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仿真实验六 非线性电路研究一、 实验目的:1、 掌握非线性三极管元件的伏安特性。2、 熟练掌握非线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和小信号分析法。二、 实验原理:在以前的实验中研究的都是线性电路问题,即各元件的参数不随电压或电流变化,如果电路元件的参数随着电压或电流而变化,就称之为非线性元件含有非线性元件的电路称为非线性电路。实际电路的元件的参数总是或多或少的随电压电流变化的。在工程计算中,可以把非线性程度比较弱的电路元件当做线性元件来处理,从而简化电路分析。但对许多本质因素具有非线性特性的元件,如果忽略其非线性特性就将导致计算结果和实际量值相差太大而无意义。因此分析研究非线性电路具有重要的工程物理意义。小
2、信号分析法是分析非线性电路的主要方法之一,因为在模拟电子电路中遇到的非线性电路,同时有作为偏置电压的直流电源 和随时间变化0U的输入信号源 作用。如果在任何时刻都有 远远大于 ,则将输sut 0sut入的信号源做小信号处理。具体来说,所谓小信号法是在直流偏置电源产生的静态工作点附近建立一个局部线性的模型,求解非线性电路中的交流小信号激励下的响应,就可以运用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来进行分析计算。双极结型三极管是一种三段器件,内部含有两个离的很近的背靠背排列的 PN 结(发射结和集电结) 。两个 PN 结上加不同极性、不同大小的偏置电压时,半导体三极管呈现不同的特性和功能。三极管是放大电路最重要的组成
3、之一。如下图所示的三极管放大电路中,计算该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以及其放大倍数 ,已知三极管有关参数: 。ViA10,.8BEV计算该三极管静态工作点: 21103BRVV34.810BECEVI mA.CBII3412()12.(42)7.16CEVIRV60058.be CmArI计算该放大电路的增益 3412.41.73.5870VibeRAr三、 仿真实验过程与分析1、 按上图所示电路在仿真软件中连接各个电路元件,断开交流元件电容只保留该放大电路的直流部分,直接利用电压、电流表测量出三极管静态工作点0u处的各参数。实验结果如下所示:由图上数据可知: 10.5,1.062,7.306BCCB
4、IAImAV均与理论计算值近似相等。2、 将电路交流部分连接好,利用示波器同时观察放大电路的输入和输出波形,比较两波形的相位与幅值。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由示波器中波形可见,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相差相位角 ,故其增益为一负值,同时观察输入输出电压波形的幅值,出入电压约为,而输出电压约为 。则1.405.7iuV01.650.8uV,同样与先前理论计算值近似相等。81.43.ViiA3、调整 ,使三极管静态工作点降低,输出波形出现截止失真,10Rk用示波器观察此时输出的波形。如下图所示:输 入 电 压输 出 电 压4、调整 ,使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升高,输出波形出现饱和失真,用示波10Rk器观察此时输
5、出的波形。如下图所示:四、 实验误差分析与小结:如上述仿真实验过程中所述,本次试验中测得的数据均与理论计算值存在一定的误差,一般来说误差在非线性电路的研究中是不可避免的,误差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小信号分析法本身就是在三极管静态工作点附近把非线性元件当做线性元件来处理,可以说这种方法本身就带有一定的近似性。2、在计算时使用部分的近似计算,比如近似认为。同时在对电容进行处理时将其在交流通路下视为短路,而实际上CEI不是,所以输入输出的波形相差也只是近似 。3、仿真实验时所用的电180流电压表是带有内阻的,并不是理想的。本次试验研究的是非线性电路,这是我们在以往理论计算上很少遇到的,在准备实验的过程中,我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了非线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和小信号分析法,知道了这些方法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在具体的实验中,特别是对于三极管的处理中用到了很多模拟电子技术的知识,这也使我认识到了学科之间灵活应用的重要性。本次试验对我电路知识的学习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