物监测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申请:一般应填写申请单。(2) 取样:取样多少与具体时间 ,应根据监测的要求、目的及具体药物而定,并根据数据处理的方法而定。(3) 测定:测定方法的选择必须注意到精密度、灵敏度、专属性、价格、标本测定时间的长短,按照分析方法的标

44、准化操作进行。(4) 数据处理:根据测定结果 ,拟合药动学模型,求出病人的药动学参数,以此分析体内药物浓度动态,制订合理的给药方案。(5) 临床观察:在血药浓度测定的同时要观察药物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了解血药浓度与药物反应的关系。(6) 结果分析:测定结果分析灵活性大 ,必须根据临床实际情况,结合临床资料共同分析。(7) 报告:根据测定结果、临床表现、数据处理综合分析来填写,原则上包括血药浓度、参数、评价和建议。51、简述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及内容。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16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药品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变态反应、继

45、发反应、特异质遗传素质反应、药物依赖性、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52、哪些情况下需要对治疗药物进行监测?以下情况需要对治疗物进行监测:(1) 治疗指数低、安全范围窄、毒副作用强的药物,如地高辛,毒性反应的发生率为 35%,且剂量不足和剂量过量的临床症状十分相似,通过监测,调整剂量,既做到有效,又可降低和避免毒性反应的发生。(2) 具有非线性药动学特征的药物,如保泰松、苯妥英钠等,当体内代谢这些药物的能力达到饱和时,再稍加量即会引起血药浓度的明显增高,药物的半衰期明显延长,增加了中毒的发生率。(3) 病人患有肾、肝、心、胃肠道疾病等,常会引起药动学参数的显著变化。(4) 一些需要长期使用的药物,

46、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血药浓度逐渐升高,出现蓄积中毒,或者引起血药浓度逐渐降低而疗效不佳。(5) 合并用药时,由于药物相互作用而引起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变化。(6) 药物中毒症状与疾病症状不易区别的药物,如地高辛控制心律失常时,药物过量也可引起心律失常。(7) 药动学个体差异很大,特别是由于遗传造成药物代谢速率明显差异的情况,如普鲁卡因胺的乙酰化代谢。53、简述临床药学服务的主要内容。临床药学服务的主要内容就是要运用现代医学和药学科学知识,围绕合理用药这个核心问题,不断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根据目前国内外工作开展和发展趋势,其具体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 药师深入临床,参与药物治疗。 治疗药物

47、监测。 药学信息服务。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 药物利用与药物经济学研究。 新制剂、新剂型研究。 结合临床开展有关科学研究。 教育与培训。54、简述临床药师的主要工作职责。 临床药师的主要工作职责包括:(1) 掌握各类药物的用药动态和最新进展,熟悉药品,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使用注意事项,发现问题要及时提出,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合理。(2) 参与临床查房、会诊、抢救和疑难病例讨论,对药物治疗提出建议和意见,并建立病历。(3) 开展治疗药物监测,并根据测定结果,进行17药动学参数计算,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4) 注意收集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并及时上报。(5) 定期开展处方分析和用药情况调查,对医院的药物利用情况、用药趋势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利用药物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指导临床合理用药。(6) 注意收集整理有关药物治疗方面的信息资料,为临床医生和病人提供合理用药咨询。(7) 结合临床开展有关科学研究,如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等。(8) 参加临床药学专业教学及实习生带教工作;对医务人员及患者进行药物相关知识的培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