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有机鱼养殖技术.doc

上传人:yjrm16270 文档编号:7246041 上传时间:2019-05-10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2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机鱼养殖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有机鱼养殖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有机鱼养殖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有机鱼养殖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有机鱼养殖技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有机鱼养殖技术鉴 定 材 料蒙阴云蒙湖渔业有限公司二 00 八年十一月有机鱼养殖技术目 录一、 鉴定大纲二、 工作报告三、 技术报告四、 有机鱼实物图片五、 有机鱼养殖技术标准六、 环保证明七、 质量检测报告八、 效益分析报告九、 查新报告十、 技术推广证明十一、 其他附件有机鱼养殖技术鉴 定 大 纲鉴 定 委 员 会二 00 九年十一月一、项目名称:有机鱼养殖技术二、项目来源:自选三、鉴定依据:有机产品标准 (GB/T19630)四、坚定目的:通过鉴定委员会的审查,对项目取得的技术成果进行鉴定和评价五、鉴定内容:1 审查材料是否齐全、准确、真实、可靠;2 评价项目的先进性、创新性、实用性等。

2、6、鉴定形式:会议鉴定7、鉴定程序和方法:1 成立鉴定委员会,推荐主任委员 1 名,副主任委员 2 名,委员若干;2 通过鉴定大纲3 承担单位项目课题组汇报;4 专家提问,课题组答疑;5 鉴定专家讨论、评议,形成鉴定意见;6 反馈鉴定意见;7 鉴定专家签字。8、鉴定会议技术文件提纲:1. 研究工作报告2. 研究技术报告3. 有机鱼实物图片4. 有机鱼养殖技术标准5.项目效益分析报告6.无公害产地、产品认证证书,有机鱼认证证书7.与鉴定有关的其他附件有机鱼养殖技术工 作 报 告蒙阴云蒙湖渔业有限公司有机鱼养殖技术工作报告“有机鱼养殖技 术” 项 目,是以临沂市饮 用水源地岸堤水库作为试验养殖场,

3、由蒙阴云蒙湖渔业有限公司技术人员组织实施。目标是:通过有机鱼养殖技术实现水质保护与渔业资源开发的协调发展。项目在市、县渔业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科技局、环保局、国土局、蒙阴镇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课题组成员全力以赴,吃住在工作第一线,基本掌握了有机鱼养殖技术;同时对岸堤水库的生物组成、渔业初级生产力、污染源和污染途径等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项目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先后组织举办专题研讨会、培训班 6 次,其中市渔业局副局长杨永林、县渔业局包赔学亲自到公司组织召开研讨会 2 次。项目对饮用水源地的渔业开发利用技术、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水质保护综合配套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和显著的

4、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一、 单位概况蒙阴云蒙湖渔业有限公司是于 2008 年注册的水产品产、运、销一条龙的综合性渔业企业,法人代表人公为强,注册资本金 50 万元,总部现位于蒙阴县云蒙湖生态经济发展区管理办公室驻地,前身是蒙阴县艾科水产养殖场。公司下设岸堤水库渔业基地、黄土山水库养鱼基地、和黄仁水库渔业基地 3 个渔业生产基地,总养殖面积 86000 亩,年产优质商品鱼 6000 吨,产值 5200 万元,产品主要供应北京市场,是山东省最大的进京淡水水产品供应商。公司拥有员工 126 人,内检员 2 名,技术人员 12 人,其中高级职称以上的技术人员 4 人,技术力量雄厚。2006 年,黄土山

5、水库被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认定为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证书编号:WNCR-SD06-30104),所产鳙鱼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水产品产品认证(证书编号:WGH-06-05294)。2008 年,黄仁水库也被省厅认定为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证书编号:WNCR-SD08-30034),所产鳙鱼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水产品产品认证(证书编号:WGH-08-13444)。2009 年 4 月,公司生产的鲢鱼、鳙鱼、鲫鱼、鲤鱼、草鱼、大银鱼被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证为有机产品,证书编号:COFCC-R-0904-0092。公司下设活鱼运输车队和捕捞大队,拥有活鱼运输专用车 8 部,年运销活鱼 1 万余吨,在水产

6、品养殖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库区群众增加收入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了当地现代渔业发展。、 项目由来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东邻日照市,南接江苏省,西靠枣庄、济宁两市,北邻泰安、淄博和潍坊三市。总面积17184km2,总人口 1022 万人,是山东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市。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区规模、人口数量不断扩大,原有的供水体系无法满足城区生活用水需求。早在1996 年,临沂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把蒙阴县岸堤水库列为临沂城区饮用水源地。但饮用水源岸堤水库的水质状况不令人乐观。社会各界要求更好地保护饮用水源地水质的呼声日益高涨。岸堤水库是临沂市城区饮用水源地,也

7、是库区群众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重要水面资源。如何做到既要保护水质安全达标,也应科学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增加库区群众经济收入。成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责任与义务。因此,在清除养鱼网箱后,建立饮用水源地良性生态平衡,创建水质保护的长效机制,合理开发利用渔业资源,大力发展“保水渔业” ,有效增加库区群众收入,提高库区群众生活水平,是一项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为此,在临沂市渔业局、蒙阴县渔业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蒙阴云蒙湖渔业有限公司组织技术人员以临沂市饮用水源地岸堤水库作为养殖试验场,研究有机生态渔业发展技术。三、项目的关键技术问题有机鱼养殖技术对养殖场的生态环境要求特别严格。在清除养鱼网箱后,原有的生

8、态平衡被打破,水库水质现状、水体中的水生生物种类组成及数量、水体的生产力状况等因素都需要作出科学的调查和论证。按照水体生物净化原理,必须掌握以上数据,才能确定放养品种和数量,达到以渔保水、以水养鱼的目的。四、取得的主要成果1、通过调查,确定了水库水生生物种类组成及数量。水库浮游植物年平均生物量为 4.27mg/L,浮游动物年平均生物量 3.75mg/L。2007 年水库清除网箱养鱼后,水库鱼类生物量陡然下降至 2000t,亩均鱼载量 35kg 左右,尤其鲢鱼、鳙鱼等滤食性鱼类数量匮乏。目前,岸堤水库的水质均为“中富营养” 类型。2、科学评估鱼产力,制定渔业增殖新模式。研究得出水库平均年鱼产力

9、1125 kg/hm2,理论年鱼产量 4500t。其中浮游生物提供的鲢鱼、鳙鱼年鱼产力为 337.39kg/hm2,年鱼产量 1349.6t;水库中鲤鱼、鲫鱼、草鱼等其它鱼类的年鱼产力为 787.61kg/hm2,年鱼产量3150.4t。依据评估鱼产力制定了渔业发展新模式。即:通过人工放流鲢鱼、鳙鱼、大银鱼等净水鱼类,改善水库的鱼类群落组成,保持生态平衡,形成稳定的食物链,提高水体透明度,建立既能发展渔业、又能保护水质的渔业生产新模式。3、研究了一套较完整的水质保护和渔业开发利用技术。项目针对饮用水源地岸堤水库的实际情况,研究了一套较完整有机鱼养殖技术,通过放养净水鱼类,解决了如何实现水质保护

10、和渔业开发协调发展的难题,为增加库区经济收入、维护库区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做出了贡献。有机鱼养殖技术报告一、项目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一) 建设“大临沂、新 临沂” 城区的客 观需要自跨入新世纪以来,临沂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加快推进“大临 沂、新临沂” 建设为目标,高起点规划,确立了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的“一创六建”城市综合发展战略,倾力打造现代商贸城、滨水生态城、历史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不断扩大,原有的供水体系无法满足城区生活用水需求。早在 1996 年,临沂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把蒙阴县岸堤水库列为临沂城区饮用

11、水源地。但饮用水源岸堤水库的水质状况不令人乐观。社会各界要求更好地保护饮用水源地水质的呼声日益高涨。岸堤水库 1960 年建成蓄水,总库容 7.49亿 m3,可养鱼水面 4000 hm2,是山东省第二大水库 。从 1993 年开始,为帮助库区群众脱贫致富,市、县政府和渔业部门鼓励、引导库区群众开展网箱养鱼。网箱养鱼发展十分迅速,到 2006 年,库面设置养鱼网箱 8 万10 万只,其中投饵性网箱 2 万4万只。年总产鱼 6000t8000t,总产值 42005600 万元。涉及库区 50 个村,4.68 万人,库区周边群众 2 万多人以网箱养鱼为主业,人均年增收 2000 多元。岸堤水库网箱清

12、理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有责任、有义务,既要保护水质安全达标,让城区居民喝上“放心水” ,也应科学合理的利用水资源,让库区群众“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增加经济收入,防止水面“荒芜” 。因此,建立 饮用水源地良性生态平衡,合理开发利用渔业资源,大力发展“保水渔业” ,有效增加库区群众收入,提高库区群众生活水平,是一项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二)有机鱼养殖技术为解决饮用水源地保护与库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1、有机水产品是未来发展的方向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水产品行业,一方面普通水产品养殖面积大,产量高,产品质量安全难以保证,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相对饱和;另一方面水资源相

13、对紧缺,渔业开发和保护水质似乎成为不可调和的矛盾。 “民以食为 天” ,确保水产品安全,提高 产品质量,发展生态渔业成为渔业技术人员研究的方向。2、有机鱼养殖技术是生态环保的养殖模式蒙阴云蒙湖渔业有限公司的有机鱼养殖技术,利用自然的方式来养植水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通过合理调节放养密度和品种放养比例,充分利用水中的天然饵料,以渔保水,以水养鱼,不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不使用渔药、不使用化肥等化学合成物质,进行生态养殖。该技术不但有效促进和加强包括生物多样性、生物循环,还能调节水质、减少水体富营养化,保护临沂市城区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有机鱼养殖技术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是淡水鱼养

14、殖技术的发展方向。二、国内外有机产品发展现状有机鱼养殖技术对环境的污染大大少于当前盛行的养殖方式,而且有机系统带来的生物多样性也增加了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塔斯卡尔认为有机水产品市场的前景乐观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在欧洲,由于疯牛病,口蹄疫,瘟的爆发,消费者对传统食品,尤其是动物食品,产生了一种恐惧心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试图寻找一种更自然更健康的食品,有机产品显然迎合了这一趋势;其次,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日趋增强,他们认为有机产品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少,因此愿意对其进行支持;第三,有些消费者认为有机产品的味道更鲜美,口感更好。在过去的 10 年间,有机水产品的市场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由

15、于欧盟、美国和日本许多发达国家通常是有机产品的消费大国,但是它们没有足够的人力来生产所需要的全部有机农作物,这就给发展中国家扩大有机产品出口提供机会。浙江省千岛湖在综合开发过程中,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渔业资源科学开发利用并重,充分发挥水资源优势,利用生态养殖模式,发展渔业经济。其注册的“淳”牌有机鱼,是普通淡水鱼价格的 5 倍以上,已成为专供人民大会堂国宴得水产品。三、有机鱼养殖技术的设计思想通过补充水生生物群体数量,增殖净水鱼类资源,促进水源地生态恢复,有效解决渔业开发与水质保护之间的矛盾,有力提升蒙阴县文化内涵,推动沿湖群众经济发展。加快推进渔业资源开发向科学化、规模化、效益化方向迈进。四、

16、有机鱼养殖技术操作规程第一部分、范围本技术细则包括:水库的选择、水库的水质调节、鱼种的选择与投放、成鱼的饲养、水库日常管理、鱼病的防治、成鱼的捕捞、运输和销售。第二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GB/T 196302005 有机产品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11607 渔业水质标准GB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第三部分、养殖过程流程图一月 二月 三月 全年或 8-10 月注:养殖用水符合 GB11607 渔业水质标准,鱼种来自省级水产良种场,利用天然饵料养殖,严禁使用国家禁用的渔药,生产、捕捞、运输、销售均有记录。以上各环节

17、,由单位质量安全监督组负责管理。第四部分、养殖管理(一)水库的水质调节1、水质调节的目的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技术,创造一个持续稳投放鳙鱼、鲢鱼大规格鱼种,放种前用 4%的食盐水消毒 10 分钟。利用生态养殖模式防治鱼病。投放鲤鱼、鲫鱼大规格鱼种,放种前用 4%的食盐水消毒 10 分钟。每天及时巡库,观察鱼类活动情况,检测水质,搞好各项记录。成鱼捕捞(轮捕) 、运输、销售(销往北京市场) 增殖放流大银鱼受精卵。定的养鱼生态环境,使各种饵料生物保持在一个合理状态以满足鱼类摄食和生长需要。2、水质调节的方法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一是以鱼养水,通

18、过调节一些以浮游生物为饵料的滤食性鱼类的数量,达到调节水质的目的。二是调节水位从而调节水质。三是通过施加有机肥(经处理发酵的动物粪肥)来调节水质。三种方法中,主要采用以鱼养水的方法,既可充分利用水资源,又可避免鱼类自身污染。(二)苗种的选定1、鱼种的选择与消毒a、鱼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生活环境,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应选择有机种苗。当从市场上无法获得有机种苗时,可以选用未经禁用物质处理过的常规种苗,但应制订获得有机种苗的计划。选择体长 13以上,成活率相对较高,抵御凶猛鱼类的能力强的鱼种。选择色泽新鲜,活动力强、大小均匀、无伤病、鳞鳍完整、头小背厚的优质鱼种。所购苗种应拥有检验检疫合格

19、证。b、消毒: 鱼种投放前进行消毒防疫,用 10ppm 漂白粉溶液浸洗 3-5 分钟。2、鱼种的投放a、投放时间与方法:秋末冬初或早春、晴暖无风天气且选择在上风处投放,避免投放的鱼种被风吹到岸边搁浅。b、投放密度:为充分利用水体饵料资源,采取立体高效混合养殖,以鲢、鳙为主,搭配草、鲤、鲫鱼等。为避免水体超载,应该合理密度放养。因水库水体大,凶猛鱼类多,宜投放大规格鱼种。投放体长 13以上的鱼种,二年后体重达到 1kg 以上捕捞上市。(三)水库的选定1、养殖基地选址时,考虑到维持养殖基地的水生生态环境和周围水生、陆生生态系统平衡,并有助于保持所在水域的生物多样性。有机水产养殖基地不受污染源和常规

20、水产养殖场的不利影响。水库周围生态环境良好, 干旱或农业灌溉时仍能满足养鱼用水,远离城区、工矿区,没有农业废弃物或医疗垃圾、没有工业“三废”等污染。2、水库边界清晰,所有权和经营权明确。3、水质:水质控制主要执行 GB11607 渔业水质标准。另外,由于岸堤水库是临沂市的饮用水源地,故这个水库也执行 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当然,由于水库具有农田灌溉功能,也使用 GB5084 农田灌溉水环境质量标准。4、面积:20 公顷以上为宜。5、水深: 水库水深 3-15 米。6、水库形状 :丘陵型或湖泊型。7、消落区 : 有一定面积的消落区。(四)日常管理规程1、养殖和捕捞区界定清楚,以便对水

21、质、饵料、药物等要素进行检查。2、以天然饵料为食物来源,不投喂人工饲料。3、经常巡罗,观察鱼的动态。防止偷鱼、毒鱼、电鱼等事件发生。搞好安全生产。4、掌握天气、水温、季节、水质、鱼类生长和摄食情况,适时搞好轮捕轮放。5、及时捞除杂草和水面污物,死鱼及时捞出并远离养殖区深埋,预防鱼病发生。6、搞好汛期安全生产,防止逃鱼和其他意外事故发生。搞好大风大雨天气生产,确保人员安全。7、定期检查鱼体,检测水质,冰雪天气注意观察,防治鱼病及防止浮头等渔业灾害发生。8、做好各种纪录,包括养殖生产记录、鱼病防治纪录、捕捞运输纪录、购买苗种销售成鱼纪录等,建立可追溯制度。9、轮捕轮放、捕大留小。10、定期抽样检测

22、水质和产品质量,确保质量安全。第五部分、生产中投入品的控制规程(一)饵料。生产中不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饵料来源于水库中的天然饵料,主要是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有机碎屑、水草等。(二)疾病预防措施及防治规程1、防治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鱼病防治的基本原则应是从鱼病害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害孳生和有利于养殖品种生长的最佳环境条件,保持渔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化,减少各类病害所造成的损失。优先采用渔业措施,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壮苗,加强养殖管理,开展生态养殖等一系列措施起到防治病害的作用。按照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运用科学的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2、检测鱼

23、病的方法步骤a、先用肉眼观察病鱼的体表、鳃有无异常情况。b、用显微镜检测病鱼的体表和鳃的粘液,看是否有病原体。c、剖开鱼腹,肉眼观察其内脏器官是否正常。d、用显微镜检测其肠道及其他内脏器官的粘液是否有病原体。3、鱼病的治疗方法a、原则上不使用渔药,选择适合当地条件、抗性强的的品种进行标准化生态养殖。养殖对象的健康主要通过预防措施(如优化管理、饲养、进食)来保证。所有的管理措施应当旨在提高生物的抗病力。b、如果发现鱼患病,应优先采用自然疗法。c、在预防措施和天然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允许对水生生物使用常规渔药。在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时,必须对患病水产品采取隔离措施。使用过常规药物的水产品必须要经过所

24、使用药物的 2 个停药期后才能被继续作为有机水产品销售。d、设专人负责药品管理并建立药品的入库、领用台账,严格药品的使用管理,使用人员必须做好消毒用药、病死鱼类等相关记录,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e、采购使用的药品必须有国家主管部门的批准文号,不得使用过期、变质的消毒药品。f、当有发生某种疾病的危险而不能通过其它管理技术进行控制,或国家法律有规定时,可为水生生物接种疫苗,但不允许使用转基因疫苗。4、允许使用的鱼药品种及使用方法允许使用生石灰、漂白粉、茶籽饼和高锰酸钾对养殖水体和底泥消毒,以预防水生生物疾病的发生。a、漂白粉:鱼病区遍洒,使药的浓度达到 1ppm。如果隔离浸洗,浓度 10ppm,治

25、疗细菌类疾病。b、生石灰:调节水质防治鱼病。5、禁用渔药规定 禁止使用抗生素、化学合成渔药物和激素对水产品实行日常的疾病预防处理。第六部分、捕捞及运输、保管规程(一)水产品捕捞规程1、有机水产品的捕捞量不能超过生态系统的再生产能力,不能影响自然水域的持续生产,也不能威胁到其他物种的生存。2、尽可能采用温和的捕捞措施,以使对水生生物的应激和不利影响降至最小程度。3、捕捞工具的规格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4、实行轮捕轮放。(二)捕捞后的管理规程1、水产品捕捞后尽快筛选分类、称重、装车。2、在运输过程中要有专人负责管理运输对象,使其保持健康状态。3、运输用水的水质、水温、含氧量、pH 值,以及水生生物的

26、装载密度都应适应所运输物种的要求。4、应尽量减少运输的距离和频率。5、运输设备和材料应对生物没有潜在的毒性影响。6、在运输前或运输过程中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镇静剂或兴奋剂。7、运输时间一般不应超过 4h,运输过程中,不应对运输对象造成可以避免的影响或物理伤害。第七部分、成鱼销售根据市场需求,将达到商品鱼规格的成鱼采用拉网捕捞和张网捕捞,投入市场销售。(一)为保证完整性和可追溯性,销售者在销售过程中应当采取但不限于下列措施:不同基地的产品应避免混合;产品避免与不允许使用的物质接触;建立产品的购买、运输、储存、出入库和销售等记录。(二)应在销售场所设立销售专区或陈列专柜。五、项目研究成果(一)科学得

27、出岸堤水库水质现状并分析其危害根据临沂市科技局2006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项目编号:063008,临沂市城区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渔业资源对策研究可知,岸堤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评定为“ 中 富 营养” 类型。 饮用水源地水质 出现富营养化后,其潜在的危害将十分巨大:一是可能造成饮用水源地水质败坏。水体悬浮颗粒增多、浑浊,透明度下降,有腥臭气味;水中溶氧量降低,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等因子超标;导致水质低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水质恶化,不能作为饮用水源。二是可能威胁供水安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不仅硝酸盐、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超标

28、,而且水体中的鱼腥藻、微囊藻、束丝藻、腔球藻等在细胞破裂或分解过程中产生蓝藻毒素,包括肝毒素、神经毒素、胃肠毒素,人类在饮用、皮肤接触、食用水生动物等时会导致中毒。主要中毒症状:视力下降、呼吸困难、呕吐、腹泻等,威胁饮用水质量安全。三是可能破坏生态环境。水体富营养化会造成水体、底质、水生生物、周边环境等都发生破坏性改变。四是可能危害渔业生产。水体富营养化后,蓝藻、绿藻成为藻类优势种群,而蓝藻多数种类有胶质膜,而且有毒,不能作为鲢鱼、鳙鱼等滤食性鱼类的饵料;藻类过度生长繁殖和死亡衰退,将造成水中溶解氧的急剧变化,有可能在一定时间内使水体处于严重缺氧状态,造成水库养殖鱼类死亡,危害渔业生产。五是可

29、能影响自然景观。饮用水源地水质浑浊、透明度低、水面有浮膜,甚至藻类过度繁殖形成“水华 ”等都直接影响自然景 观。(二)基本掌握岸堤水库水生生物组成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仅就岸堤水库的浮游生物、鱼类、底栖动物、水生维管束植物等主要水生生物进行了粗略调查。1、浮游生物为调查岸堤水库浮游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季节变化,该项目根据一年四季变化分别于 2008 年 6 月 13 日、 9 月 16日、12 月 9 日,2009 年 4 月 8 日,共 4 次采样调查。在岸堤水库设置 5 个固定采样点,采样点距离水库岸边50m100m,水深 2m4m。见表 10。表 10 岸堤水库浮游生物调查采样点浮游生物采样点

30、具体位置 主要目的1# 重山村(大坝处) 监测大坝出水口附近浮游生物情况2# 大谢庄(水库北岸) 监测梓河入口处浮游生物情况3# 耿家庄(水库西南岸) 监测汶河入口处浮游生物情况4# 石宝峪(水库东岸) 监测水库东岸浮游生物情况5# 大姜庄(水库西岸) 监测水库西岸浮游生物情况采集方法。根据内陆水域渔业自然资源调查试行规范浮游生物采集方法进行。(1)浮游植物调查结果种类组成。根据全年 5 个采样点的样品鉴定,岸堤水库共有浮游植物 6门、7 纲、17 目、21 科、42 属、79 种。分别为蓝藻门:1 纲 3 目 3 科 13 属 16 种,占总数的 20.25%;甲藻门 1纲 1 目 2 科

31、2 属 2 种,占总数的 2.53%;金藻门 1纲 1目 1 科 2 属 4 种,占总数的 5.06%;硅藻门:2 纲 5 目 6 科 11属 26 种,占总数的 32.91%;绿藻门 1纲 5 目 8 科 13 属 29 种,占总数的 36.71%;黄藻门 1纲 1 目 1 科 1 属 2 种,占总数的2.53%。种数以绿藻门、硅藻门、蓝藻门占优势共 71 种,占总数的 89.87%。生物量。岸堤水库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在不同采集点的变化略有差异,经统计,浮游植物生物量年平均为4.27mg/L。(2)浮游动物调查结果种类组成。采样镜检出浮游动物共 27 种,其中轮虫最多,有 16 种,占 59.

32、3%;次之为原生动物 4 种,占 14.8%;桡足类 4 种,占 14.8%;枝角类 3 种,占 11.1%。生物量:通过调查计算,岸堤水库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年平均为 3.75mg/L。(3)、岸堤水库浮游生物资源评价通过调查分析,岸堤水库浮游植物年平均生物量4.27mg/L,年平均数量 386 万个/L;优势种群为绿藻门、硅藻门、蓝藻门,共 71 种,占总数的 89.87%。其中绿藻、硅藻中的多数种类是养殖鱼类鲢鱼、鲴鱼的适口饵料,但蓝藻中的铜绿微囊藻、水花鱼腥藻、卷曲鱼腥藻等多数种类对水质有害。浮游动物年平均生物量 3.75mg/L,年平均数量 1150 个/L;优势种群是轮虫,占 59.3

33、%。轮虫是养殖鱼类鳙鱼、匙吻鲟、大银鱼以及其他鱼类幼鱼的主要饵料。岸堤水库浮游生物资源是发展水库渔业、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基础。2、岸堤水库鱼类资源状况对岸堤水库的鱼类组成查阅历史资料,对照近几年来的人工放养、捕捞情况,确定水库中现有的部分鱼类品种。课题组对库区群众捕获的水生动物进行收集,并作出鉴定。(1)鱼类资源状况岸堤水库的鱼类组成有 6 目、14 科、35(属)种。除浮游生物、鱼类以外,岸堤水库的水生生物还有:淡水甲壳类的秀丽白虾、淡水青虾、沼虾、螃蟹等;底栖动物中的水蚯蚓、摇蚊幼虫、田螺、河蚌、河蚬、水蛭等;水生维管束植物类的金鱼藻、茨藻、菹草、浮萍、水葫芦、水花生、芦苇、菖蒲、慈姑等。

34、(2)岸堤水库鱼类资源评价岸堤水库鱼类资源是维持生态平衡、保护饮用水源水质、减轻水体富营养化的主力军,是渔业生成的重要基础,是增加库区群众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从调查来看,岸堤水库在清除养鱼网箱后,鱼类种群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鱼类组成中以鲤科鱼类为主,占水库鱼类总生物量的 90%以上,其中鲤鱼、鲫鱼、鯵条鱼、麦穗鱼、棒花鱼等底层鱼类、野杂鱼类成为水库鱼类种群的主体(60%),鲢鱼、鳙鱼等滤食性鱼类相对不足(30%),鱼类种群结构失衡。鱼类总生物量 2000 多 t,亩均鱼载量 35kg 左右,相对临沂市水库平均鱼产量(212.17kg/亩)明显不足,应立即进行大水体增殖放流,补充鱼类资源,尤其要

35、补充鲢鱼、鳙鱼等滤食性鱼类。(三)有机鱼养殖技术为岸堤水库开发渔业资源指明方向1、岸堤水库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岸堤水库流域面积 1690km2,总库容 7.49亿 m3,平均水深 5.31m,最大水深 20m,正常养鱼水面 4000 hm2,是山东省第二大型水库。岸堤水库既是临沂市城区饮用水源,又是山东省重要的渔业资源。通过课题组研究确认:岸堤水库 2007年的水质为类,2008 年为类;水质富营养化程度为“中-富营养”类 型,自 2006 年清除养鱼网箱以来,水库中鱼类数量陡然下降,鲢鱼、鳙鱼等滤食性鱼类匮乏,水质富营养化程度没有明显改善;水体中的浮游生物数量、种类适中,是发展水库渔业、

36、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基础。课题研究认为,饮用水源在清除养鱼网箱后,原有的生态平衡被打破,水质安全受到了威胁,必须立即实施生态资源修复工程。因此,合理开发利用渔业资源,发展“保水渔业 ”,通过生物净化技术保持饮用水源地良性生态平衡,是保障水质安全、发展库区渔业经济、构建和谐库区的重要举措,也是临沂生态市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必须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2、岸堤水库鱼产力评估水库鱼产力是鱼类利用和转化水体中各种饵料生物的能力,是水库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生产鱼类产品的能力。水库鱼产力和水库流域内的土壤、植被、气候、水体理化因子、饵料生物等因素密切相关。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水生维管束植物、底生藻类、

37、有机碎屑等是水库养殖鱼类鲢鱼、鳙鱼、鲤鱼、鲫鱼、草鱼的主要饵料生物,是水库鱼产力的重要物质基础。根据不同鱼类对饵料生物的利用关系(见表 12),评估岸堤水库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的鱼产力,为渔业资源合理开发提供理论依据。表 12 鲢鱼、鳙鱼、鲤鱼对饵料生物的利用关系饵料生物项目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底栖动物P/B 系数 4060 1525 57饵料利用率% 2030 2550 2050饵料系数 3040 611 56(1)浮游植物的鱼产力。岸堤水库浮游植物年均生物量4.27mg/L,水深 5.31m,浮游植物的 P/B 系数为 60,鲢鱼对浮游植物的利用率为 30%,铒料系数为 30,则岸堤水库浮游

38、植物提供的鱼产量,根据下列公式计算:每公顷鱼产力(kg/hm 2)=平均生物量P/B 系数 水深每公顷 m2数立方水体 (L)铒料的利用率 铒料系数,将岸堤水库的各项指标代入公式即得:鲢鱼鱼产力=4.27605.3110000100025%30=113.37kg/hm2(2)浮游动物的鱼产力。岸堤水库浮游动物年均生物量3.75mg/L,水深 5.31m,浮游动物的 P/B 系数为 25,鳙鱼对浮游动物的利用率为 40%,铒料系数为 10,则岸堤水库浮游植物提供的鱼产量,根据下列公式计算:每公顷鱼产力(kg/hm 2)=平均生物量P/B 系数 水深每公顷 m2数立方水体 (L)铒料的利用率 铒料

39、系数,将岸堤水库的各项指标代入公式即得:鳙鱼鱼产力=3.75255.3110000100045%10=224.02kg/hm2(3)岸堤水库总的自然鱼产力。岸堤水库总的自然鱼产力包括浮游生物鱼产力、底栖生物鱼产力、水生维管束植物鱼产力、有机碎屑鱼产力等。根据鱼产量统计年报,岸堤水库正常养鱼水面 4000 hm2,清除养鱼网箱前三年的平均鱼产量为 10184t,其中约 45%(4583t)为天然饵料生物产生的鱼产量。由此可以确定,在清除养鱼网箱后水库总的自然鱼产力约为 4500t/年,平均 1125 kg/hm2。其中浮游生物(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提供的鲢鱼、鳙鱼年鱼产力为:113.37kg/h

40、m2+224.02kg/hm2=337.39 kg/hm2,年鱼产量1349.6t;水库中鲤鱼、鲫鱼、草鱼、魴鱼等其它鱼类的年鱼产力为:1125 kg/hm2-337.39 kg/hm2=787.61 kg/hm2,年鱼产量 3150.4t。3、有机鱼养殖技术为发展 “保水渔业”积累了经验所谓的“保水 渔业” 是指以生物科学 为基 础、以渔业科学开发为手段、以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和渔业可持续发展为重点的生态渔业方式。通俗地说就是“以 渔治水和以渔养水” 。岸堤水库是临沂市城区饮用水源,确保饮用水源水质安全是水库管理和开发利用的第一要务。水质安全保障和渔业科学开发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该项技术已

41、经证明,要保持生态环境平衡,保障饮用水源水质良好,离不开生物科学、渔业科学的共同作用。六、技术创新点及推广应用前景1、有机鱼养殖技术是一种“保水渔业”生态养殖模式,该技术以生物科学为基础,通过科学放养净水鱼类,保障饮用水源水质安全,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该技术对提高水产品质量,增加水产品市场竞争力,充分开发沂蒙山区水好鱼优的资源潜力,全面提升当地水产品的竞争力和产品价值具有重大意义。2、蒙阴云蒙湖渔业有限公司坚持走标准化养殖,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现代渔业发展之路,建立健全了水产品质量监控管理体系,形成了“公司+基地+ 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公司通过“统一 购进优质苗种,统一生 产技术标准,统一对外销售” ,已发展成 为临沂市渔业标 准化养殖示范基地的龙头。有机鱼养殖技术为推动全市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促进渔农民增收,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七、研究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