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7岳阳楼记.doc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7223004 上传时间:2019-05-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7岳阳楼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7岳阳楼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7岳阳楼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7岳阳楼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7岳阳楼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7岳阳楼记个性教学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全文。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 观点, 领会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4学 习和 积累文言 词汇,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以”“则” 等虚词和“然则”“得无”的用法。3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名楼导入师:同学们,我国的很多名 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比如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滕王阁、黄 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 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 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 “先天下之

2、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岳阳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发真情的名篇。今天,我们就来阅读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 样的感情。二、电脑示图解题1作者作品。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现在江苏省苏州市)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他出身 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宋仁宗天圣(10231031)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宝元三年 (1040),任 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 庆历 三年(1043),西夏请和,范仲淹 还 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恩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

3、行政令等项,又主 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1045)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胸襟被千古传唱。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2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 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夺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 贬放邓州( 现在河南省邓县)。第二年六月,谪守巴陵的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行将落成,函请范仲淹作 记,并附上 洞庭晚秋图。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这年九月十五日写成的。1046 年,范仲淹的 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 贬在邓州作官。滕子京请

4、范仲淹为重修的岳阳楼写 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 图,凭着丰富的想像,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拥有宽阔的胸怀。三、初步感知,自读疏通文意。1有感情地朗 读课文。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 骈散 结合。 读骈旬,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 浊浪排空;其余按意 义划分,不要 读破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邻的两组骈 句之间,要有稍 长的停顿。如:上 T天光,一碧万 顷;沙鸥翔集,锦鳞 游泳。2读懂文旬。 读 准字音2

5、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读懂文句,初步理解全文大意。教师提示重点词语与句子,要求学生自读时注意。指名学生给下列字注音:(幻灯显示。) 谪(zhe2) 属( 同“ 嘱”zhu3) 淫(yin2) 霏(fei1) 樯(qiang2) 楫(ji2) 冥(ming2) 谗(chan2) 偕(xie2) 汤 shng 霏 fi 樯 qing 芷 zh3(1)积累词语:实词:(名词) 赋、国、景、大 观、迁客、骚人、宠辱(动词)谪、属、把 虚词:夫、斯、其、微、则、然则词组:百废具兴、浩浩汤汤、气象万千、淫雨霏霏、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虎啸猿啼、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一碧万顷、郁郁青青、皓月千里、心旷神怡、先忧

6、后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理解句意:得无异乎?(反问 句)吾谁与归?( 变序句) 则有”者矣。(长定语句) 其必日乎。(表示揣测语气的陈述句)(3)阅读思考: 范仲淹写本文的缘由是什么?当时他和他的朋友滕子京的 处境如何?找出本文中写景的句子,想一想它们所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它们在文章中分别起了怎样的作用? 本文的中心句在哪里?四、难 句探究1越明年,| 政通 |人和,|百废具兴。 译文:“过了明年,政事顺利,上下和睦,一切废弃了的事儿都兴办起来啦。 ”2览 物之情,得无异乎 ? 3至若春和 |景明,|波澜不惊译文:“至若到了春气暖和,阳光明媚的时候,波澜不起”4沙 鸥翔

7、集,| 锦鳞游泳。 分析:(I)这 是一个 对偶句。“ 锦鳞”特指美 丽的鱼。(2)“翔” 跟“集 ”是一对反义词,“游”跟“ 泳”也有反义因素。“游”在说文中的解释:“浮行水上也。”“泳”在说文中的解释:“潜行水中也。”译文:“沙鸥或者 齐飞,或者群集,鱼儿有时浮出,有时潜入。 ”5而或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 跃金,静影沉璧分析:(1)“而或”其实是两个词 ,“而” 表顺接;“或”作“ 有时”讲。相同的用法如:“ 仆常痛诗道崩坏,忽忽愤发 ,或食 缀脯”(自居易与元九书)(2)“一空”“ 千里”都是数量词组 作谓语, “长烟”“皓月”都是偏正词组 作主语,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是一个工

8、整的 对偶句。(3)“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也是 对偶句,各又 隐含着一个比喻,就是“浮光如跃金,静影似沉璧”,上句写水上之景,下旬写水下之景。译文:“有时弥漫的炊烟完全消散,皎洁的月色笼罩千里。浮动的月光,把微波变成跳跃的黄金,静谧的影子,如同沉浸的白玉。 ”如果是“沉影静璧”,译文或可也是对偶句。6居 庙堂之高 则忧 其民。分析:(1)假设复句。主语“古仁人” 都因承前省。(2)“庙堂” ,一般的解释是, “庙”,宗庙;“堂” ,殿堂; “庙堂”指“朝廷?。译文:“处在朝廷的高位,就关怀他的百姓。”7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译文:“在天下人 忧愁的前面忧愁,在天下人快乐的后面

9、快乐。 ”8 微斯人,吾 谁与归?这里“ 与”跟“归”都是 动词,作“结交” 或“称许”讲,五、布置作业:反复朗 读课文,加深理解。 第二课时一、检查自读情况二、教 师 由名联“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清朝陈大纲写 对联咏范仲淹) 引入讨论:理解文章层次结构。下面请同学们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讨论并归纳: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 自然段):记叙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由此生发出一篇之意。 侧重滕子京谪守后的政绩。 第二部分(24 自然段):文章主体。写 “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第一层(2 自然段):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第二层

10、(34 自然段):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 览物之情”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鲜 明对比。第三部分(5 自然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 这是全文的核心。二、研 习 新课1段作者在这里没有对岳阳楼进行详细描绘,原因是什么?第一, “前人之述备矣”,因为不必再去重复;第二,从全文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在于介绍岳阳楼的建造经过和它的构造及景物,而在于借景抒情。提问: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 (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 1 自然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 背景是什么 ?说明了什么?讨论并归纳: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 重修岳阳楼”,这说 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

11、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 ”不同。2 段(巴陵胜状图)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 连”,把“吞” 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讨论并归纳: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用 “衔”“吞”则使之产生生命之感,把 “远山”“ 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 接” 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提问: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讨论并归纳:(1)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2)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3)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作

12、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 “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迁客骚人” 的“览物之情”。“前人之述备矣”和前文哪句话照应?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3、4段 (淫雨霏霏图,春明景和图)1、课 文三、四两段文字描 绘了洞庭湖哪两幅画面?阴惨(淫雨霏霏图) 明媚晴朗(春明景和图)42、作者用哪些话 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 悲”与“喜” ?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去国 怀乡 ,忧谗畏讥“概括了“ 迁客骚人”的“悲”“心旷 神怡,宠辱皆忘”概括了“ 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 做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景转入议论,突出主旨。“四面河山” 在文中可

13、以具体到哪些段落?(第2、 3、4段)此乃写景部分:这里优越的地理条件展现在哪8字上?(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会产生怎 样的思想感情?能用原文的字概括 吗?(悲、喜)朗读第 3 自然段,提 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 样的气氛, 为什么会有 这样的心情?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悲” 的气氛。因己而悲。本文写景的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愁苦之景则悲情毕现,写欢乐之景则喜气洋洋。写景取得这样 的效果,奥秘在哪里呢? 主要在于选择景物和渲染气氛。细读这两段写景的部分,说说作者 为表现“悲”“喜” 两种不同的感情,分 别选取了哪些有特征的景物 ?又是怎样渲染气氛的?作者选择的景物都带

14、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以第 3 自然段为例:雨是“淫雨” ,风是“阴风”,浪是“ 浊浪 ”,时间 是“ 薄暮”,所闻是 “虎啸”和“ 猿啼”,无不是带有愁苦的色彩,再加以“霏霏”“怒号 ”“排空”“冥冥”等词语的渲染,一幅天昏地暗、浪黑风高、恐怖凄惨的画面就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了。有些景物本来没有特殊的感情色彩,如“日星”“山岳”“商旅”“樯”“ 楫”等,但配以“隐 曜”“潜形”“不行”“倾”“摧”等词语,就带上了浓重的愁苦色彩。朗读第 4 自然段,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喜” 的气氛。因物而喜。文段中写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写

15、了和煦春风(触觉)、明媚的春光、万顷碧波、翔集沙 鸥、游泳锦麟、青青岸芷(视觉)、郁郁汀兰(嗅觉);浮光耀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听觉)。渲染了一种喜悦的气氛。抒发了一种喜悦的感情 以物而喜。在写景时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进行的?先空间:空中水里岸边;后时间:白天夜晚。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 的“悲”和“ 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去国 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 迁客骚人”的“悲”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概括 说明了 “迁客骚人”的“喜 ”。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人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第 3、4 自然段除了选

16、择景物和渲染气氛都 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这个相同点外,两段在结构上也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先写景,后抒情,为情设景, 缘景抒情;甚至连前后两个抒情句的表达方式也完全相同。试联 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把两个抒情句都去掉,行不行?为什么?这两个抒情句是文章思路发展的中心环节:前句写迁客骚人登楼而悲,后句写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喜。联系上文看,是为了落 实“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一句;联 系下文看,是以迁客骚人随物而变的心情, 衬托古仁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从而引发“先忧后乐”一段正论。如果把两个抒情句删去,文章思路中断,文章的内在联系也被破坏。5 段“览 物之情,得无异乎”和“ 古仁人之心,

17、或异二者之为” 两句中的“异 ”字,分别指什么?5“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 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 发的“迁客 骚人” 不同的感触,即“悲 ”与 “喜”两种不同的心境。“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 “异”是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的“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古仁人之心” 是怎 样的? 讨论并归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者想要寻求怎样的古人品德?不会因为外界环境的好坏或喜或忧,也不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或乐或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从这理想的寻求中,我 们可以看出作者有怎 样的人品?不贪图名利和富贵,清廉正直,忧国忧民“古仁人” 的忧乐观 是怎样的?

18、讨论并归纳: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 讲“ 乐”,“后天下之乐而乐”。“进 ”指什么 ?“退 ”指什么? 讨论 并归纳:“进”指“ 居庙堂之高”,在朝廷上做官;“退” 指“处江湖之远” ,不在朝廷上做官。“微斯人” 的“斯人”指什么人? 讨论并归纳: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之意。如何理解“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本文题为“岳阳楼 记” ,由楼写景,由景写情,由情写论,引出了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引出了对古仁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高尚情操的赞叹,自然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政治抱负和对 友

19、人的劝勉之意。“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类古仁人的向往与敬慕之情。怎样理解“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 的思想。孟子说:“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 忧以天下?l 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 发展成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 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 则,表 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 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文章最后一自然段是怎样推出这个

20、警句的?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设问方式逐层推进,最后才点出警句。先用比较方式设问,以“不以物喜则忧其君”说明“ 古仁人之心 ”的内涵,显示了“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得出“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何时而乐” ,使文章又推进一层。设问后而警句出现, 给人印象极深。 三、小结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文章先由叙事人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岳阳楼的“ 大观 ”,再写“ 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 怀跟“古仁人之心” 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 ,说明作者意

21、图。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 议论自然结合起来,句式上骈散交错,节奏不断 变化, 读起来声 调铿锵,使人产生审美的愉悦。 四、布置作 业1完成 课后 “研讨与练习”一、三题。2选 用本课 的作业设计。第三课时1 本文有两种对偶句,一种是两句相 对,如 “北通巫峡”对“南极潇湘”;一种是本句自对,如“迁客 ”对“骚人” 。试从文章中各找出几组对偶句来,并说明它们是怎 样构成对偶的。两句相对。 6衔远山吞长江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一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本句自对:政通人和 朝晖夕阴 迁客骚

22、人 樯倾楫摧 虎啸猿啼 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春和景明 心旷神怡 岸芷汀兰 2 岳阳楼诗登岳阳楼 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 涕泗流。“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3 历史渊源 孟子:乐民之乐者,民亦 乐其乐;忧 民之忧者,民亦 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杜甫:戎马关山北,凭 轩涕泗流。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4 后世影响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 责。左中棠: 为救国而发起洋务运动。谭嗣同: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 读书!5 成语:政通人和 浩浩汤汤 一碧万顷 心旷神怡 气象万千 百废具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