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级财会答案(删减版).docx

上传人:buyk185 文档编号:7225455 上传时间:2019-05-10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10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财会答案(删减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中级财会答案(删减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中级财会答案(删减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中级财会答案(删减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中级财会答案(删减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 【 答案】C【解析】如果预计企业不能持续经营,则其固定资产不应采用历史成本计价及计提折旧。2 【 答案】A【解析】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要求是指企业之间以及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会计信息应相互可比。企业的会计核算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3 【 答案】D【解析】选项 D,当某一会计主体不能独立对外时,如独立核算的销售部门等,则无须对外报送独立的财务报告。4 【 答案】C【解析】在多种货币存在的情况下,应确定一种记账本位币。我国境内的企业一般要求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也允许采用其他外币(如美元等)作为记账本位币,只是编制的财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

2、民币。5 【 答案】B【解析】企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其所有权不属于租入方,也就是说在法律形式上资产的所有权属于出租方,但从实质上看是租入方长期使用并取得经济利益,所以企业应根据实质重于形式要求按照自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对其计提折旧。6 【 答案】C【解析】企业 5 月份发生的业务应在 5 月份及时入账。7 【 答案】A【解析】选项 B 属于资产内部的一增一减,不影响负债;选项 C,会导致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不会影响负债;选项 D,会导致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不符合题意。8 【 答案】D【解析】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3、。选项 D,应计入到营业外收入,属于企业非日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利得。9 【 答案】C【解析】选项 A,利得源于非日常活动;选项 B,利得不一定会影响利润,比如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选项 D,不管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还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最终都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10 【答案 】C【解析】损失分为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支出)的损失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损失两类。11 【 答案 】C【解析】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12 【 答案 】D【解析】选项 D,属于资产确认的条件,不是特征。13【 答案 】C【解析】选项 C,

4、待处理财产损失,在期末企业编制报表前要处理完毕,不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不符合资产定义。14 【答案 】A【解析】财务报告除了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还反映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B 不正确;会计报表还应包括附注,C 不正确;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D 不正确。15 【 答案 】D【解析】D 是负债类科目。二、多项选择题1 【 答案】ABCD【解析】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是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2 【 答案】BCD【解析】A 选项属于“相关性”要求。3 【 答案】BC【解析】选项 A,体现的是及时性要求;选项

5、 D,体现的是可理解性要求。4 【 答案】AC【解析】可比性要求强调企业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应保持前后各期的一致,不得随意改变。因此,选项 B、D 都是可比性要求所不允许的。选项 A 固定资产因扩建而重新确定其折旧年限,属于新事项下新的会计估计,不违背会计核算可比性要求;选项 C 属于会计估计变更,不违背会计核算可比性要求。5 【 答案】ABC【解析】谨慎性要求企业保持应有的谨慎,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选项 D不体现这个要求。6 【 答案】BC【解析】选项 A,属于出租方的资产;选项 D,盘亏的存货不能再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再符合资产的定义,不属于企业的资产。7 【 答案】AB

6、C【解析】选项 D,应是借记“ 银行存款” ,贷记“应收股利 ”,属于资产内部的一增一减,不会引起资产总额的增加。8 【 答案】ABC【解析】选项 D,形成负债(债权人权益) ,不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来源。9 【 答案】AB【解析】选项 C,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定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选项 D,所有者权益项目列入资产负债表,不在利润表中反映。10 【答案 】AB【解析】利润的确定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金额的计量。11. 【答案】BCD【解析】选项 A 属于有关法规发生变化,要求企业改变会计政策;选项 BCD 是出于操纵损益目的所

7、作的变更,属于滥用会计估计、会计政策变更,违背会计信息质量可比性要求。12. 【答案】AD【解析】选项 B,是正常的核算,真实的反映经济业务;选项 C,体现的是实质重于形式要求。13. 【答案】AD【解析】选项 A,会计核算方法并不是一定不能变更,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更;选项D,权责发生制是会计记账的基础,不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选项 B,体现实质重于形式要求;选项 C,体现可靠性要求。14. 【答案】ABC【解析】选项 D,是企业正常的核算需要,不体现实质重于形式要求。15. 【答案】AD【解析】选项 B,计入营业外支出,属于计入利润的损失;选项 C,计入营业外收入,属于计入利润的利得。16

8、. 【答案】BD【解析】选项 AC 以历史成本计量。17. 【答案】ABC【解析】财务报告不应当由注册会计师签字,注册会计师只在审计报告上签字。18. 【答案】AC【解析】不符合收入的确认条件之一“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是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和谨慎性作出的判断,与重要性和相关性无关。19. 【答案】ABCD【解析】A 正确,40%属于可能流入企业的资源,不应确认为资产。20. 【答案】ABC【解析】D 不正确,因为利得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三、判断题1 【 答案】错【解析】根据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要求,企业可以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不预计可能及很可能发生的收益。2 【 答案】错【解

9、析】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财务报告目标,准则允许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否则,不允许采用其他计量属性。3 【 答案】错【解析】如果企业处于破产清算阶段,不能持续经营时,则不能再按照持续经营的基本假设选择会计核算的原则和方法。4 【 答案】错【解析】某一会计事项是否具有重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所以,一个事项在某一企业具有重要性,在另一企业则不一定具有重要性。5 【 答案】错【解析】谨慎性要求企业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并不表示要尽

10、可能低估资产、少计收入。6 【 答案】对【解析】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7 【 答案】错【解析】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8 【 答案】错【解析】题目中提到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例如,当前环境下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历史成本可能是过去环境下该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而当前环境下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也许就是未来环境下该项资产或负债的历史成本。9 【 答案】对【解析】资产实质上代表了企业能够获取的未来经济利益。如果某项资产不能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则不再符

11、合资产的定义,不能再作为资产列报,而应确认为损失。10 【答案 】错【解析】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变动,除了经营因素导致留存收益变动外,还有非经营因素导致的实收资本或资本公积的变动。第二章 货币资金一、单项选择题1 【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信用证存款是货币资金中的其他货币资金,在会计上通过“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核算。2 【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商业承兑汇票属于应收票据科目或应付票据科目核算的内容。3 【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无法查明原因的库存现金短款经批准后要计入“管理费用” ;无法查明原因的库存现金溢余,经批准后计入“营业外收入” 。4 【 正确答案】D5 【 正确答案】 B6 【

12、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办理托收承付结算的款项,必须是商品交易,以及商品交易而产生的劳务供应的款项,所以,选项 B 是不正确的。代销、寄销和赊销商品的款项不得办理托收承付结算,所以,选项 AD 是不正确的。7 【 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支付给单位的货款金额较大的必须转账支付。8 【 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补足的生产车间备用金,是生产车间已发生的消耗,故应借记“制造费用”科目。9 【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实在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应记入“管理费用”科目。在学完存货后,注意对比现金、存货的盘亏盘盈问题。10 【 正确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 正确答案】ACE 【答案解析】

13、“应收票据”账户及“应付票据”账户核算的内容是商业汇票的内容,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本票存款和外埠存款和银行汇票存款属于其他货币资金核算的内容。2 【 正确答案】 AC 【答案解析】汇兑和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用于异地结算,而支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既可同城又可异地使用。3 【 正确答案】 ACDE 【答案解析】 库存现金的适用范围:(1 )职工工资、津贴;(2 )个人劳务报酬;(3 )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技术、体育等各种奖金;(4 )各种劳保、福利费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5 )出差人员必需随身携带的差旅费;6)零星支出;(7 )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

14、的款项;(8 )中国人民银行确定需要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4 【 正确答案】 ABD【答案解析】国库券属于投资,不包括在现金范围内。三、判断题1 【 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应通过“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核算。2 【 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银行承兑汇票和银行汇票不是同一种银行结算方式。3 【 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白条不能抵库。4 【 正确答案】对【答案解析】备用金业务可以通过“备用金”科目核算,也可以在“其他应收款”下下设置“备用金”二级明细科目。四、业务题1 【 正确答案】(1 )借:库存现金 3 000贷:银行存款 3 000(2 )借:其他应收款李宵 1 800贷:库存现金 1 8

15、00(3 )借:管理费用 1 850贷:其他应收款李宵 1 800库存现金 50(4 )借:管理费用 850贷:库存现金 850(5 )借:其他应收款备用金(生产车间) 500贷:库存现金 500(6 )借:其他应收款(张某) 500贷:库存现金 500借:管理费用 480库存现金 20贷:其他应收款(张某) 500(7 )借:库存现金 18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180(8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50贷:库存现金 50(9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180贷:营业外收入 180借:其他应收款出纳员 5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16、502 【 正确答案】(1 )借:银行存款 21 060贷:主营业务收入 18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 060(2 )借:银行存款 30 000贷:应收账款 30 000(3 )借:银行存款 59 000贷:预收账款 59 000(4 )借:原材料 2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 400贷:银行存款 23 400(5 )借:销售费用 2 500贷:银行存款 2 500(6 )借:库存现金 120 000贷:银行存款 120 0003 【 正确答案】(1 )借:其他货币资金 外埠存款 30 000贷:银行存款 30 000(2 )借:原材料 16 000应交税费

17、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 720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18 720(3 )借:银行存款 11 280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11 280(4 )借:其他货币资金 银行汇票存款 66 000贷:银行存款 66 000(5 )借:原材料 45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7 650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 52 650(6 )借:银行存款 13 350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 13 350(7 )借:其他货币资金 信用卡存款 50 000贷:银行存款 50 000(8 )借:管理费用 5 000贷: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存款 5 000第三章 应收款项一、单项选择题1 【 正

18、确答案】D【答案解析】向购货方收取的代垫运杂费应通过“应收账款 ”科目核算,而不应通过“其他应收款” 科目核算。2 【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购货方因提前付款而实际享受的现金折扣实际上是一种理财收益,应冲减财务费用,作为销货方,应增加当期财务费用。3 【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应给予客户的现金折扣200001200 元 4 【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该企业 2002 年应提的坏账准备金额 500000630000 元(注: 不考虑计提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账户的余额)5 【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10000(120) (1 17 )2009560 6 【 正确答案】

19、C 【答案解析】预付账款科目核算的是企业的购货业务,预付货款不多的企业,可以将预付的货款直接记入“应付账款”科目的借方,而不是“应收账款”科目的借方。7 【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2002 年 12 月 31 日“坏账准备“科目贷方余额601402504 20610105.6 万元 2002 年应提取的坏账准备5.6 (8 92)4.6 万元。8 【 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应收票据在取得时一律按面值入账。带息票据到年末以及半年末时才计息。9 【 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反映已经提取但尚未转销的坏账准备数额。10 【 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应收账

20、款入账价值的确定,买方在 10 天内付款,则应该享受 2%的现金折扣,题目中并已知计算现金折扣时考虑增值税,则这里按照需要考虑增值税计算现金折扣,即按照应收账款的金额计算,因此该企业实际收款金额为 15 000+2 550(15 000+2 550)2% 17 199(元)二、多项选择题1 【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按现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下列各项应收款项中,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的有:(1)当年发生的应收款项;( 2)计划对应收款项进行重组;( 3)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款项;(4)其他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表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 2 【 正确答案】BD【答案解析】选项 B 和 D 应记

21、入 “坏账准备”账户借方;选项 A 和 C 应记入“坏账准备”账户的贷方。3 【 正确答案】ABCDE 【答案解析】除非有特殊规定,对所有应收款项均应计提坏账准备4 【 正确答案】ABDE 【答案解析】贴现利息的计算与承兑人无关。5 【 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 “预付账款”账户核算企业因购货业务产生的往来款项。预付货款不多的企业,可以不单独设置“预付账款”账户,将预付的货款记入“应付账款”账户的借方。三、判断题1 【 正确答案】对【答案解析】企业的各项应收款项,可能会因购货人拒付、破产、死亡等原因而无法收回。这类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就是坏账。企业无论是采用直接转销法还是采用备抵法核算发生的

22、坏账损失,其确认坏账的标准是相同的。2 【 正确答案】对【答案解析】如果是带息应收票据,应于期末按收票据的票面价值和确定的利率计提利息,计提的利息增加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借记“应收票据”科目,贷记“财务费用” 科目。3 【 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带息票据的贴现净额可能大于票据的账面价值。4 【 正确答案】对5 【 正确答案】错【答案解析】年末按应收账款余额一定比例计算的金额为年末“坏账准备“ 科目贷方余额。四、业务题1 【 正确答案】(1 )借:应收账款A 21 060贷:主营业务收入 18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 060(2 )借:应收账款B 46 800贷:主营业务收

23、入 4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 800(3 )借:银行存款 21 060贷:应收账款A 21 060借:银行存款 46 800贷:应收账款B 46 8002 【 正确答案】(1 ) 2007 年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 4 000贷:坏账准备 4 000(2 ) 2008 年借:坏账准备 18 000贷:应收账款甲 18 000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 26 500贷:坏账准备 26 500(3 ) 2009 年借:应收账款丁 5 000贷:坏账准备 5 000借:银行存款 5 000贷:应收账款丁 5 000借:坏账准备 11 500贷: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

24、准备 11 500(4 ) 2010 年无分录。3 【 正确答案】(1 )贴现时到期值 =200000*(1+8%*3/12)=204000贴现息 =204000*10%*1/12=1700贴现值 =204000-1700=202300借:银行存款 202300贷:短期借款 202300 (2 )汇票到期,承兑人未付款借:短期借款 202300财务费用 1700贷:银行存款 204000借:应收账款 204000贷:应收票据 200000财务费用 4000(3 )汇票到期,承兑人付款借:短期借款 202300贷:应收票据 200000财务费用 2300第四章 存货一、单项选择题1 C【答案解析

25、】属于自然灾害等造成的存货毁损,应先扣除处置收入(如残料价值) 、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将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2 C 【答案解析】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3.2+2)/(27+23)= -2.4%,则本月应计入“ 制造费用”的 A 材料成本=10+10(-2.4% )=9.76(万元) 。3 B 【答案解析】盘盈的存货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冲减当期管理费用。4 B 【答案解析】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1 号 存货 ,对于性质和用途相似的存货,应当采用相同的成本计算方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企业在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时,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方法

26、。企业不得采用后进先出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5 B【答案解析】该原材料应计入在建工程成本的金额为 2000(1+17%)=2 340(万元) 。其中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予以转出。6 A 【答案解析】入库材料成本差异额=(100-20)12-(100-30)10=260(元)7 D【答案解析】材料入库的实际成本=30 000(1-15%)=255 000(元)8 B【答案解析】已经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存货,在生产经营领用、销售或其他原因转出时,应当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适当的会计处理。其中,对于已售存货,计提有存货跌价准备的,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也应当予以结转。 9 B【答案解析】由于产成品成本 56(=4

27、0+16)万元大于产成品可变现净值 52(=60-8)万元,所以该自制半成品应当按可变现净值计量:该自制半成品成本=40(万元)该自制半成品可变现净值=60-16-8=36 (万元)则该自制半成品应提取存货跌价准备=40-36=4(万元)10 A 【答案解析】该公司当年 6 月 30 日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存货净额=(30+21+36 )-(30-28) =85(万元)11 D 【答案解析】Y 产品成本=100+95=195(万元) ,Y 产品可变现净值=20(10-1)=180(万元),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所以 Y 产品发生跌价,生产 Y 产品的原材料应按可变现净值计量:原材料成本=100(万

28、元)原材料可变现净值=20(10-1 )-95=85(万元)则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0-85=15(万元) 12 B【答案解析】期末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的金额=100+70-10+150=310(万元) 。13 B【答案解析】商品进销差价率=(30 000-20 000)+(120 000-10 000)/ (30 000+120 000)=20%,所以本月销售成本=100 000(1-20%)=80 000(元)14 C【答案解析】A、B 、D 选项均属于存货范围,而 C 选项的存货由于与其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已经发生转移,因而不再属于本企业的存货。15 D【答案解析】该批材料的实际

29、单位成本=(57000+380)100(1-5%)=604 (元/ 千克)16 D【答案解析】存货的账面价值是其账面成本扣除已计提跌价准备等后的余额。17 B【答案解析】随同商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在包装物发出时,将其成本作为包装费用,借记“销售费用” 科目。18 A【答案解析】资产负债表上存货项目应填列的金额=80000-10000-5000=65000(元) 。19 B【答案解析】接受捐赠的利得应当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20 B【答案解析】先进先出法下,先入库的存货先发出,因而在存货价格上涨的情况下,期末存货价值升高,已销存货成本较低,当期利润增加。二、多项选择题1 ABE【答案解析

30、】委托代销商品由于其所有权并未转移至受托方,因而委托代销的商品仍应当确认为委托企业存货的一部分。为建造固定资产等各项工程而储备的各种材料,虽然形态上属于原材料,但其目的是用于建造固定资产等各项工程,不符合存货的定义,因此不能作为企业的存货进行核算,因而 C 选项不对。未来约定购入的商品,由于并未实际发生,不能可靠确定其成本,因而就不能确认为本企业的存货,D 选项不对。发出商品由于其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与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并未发生转移,因而仍旧属于本企业存货。2 ABD【答案解析】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仓储费用,计入存货成本;企业提供劳务的,所发生的从事劳务提供人员的直接人

31、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可归属的间接费用,计入存货成本。3 ABCE【答案解析】自然灾害造成的原材料净损失应计入营业外支出,小规模纳税企业购进环节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应计入存货成本。4 ACD【答案解析】A 选项,商品所有权已由销售方转移至购货方;B 选项,由于存货购买行为并未实际发生,不能可靠确定其成本,因而就不能确认为购买方的存货;C 和 D 选项,与存货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均已经发生转移,因而属于购买方的存货;E 选项不符合存货定义。5 BDE【答案解析】选项 A,尚未确认收入的已发出商品,在“发出商品”科目核算,期末,在资产负债表“存货” 项目下列示;选项 B,存货盘亏时,借记

32、“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记“原材料等”,会引起存货账面价值减少;选项 C,委托外单位加工的材料在 “委托加工物资”科目核算,期末,在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下列示;选项 D,冲回多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时,借记“存货跌价准备” ,贷记“资产减值损失”,会使存货账面价值增加;选项 E,已确认收入的发出商品,在确认收入的同时,要结转存货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 ”,贷记“库存商品” 。6 ACDE 【答案解析】发出包装物结转其成本或摊销时,可根据不同情况记入“生产成本” 、 “制造费用”、 “销售费用”、 “其他业务成本 ”等会计科目。7 ABDE【答案解析】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期末存货成本高估,可能会

33、引起已销产品成本低估,本期利润高估,所得税增加,净利润增加,并进一步引起所有者权益增加。8 ACD【答案解析】可变现净值是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9 ACDE【答案解析】参照教材相关内容。10 ABC【答案解析】企业通常应当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库存中每一存货的成本和可变现净值逐项进行比较,每项存货均取较低数确定存货的期末成本,即“单项比较法”。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即“分类比较法”。当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和目的,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

34、可以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即“总额比较法” 。三、判断题1 【答案解析】根据销售合同已经出售的存货,即使存货暂时仍存放在本企业,但其所有权已经发生转移,与其相关的经济利益已不再流入本企业,所以不能再确认为本企业的存货。2 【答案解析】企业的财产损溢,应查明原因,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处理后“待处理财产损溢” 应无余额。3 【答案解析】在物价持续下降时,先进先出法导致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而发出成本偏高、利润偏低。4 【答案解析】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进货费用,应当计入存货采购成本。在实务中,企业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根据所

35、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对于已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主营业务成本) ;对于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期末存货成本。5 【答案解析】委托代销商品属于本企业的存货。受托代销商品虽然属于委托方的存货,但为了加强存货的实物管理,也应作为本企业(受托方)存货入账,期末填列“存货” 项目时,应根据“材料采购” 、 “原材料”、 “发出商品”、 “库存商品”、 “周转材料 ”、 “委托加工物资” 、 “生产成本”、 “受托代销商品”等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减去“受托代销商品款”、 “存货跌价准备” 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以及库存商品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或售价核算的企业,还应按加

36、或减材料成本差异、商品进销差价后的金额填列。6 【答案解析】月末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按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记“ 生产成本” 、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委托加工物资”、 “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贷记“材料成本差异” 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实际中,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超支差异,用蓝字登记;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节约差异用红字登记。7 【答案解析】当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存货价值以后又得以恢复,其冲减的跌价准备金额,应以“存货跌价准备” 科目的余额冲减至零为限。8 【答案解析】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期末存货进行计价,分期计提或转回

37、跌价准备,并分别计入“资产减值损失”。从存货的整个周转过程来看,只起着调节不同会计期间利润的作用,并不引起企业利润总额的减少。9 【答案解析】为执行销售合同或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合同价格为基础,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等后的金额确定。10 【答案解析】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如原材料、在产品、委托加工材料等,由于持有该材料的目的是用于生产产成品,而不是出售,该材料存货的价值将体现在用其生产的产成品上。因此,在确定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需要以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与该产成品的成本进行比较,并做进一步的判断。四、业务题1 ( 1)实际成本法下:1 月 5

38、 日,购进原材料 借:原材料 10 5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700贷:银行存款 12 2001 月 12 日:不做分录,月末再做。1 月 20 日,购进原材料借:原材料 48 9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 313贷:银行存款 57 2131 月 31 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加权平均单位成本=(40 000800+10 50048 900)(4 0001 000 5 000)=1002(元/kg)1 月 31 日,计算发出材料成本生产产品领用材料成本=5001002=5 010(元)车间领用材料成本=1001002=1 002(元)厂部领用材料成本=2001002

39、=2 004(元)借:生产成本 5 010制造费用 1 002管理费用 2 004贷:原材料 8 016(2)计划成本法下:1 月 5 日,购进原材料借:材料采购 10 5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700贷:银行存款 12 200借:原材料 10 000材料成本差异 500贷:材料采购 10 5001 月 12 日,按计划成本发出材料借:生产成本 5 000制造费用 1 000管理费用 2 000贷:原材料 8 0001 月 20 日,购进原材料借:材料采购 48 9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 313贷:银行存款 57 213借:原材料 50 000贷:材料采购 48

40、 900材料成本差异 1 1001 月 31 日,计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率= (800500-1100)(40 00010 000 50 000)100%= 0.2% 借:生产成本 10制造费用 2管理费用 4贷:材料成本差异 16期末原材料实际成本 = (40 00010 00050 000-5 000-1 000-2 000)(1+0.2%)=92 000 + 184 = 92 184(元)2.第一,按单项产品分别判断其是否发生跌价A 产品:可变现净值280(13-0.5)3 500 万元成本 2 800 万元,未发生跌价B 产品:有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300(3.2

41、-0.2)900(万元)成本 900(=3003)万元,未发生跌价无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200(3-0.2)560 万元成本 600(=2003)万元,本期应计提减值准备600-560 40(万元)C 产品可变现净值1 000(2-0.15)1 850 万元成本 1 700 万元,已计提跌价准备恢复,本期应转回前期计提减值准备 150(=1 850-1 700)万元,但转回数额应以“存货跌价准备” 科目的余额冲减至零为限。由于期末“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为 50(=150-100)万元,所以本期 C 产品应冲减“存货跌价准备”50 万元。D 配件:由于 D 配件生产的 C 产品未发生跌价,所以

42、 D 配件按仍旧按成本计量。第二,相关会计处理借:资产减值损失 存货减值损失 B 40贷:存货跌价准备 B 40借:存货跌价准备 C 50贷:资产减值损失 存货减值损失 C 503.(1)编制与 A 材料初始计量有关的会计分录12 月 1 日 借:原材料 82 000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 600 贷:银行存款 95 60012 月 8 日 借:原材料 32 800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 576贷:应付账款 38 37612 月 15 日 借:原材料 49 200贷:实收资本 40 000资本公积 资本溢价 9 200(2 )编制发出 A 材料的会计分录发出材料的

43、单位成本= (月初结存金额+ 本月入库金额) (月初结存数量+ 本月入库数量)=40 000+(82 000+32 800+49 200)1 000+(2 000+800+1 200) =40.8 (元/公斤)产品生产应负担材料成本=2 00040.8=81 600(元)企业管理部门应负担材料成本=1 00040.8=40 800(元)借:生产成本 81 600管理费用 40 800贷:原材料 122 400年末结存 A 材料 2 000 公斤,实际成本=81 600(元) 。(3 )编制年末计提 A 材料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丁商品可变现净值= 丁商品的估计售价- 估计的丁商品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

44、=95 000-5 000=90 000(元)因丁商品的可变现净值 90000 元低于丁商品的成本 91000 元,A 材料应计提跌价准备。A 原材料可变现净值=丁商品的估计售价-将 A 原材料加工成丁商品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丁商品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95 000-(91 000-81 600)-5 000=80 600(元)A 原材料的成本为 81 600 元,可变现净值为 80 600 元,因而年末存货跌价准备余额应为 1 000 元(=81 600-80 600) ;年末计提跌价准备前,A 材料的跌价准备余额为零,故应计提跌价准备 1 000 元。借:资产减值损失 1 000贷:存

45、货跌价准备 1 000第七章 固定资产一、单选题1.B【答案解析】万万万 5.821950201 2.C【答案解析】企业在清查过程中发现盘盈的固定资产,应作为前期差错处理,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3.D【答案解析】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4.D【答案解析】固定资产的成本=(300+80+60+100+30+50 ) -40=580(万元)5.A 【答案解析】企业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资产,如果这些资产均符合固定资产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则应将各项资产单独确认为固定资产,并按照各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以便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6. D【答案解析】应计提的年折旧额=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