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论稼轩词用典.doc

上传人:hyngb9260 文档编号:7240154 上传时间:2019-05-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稼轩词用典.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稼轩词用典.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稼轩词用典.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稼轩词用典.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稼轩词用典.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论稼轩词的用典熊 笃辛词用典之丰富及自然巧妙,历代词人无出其右。 词林纪事引楼敬思评曰:“稼轩驱使庄 、 骚 、经、史,无一点斧凿痕,笔力甚峭。 ”吴衡照莲子居词话也说:“辛稼轩别开天地,横绝古今, 论 、 孟 、 诗小序 、 左氏春秋 、 南华 、 离骚 、史 、 汉 、 世说 、选学、李杜诗,拉杂运用,弥见其笔力之峭。 ”刘熙载艺概也说:“稼轩词龙腾虎掷,任古书中理语、瘦语,一经运用,便得风流,天资是何敻异?”辛词中究竟用了多少典故?分布比例如何?又分别源出何人何书?似无人做过详细的分类统计。笔者不厌其烦,以邓广铭先生辛稼轩词编年笺注为本,甄别属于典故者,并稍作增补,逐条录出,然后分类统计

2、,作定量定性分析。这对于研究其用典特色,证明其词风渊源,探索其用典与思想倾向、审美倾向之关系,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一)辛稼轩词编年笺注共辑词 626 首,其中未用典故的有 83 首,占总数 133;用一典者 105 首,占 168;用两典者 107 首,占 17;用三典者 91 首,占 145;用四典者 75 首,占 12;用五典者 48 首,占 77;用六典者 35 首,占 56;用七典者 34 首,占 54;用八典者 22 首,占 34;用九典者 11 首,占8;用十典者 8首,占 13;用十一典者 5 首,占 08;用十三典者 2 首,占 03。总计 543 首共用 2016 次典故,其

3、中源出集部共 1095 次,占总数 543;史部共 500 次占 249;子部 276 次占 37;经部 145 次占 71。典故来源的前 30 名为:苏轼 147 次,杜甫 142 次, 史记和世说新语各 110 次,庄子84 次, 汉书79 次,韩愈 75 次,楚辞73 次, 晋书63 次, 诗经57 次,陶渊明 47 次, 唐书46 次,白居易 34 次,李白 33 次, 论语31 次, 南史27 次,后汉书26 次, 三国志25 次,杜牧和黄庭坚各 23 次,欧阳修 22 次, 列子21 次,左传19 次, 战国策和王安石各 15 次, 孟子14 次,刘禹锡和王羲之各 13 次,孔稚珪

4、 10 次。此外尚有书 、 易 、 礼 、 宋书 、 南齐书 、 汉官仪 、 吴越春秋 、佛道书、 淮南子 、 老子 、司马相如、扬雄、孟郊、李商隐、柳宗元、元稹、王勃、三曹、二谢等,均在 9 次以下。由此可见,第一、辛词用典出处,是他世界观、人生观倾向的自然流露。苏轼的“奋厉有当世志” ,杜甫屈原的忧国忧民,司马迁的发奋著书寄托悲愤,韩愈的“道济天下之溺”除庄 、 列 、陶潜之外,皆属儒家思想为主者,这与词人“民为国本” 、 “惠养元元”的仁政思想,屯田积粮、节用宽民的理财思想,广开言路、重贤用能的开明主张,积极备战、收复中原的爱国思想,严惩贪污、抑制豪强的批判精神等,均息息相关 【1】 。

5、 。第二、与其人生际遇有关。他南归以后因抑制权贵豪强和积财备战、准备北伐而遭弹劾,曾两度罢官,在带湖、瓢泉投闲置散长达 20 年之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压抑、苦闷,需要排遣忧愤、平衡心态;而道家愤世嫉俗和庄、列的逍遥自适、陶渊明的田园恬淡等思想,自然成为他在仕途受挫、内心矛盾、寻求解脱时的灵魂归宿。这是他好用庄、列、陶典故的思想原因。他用晋书 、 南史 、 世说新语典故较多,则因为这些书多记南朝人事,而正与南宋偏安江左的情势相类。第三、从文风上看,苏轼的豪放旷达,杜甫的沉郁顿挫,史记饱含血泪的激情, 庄子的奇想夸张, 楚辞的忠而见谤而以芳草美人寄托美政理想,韩愈的奇崛险壮和戛戛独造, 诗经的

6、风雅比兴,陶渊明的自然率真和“豪放得使人不觉” ,以及世说新语的幽默雅量风度等等,这一切都具有阳刚、深沉、奇壮等崇高美的共性,正与辛弃疾“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 【2】 的英雄品格, “大声鞺鞑,小声铿訇,横绝六合,扫空万古” 【3】 的豪情壮志,默契暗合。正如朱熹答稼轩启对辛弃疾的评价:“经纶事业,股肱王室之心;游戏文章,脍炙士林之口” 【4】 。风格即是人格,辛词好用上述作家作品中的典故,正是受他英雄人格胸襟的那种自然选择倾向的支配。他那豪放沉郁的词风,与他英伟磊落的襟抱,博览强记的学识,不主故常的用典,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二)如何评价诗词的用典?固不可一概而论。刘勰文心雕龙事类谓用典“

7、乃圣贤之鸿谟,经籍之通矩也。 ”但要“取事贵约,校练务精” , “凡用旧合机,不啻自其口出。 ”钟嵘诗品则云:“若乃经国文符,应资博古;撰德驳奏,宜穷往烈。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他认为议论国家政事的文章,述颂功德的驳议奏章才应当用典,而吟咏情性则大可不必。但他所举例句全都是借景抒情的句子。而写景如王国维所说贵在“语语如在目前” ,若用典用代字则易造成“隔” 。钟嵘针对南朝“文章殆同书抄”的文风有感而发是对的;但对于抒发较为复杂的家国人生之情,而郁结怨悱深重,有不得不吐又不能尽吐或不便明言之时,用典则十分必要。 诗人玉屑卷 7“使事不为事使”条引王安石语:“诗家病使事太多,盖皆取其与题合

8、者类之,如此乃是编事,虽工何益!若能自出己意,借事以相发明,变态错出,则用事虽多,亦何所妨?”即强调“自出己意”:用意与典故原义不同。苏轼的见解也相同而更精湛详明:东坡在儋耳时,坡尝诲以作文之法曰:“儋州虽数百家之聚,州人之所须,取之市而足,然不可徒得也,必有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所谓一物者,钱是也。作文亦然,天下之事,散在经子史中,不可徒使,必得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所谓一物者,意是也。不得钱不可以取物,不得意不可以明事,此作文之要也。 ”5所谓“得意”亦即王安石说的“自出己意” ,作者必须有那种身世遭遇的真情实感,不得不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的灵感冲动的需要,才能役使典故为我所用,如出我

9、口一般自然贴切。稼轩词中用典,绝大多数都属于这种情况。试举用典较多的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为例:绿树听鹈鴃,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首句三种鸟叫兴起良时丧失、美人迟暮,看似无典,实暗用离骚:“恐鹈鴃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 ;“杜鹃声切”暗用华阳国志蜀王杜宇失国魂化杜鹃啼血典故。“芳菲都歇”典出广韵:“是鸟春分鸣则众芳生,秋分鸣则众芳歇。 ”“马上琵

10、琶”二句分别用石崇王明君辞序和陈阿娇失宠幽闭长门宫二事。 “看燕燕”二句用诗邶风燕燕卫庄姜送归妾“之子于归泣涕如雨”事。 “将军”三句用李陵战败匈奴事和陵与苏武诗河梁送别意。 “易水”三句用史记燕太子丹送荆轲至易水饯别悲歌事。以上七典,都是极悲痛的别恨。从行者而言,茂嘉乃作者堂弟,也曾“入幕来南,筹边如北,翻覆手高来去棋” 6 。手足之情,志同道合,不难想见。此词作于飘泉时期,稼轩南归已 20 多年,仍未实现收复中原和回到故乡的愿望,而仕途偃蹇,壮志难申,投闲置弃,亲朋零落,这一切与词中“别恨”都有关涉。从国势上看,靖康之变,徽、钦及后宫皆被掳离阙北去,饱受凌辱;南北宋之交,也有大批豪杰志士或

11、身处异邦,或赍志以殁。这三个方面的别恨,激荡于词人胸中之悲感,此即荆公、东坡所谓摄诸典之“意” ,故能役使诸典如出其口。周济宋四家词选评此词:“前半阕北都旧恨,后半阕南渡新恨。 ”意即上片三典皆女性之别,近似北宋后妃;下片二典男性之别,近似南宋豪杰(包括作者自己) 。王国维人间词话虽反对用代字典故造成意境之“隔” ,但对此词却赞扬“章法绝妙,且语语有境界,此能品而几于神者。然非有意为之,故后人不可学” 。所谓“有境界” ,自然指景真情真之交融;所谓“非有意为之” ,谓非为用事而有意堆砌典故,而是身世中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后人无此身世真情,故不可效颦也。又如贺新郎赋琵琶用杨贵妃妙弹琵琶(郑嵎津阳

12、门诗自注) ,白居易长恨歌 “惊破霓裳羽衣曲”和琵琶行 “浔阳江头”的琵琶,王昭君出塞的“马上琵琶” (石崇王明君辞序 ) ,欧阳修明妃曲 “推手为琵却手琶” ,元稹连昌宫词的“贺老琵琶定场屋” ,李白清平调的“沉香亭北” “繁华歇”等典故,都关涉国运兴衰、繁华消歇和天涯沦落这一主旨,与稼轩之身世,胸中之块垒无不若合符节,同样是“以意摄事” 。其他如蝶恋花 (九畹芳菲兰佩好) ,用离骚 、 九歌湘君 、杜甫佳人 、岳飞小重山词、扬雄反离骚等六个典故,写自己壮志难酬、年华虚掷、知音恨少的悲愤;最高楼 (吾衰矣)杂用论语 、 汉书 、 晋书 、 庄子 、戎昱诗、 景德传灯录禅语以及吴中谚语等七个典

13、故,来教训儿子以“田产未置”阻止词人拟归,其中寓庄于谐之趣,愤世嫉俗之情,极生动传神之妙。 踏莎行 (进退存亡)专集经句以赋稼轩,有易 、 论语 、 诗经 、 孟子 、 礼记等五经成句,以自嘲口吻反话正说,以寄托被罢学稼的幽怨与无奈之情。特别是满江红 (笳鼓归来) 、 满庭芳 (倾国无媒) 、 水龙吟 (楚天千里清秋) 、 水调歌头 (君莫赋幽愤) 、 (十里深窈窕) 、 (日月如磨蚁) 、 (相公倦台鼎) 、 归朝歌 (万里康成西走蜀) 、 哨遍 (蜗角斗争) 、 (一壑自专) 、 沁园春(我见君来) 、 念奴娇 (君诗好处) 、 汉宫春 (亭上秋风) 、 永遇乐 (千古江山)等篇,每篇都用

14、十典以上,无一不是“自出己意”以摄诸典的成功范例。(三)除上节总体特征外,稼轩词用典还有以下突出的具体特点。1如盐融水,浑化无迹。颜氏家训文章引邢邵云:“沈侯(约)文章用事不使人觉,若胸臆语也。 ”宋西清诗话谓“做诗用事要如禅家语: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 ”元杨载诗法家数论用典“不可着迹,只使影子可也。 ”清顾嗣立寒汀诗话也说:“以不露形迹为高,昔人所谓使事如不使也。 ”稼轩词中用典能浑化无迹的很多,如贺新郎停云赋:“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语出新唐书魏征传太宗语:“我见魏征常妩媚” ,而义却是从李白独坐敬亭山 “相看两不厌”句意化出。同篇中“回首叫、云飞风起” ,暗用刘邦大风

15、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镇四方”句意。 水调歌头盟鸥:“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 ,是从杜诗“一日上树能千回”句化出;“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数句,是从左传僖公九年齐盟于葵丘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化出。 念奴娇 (野棠花落):“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 ,是从李煜词“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和杜诗“忧端齐终南”句意化出。 丑奴儿近 (千峰云起):“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是从贾谊鵩鸟赋:“止于座隅,貌甚闲暇”化出;“却怪白鸥,觑人欲下不下”二句,则是从列子黄帝海边人狎鸥故事化出。 清平乐(少年痛饮)写桂香:“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二句,是从宋

16、之问灵隐寺:“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化出,加“怕是” “染教”勾连,更见摇曳多姿。以上词句皆明白如话,几乎看不出用典痕迹,不知典故也明其意,而知典故则其味更深。2、反意用典,弥见创新。诗人玉屑引用艺苑雌黄云:“文人用故事,有直用其事者,有反其意而用之者。直用其事,人皆能之;反其意而用之者,非学业高人超越寻常拘孪之见,不规规然蹈袭前人陈迹者,何以臻此?”顾嗣立寒汀诗话亦云:“韩昌黎诗句句有来历,而能务去陈言者,全在于反用。学诗者解得此秘,则臭腐化为神奇矣。 ”稼轩词用典,亦多此类。如贺新郎 (甚也吾衰矣):“问何物、能令公喜?”是反用世说新语宠礼载桓温的主簿王恂矮小,参军郗超髯多,时谚云:“髯

17、参军,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 ”;而辛词用问句来否定原意,答句却是青山能令他喜,新意顿出。 “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上句用苏轼和陶饮酒诗:“江左风流人,醉中亦求名” ;下句反用杜诗晦日寻崔戢李封 “浊醪有妙理,庶用慰沉浮。 ”加用“岂识”否定原意,以讽刺南宋朝廷醉生梦死而又追名逐利。 沁园春 (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句,反用孔稚珪北山移文:“蕙帐空兮夜鹤怨,山人去兮晓猿惊。 ”鹤怨猿惊的假隐士周颙离山入仕,而辛词鹤怨猿惊的是稼轩迟迟不归隐来山。 喜迁莺 (暑风凉月)咏荷花:“步衬潘娘堪恨,貌比六郎谁洁” ,上句反用南史齐东昏侯纪:“凿金为莲花以贴地,令潘妃行其上,曰

18、:此步步莲花也。 ”下句反用新唐书杨再思传载杨巧谀武后面首六郎张昌宗:“人言六郎似莲花,非也;正谓莲花似六郎耳。 ”用“堪恨”“谁洁”见反用,突出荷花高洁,竟作昏君宠妃衬步之具,岂不痛心;而六郎乃无耻之徒,岂能与荷花比纯洁?水龙吟 (楚天千里清秋) “休说鲈鱼堪脍”是反用晋书张翰传恋鲈鱼而思归;“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是反用三国志陈登传中许汜求田问舍,不顾时局的典故。 永遇乐 (千古江山):“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反用史记廉颇传中赵王想再用廉颇,派使者去询问廉颇身体饭量情况故事,用“凭谁问” ,怨南宋朝廷弃置作者不问,遭遇不及廉颇。 念奴娇 (倘来轩冕):“万事从教,浮云

19、来去,枉了冲冠发。 ”加“枉了”就使史记蔺相如传中“发上冲冠”和岳飞满江红 “怒发冲冠” ,顿成反意:即白费了一腔忠愤,理想落空。 水调歌头 (白日射金阙):“未应两手无用,要把蟹螯杯” ,是反用世说新语任诞毕茂世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辛词加了“未应” “无用” ,顿成反意:未必活该让这双掣鲸擒虎的巨手,不能定乾坤而只能去执蟹螯杯么?稼轩好反用典故,不仅为求艺术技巧创新,尤与他身处逆境倍受压抑、欲说还休的郁结有关,更能表现其反讽的意图。3点铁成金,脱胎换骨。顾嗣立寒汀诗话引李日华说:“李嘉佑诗: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 王摩诘但加漠漠 、 阴阴四字,而气象斗

20、生。江为诗: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林君复改二字为疏影 、 暗香以咏梅,遂成千古绝调。二说所谓点铁成金也。 ”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二云:“诗家有换骨法,谓用古人意而点化之,使加工也。李白诗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荆公点化之,则云:缲成白发三千丈。 刘禹锡云:遥望洞庭湖水面,白银盘里一青螺。 山谷点化之,则云: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学诗者不可不知此。 ”这种“点铁成金”的“换骨法” ,在稼轩词中也很普遍。如念奴娇 (我来吊古):“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是点化黄庭坚念奴娇:“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喷:喷发,吹奏;霜竹:霜后竹子制成的笛。黄词两句只说孙彦立吹笛,辛词只

21、增“一声”和“谁”三字,再加“片帆西去”映衬,顿成妙境。 水调歌头 (白日射金阙)结句:“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 ”是点化黄庭坚次韵裴仲谋同年诗:“白发齐生如有种,青山好去坐无钱。 ”辛词变“如”为“宁” ,而成反问,又加下句“醒时栽” ,则化腐朽为神奇。辛当时 42 岁,因忧愁催老,并非白发有种;又睡时醉中可忘忧,而醒时不胜烦恼,说明纯是外在压力强栽出来的白发,意蕴也更丰富。 水龙吟 (楚天千里清秋):“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化韩愈送桂州严大夫中“山如碧玉簪” ,和皮日休缥缈峰:“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 ”辛词加了“献愁供恨” ,使山峰顿有人情味,喻沦陷区人民翘盼王师之情立现

22、。 满江红 (莫折荼蘼):“老冉冉兮花共柳,是栖栖者蜂和蝶。”上句是点化离骚中“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但加上“花共柳”则寓指春天(政治的、人生的)将老;下句点化论语宪问中微生亩说孔子“何为栖栖(忙碌奔波不安定)者与” ,但加上“蜂和蝶” ,则喻指爱国志士为惜春、留春而奔波忙碌,顿奏化腐朽为神奇之效。 太常引 (一轮秋影转金波):“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是点化薛能春日使府寓怀:“青春背我堂堂志,白发欺人故故生” 。增加“问姮娥”和“奈何”两词,顿生理趣:嫦娥为何长生不老?而我为何白发早生?宇宙永恒与人生苦短的困惑,功业难成而时不我待的感喟俱在言外。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

2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二句, “八百里驳”本是王恺的牛,被王济赌赢杀之挖走牛心,见世说新语汰侈 ,辛词删去“驳”字而加“分麾下炙” ,不但写出军营野炊分吃烤牛肉,而且还双关“八百里”广阔的军营;“五十弦”本是古瑟,见史记封禅书 ,但增加了“翻塞外声” ,就烘托出阅兵场雄壮的军乐声了。 鹧鸪天 (壮岁旌旗):“燕兵夜娖银胡録,汉箭朝飞金仆姑。 ”银胡録出新唐书仪卫志 ,金仆姑出左传庄公十一年 ,分别是箭袋和箭,本是名物、死典;但一加上“燕兵夜娖”和“汉箭朝飞” ,便点化为宋金活生生的战斗,化腐朽为神奇了,且对仗十分工稳。 千年调 (卮酒向人时):“滑稽坐上,更对鸱夷笑。寒与热,总随人

24、,甘国老。 ”滑稽、鸱夷,指能流注的酒器和皮制的酒袋,“甘国老”即甘草,因它能调和诸药发挥功效,故称药中“国老” 。分别见于扬雄酒赋和本草 。辛词却加上“座上” 、 “笑” 、 “总随人”拟之为人,以讽刺圆滑玲珑、随人俯仰的乡愿,堪称寓庄于谐。稼轩词用典还有以故为新,以俗为雅;僻事熟用,熟事虚用;“主客分明” , “一君二民” ;以及集句、隐括等特点,限于篇幅,不再赘述了。(原载社会科学研究2005 年第 1 期)注:1 熊笃.论辛弃疾的政治思想求是学刊,1988,年 1 期2 范开.稼轩词序见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附录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3 刘克庄.辛稼轩词序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附录4 李濂.批点稼轩长短句序引, 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附录 5 葛立方.韵语阳秋卷 3.,何文焕编历代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509.6 刘过.沁园春送辛稼轩弟赴桂林官 , 全宋词第三册,中华书局 ,1980.21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