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A312053 掌握地面工程施工技术要求2A312053 掌握地面工程施工技术要求建筑地面包括建筑物底层地面和楼层,也包含室外散水、明沟、台阶、踏步和坡道等。一、地面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建筑地面各构造层采用的材料、建筑产品的品种、规格、配合比、强度等级(或标号)等,应按设计要求和规范的规定选用,并应符合现行的标准的规定。对进场材料的质量应有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对霞要材料应有复验报告。 2.建筑地面各层厚度和连接件(接合用的、镶边用的等)的构造,应按设计要求和规范的规定。3.厕浴间和有防滑要求的建筑地面的板块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4.建筑地面下的沟槽、暗管等工程
2、完工后,经检验合格并作隐蔽记录,方可进行建筑地面工程施工。5.建筑地面工程基层(各构造层)和面层的铺设,均应待其下一层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上层。建筑地面工程各层铺设前与相关专业的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以及没备管道安装工程之问,应进行交接检验。6.为了使建筑地面工程各层铺设材料和拌合料、胶结材料具有正常凝结和硬化条件,建筑咀面工程施工时,各层环境温度及其所铺没材料温度的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1)采用掺有水泥、石灰的拌合料铺设以及用石油沥青胶结料铺贴时,不应低于 5:(2)采用有机胶粘剂粘贴时,不宜低于 10;(3)采用砂、石材料铺设时,不应低于 0。二、施工工艺三、施工方法(一)厚度控制1水
3、泥混凝土垫层的厚度不应小于 60mm。2水泥砂浆面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应小于 20mm。3水磨石面层厚度除有特殊要求外,宜为 12 一 18mm,且按石粒粒径确定。4水泥钢(铁)屑面层铺设时的水泥砂浆结合层厚度宜为 20mm。5防油渗面层采用防油渗涂料时,涂层厚度宜为 57mm。(二)变形缝设置 1建筑地面的沉降缝、伸缩缝和防震缝,应与结构相应缝的位置一致,且应贯通建筑地面的各构造层。2.沉降缝和防震缝的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缝内清理干净,以柔性密封材料填嵌后用板封盖,并应与面层齐平.3室内地面的水泥混凝土垫层,应设置纵向缩缝和横向缩缝;纵向缩缝间距不得大于 6m,横向缩缝不得大于 12
4、m。工业厂房、礼堂、门厅等大面积水泥混凝土垫层应分区段浇筑。分区段应结合变形缝位置、不同类型的建筑地面连接处和设备基础的位置进行划分,并应与设置的纵向、横向缩缝的间距相一致。4水泥混凝土散水、明沟,应设置伸缩缝,其延米间距不得大于 10m;房屋转角处应做 45缝。水泥混凝土散水、明沟和台阶等与建筑物连接处应设缝处理。上述缝宽度为 1520mm 缝内填嵌柔性密封材料。5为防止实木地板而层、竹地板面层整体产生线膨胀效应,木搁栅应垫实钉牢,木搁栅与墙之间留出 30mm 的缝隙;毛地板木材髓心应向上,其板间缝隙不应大于 3mm,于墙之间留出 812mm 的缝隙;实木地板面层、竹地板而层铺没时,面板与墙
5、之间留 812mm 缝隙;实术复合地板面层、中密度(强化)复合地板面层铺设时,相邻板材接头位置应错开不小于 300mm 距离,与墙之间应留不小于 10mm 空隙。大面积铺设实木复合地板面层时,应分段铺设,分段缝的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三)防水处理(1)厕浴间、厨房和有排水(或其他液体)要求的建筑地面面层与相连接各类面层的标高差应符合设计要求。 (2)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而工程,铺设前必须对立管、套管和地漏与楼板节点之间进行密封处理;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3)厕浴间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楼层结构必须采用现浇混凝土或整块预制混凝土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 C20;楼板四周除
6、门洞外,应做混凝土翻边,其高度不应小于 120mm。施工时结构层标高和预留孔洞位置应准确,严禁乱凿洞。(4)防水隔离层严禁渗漏,坡向应正确、排水通畅。(四)防爆处理不发火(防爆的)面层采用的碎石应选用大理石、白云石或其他石料加工而成,并以金属或石料撞击时不发生火花为合格;砂应质地坚硬、。表面粗糙,其粒径宜为 0.155mm;水泥应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应小于42.5;面层分格的嵌条应采用不发生火花的材料配制。施工配料时应随时检查,不得混入金属或其他发生火花的杂质。(五)天然石材防碱背拣处理 (案例)采用传统的湿作业铺设天然石材,由于水泥砂浆在水化时析出大量的氢氧化钙,透过石材孔隙泛到
7、石材表面,产生不规则的花斑,俗称泛碱现象,严重影响建筑室内外石材饰面的装饰效果。因此,在天然石材铺设前,应对石材与水泥砂浆交接部位涂刷抗碱防护剂。(六)楼梯踏步的处理 楼梯踏步的高度。应以楼梯间结构层的标高结合楼梯上、下级踏步与平台、走道连接处面层的做法,进行划分。铺设后楼层梯段相邻踏步高度差不应大于10mm;楼梯踏步的齿角应整齐,防滑条应顺直。 (七)成品保护1整体面层施工后,养护时间不应小于 7d;抗压强度应达到 5MPa 后,方准上人行走;抗压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正常使用。2.铺设水泥混凝土板块、水磨石板块、水泥花砖、陶瓷锦砖、陶瓷地砖、缸砖、料石、大理石和花岗石面层等的结合层和填
8、缝的水泥砂浆,在面层铺设后,表面应覆盖、湿润,其养护时间不应少于 7d;当板块面层的水泥砂浆结合层的抗压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正常使用。 四、建筑地面工程的质量验收练习题:1建筑地面工程应严格控制各构造层的厚度,下列关于建筑地面工 程厚度控制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泥混凝土垫层厚度不小于 60 mmB水泥砂浆面层厚度不应小于 25 mmC水磨石面层的厚度宜为 1218mmD防油渗涂料面层厚度宜为 57mm答案:B3厕浴间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须设置( )。A找平层B找坡层C防水隔离层D隔汽层答案:C4饰面板工程采用湿作业法施工时,天然石材饰面板应进行( )处理。A防酸背涂B防腐背涂C防碱
9、背涂D防裂背衬答案:C2A312054 掌握饰面板(砖)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2A312054 掌握饰面板(砖)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饰面板安装工程是指内墙饰面板安装工程和高度不大于 24m、抗震设防烈度不大于 7 度的外墙饰面板安装工程。饰面砖工程是指内墙饰面砖和高度不大于100m、抗震设防烈度不大于 8 度、满粘法施工方法的外墙饰面砖工程。一、饰面板安装工程(一)石材饰面板安装石材饰面板安装方法有湿作业法、粘贴法和干挂法。1工艺流程2施工方法 (1)普通大规格板材1)穿铜丝。将备好的铜丝剪成长 200mm 左右,一端用木楔粘环氧树脂,将铜丝放人孔内固定牢固,另一端将铜丝顺孔槽弯曲并卧人槽内,使石板
10、的上下端面没有铜丝突出,以便和相邻石板接缝严密。2)绑扎钢筋。先剔出墙面的预埋筋,沿墙面绑扎竖向枷(或 8)筋,再绑扎水平钢筋。如果没埋筋,也可按纵横向间距 1000mm 左右在混凝土墙面上打金属胀管,将竖向钢筋焊接在金属胀管上。3)弹线找方。按设计图纸在墙面上弹出石板的分块线、在地面上弹出石板外皮线,并进行找方调整。弹线时要考虑阴阳角的方正,石板大面的平整、垂直,板材的厚度,灌浆的空隙要求及没计对板缝的要求等。4)石材表面处理。石材表面充分干燥(含水率小于 8)的情况下用石材防护剂进行防碱背涂处理,石材背面水泥粘结面应进行粘结加强处理。5)灌浆。灌注砂浆前应将石材背面及基层湿润,并应用填缝材
11、料 l 临时封闭石材板缝,避免漏浆。灌注砂浆宜用 l:25 水泥砂浆,灌注时应分层进行,每层灌注高度宜为 150。200mm,且不超过板高的 13,插捣应密实。待其初凝后方可灌注上层水泥砂浆。6)表面勾(擦)缝。在石板安装完成后清除表面的余浆痕迹,按设计的颜色要求调制色浆进行擦缝,边嵌边擦干净,使缝隙密实、均匀、干净、颜色一致。(2)传统的湿作业改进法(楔固法)。(3)干挂法:同“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施工技术要求”。二、饰面砖粘贴工程(一)工艺流程(二)施工方法饰面砖粘贴排列方式主要有“对缝排列”和“错缝排列”两种。1饰面砖样板件的粘结强度检测外墙饰面砖粘贴前和施工过程中,均应在相同基层上做样板
12、件,并对样板件的饰面砖粘结强度进行检验。2墙、柱面砖粘贴(1)墙、柱面砖粘贴前应进行挑选,并应浸水 2h 以上,晾干表面水分。(2)粘贴前应进行放线定位和排砖,非整砖应排放在次要部位或阴角处。每面墙不宜有两列(行)以上非整砖,非整砖宽度不宜小于整砖的 13。(3)粘贴前应确定水平及竖向标志,垫好底尺,挂线粘贴。墙面砖表面应平整、接缝应平直、缝宽应均匀一致。阴角砖应压向正确,阳角线宜做成 450 角对接。在埯、柱面突出物处,应整砖套割吻合,不得用非整砖拼凑粘贴。(4)结合层砂浆宜采用 1:2 水泥砂浆,砂浆厚度宜为 610mm。水泥砂浆应满铺在墙面砖背面,一面墙、柱不宜一次粘贴到顶,以防塌落。(
13、案例)三、饰面板(砖)工程(案例)应对下列材料及其性能指标进行复验:(1)室内用花岗石的放射性;(2)粘贴用水泥的凝结时间、安定性和抗压强度;(3)外墙陶瓷面砖的吸水率; (4)寒冷地区外墙陶瓷面砖的抗冻性。四、饰面板(砖)工程应对下列隐蔽工程项目进行验收:(1)预埋件(或后置埋件);(2)连接节点;(3)防水层。 五、检验批的划分和抽检数量(案例)1相同材料、工艺和施工条件的室内饰面板(砖)工程每 50 间(大面积房间和走廊按施工面积 30m3 为一间)应划分为一一个检验批,不足 50 间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2相同材料、工艺和施工条件的室外饰面板(砖)工程每 5001000m2 应划分为一
14、个检验批,不足 500m2 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3室内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 10,并不得少于 3 间;不足 3 间时应全数检查。4室外每个检验批每 100m2 应至少抽查一处,每处不得小于 10m2。练习题:1.采用满粘法施工工程的外墙饰面砖,高度不应超过( )m。A24B50 C100D120答案:C2墙面石材铺装,当采用湿作业法施工时,灌注砂浆应分层进行,每层灌注高度宜为( ),且不超过板高的 13,插捣应密实。A100150mmB150200mmC200250mmD250300mm 答案: B2A312055 熟悉门窗工程施工技术要求2A312055 熟悉门窗工程施工技术要求一、木门窗
15、安装二、金属门窗(一)工艺流程(二)施工方法金属门窗安装应采用预留洞口的方法施工,不得采用边安装边砌口或先安装后砌口的方法施工。金属门窗的固定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在砌体上安装金属门窗严禁用射钉固定。1铝合金门窗框安装铝合金门窗安装时,墙体与连接件、连接件与门窗框的固定方式,应按表2A3120552 选择2门窗扇安装3安装五金配件三、塑料门窗(一)工艺流程(二)施工方法 2门窗框安装(2)门窗框固定当门窗与墙体固定时,应先固定上框,后固定边框。固定方法如下:混凝土墙洞口采用射钉或膨胀螺钉固定;砖墙洞口应用膨胀螺钉固定,不得固定在砖缝处,并严禁用射钉固定;轻质砌块或加气混凝土洞口可在预埋混凝土块上
16、用射钉或膨胀螺钉固定;设有预埋铁件的洞口应采用焊接的方法固定,也可先在预埋件上按紧固件规格打基孔,然后用紧固件固定;窗下框与墙体也采用固定片固定,但应按照设计要求,处理好室内窗台板与室外窗台的节点处理,防止窗台渗水。(3)安装组合窗时,应从洞口的一端按顺序安装。3.门窗扇安装4.配件安装紧固件应采用自钻自攻螺钉一次钻入固定,不得采用预先打孔的固定方法。四、门窗玻璃安装(一)施工工艺(二)施工方法1玻璃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单块玻璃大于 15m2 时应使用安全玻璃。玻璃表面应洁净,不得有腻子、密封胶、涂料等污渍,中空玻璃内外表面均应洁净,玻璃中空2门窗玻璃不应直接接触型材。单面镀膜玻璃的镀膜
17、层及磨砂玻璃的磨砂面应朝向室内,但磨砂玻璃作为浴室、卫生间门窗玻璃时,则应注意将其花纹面朝外,以防表面浸水而透视。中空玻璃的单面镀膜玻璃应在最外层,镀膜层应朝向室内。五、门窗工程复验(案例)(1)人造木板的甲醛含量;(2)建筑外墙金属窗、塑料窗的抗风压性能、空气渗透性能和雨水渗漏性能。六、门窗工程隐蔽工程应对下列隐蔽工程项目进行验收:(1)预埋件和锚固件; (2)隐蔽部位的防腐、填嵌处理。七、检验批的划分和检查数量的规定1.同一品种、类型和规格的木门窗、金属门窗、塑料门窗及门窗玻璃每 100樘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 100 樘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2.木门窗、金属门窗、塑料门窗及门窗玻璃,每
18、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 5,并不得少于 3 樘,不足 3 樘时应全数检查;高层建筑的外窗,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 10,并不得少 T6 樘,不足 6 樘时应全数检查。3.同一品种、类型和规格的特种门每 50 樘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 50樘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4.特种门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 50,并不得少于 10 樘,不足 10 樘时应全数检查。练习题:1门窗玻璃单块大于( )时应使用安全玻璃。A1Om2B15 m2C2O m2D25 m2答案:B2寒冷地区木门窗框与墙体间的空隙应填充( )。A水泥砂浆B.水泥混合砂浆C防腐材料D.保温材料答案:D2A312056 了解涂料涂饰、裱糊,软包及细部
19、工程施工技术2A312056 了解涂料涂饰、裱糊,软包及细部工程施工技术要求一、涂饰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和方法涂饰工程包括水性涂料涂饰翌程、溶剂型涂料涂饰工程、美术涂饰工程。 (一)涂饰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涂饰工程应在抹灰、吊顶、细部、地面及电气工程等已完成并验收合格后进行。2.水性涂料涂饰工程施工的环境温度应在 535之间,并注意通风换气和防尘。3基层处理要求(1)新建筑物的混凝土或抹灰基层在涂饰涂料前应涂刷抗碱封闭底漆。对泛碱、析盐的基层应先用 3的草酸溶液清洗;然后,用清水冲刷干净或在基层上满刷一遍抗碱封闭底漆,待其干后刮腻子,再涂届 4 面层涂料。(2)旧墙面在涂饰涂料前应清除疏松的旧
20、装修层,并涂刷界面剂。(3)基层腻子应平整、坚实、牢固,无粉化、起皮和裂缝;内墙腻子的粘结强度应符合建筑室内用腻子 (JGT 3049)的规定。其中,厨房、卫生间墙面必须使用耐水腻子。(4)混凝土或抹灰基层涂刷溶剂型涂料时,含水率不得大于 8;涂刷乳液型涂料时,含水率不得大于 10。木材基层的含水率不得大于 12。(二)涂饰方法1混凝土及抹灰面涂饰方法一般采用喷涂、滚涂、刷涂、抹涂和弹涂等方法,以取得不同的表面质感。二、裱糊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和方法三、软包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四、细部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和方法 1.细部工程包括橱柜制作与安装,窗帘盒、窗台板、散热器罩制作与安装,门窗套制作与安装,护
21、栏和扶手制作与安装,花饰制作与安装五个分项工程。2细部工程应对下列部位进行隐蔽工程验收:(1)预埋件(或后置埋件)(2)护栏与预埋件的连接节点。3护栏、扶手的技术要求(1)护栏高度、栏杆间距、安装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民用建筑护栏高度不应小于表 2A312056 要求的数值,高层建筑的护栏高度应再适当提高,但不宜超过 120m;栏杆离地面或屋面 O10m 高度内不应留空。各类建筑的专门设计应符合表 2A312056 的要求。(2)护栏和扶手制作与安装所使用材料的材质、规格、数量和木材塑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护栏和扶手制作与安装应采用坚固、耐久材料,并能承受规范允许的水平荷载。护栏玻璃应使用公称厚度不小于 12mm 的钢化玻璃或钢化夹层玻璃;当护栏一侧距搂地面高度为 5m 及以上时,应使用钢化夹层玻璃。(3)护栏和扶手安装必须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