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動詞謂語句第一節 動詞謂語1.1 這類句子的動詞謂語大都是不及物動詞,可分為二大類:1.1.1謂語動詞是表述句中主語所自主發出的動作行為,主語大多是能主動發出行為的人或生物。謂語動詞具體分析有以下幾種情況:一、表達主語某種情緒或意志的行為方式,如拜、祭、吊、辭、誓、哭、泣、啼、嘆等。(1.)升堂拜飲。(2.)老瓦盆邊笑呵呵。(3.)燕人士卒忿。(4.)食必祭其祖於庭。(5.)即墨人從城上望見,皆涕泣,俱欲出戰,怒自十倍。二、表示主語的情緒活動,如悅、喜、怒、憂、惑等。(1.)樂毅畏誅而不敢歸。(2.)吾惟懼燕軍之劓所得齊卒。(3.)即墨人從城上望見,怒自十倍。(4.)燕軍大駭。三、表示主語
2、自身位置的移動或姿勢的變化,如行、逃、遁、退、反、出、入、歸、還、至、坐、立、戰、止、上、下、先、通等。(1.)巨卿果到。(2.)盡歡而別。(3.)畫船兒天邊至。(4.)人立秋千畫板。(5.)式脫身出。(6.)式入山牧。(7.)立以為將軍。13(8.)與我戰。(9.)令甲卒皆伏。(10.)齊人追亡逐北。1.1.2 謂語動詞表述主語非自主的狀態或變化。這類句子的主語或為人,或為生物,甚至為無生命之事物。一、表述人或生物的狀態、變化。這種狀態或變化不是主語主動發出的,甚至有些情況不是主語所情願。如卒、薨、崩、死、喪、災、亡、敗、陷、溺、傷、潰、醉、饑、哀、興、生、死等。(1.)弟壯。(2.)敗死。
3、(3.)飛鳥悉翔舞城中。(4.)齊王已死。(5.)燕日敗亡。二、表述無生命之物的狀態變化,如定、動、壞、覆、竭、終、閉、折、絕、流、墜、隕、至、落、沉、盡、畢、雨、風等。(1.)後期方至。(2.)舊酒沒。(3.)新醅潑。(4.)夕陽西下。(5.)累世之藏,盡廢於一人之手。1.2 這類句子常常不單獨成句,有時有表示時間的詞語置於句首。(1.)初八日,召天祥至殿中。(2.)蓉少時,讀書養晦堂之西偏一室。(3.)一日,父來室中。(4.)及其久,而窪者若平。(5.) 頃之,燕昭王卒。14(6.) 齊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1.3 這類句子有時無主語。(1.)已而復然,又久而後安之。(2.)敗死。(3.
4、)立以為將軍。(4.)當有神人為我師。(5.)實欲連兵南面而王齊。(6.)使騎劫代樂毅。1.4 有一部份(主)、動詞謂語句中動詞是及物的,其賓語常承上文而省略。(1.)一室之不 治 ,何以天下國家為? (2.)今余既來 索 ,則地當歸我。(3.)若執事不聽,可樹紅旗請戰,余亦立馬以 觀 。1.5 有些及物動詞在某種特定條件下不能帶賓語:1.5.1 動詞前有副詞相。(1.)問與學,相 輔 而行也。(2.)爺孃聞女來,出郭相 扶 將。(3.)執事若知不敵,獻城降,則余當以誠意相待。1.5.2 動詞前有助動詞見,因是被動句,不能用賓語。(1.)願今後有遠行,必以見 告 ,我願隨君行。(2.)臣生與人
5、亡所爭,邑人貧者貸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從式,式何故見 冤 ? (3.)惟恐見 得 。1.5.3 動詞的施事、受事同一,動詞前加自,不能帶賓語。(1.)胸中總是有嚼菜根以自 勵 的精神。15(2.)足以自 給 。第二節 動賓結構賓語是不藉助其他成分,直接位於動詞後面,與動詞有各種語義關係的句子成分。主語乃對謂語而言,賓語是對動詞而言。動賓之間的關係緊密,沒有停頓,不能插入連詞;主、謂之間的關係則比較鬆散,可以有停頓,可以有連詞如而、以、之、則等連接。賓語前面不能無動詞,謂語前面則可以無主詞;賓語主要是受事,但不一律是受事,下列將動賓結構分為五大類:2.1 受事賓語一、動詞都在表示主語的動作
6、行為,通常會關聯到一定對象-直接受事賓語。常見的動詞有聽、告、語、觀、放、守、爭、取、侵、食等。(1.)元伯具以 白 母。(2.)以 伐 齊為名。(3.)神來下 教 我。(4.)盡散飲食 饗 士。二、動詞多表思想感情等比較抽象的心理活動,如愛、幸、思、畏、惡、敬、慎等。(1.)施人 慎 勿念,受施 慎 勿忘。(2.)貧者見富者而 羨 之。(3.)富者見尤富者而 羨 之。(4.)其子弟 羞 向者之為敝陋。(5.)愛 殺江南。(6.)樂毅 畏 誅而不敢歸。2.2 關係賓語關係賓語是說動詞後面的賓語與動詞之間不是動作與受事的關係,而是其他多16種多樣的關係。賓語與動詞之間往往隱含著語義介詞,常可理解
7、作介賓動或動介賓,用添加介詞的辦法把賓語提出,置於動詞之前或動詞之後,可以比較確知文義。其規則大略如下:2.2.1 動賓為賓動又叫目的賓語,賓語為動詞行為的目標或對象。 愚以為賢者宜 死 節。2.2.2 動賓對(向、與)賓動又叫對向賓語,賓語為動作行為所發之目標。 孟子獨不與驩言,是 簡 驩也。2.2.3 動賓把賓動(或以賓動)又叫處置賓語,動詞在處置賓語,這類動賓結構的動詞常由表示處所、方位的名詞或不及物動詞活用。 出 其尸,鞭之三百,然後已。2.2.4 動賓用賓動(或以賓為動)又叫工具賓語,賓語是動作賴以實現的工具或材料。 地廣人稀, 飯 稻 羹 魚。2.2.5 動賓以(表物的名詞活用為動
8、詞)給與賓又叫給與賓語,賓語是施事者所給與的對象,多由代表人的名詞或代詞充當,動詞由名詞活用,其內容即是給與之物。如衣、食、妻、飯等。 解衣 衣 我,推食 食 我。2.2.6 動賓給(替)賓動可稱為替作賓語,動詞多由名詞活用,賓語多為人物代名詞或短語。 酌則先誰?曰:先 酌 鄉人。2.2.7 動賓因賓(而)動又叫原因賓語,賓語表示動作的原因,動詞由表示心理狀態的不及物動詞充當。 君 安 驪姬,是我傷公之心也。2.2.8 動賓動于賓賓語表示動作的狀態或程度。 實欲連兵南面而 王 齊。2.2.9 動賓比賓動或動(形)于賓17又叫比較賓語,動賓之前一般都有主語,形成主動賓句式,表示主語比謂語更具備謂
9、語所指出的情況。 長不滿七尺,而心 雄 萬丈。2.2.10 動賓動于賓或動在賓,在賓動又叫處所賓語,賓語表示動作行為有關的處所。 日 出 東方。 朝 發 白帝,暮 到 江陵。第三節 雙賓結構3.1 雙賓式的定義及分類雙賓式就是指一個動詞後面接連出現二賓語,此二賓語各自與動詞發生關係,但二者之間並無任何關係。並非所有的動詞都能帶雙賓語,如不及物動詞只與二方面人或物有關,是以只帶一個賓語;而牽涉到三方面的動詞,便須有兩個賓語;離動詞近的叫近賓語,離動詞遠的叫遠賓語。這類動詞與其賓語之間的關係可分以下幾種:3.1.1 給與類在給與類的雙賓結構裡,近賓語都指接受的一方,可叫表人賓語;遠賓語指所給的事物
10、,可叫表物賓語。常見動詞有:與、予、賜、饋、遺、施、贈、送、授、奉、獻、借、假、賞、還。(1.)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2.)天祥不願歸附,當賜之死。3.1.2 教示類常見動詞有:告、示、教、誨、訓、言、語、問、說、申、喻、傳、指、示。(1.)后稷教民稼穡。(2.)令即墨富豪遺燕將。3.1.3 作為類18主要動詞有:為、作、樹、陳、引、立。(1.)天生民而立之君。(2.)當有神人為我師。3.1.4 奪取類三者的關係是:甲從丙方取得乙。主要動詞有:奪、取、得、求、受、收、貸、罰、竊、要、賦。(1.)貸人五斗米,送還一石粟。(2.)田單又收民金,得千溢。3.1.5 致使類此類動賓三者的關係是:甲
11、使丙發出動作支配乙。也即是說前一個賓語有兼語的作用,是動作的發出者;後一個賓語是動作的承受者。主要動詞有:負、飲、生等。(1.)天下負之以不義之名,以其背盟約而殺義帝也。(2.)燕王以為然,使騎劫代樂毅。(3.)使老弱女子乘城。3.1.6 在雙賓中有一個賓語處所,常見動詞有置、綴、投、樹、上、斬等。(1.)誘子華而殺之南里。(2.)田單乃令城中人,食必祭其先祖於庭。(3.)吾惟懼燕軍之劓所得齊卒,置之前行,與我戰,即墨敗矣。(4.)樂毅畏誅而不敢歸,以伐齊為名,實欲連兵南面而王齊。3.1.7 在雙賓中有一個賓語表示數量。(1.)讀書百遍而義自見。(2.)式脫身出,獨取畜羊百餘。(3.)式輒復分
12、與弟者數矣。(4.)式上書,願輸家財半助邊。(5.)鑿城數十穴。193.2 兩個賓語的順序兩個賓語最常見的順序是表人的賓語在前作近賓語,表事物的因語在後作遠賓語。可能是因為指人的賓語一般比較簡短,而位於後面的指事物賓語可以有較大容量。3.2.1 表人賓語有時在後作遠賓語,此時遠賓語往往只用於指人的名詞或非代詞的短語。 致命懷王。 客有言之楚王者。3.2.2 雙賓語中有一個是代詞,則代詞賓語在前作近賓語。代詞賓語大都是之,且大多代人。 問之民所疾苦。3.2.3 當表人賓語(近賓語)由疑問代詞(如:誰)充任,或由代詞充任的近賓語出現在否定句中時,近賓可移至動詞前,近賓動遠賓。 寡人將誰為君乎?3.3 賓語的構成表事物賓語多數由名詞或其短語充當,有時為並列的名詞短語。表人賓語常由名詞及其賓語充當,或人稱代詞吾、余、汝、爾、你、我充當;第三人稱代詞先秦時多用之,後來也用其或他。(1.)可引軍避之,與其空城。3.4 雙賓語動詞的複化20動詞與 卓王孫不得已,分 予 文君僮百人。動詞給 遞 給 我一封信。3.5 雙賓語句的複化在雙賓語句之後附加一謂語形式,來申明帶雙賓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目的。 給他些湯水 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