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三章 电离辐射效应与法规(2).ppt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7249443 上传时间:2019-05-10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电离辐射效应与法规(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三章 电离辐射效应与法规(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三章 电离辐射效应与法规(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三章 电离辐射效应与法规(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三章 电离辐射效应与法规(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二、 辐射防护的法规与标准,关于辐射防护体系 3.5 辐射防护法规 3.6 辐射防护标准 3.7 与辐射防护相关的国际组织 3.8 我国现行辐射防护标准,第三章 电离辐射效应与防护法规、标准,辐射防护体系(System),实践(Practice):任何引入新的照射源或照射途径,或扩大受照人员范围、或改变现有的照射途径网络,从而使人们受到的照射或受到照射的可能性或受到照射的人数增加的人类活动。,辐射防护体系(System),干预(Intervention):任何旨在减小或避免不属于受控实践的或因事故而失控的源所致的照射或照射可能性的行动。,辐射源(Radiation Source):可以通过发射

2、电离辐射或释放放射性物质而引起辐射照射的一切物质或实体。,辐射防护体系(System),照射(Exposure):受照的行为或状态。外照射、内照射正常照射、潜在照射职业照射、医疗照射、公众照射,3.5 辐射防护法规,法规:是使辐射防护管理工作纳入法制管理轨道的保障 标准:是开展辐射防护监测与评价的科学依据,3.5 辐射防护法规 我国发展历史,60年代:技术 管理 70年代:行政管理 80年代:法制管理,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 发布单位:国务院 发布时间:1989年10月24日 性质:法律地位最高的专门法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A)法律效力 (实施区域或领域及立法的效

3、力范围) 生效日期:1989年10月24日 效力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生产、使用、销售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线装置的单位和个人。境内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和他们的组织,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B)法律关系的主体(权利、义务的承担者) 主体的一方:各级卫生、环保和公安部门 形成权 命令权 处罚权 监督管理权,主体的另一方:从事生产、使用、销售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和个人申请权 生产、经营权享受卫生保健和教育的权利举报权、控告权、申诉权,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C)具体规范(由7章组成): 总则 许可证登记 放射防护管理 放射事故管理 放射防护监督 处罚 附则,“三建”工

4、程的预防性监督 放射性工作的登记、许可 放射工作场所的经常性监督检查 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 放射工作单位的自主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止法,2003年6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2003年10月1日执行,(此法中)放射性污染定义: 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确定了环保部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地位 涵盖内容:核设施、核技术应用(密封源、非密封源、射线装置)、伴生放射性矿和放射性废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止法,3.6 辐射防护标准,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国家标准(GB)制定: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

5、管部门制定编制计划,组织草拟,统一审批、标号、发布,现行国标: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GB4792-84)卫生部发布 辐射防护规定(GB8703-88) 环保局发布,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Basic standard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ionizing radiation and for the safety of radiation sources 编号:GB 18871-2002 2002-10-08 发布 2003-04-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3.7 辐射防护领域的国际组织,国际辐射单位与测量委员会 ICRU (

6、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ation Units and Measurements),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 ICRP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ological Protection)性质:非官方、非营利的国际学术团体组织结构:主委会(main commission)Committee 1: 辐射生物效应Committee 2: 次级剂量限值Committee 3: 医学中的防护 Committee 4: 委员会推荐的应用Committee 5: 非人类生物效应(新增)地位、作用:其出版物是各国制定法规的依据和参考;但

7、不具有法规性质,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 UNSCEAR (United Nations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the Effects of Atomic Radiation),国际原子能组织机构 IAEA: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3.7 辐射防护领域的国际组织,3.8 现行辐射防护标准,提供保护人类的适当的标准而不过分限制有益的引起照射的实践; 防止确定性效应的发生; 减少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辐射防护的目的,辐射防护的任务保护职业工作人员及其后代、公众、环境,推动核科学技术事业发展。,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1

8、)实践的正当化(justification of practice),为了防止不必要的照射,在引进伴有电离辐射的任何实践之前,都必须经过论证,进行代价利益分析,判断其所致的电离辐射危害同社会和个人从中获得的利益相比,是否是可以接受的。只有在确认某实践可以带来净利益时才能导入。,justification of practice,No unnecessary exposure to radiation.,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2)防护的最优化(optimization of radiation protection),尽量减少辐射照射所致的健康危害,在考虑社会和经济因素之后,保证个人的受照剂量、

9、受照人数、受照机会全部保持在可以合理做到的尽量低的水平。可合理做到的尽量低的原则。(ALARA principle ?),天然辐射与其它危害的危险度比较,天然辐射本底可以作为辐射防护最优化和设置剂量限值的重要依据!,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Principle of “ALARA”,Principle of “ALARA”,“ALARA” policies strive to keep radiation exposure to the lowest feasible levels, within societal and economic constra

10、ints. A radiation protection program consistent with ALARA maintains radiation exposures at 10% or less of the applicable regulatory limits.,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3)剂量限值(annual radiation) dose limitsA)基本限值:有效剂量限值 B)导出限值 C)管理限值 D)参考水平,A)有效剂量限值,剂量限值为内外照射之和,但不包括天然本底照射和医疗照射,老标准:50 mSv,老标准: ? mSv,B)导出限值,年摄入量限值(annu

11、al limit on intake, ALI ) 用于内照射,通过待积剂量推算的摄入量限值,I:放射性核素的年摄入量,Bq; h T(50):摄入单位活度放射性核素后组织T接受的待积当量剂量,mSv/Bq,B)导出限值,内外混合照射:,E:外照射所致的年有效剂量,mSv; Ij :放射性核素j的年摄入量,Bq; (ALI)j:放射性核素j的年摄入量限值,Bq,B)导出限值,导出空气浓度(derived air concentration, DAC)工作场所空气中放射性浓度限值,呼吸率:0.02m3/min; 年工作50周,每周工作40小时, 年总工作时间:2000小时 年呼入空气量: 0.0

12、2m3/min2000h60min=2.4103m3DAC=ALI/ 2.4103DAC单位:Bq/m3,B)导出限值,表面污染限值:,C)管理限值(authorized limit),为了管理的目的,由主管部门或企业负责人根据辐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制定的限值。通常严于基本限值。,甲种工作条件:年剂量有可能15mSv 乙种工作条件:5mSv HE 15mSv 丙种工作条件: HE 5mSv,D)参考水平(reference levels),不是限值,是为决定采取某行动而规定的水平。,记录水平(recording levels): 超过此值的结果应予以记录、存档。,调查水平(investigation levels):超过此值时应对其原因进行详细调查,干预水平(intervention levels):超过此值时则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隐蔽、撤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