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2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章末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读某河流水文站平均流量过程线补给类型分割图,完成 12 题。1若该河流位于我国,最可能是(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C东南地区 D华北地区2补给类型 a、b、c、d 分别是( )A季节性积雪融水 浅层地下水 雨水 冰川融水B浅层地下水 季节性积雪融水 冰川融水 雨水C冰川融水 季节性积雪融水 雨水 浅层地下水D雨水 冰川融水 浅层地下水 季节性积雪融水解析:第 1 题,由图中流量数值可以看出,该河径流量小,冬季除深层地下水外,没有其他补给,即冬季易发生断流,因此最有可能为西北地区,B 项正确
2、。第 2 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河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且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大,因此 a为降水补给;冰川融水补给受温度影响大,夏季多,所以 b 代表冰川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主要在春季,夏季积雪消融完,补给消失,所以 d 代表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浅层地下水补给水量小,且在刚进入枯水期时补给河流,所以 c 代表浅层地下水。故 D 项正确。答案:1.B 2.D“虚拟水”指在生产产品和服务中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即凝结在产品和服务中的虚拟水量。读世界农产品交易中地区虚拟水资源的流动图,回答 34 题。20022007 年世界农产品交易中地区间虚拟水资源的流动图(单位:100 9m3/a)
3、3图中虚拟水资源流入量较大的地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全年多雨,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B城市工业集中,人口稠密,农产品进口量大C地广人稀,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D虚拟水资源流动量大,流出量大于流入量4有关我国虚拟水资源及其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干旱半干旱地区通过输出畜牧产品来增加虚拟水,减轻旱情B工业化、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地区,虚拟水资源优势渐失C目前“北粮南运” “北煤南运”能协调我国南北虚拟水资源平衡D历史上“南粮北运”格局符合我国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特点解析:第 3 题,由图可知,虚拟水资源流入较大的地区是西欧与中国,该地区人口众多,城市集中,农产品进口量大,故 B 正确。
4、全年多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应是虚拟水资2源流出区,A 错误;地广人稀的地区水资源利用量少,属于虚拟水资源调出区,故 C 错误;虚拟水资源流入区的流入量远远大于流出量,D 错误。第 4 题, “南粮北运”是将南方的粮食运输至北方,将凝结在粮食中的水资源调到北方,从而缓解北方缺水的情况,符合我国自然条件及生态环境特点,故 D 正确。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输出畜牧产品,会加大输出虚拟水;工业化与城市化高度发展的地区,农业发展水平也比较高,虚拟水资源优势比较明显;“北煤南运”不能协调虚拟水资源平衡。答案:3.B 4.D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下图为某水库各月水量
5、盈余率统计图。读图完成 56 题。5该水库储水量最小的月份是( )A10 月 B3 月C6 月 D9 月6如果水库出水量固定不变,则该水库最有可能位于(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地中海沿岸地区C塔里木盆地 D亚马孙河流域解析:第 5 题,根据水量盈余率的概念可知,水量盈余率大于 1 时,水库产量增加,小于 1 时,水量减少。图中 4 月到 9 月,水量盈余率始终小于 1,所以 9 月水量最小,故选 D 项。第 6 题,水库出水量不变,说明影响水量盈余率的因素主要是流入量。图中盈余率小于 1 的时段是 4 月到 9 月,即该时段降水少,入库水量小。长江中下游地区该时段降水多,A 项错误;地中海沿岸
6、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降水集中在冬半年,B 项正确;塔里木盆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流主要补给来源为冰雪融水,水量较大的时间是夏季,C 项错误;亚马孙河流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多,D 项错误。故选 B 项。答案:5.D 6.B下图是某区域在纬度、海陆和洋流等因素作用下气温分布的理想模式,最热月两条等温线之间相差 5,最冷月两条等温线之间相差 10。据此完成 78 题。7若将现实中的洋流与理想模式图中的洋流相对应,则 M 海域流经的洋流可能为( )A加利福尼亚寒流 B北大西洋暖流C秘鲁寒流 D巴西暖流8四地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A BC D解析:第 7 题,由图可知,最热月陆地等温线往北弯
7、曲,说明最热月陆地气温高于同纬度的海洋,则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M 处的等温线凸向高纬度,则洋流由低纬流向高纬,应为暖流,故 B 项正确。第 8 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两地位于海洋上,两地位于陆地上,海洋气温年较差小于陆地;该地位于北半球,地纬度低于地,则地年温3差小于地,即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地。故选 C 项。答案:7.B 8.C读图,回答 911 题。9关于 a、b 两处洋流的流向,叙述正确的是( )Aa 洋流向东南流,b 洋流上升Ba 洋流向西北流,b 洋流下降Ca 洋流向西北流,b 洋流上升Da 洋流向东南流,b 洋流下降10M 地沿海海域渔场的成因是( )A上升补偿作用B千岛寒流与日本暖
8、流交汇C拉布拉多寒流与北大西洋暖流交汇D加那利寒流与南赤道暖流交汇11下列关于 M 处的气候类型及影响该气候向低纬延伸的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A热带雨林气候南赤道暖流B地中海气候西风C热带沙漠气候秘鲁寒流D温带海洋性气候山脉阻挡解析:第 9 题,图中 a 洋流为南美洲西海岸的秘鲁寒流,在东南信风的作用下,表层海水吹离海岸,底层海水上升补偿。 第 10 题,M 地沿海海域渔场的成因是洋流的上升补偿作用。第 11 题,M 处在秘鲁寒流降温减湿的作用下,形成热带沙漠气候。答案:9.C 10.A 11.C12读我国东南地区不同季节的两幅图,关于 T 岛东西两岸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M-差异明显-东岸
9、受暖流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BN-差异明显-东岸受暖流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CM-差异不明显-东岸受寒流影响,西岸受暖流影响DN-差异不明显-东岸受寒流影响,西岸受暖流影响二、综合题(共 52 分)13(28 分)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河流流域地下水等水位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4(1)试判断图示河流所在的干湿地区、地形及河流的类型,并说出判断的依据。(16 分)(2)与十年前相比,图示河流的地下水水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该地的气候可能出现的变化趋势是什么?该变化所产生的地理意义是什么?(12 分)解析:(1)由于潜水具有自由水面,其水位随地表起伏而起伏,所以潜水的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处向
10、低处流,说明图中河流补给两岸的潜水。该地区海拔大于 2 800 米,河流为无尾河,可判断为内流河。(2)该地等水位线较十年前升高了,说明气候变暖变湿。答案:(1)河流所在的干湿地区为干旱区,判断依据是河流水系向下游分散,且逐步消失;图示河流所在的地形是山区,判断依据是图中的等水位线在 2 800 米以上,等水位线距离河流越远则越低;图示河流类型为内流河,判断依据是河流位于干旱区,且向下游逐步消失。(2)地下水位变化:升高;气候变化趋势:逐步趋向湿润;地理意义:有利于沿岸地区自然环境的恢复,可以提供更多的水资源。14(24 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图 A 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
11、图 B 为区域图中表示喀布尔和卡拉奇两地的降水季节分配图,图 C 为甲地河流流量的时间变化曲线图。(1)描述喀布尔和卡拉奇两地降水季节分配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12 分)(2)描述图 A 中甲地河流流量两昼夜的变化特点,并从河水的补给角度给出合理解释。(16 分)解析:(1)两地降水季节分配差异可直接读出,其成因应联系两地不同的大气环流,喀布尔位于 35N 附近的高原上,冬春季受西风带影响;而卡拉奇位于 25N 附近的沿海,夏季受西南季风控制。 (2)甲地位于海拔 4 000 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上,河水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影响其流量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及其日变化。答案:(1)喀布尔降水集中在冬春季节,冬春季节西风带来降水;卡拉奇降水集中在夏季,夏季西南季风带来降水。 (2)特点:流量大小呈波动变化(或昼大于夜)。第一天变化幅度大,第二天变化幅度小(或第一天变化幅度大于第二天)。原因:河水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随气温变化而变化;第一天天气晴朗,昼夜温差大,流量昼夜变化大;第二天为阴天,昼夜温差小,流量昼夜变化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