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 T 阅片CT 横轴位扫描是检查颅脑最常用方法 !以 OM 线为基线,层厚 510mm 连续向上扫描,每个层面均可显示脑内不同组织结构,以确定是否正常.颅内结构(一).脑室的 CT 图像 包括双侧侧脑室及第三在、四脑室。侧脑室又分成前角、体部、三角区、后角及下角五部分。1 侧脑室:前角:在基线上 45cm 层面显示,向前外侧尖突。前界为胼胝体膝部,侧方为尾状核头部,内侧为透明隔。体部:在基线上 67cm 层面显示,呈向内的弓形。前后缘为胼胝体,内侧为透明隔及中间帆腔,外侧为尾状核三角区:在基线上 56cm 层面上出现,其内可见脉络丛及脉络丛钙斑后角:个休差异大,可在基线上 56cm 层面显示
2、,也可不显下角:在基线上 34cm 层面显示,呈新月形或向外弓形有裂隙状,也可不显示2 第三脑室在基线上 35cm 层面显示,为前后走行的带状低密度阴影,前后等宽,7mm,其内可见中间块。前壁为终板,后壁为后联合,侧壁为丘脑3 第四脑室在基线上 2cm 层面显示较清楚,居中线,呈马蹄形另外,两侧脑室前角后部与第三脑室之间,穹隆柱两侧,可见室间孔,呈“Y”形。第三脑室与第四脑室之间,中脑背部,可见大脑导水管,横轴位层面呈点状(二)脑池 CT 检查时常见脑池枕大池:位于枕大孔上一层面,在小脑后方近中线处,呈半圆形大小不等的低密度阴影,其内可见小脑镰鞍上池、脚间池:鞍上池位于鞍上呈五角形。前角为大脑
3、纵裂起始部,前外侧角为侧裂起始部,后外侧角为环池起始部。周围为额叶、颞叶及脑干。在基线上 3cm 层面显示环池、四叠体池:围绕中脑的低密度带为环池,环池后上方(4cm 层面)为四叠体池,其前方为四叠体,后方为小脑蚓部大脑纵裂池:大脑半球间细长的低密度纵形带外侧裂池:主要位于颞叶与岛叶之间 ,呈”Y” 形低密度影,多层面出现(三)脑沟的 CT 图像 年龄差异大,青年人多显示不清,老年人多显示明显.多见中央沟有中央前在、后沟三条平等的低密度带,顶枕裂显示多较清楚。(四)大脑基底节及周围结构:尾状核:尾状核头部位于前角外侧,内囊前肢的内侧,尾状核体部位于侧脑室体部外上方,其密度高于脑室及其外侧内囊、放射冠,可以分辨。尾状核尾部不能辨认。豆状核:位于内囊与外囊间,呈楔形,由于密度高于内囊和外囊,故易被确认。其内下 1/3 为苍白球,外上 2/3 为壳丘脑:呈卵圆形。内侧为第三脑室,外侧为内囊后肢及膝部,上方为脑室体部,下方紧连中脑,容易辨认。内囊、外囊:内囊呈“” “”形,两侧对称,分为前肢、后肢、膝部三部分,位于尾状核、豆状核及丘脑之间。外囊呈“() ”形,位于豆状核与屏状核之间(五)生理性钙斑的 CT 图像 常见有松果体钙化,脉络丛钙化,大脑镰钙化,苍白球钙化等。基底节钙化应注意与病理性基底节钙化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