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仁寿中学高 2012 级网络直播班入学考试理 科 综 合 试 题本 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试卷共 8 页,答题卷 3 页,满分 200 分。考 试时间 120 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Mg-24 Ca-40 Fe-56第卷(选择题,共 75 分)一 选择题(共 21个小题,1-9 小题为化学试题,每小题 3分;10-21 为物理试题,每小题 4分。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满足题意。)1 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利用了化学反应原理的是A自制简易净水器净化自来水 B.门锁不易打开时灌入铅笔芯粉末C用天然气做燃料煮饭 D.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
2、异味2.阳刚同学按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自制汽水,可是家里没有冰箱,为了使自制的汽水变得冰凉可口,他想到可以从集镇上购买一种商品来产生制冷效果,他应该购买的是A硝酸铵 B.小苏打 C.生石灰 D.食盐3.瘦肉精是一类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的化学物质,政府已严禁在猪饲料中添加瘦肉精。常见的瘦肉精化学式为 C12H18OCl2N2,下列有关这种瘦肉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是一种无机化合物 B.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72:9:8C.相对分子量为 277 g D.由 C12H18O、Cl 2、N 2三种分子组成4.人们常在可燃建筑材料中添加阻燃剂以防止火灾。Mg(OH) 2是一种常用的阻燃剂,它在
3、 380时分解成水蒸气和耐高温的 MgO,并吸收大量的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g(OH) 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Mg(OH) 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CMg(OH) 2分解的产物能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D. MgCO 3比 CaCO3易分解,也可做阻燃剂5.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的是A.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检验气体的纯度 B.蒸发滤液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C.通过口尝来确定实验中某种试剂的味道 D.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固体时先预热6.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大B.10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顺序为乙丙甲C.40时,甲、乙两
4、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相等D.50时,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关系为甲乙丙7.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操作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 物质(杂质) 操作方法A Cu(Fe) 加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B CO(O2) 缓慢通过灼热铜网C NaCl 溶液(Na 2CO3) 加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D FeSO4溶液(CuSO 4) 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8.镍氢充电电池有着广泛应用,镍(Ni)及其化合物能发生下列反应:Ni +2HCl=NiCl 2 +H2 NiO +2HCl=NiCl 2 +H2O NiO 2 +4HCl=NiCl2 +Cl2+2H
5、2O对上述反应的分析判断错误的是A 镍能与氯化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B. NiCl 2能与 NaOH 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C.反应和都是复分解反应 D.反应、中 Ni 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9.相同质量的 Mg、Fe 分别与稀盐酸作用,产生 H2的质量 m(H2)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 V(稀盐酸)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图像是m(H2) Mg m(H2) Mg m(H2) Fe m(H2) MgFe Fe Mg FeV(稀盐酸) V(稀盐酸) V(稀盐酸) V(稀盐酸)A B C D10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 只要物体振动,我
6、们就能听到声音 D. 声音的传播速度在固体中一定比在液体中快11如图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12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下面的介绍有一项不切实际,它是A. 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 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C. 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之外D.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大于一倍焦距。13. 在北方的冬天,连续的寒冷天气使气温长期在 0C 以下,以下现象违背事实的是A. 天空中的雨滴下落到路面,形成了积水B. 当路面结冰汽车无法行驶时,司机们在轮胎上常常缠上铁链C. 为了除去路面的冰,护路工人常在
7、路面上撒大量的盐D. 为了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司机常在水箱中加放一定量的酒精14. 用电高峰时期,家庭里的白炽灯泡比正常发光要暗一些。这是因为,在用电高峰时A. 并联用电器增多,电路的总电阻增大B. 并联用电器增多,电路的总电阻减小C. 并联用电器增多,白炽灯泡的实际功率减小D. 并联用电器增多,白炽灯泡的额定功率减小15.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 a 端滑到 b 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是A.减小、减小 B.减小、增大C.增大、减小 D. 增大、增大16. 下列关于信息传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都可以用来传递信息B
8、. 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都是利用导线中的电流传递信息的C. 摄像机拍得的物体图像,直接通过发射天线发射传播信息D. 声、光和电磁波中,只有电磁波能传递信息17. 物质世界多姿多彩,从浩瀚宇宙到微观世界,所有都体现物质的不停运动和发展。以下与物质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能再分割B. 物质的不同物态,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是由分子的排列决定,与分子力无关C.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D. 纳米科学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比原子更小的微粒18. 一个质量为 0.25的玻璃瓶,盛满水( 水 1.010 3/m 3)时称得质量是 1.5,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
9、1.75,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A. 1.75103/m 3 B. 1.2103/m 3C. 1.16103/m 3 D. 1.0103/m 319. 在温哥华冬奥会上,我国选手李妮娜在自由式滑雪比赛中获得银牌。她在比赛过程中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如果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 a 点向 b 点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B. 在 a 点和 c 点速度都为零,因此重力势能相等C. 从 c 点下落到 d 点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 在 a 点和 e 点都处于静止状态,因此机械能相等20. 人类对核能的开发和利用虽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但根据目前的科研水平,你认为以上关于原子弹和
10、核电站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弹对聚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B.核电站能控制裂变的反应速度C.原子弹利用核裂变,核电站利用核聚变D.原子弹利用核聚变,核电站利用核裂变。21. 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说明 A. 下面所吊重物还不够重B . 两铅块被压得太紧C. 大气压作用使它们不能分开D. 两铅块分子之间有引力第 卷(非选择题,共 125 分)二 填空与解答题(22-24 小题为化学试题,共 53分;25-27 小题为物理试题,共 72分)22.(共 3 小题,满分 24 分)(1)右图是一种家用电热水壶。
11、所用材料属于合金的是_(填字母序号,下同)属于单质的是_,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2)学习化学需要在宏观物质的性质与其微观结构之间建立联系。1 个 CO2分子由_构成。在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三种物质中,由阴阳离子构成的是_,常温下,这三种物质的水溶液中 pH7 的是_(填化学式,下同),能发生化学反应的两种物质是_,写出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_。(3)AG 七种物质之间具有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已知:A 是一种含铁的矿石的主要成分,其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原子个数比为 1:2;B 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70%;C 是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它是形成酸雨的物质之一;F 可溶于 G 的稀溶液并产生气体,该气体是有利于
12、环境保护的理想燃料。请回答下列问题:A 的化学式为_,已知 A 转化为 B 时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 A 中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是_。 B 与 C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C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B 与 G 的稀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高温CBACO高温EFH2O D O2 GO223.(共 2 小题,满分 22 分)(1)实验室给你提供了下列仪器,请选用合适的仪器完成指定的实验。a.锥形瓶 b.集气瓶 c.试管 d.长颈漏斗 e.带支架的铁架台 f.双孔橡胶塞g.烧杯 h.酒精灯 j.水槽 k.单孔橡胶塞 m.导管及橡胶管要制取较多的氧气用来探究其性质(要求制取过程中可以添加反应物),组装气体发
13、生装置需要的仪器是以上哪些仪器(填序号)_,收集氧气应采用_法。提纯粗盐时,过滤要选用上述仪器中的_(填序号)除此之外还缺少的仪器是滤纸、_、 _(填写仪器的名称)(2)南山中学高一化学兴趣小组成员在购回的袋装薯片中发现还有一个小袋,上面标有如右图信息。撕开小袋,发现里面的固体粉末有少许是棕红色,大多数是白色的。经过同学们分析讨论,认为棕红色粉末是 Fe2O3,灰白色粉末应该含有 CaCO3和 Fe。为了验证自己的判断,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实验目的】证实灰白色固体粉末中含有 CaCO3和 Fe【实验步骤】 取适量样品溶解在稀盐酸中; 用导管将步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
14、察现象; 将上一步剩余气体通入浓硫酸后,通过装有氧化铜的硬质试管,并用酒精灯加热。 将中的气体产物通入装有无水硫酸铜固体的 U 形管中。【实验预测与分析】1) 如果样品中含有 CaCO3,则成员们应该在第 _步观察到_;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2) 如果样品中含有 Fe,请你预测,在装有无水硫酸铜的 U 形管中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_,浓硫酸的作用是_。3) 该兴趣小组的指导老师看了实验结论以后,表扬了同学们科学探究的精神。同时指出,灰白色粉末中还应该有别的物质。请你写出其中一种物质的化学式_。24.(共 1 小题,满分 7 分)绵阳市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为了测定某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5、取 7.5 g 样品放入烧杯,加入稀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体。此时消耗稀盐酸 34.7 g,放出的气体在常温下体积为 1.1 L。(1) 常温下 CO2气体的密度为 2.0 g/L,则上述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为 _g。(2) 若石灰石中的杂质均难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计算石灰石中 CaCO3的质量分数和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最终结果保留 1 位小数)。25(每空 2 分,共 20 分)(1)王芳同学站在平面镜前 3m 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 m,现将一块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 1m 处,如图所示,这时她 (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2)目前石油、煤炭消耗量
16、的迅速增长,易导致能源危机。因此,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成为世界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张浩家的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 100、25C 的水,经过一天照射后,温度升高了 50C。则水吸收的热量为 J;至少可以节约煤的质量是 。假设煤烧水时,有效利用的热量占煤燃烧放出热量的 10%,且已知水的比热容是 4.2103J/(C),煤的热值是3.0107J/(3)如图是一种定时炸弹的引爆装置示意图,起爆前因定时开关 S 是 (选填“断开”或“闭合”)的,起爆器上没有电流通过;当设定起爆时间一到,定时开关会自动改变状态,引爆炸弹。要拆除该引爆装置,爆炸前拆弹专家应在图中 (选填“a”或“b”)处剪断导线。(4)20
17、10 年上海世博会上,世博园区大量应用了 LED(发光二极管)技术,不仅园区 80%的照明采用了 LED 照明,而且展示清明上河图等的电子显示屏也运用了 LED 技术。在半导体照明材料的点缀下,使坐落在黄浦江畔的世博园区幻化为一幅美轮美奂的画面。LED 其实是一种半导体新型节能灯。它可以将电能的 90%转化为光能(白炽灯只能将电能的 20%转化为光能)。已知某LED 灯在一定电压范围内的工作电流都是 20mA,只是在不同的电压下发光颜色不同:当加在它上面的电压为 1.8V 时,它发红光;当加在它上面的电压为 2.4V 时,它发黄光;当加在它上面的电压为 3.2V 时,它发蓝光。如果将该 LED
18、 灯与一定值电阻 R 串联后接在电压为 5V 的电源两端时它发蓝光,则该 LED 灯的电功率是 W,定值电阻 R 阻值是 。(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甲物体重 20N, 乙物体重 12N,弹簧秤的示数为 15N,不计绳 重及滑轮与轴的摩擦,则甲物体受到摩擦力大小是 N,方向 。26.(每空 2 分,共 24 分)(1)如图,是教材自制温度计的演示实验,实验装置是在小瓶里装一些带颜色的水。给小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先插进一根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 实验操作中,先后将小瓶放入 中,实验需要观察的是 _。(2)如图,是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实验装置。如果让导线不动,用以下方法改变磁体
19、:A、调换磁体的磁极,B、换用不同强度的磁体,C、让磁体上下移动,D、让磁体左右移动,电流表指针会摆动的是 (选填字母序号);如果让磁体不动,用以下方法移动导线ab:A、让 ab 上下平行移动,B、让 ab 沿 ab 或 ba 方向移动, C、让 ab 水平左右移动,电流表指针摆动的是 (选填字母序号)。实验现象中,使电流表指针发生摆动的共同点是: 。电流表指针发生了摆动,说明电路中产生了电流,这种电流叫 。(3)如图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实验中是通过观察 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实验中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需要控制 不变,具体的控制方法是 。实验中为了探究动
20、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需要控制 不变,改变 ,具体的控制方法是 。27、(本题 2 小题,共 28 分。解答过程中必须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10 分)如图,是号称“绿色节能”的路面减速装置,当车辆驶过减速装置时,该装置会发电。这种高科技的“夜间交警”在帮助车辆减速的同时还能为交通指示起到供能作用。这些在斜坡上的减速装置是由一种与路面齐平的垫板构成,在垫板里面有一系列类似于感应嵌板的物体。当有车辆经过路面时,路面下活动的嵌齿会使嵌板上下浮动,从而像一个小型发电机一样产生电能。据估计,足够稳定的车流量
21、将会使节能装置的发电功率达到 10kW。该装置的原理是 ;它工作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关系是 。该装置在足够稳定的车流量的情况下,工作 8h 的发电量是多少度?如果该装置在足够稳定的车流量的情况下,工作 8h 所获得的机械能是 1.44109J, 则该装置的发电效率是多少?(2)(18 分)2000 年 8 月 12 日,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巴伦支海遇难,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对核潜艇的救援与打捞提出了许多方案。救援方案之一,是按海难救援国际惯例,让潜水员从海面潜到遇难核潜艇,去打开紧急逃生舱盖。8 月 19 日晚,挪威潜水员用时 10 分钟从海面下潜到深 106m 的核潜艇处,打开了紧急逃生舱盖。求潜水员下潜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分钟?若舱盖面积 S0.5,则海水对舱盖的压力 F 约为多大?(不考虑大气压影响,海水密度近似取 1.010 3/m 3,g 取 10N/,下同)打捞方案之一,是在潜艇周围缠满可充气的负载量大的浮力袋,用增大浮力的办法来打捞。已知潜艇的质量 m1.410 7,若每只浮力袋充气后的体积 V010m 3,请估算需用这种浮力袋多少只?提示:由于只是估算,所以粗略计算需用浮力袋的只数时,可以忽略充气浮力袋的重力和核潜艇排开水的重力,而近似认为是充气浮力袋所受的浮力来托起核潜艇的重力试分析浮力袋充气后,核潜艇在水中的运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