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标段为道路:宽 4 米厚 18 厘米水泥路。20cm 矿渣,18cmC25 水泥混凝土。1、测量放线:1.1 测量控制:针对本工程的特点,现场建立平面及高程控制系统,以便在整个施工期间针对所有工程项目的施工进行测量控制。 1.1.1 平面控制系统拟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建立平面控制系统,测量仪器采用经纬仪及钢尺。用设计院提供的控制点进行控制,设直线控制桩,控制桩位置应在稳定可靠、便于施工期间保护及使用方便。1.1.2 高程控制系统测量仪器采用水准仪,根据设计院提供的水准点,将标高引至各临时水准点上,临时水准点必须坚固稳定。1.2 放线控制1.2.1 本标段的放线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路的
2、中心线和坡脚平面控制及高程控制2)路基的高程控制1.2.2 保证测量准确度及精度的措施。测量需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的相关规定,作业前各种测量仪器应做好规范要求的检验项目,应保证测量准确及精度。2、道路施工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地面素土打夯夯实压实度检验路面铺填交工验收2.1 素土夯实路基施工注意事项:为保证路面使用寿命及质量,路基压实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施工前应对拟取土填料进行击实试验确定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并选择试验路段进行压实试验以确定正确的压实方法、种类、压实设备及组合工序、最佳组合下的压实遍数及压实层厚度。一般路基处理:为保证路基应有的强度,避免路基出现过大沉陷,必须对路面
3、下路床进行处理,使其达到路床应有的压实度,路床下做 15cm 石灰土(12%)。路床压实度及弯沉值满足设计要求后,再做路面结构。如遇特殊情况,必须处理。填筑路基:路基要分层填筑碾压,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压实度标准。填方路基:施工前应对原地面的草皮、树根、杂物等全部清除干净,并大致找平压实。路基施工应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清除的杂物应妥善处理,不能倾倒于河流水域中。路基填土应选用塑性指数 12-18 的土质。对于塑性指数在 18-26 的土质,应加强施工期间的翻晒、打碎或采用戗灰(5%)处理的方法。不能使用使用液限大于 50%塑性指数大于 26 的粘质土以及淤泥、沼泽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和腐植土填筑
4、路基。路基要分层填筑碾压。含水量应控制在压实最佳含水量2%之内。如填土土源过湿,碾压有困难时可将土翻晒或换填处理。填土肩应路基一起填筑,并满足设计的坡度及压实度要求。填土高度小于 80cm 的路段,原地面下 040cm 土的压实度不应小于规定的挖方压实度标准。挖方及零填方路基:路基开槽后进行路基碾压,如根据设计采取戗灰 40cm 措施后难以满足设计要求时,应根据土基含水量状况加厚石灰土(12% )处理或换置山皮土处理。沟塘段路基处理:沟塘清淤原则上应保证道路范围内底面平整,铺土工格栅后,回填 40-60cm 混渣,混渣表面保证平整。沟槽清淤后如不能保证道路范围内大面积底面平整,高差深度在 30
5、 以内,回填山皮土找平,然后再铺土工格栅,回填40cm 混渣,混渣表面保证平整。沟塘清淤后出现高差超过 30cm 的地段,不同底面可采用分段开蹬找平,分别铺设土工格栅,土工格栅铺设应在开蹬接茬处超铺 2 米宽,上面再回填 40cm 混渣,混渣表面保证平整。2.1.1 路基中心定出以后,还要根据开挖边线开挖宽度在地面上撒灰线标明开挖边界。路基土方采用机械作业,须熟悉图纸事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按规定切实做好排水和路基处理以及边坡防护工作,确保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2.1.2 挖方不填不挖,均须压实至规定密实度,并注意预留沉降量,填方必须按规定厚度分层压实。2.1.3 路基挖方必须按设计断面自上而下整
6、幅开挖,不得随意乱挖,超挖,严禁掏洞取土,保证施工安全。弃土应及时清运不得乱堆乱放,路基挖好后,不能立即进行下一道工序时,可在基底以上预留 15-30 厘米,等下一工序开始时挖至设计标高。2.1.4 挖方运距在 100 米以内可使用推土机,视路面宽度、人行道或路肩宽度、土方量及现场存土条件,采用纵向、横向推土法、混合推土法等不同的操作方法。2.1.5 挖方接近设计标高时,根据土质适当预留虚高,有条件时用平地机找平,以便压实后符合设计高程及横坡,并根据道路中心线检查两侧路基宽度,防止偏移。2.1.6 雨季施工,路槽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有无翻浆、起皮、波浪、积水等现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2.1.7
7、 碾压时应测试路床标高情况、轴线情况,随时检查桩位是否准确,如有遗失或移位应及时补桩或纠正桩位,路床碾压边线应超出路面结构宽度每侧不得小于 10 厘米。 2.1.8 路基填土作业,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质土、生活垃圾土、淤泥、冻土块和盐渍土,不得含草及树根等杂物,超过 10厘米粘性的土块打碎使用。2.1.9 地面横坡在 1:101.5 时应先翻表土再行填土,坡度陡于 1.5 时应做成分阶段,每级台阶高度不小于 1.0 米,台阶顶面须向沟内倾斜,每级台阶高度以 30 厘米为宜,砂土地段可不做分阶,只翻松表层土。2.1.10 路基填土须按设计断面分层,由中央逐渐向路边填筑压实,分层厚度必须与压实机具功
8、能相适应。路堤填土宽度每侧均应宽于设计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以便最后削坡。2.1.11 原地面不平时,应从低处开始填筑压实,并注意清理基底,遇有不同种类土时,必须分段分层填筑,不得乱填,以免形成水囊或滑动面,并注意减少层数,透水性较差的土,在透水性较佳土层下时,其表面应在路中线向两侧做 4%横坡,透水性较大的土坡不应被透水性较小的土壤覆盖。2.1.12 填土压实时应注意下列事项。用铲运机、拖拉机、拖车填筑路堤时应分层(层厚 20-30 厘米)填筑,每层土壤应以推土机或人工仔细整平,并应在路堤整宽度内使拖运车辆均匀分布行驶。当用人力运土填土时,宜先轻碾,后重碾压实,碾压工作应自路基边缘的中央进
9、行,一般碾轮每次重叠 15-20厘米,约碾 5-8 遍,至表面无显著轮迹,且达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碾压外侧距填土边缘不得小于 50 厘米,以防发生溜坡事故,一般可将路堤填土两侧加宽 50 厘米,碾压成形后修整到设计宽度。如路基边缘不易碾压时,应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机夯打坚实,用人工夯打时提夯应有足够的高度,夯与夯之间重叠三分之一,每层至少夯打三遍,碾压时应特别注意均匀一致,并随时保持土壤的湿润,不得干压,在填土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验土壤含水量及压实度,并应按要求做试验记录。2.1.13 翻浆处理:施工前或大雨后,应对施工地段进行仔细调查,测出面层土壤含水量及地下水位,以预估翻浆面积。以就地取材为原
10、则,应事先备好干土、石灰、砂石等处理翻浆的材料。当工期时间允许及在非雨季时期施工,可采取分段耙松或挖出土壤晾干回填方法处理翻浆。当工期紧及突然在短时期内不易晾干时可换用干土、砂石、矿渣或石灰土回填。在排水不良,地下水位高的路基上以及在雨季施工中,发现的翻浆地段应即进行挖掘,采用石灰土处理为宜。需要 25 吨的 压路机至少碾压 2 遍,具体碾压参数届时由现场确定。在构筑物边角碾压机械不易压实及靠近构筑物 1m范围内不宜采用压路机压实的部位,辅以小型打夯机夯实。2.2 矿渣施工垫层的材料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选料,铺设 10 公分厚的矿渣,需要碾压的应按要求进行碾压,矿渣面层的压实度90%。2.2.1
11、 矿渣材料的选择对矿渣材料应进行质量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矿渣要有一定的含水量。含水量应视气候条件适当调整,使运到施工现场的混合料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运送混合料应加覆盖,防止遗散、扬尘。2.2.2 摊铺1)根据路面宽度,划分摊铺宽度,但应注意摊铺机中心须重合于路拱中心的原则。按当日供料总量计算摊铺长度,且以当日全幅成活为准。2)机械摊铺压实系数 1.15-1.35。3)储料斗及搅刀分面宽度内备有足够供摊铺的混合料。4)供料车向料斗中卸料时,避免强烈碰撞。5)摊铺过程中,不要变更运行速度、急速扭转方向,防止厚度发生变化,影响平整度,易出波浪。6)混合料如溢出储料斗外,落在行轮前面要迅速清除
12、放回料斗内。7)弯道及路口处每 5 厘米计算测设一次横断坡度值,司机须提前操纵手动控制器、坡度调节钮,对准设定坡度值刻度以符合横断设计要求。8)摊铺厚度误差过大时,及时修正熨平板前进料角,正常后注意保持整平油缸标尺准确,摊铺两侧不正常时,随时通知司机修正各项操作钮。2.2.3 碾压1)一般用 25t 双轮压路机碾压至平整。2)碾压先从路边开始向路中心错半轴碾压。3)弯道及路口处碾压时,应配合好,使路面各处碾压遍数均匀一致。4)用二台以上压路机同时碾压时,应配合好,使路面各处碾压遍数均匀一致。5)碾轮应保持清洁,随时注意清洗,以避免粘沾引起路面不平。6)当碾压一遍后,应检查路面,有无局部粗麻现象
13、,应及时用细料找补,一次找齐,防止掉渣。2.3 面层施工本工程路面面层设计为:C25 水泥混凝土路面,砼板厚度为 18cm 水泥 砼面层。2.3.1 浇筑路面必须使用强制性搅拌机拌和,做到水灰比配比合理,快运快铺,振捣密实,切缝及时,确保路面平整,路拱适度。2.3.2 模板宜采用钢模板,钢模板应直顺、平整,每 1 米设置 1 处支撑装置。2.3.3 摊铺。采用自动摊铺。摊铺机定位后,安装自动找平传感装置,并检查其完好性及操作灵活性,它将直接影响到铺筑路面的质量。2.3.4 整修。摊铺机自动铺筑路面成型后,为了使路面两侧的边角达到要求的平整度,可备有 3m 轻型直尺进行整修。每天摊铺机在开始和结
14、束铺筑时,两端都采用人工立模板和铺筑。两端平整度必须与机械摊铺整个面层保持一致,上述两端处的人工修边必须认真精修。2.3.5 振动。砼浇注时,靠边角应先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再用平板震捣器纵横交错全面振捣。振捣时应重叠 10-20cm。振捣时应辅以人工找平,并应随时检查模板,如有下沉、变形松动应及时纠正。填补板面应选用同标号的砼拌和物,严禁用纯砂浆填补找平。经用振动梁整平后,可再用铁滚筒进一步整平,整平时应保持模板顶面整洁,接缝处板面平整。砼浇注时应保证模具正确到位,表面润滑,支持稳定,基层平整,润湿。砼浇筑完毕,应及时养护。路面养护采用草袋子或砂子等,每天应均匀洒水经常保持潮湿状态。施工时必须
15、严格遵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等要求办理。2.3.6 拉毛、初期养生。拉毛质量直接影响路面抗滑性能,拉毛可以采用麻袋布拉毛,压纹机压纹或切割成纹。要求纹理均匀、顺直、深度适宜。2.3.7 切、灌封缝。横向缩缝采用假缝。缩缝使用切割机切割。胀缝设置在路口转弯半径处。每日施工终了,或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因故中断浇筑时,必须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宜设在胀缝或缩缝。施工缝做成平缝并设拉杆,胀缝和施工缝的传力杆长度为 40cm,间距 30cm。拉杆的位置应设在板中。继续浇筑水泥砼前清除拉杆上的杂物,以便水泥砼更好的连结。掌握好切缝时机是防止施工初期断板的重要措施,应“宁早不晚” 和 “切缝不浅 ”,以切缝时刀片不带起碎石为最早切缝时机,切缝深度应为 1314 的板厚(具体根据设计要求)。2.3.8 养护。当混凝土成型后应适时用潮湿的麻袋布或草包覆盖养生,防止表面干缩裂缝,并在养护期内保持湿治养生。也可采用喷洒化学养护剂养护。2.3.9 检查验收。进行完砼面层的施工后进行全面的自检,内客如下:宽度、厚度、横坡、中线位移、弯沉、压实度等,并书面报请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