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3

类型09江苏生物高考知识点记忆大全-必修3.doc

  • 上传人:myw993772
  • 文档编号:7224998
  • 上传时间:2019-05-10
  • 格式:DOC
  • 页数:13
  • 大小:213.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09江苏生物高考知识点记忆大全-必修3.doc
    资源描述:

    1、江苏高中高考生物知识点归纳 必修 3第 1 页 共 13 页1江苏高中高考生物知识点归纳江苏高中高考生物知识点归纳 必修必修 3 1、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B)生长素的发现(1)达尔文的试验: 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向光性;切去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不生长;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尖端,胚芽鞘直立生长;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下端,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2)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顶尖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3)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顶尖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4)温特的试验:试验过程: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

    2、曲生长;空白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不生长温特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5)1934 年,科学家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该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确定是吲哚乙酸,小结: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以下部位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单侧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 子江苏高中高考生物知识点归纳 必修 3第 2 页 共 13 页2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横向运输:向光侧背光侧极性运输: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 (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非极性运输:成熟

    3、组织中,通过韧皮部进行生长素的分布部位:各器官均有,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芽、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一般,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浓度的高低以各器官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标准) 。 同一植株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敏感性由高到低为:根、芽、茎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和抑制作用与生长素的浓度、植物器官的种类等有关。 顶端优势是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近顶端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从而抑制了该部位侧芽的生长。生长素的功能应用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一定浓度)促进

    4、果实发育。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涂抹未受粉的花蕾,可长出无子果实防止落花落果2、 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与作用(A):细胞分裂素 :主要在根尖合成,促进细胞分裂。 乙烯 :植物的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促进果实成熟。 赤霉素 :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合成,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脱落酸 :主要由根冠和萎蔫的叶片等合成,在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分布的较多,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3、植物激素的应用价值(B)激素调节在植物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业生产一般使用生长调节剂。乙烯利可以催熟,使凤梨可以有计划的上市;江苏高中高考生物知识

    5、点归纳 必修 3第 3 页 共 13 页3赤霉素: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就可以使芦苇的纤维长度增加 50左右;在啤酒发酵的过程中,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以产生 a淀粉酶,简化工艺,降低成本。青鲜素:青鲜素可以抑制种子发芽,延长马铃薯、大蒜、洋葱的储藏期,但是具有致癌作用,我国已经禁止销售和使用。4、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B)反射:在中枢系统的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环境的变化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组成: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实现:反射活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结构: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轴突三

    6、部分组成。神经元在静息时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功能:传递神经冲动突触的结构特点:突触分为: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单向传递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刺激点 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 + + + + + + - - - + + + + + + + + + + + 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 + + + + + + + + + + + - - - + + + + + + + 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江苏高中高考生物知识点归纳 必修 3第 4 页 共 13 页45、人脑的高级功能(A

    7、)大 脑 -最高级中枢人脑 小 脑-维持身体平衡下丘脑-调节体温、水分平衡脑 干-维持呼吸等感知外部世界控制机体人脑的高 语 言-听、说、读、写的控制分别位于大脑皮层的 H、S、V、W 区级功能 学 习 -积累经验 记 忆-经验的储存和再现思 维6、人类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A)位于大脑皮层的 S区-如果发生障碍不能讲话; 位于大脑皮层的 H 区-发生障碍不能听懂别人的话位于大脑皮层的 W区-发生障碍,不能写字; 位于大脑皮层的 V 区-发生障碍,看不懂文字7、动物激素的调节(B)(1) 体液调节概念:象激素、CO2、H+、乳酸和 K+等通过体液传送,对人和对动物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称 体液

    8、调节(2)激素调节:人和动物体的生命活动,除了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外,还存在着另一种调节方式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8、动物激素调节在生产中的应用(B)因病切除甲状腺的患者,需要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许多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按时注射胰岛素来治疗。在养殖四大家鱼时,人们给雌、雄亲鱼注射促性腺激素类药物,就能促使亲鱼的卵和精子成熟,从而进行人工授精和育苗。江苏高中高考生物知识点归纳 必修 3第 5 页 共 13 页5在家蚕作茧之前数日,在桑叶上适量喷洒人工合成的保幼激素类似物,能使蚕推迟作茧,吐更多的丝。昆虫激素可以用于农业害虫的防治和监测。例:在田间施加适量人工合成

    9、的性引诱剂,用来干扰雌雄虫之间原有的信息联系,从而干扰它们之间的正常交配。科学研究表明,对奶牛、猪、羊等动物注射生长激素,可促进其生长。根据性激素原理,对猪等动物进行阉割,可以缩短其生长周期,提高产量。9、稳态的生理意义(B)人体内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叫做内环境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组织细胞组织液血浆 淋巴稳态的调节机制内环境之所以能保持稳定的状态是因为正常机体可以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从而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稳态调节的主要机制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使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

    10、,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10、神经和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B)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江苏高中高考生物知识点归纳 必修 3第 6 页 共 13 页611、体温调节、水盐调节(A)1、水盐的调节(神经体液调节)体内水少时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肾小管

    11、、集合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2、 体温的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减少散热)、骨骼肌紧张性增强、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增加产热)体温维持相对恒定。炎热环境温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多(增加散热)体温维持相对恒定。12、血糖调节(B)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 机制:反馈调节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血糖升高胰岛 B细胞分泌胰岛素血糖降低血糖降低胰

    12、岛 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血糖升高胰岛素 促进血糖进入细胞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物质,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降低血糖过少:糖尿病胰岛胰高血糖素 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提高血糖浓度江苏高中高考生物知识点归纳 必修 3第 7 页 共 13 页713、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B)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吞噬细胞、T 细胞、B 细胞等)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和溶菌酶等)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防卫(3 道防线) 、监控、清除(衰老、癌变等细胞)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抗原通过吞噬细胞处理,T 细胞呈递或直接刺激 B细胞,B 淋巴细胞受抗原

    13、刺激后,经一系列的分化、增殖成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进入体液而形成的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T细胞在接受抗原的刺激后,通过分化形成效应 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 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病原体失去了寄生的基础,因此能被吞噬、消灭。二次免疫: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次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B 细胞,T 细胞,效应 T细胞,记忆细胞,抗体能识别抗原的:吞噬细胞,B 细胞,T 细胞,效应 T细胞,记忆细胞,抗体14、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A)从 1981年美国发现第一个患

    14、者后,2003 年低全球已经有 60000000多患者,被称为世纪瘟疫。艾滋病的全称、病原体及其存在部位艾滋病(AIDS)的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病原体:HIV 病毒,其遗传物质是单链 RNA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艾滋病的发病机理、症状艾滋病的发病机理:江苏高中高考生物知识点归纳 必修 3第 8 页 共 13 页8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 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 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症状:开始症状象伤风、流感、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体重减轻、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日见增多,如皮肤、

    15、粘肤出现白色念球菌感染,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肿、血疱、滞血斑、皮肤容易损伤,伤后出血不止等;以后渐渐侵犯内脏器官,不断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可长达 3-4个月;还可出现咳嗽、气短、持续性腹泻 、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呼吸困难等。预防:1、不吸毒 2、洁身自好 3、不与爱滋病人公用文身、剃须刀等器具15、种群的特征(A)概念 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基本特征:1、种群的密度 2、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3、迁入和迁出率 4、种群的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1)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老年成年幼

    16、年老年成年幼年老年成年幼年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江苏高中高考生物知识点归纳 必修 3第 9 页 共 13 页9(2)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数目接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3)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种群密度:单位空间内某种群个体数量。特点:面积相同,不同物种种群密度不同;同种生物不同条件下种群密度可能不同。调查方法: 样方法(常用于植物或活动缓慢的动物) 、标志重捕法(常用于动物) ,取样器取样(土壤小动物)16、种群的数量变动(B)“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

    17、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 “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 K。 研究种群数量变动的意义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临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都有重要的意义17、群落的结构特征(A)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群落垂直结构:江苏高中高考生物知识点归纳 必修 3第 10 页 共 13 页10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阳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的影响。)群落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

    18、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18、群落的演替(B)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主要类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人 类 可 以 砍 伐 树 木 , 填 湖 造 地 、 捕 杀 动 物 , 也 可 以 封 山 育 林 、 治 理 沙 漠 、 管 理 草 原 , 甚 至 可 以 建 立 人

    19、 工 群 落 。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19、生态系统的结构(A)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与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到最高营养级为止。 (举例:草鼠蛇鹰)食物网: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就是食物网、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一般认为,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越强。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20、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江苏高中高

    20、考生物知识点归纳 必修 3第 11 页 共 13 页11举例:对于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来说,能量流动的时候只能从草到鼠到蛇到鹰,而不能倒过来流动,所以说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是指从前一种生物所包含的能量只有 10%20%能够传给下一种生物,其他的能量都损耗掉了。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2、可以帮助人们合理的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地方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见右图)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概念和特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概念组成生物体的 C、H、O、N、S、P 等元素,都不断进行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有

    21、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特点:物质可以被反复利用,循环流动。温室效应:因为把储存在地层里古代的碳元素(煤、石油等) ,经过燃烧在短时间内就释放到现在的大气中来,使现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迅速增加,导致气温升高,从而产生“温室效应”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二者是同时进行的。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20、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A)信息包括:物理信息 如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大 气 中 的 二 氧 化 碳 植 物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动 物 呼吸作用 尸 体 粪 便 等 分解者分解 煤

    22、、 石 油 、 天 然 气 古 代 燃 烧 江苏高中高考生物知识点归纳 必修 3第 12 页 共 13 页12化学信息 如生物碱、有机酸等物质行为信息 如动物的行为信息传递的作用: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还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 1、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 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2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生态系统成分越

    23、单纯,结构越简单抵抗力稳定性越低,反之亦然。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较强,草地破坏后能恢复。而森林恢复很困难。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它的恢复力稳定就弱。 注意: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的能力。但有一定的限度。保持其稳定性,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2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A)(1)对土地资源的压力(2)对水资源的压力(3)对能源的压力(4)对森林资源的压力(5)环境污染加剧23、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A)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24、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B)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潜在价值 直接价值 间接价值(最重要)措施:1.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江苏高中高考生物知识点归纳 必修 3第 13 页 共 13 页132 .迁地保护,如建立植物园、动物园,及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等。3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等。44. 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全球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09江苏生物高考知识点记忆大全-必修3.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722499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