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TM32F1031、IO 口处理IO 口包含 7 个寄存器配置寄存器两个:CRL(32 ) ,CRH(32)数据寄存器两个:IDR(32) ,ODR (32) ,但是他们只用了 16 位置位复位寄存器:BSRR(32)复位寄存器:BRR(16)锁存寄存器:LCKR(32 )常用的有前面四个:其中前面两个是用来设置的,后面两个是用来操作的。每个 IO 口占用四位进行设置(低两位是 MODE,高两位是CNF) ,每组 16 个,总共需要 64 个位设置,分别从 CRL 低位开始,到 CRH 的高位结束。每个 IO 口四位二进制的常用配置:模拟输入模式(ADC):0x0;推挽输出模式(输出口 50
2、MHz):0x3;上/下拉输入模式(输入口用): 0x8;复用输出(第二供能):0xB;STM32F407 学习笔记1、 系统时钟的设置:Stm32_Clock_Init(168,4,2,7);参数分别是:PLLN,PLLM,PLLP,PLLQHSE 分频 PLLM 之后为 VCO 的输入,一般 VCO 的输入要求为12MHz,一般建议取为 2MHz,防止 PLL 抖动。 VCO 输出是输入的PLLN 倍频,SYSCLK 在去 PLL 输出时,SYSCLK = PLL=HSE/PLLM*PLLN/PLLP而 PLLQ 是为 48MHz 时钟配置用的,CLK48= HSE/PLLM*PLLN/P
3、LLQ所以要设置系统时钟为 168MHz 时候推荐的参数取值为SYSCLK = PLL=HSE/PLLM*PLLN/PLLP =8/4*168/2=168MHzCLK48= HSE/PLLM*PLLN/PLLQ=8/4*168/7=48MHz2、 延时函数设置:delay_init(168);延时函数参数为系统时钟 SYSCLK初始化后就可以调用延时函数:delay_ms(ms);参数不能大于 65536,因为参数是 16 位数delay_us(us);参数不能大于 798915 3、 普通 IO 的使用a.首先是使能时钟RCC-AHB1ENR|=1PR=1PR=1PR /中断的内容 TIM3
4、-SR&=(1CCR1 通过寄存器 CCR1 的值进行设置该寄存器值最大为 arr占空比= PWM_VAL /arr*100%TIM_PWM 初始化中不同的是要加上 IO 口设置:IO 时钟使能,通用 IO 口设置(选择具体 IO 口设置为复用输出,推挽输出,输出速率,上拉输出)复用 IO 设置(同之前串口讲过的部分)剩下的设置:以后慢慢测试重映设部分:自己看看手册ADC 与 DMA 部分讲解:DMA 部分讲解:F407 总共两个 DMA 控制器共有 16 个数据流(stream) ,每一个控制器 8 个,每一个数据流有 8 个通道(channel)或请求(request ) ,每一个通道都一
5、个仲裁器处理处理优先级。两种模式:FIFO 模式:直接模式:外设对应的控制器,数据流,通道是规定好的,使用时需要查表使用,不能随便设置。传输数量最大 65535 个,在地址增量模式下,只有当传输完设置的所有数据个数以后才会再次王内存地址的第一个地址中存数,否则内存指针会一直增加。循环模式:ADC 比较适合这中模式,如果此时配置了存储器突发模式,此时传输数量 DMA_SxNDTR=(Mburst 节拍)X(Msize)/(Psize ) )的倍数。循环模式标示传完 DMA_SxNDTR 个数量之后再从头接着传单次传输:突发传输:仅在指针增量模式下使用FIFO 的阀值必须与突发传输的值进行匹配流控
6、制器:DMA 控制器的时候传输数量 DMA_SxNDTR 可以设定外设为流控制器的时候传输数量 DMA_SxNDTR 没有用定时器:三种:高级,通用,基本定时器时钟输入四种:RCCETR 外部引脚:经过极性选择等等ITR0-3:内部的级联,来自其他定时器的 TRGOTI1FP:定时器外部引脚经过一个 PSC 预分频器后得到 CK_CNT基本计数单元输入捕获输出比较控制输入捕获与输出比较是一个通道,不能同时用TIM_Clock_Division_CKD:这个是输入捕获时候用的配置:时钟选择:APB1 时钟X2/X1 CK_INT 或者 CK_PSCAPB1 的分频系数是 1 时候则 X1APB1
7、 的分频系数不是 1 时候则 X2一般是 APB1=AHB/4=42,因此处要 X2所以 CK_INT=84然后在进行分频:这个是预分频系数 TIM_Prescaler模式:向上,向下,中央对齐(*(volatile unsigned long *)(摘自 Openedv)对于不同的计算机体系结构,设备可能是端口映射,也可能是内存映射的。如果系统结构支持独立的 IO 地址空间,并且是端口映射,就必须使用汇编语言完成实际对设备的控制,因为 C 语言并没有提供真正的“端口”的概念。如果是内存映射,那就方便的多了。以 #define IOPIN (*(volatile unsigned long *
8、) 0xE0028000) 为例:作为一个宏定义语句,define 是定义一个变量或常量的伪指令。首先( volatile unsigned long * )的意思是将后面的那个地址强制转换成 volatile unsigned long * ,unsigned long * 是无符号长整形,volatile 是一个类型限定符,如 const 一样,当使用 volatile 限定时,表示这个变量是依赖系统实现的,以为着这个变量会被其他程序或者计算机硬件修改,由于地址依赖于硬件,volatile 就表示他的值会依赖于硬件。volatile 类型是这样的,其数据确实可能在未知的情况下发生变化。比如
9、,硬件设备的终端更改了它,现在硬件设备往往也有自己的私有内存地址,比如显存,他们一般是通过映象的方式,反映到一段特定的内存地址当中,这样,在某些条件下,程序就可以直接访问这些私有内存了。另外,比如共享的内存地址,多个程序都对它操作的时候。你的程序并不知道,这个内存何时被改变了。如果不加这个 voliatile 修饰,程序是利用 catch 当中的数据,那个可能是过时的了,加了 voliatile,就在需要用的时候,程序重新去那个地址去提取,保证是最新的。归纳起来如下:1. volatile 变量可变允许除了程序之外的比如硬件来修改他的内容 2. 访问该数据任何时候都会直接访问该地址处内容,即通
10、过 cache提高访问速度的优化被取消对于(volatile unsigned long *) 0xE0028000)为随硬件需要定义的一种地址,前面加上“*” 指针,为直接指向该地址,整个定义约定符号IOPIN 代替,调用的时候直接对指向的地址寄存器写内容既可。这实际上就是内存映射机制的方便性了。其中 volatile 关键字是嵌入式系统开发的一个重要特点。上述表达式拆开来分析,首先(volatile unsigned long *) 0xE0028000 的意思是把 0xE0028000 强制转换成volatile unsigned long 类型的指针,暂记为 p,那么就是#define
11、 A *p,即 A 为 P 指针指向位置的内容了。这里就是通过内存寻址访问到寄存器 A,可以读/写操作。对于(volatile unsigned char *)0x20 我们再分析一下,它是由两部分组成:1) (unsigned char *)0x20,0x20 只是个值,前面加(unsigned char *)表示 0x20 是个地址,而且这个地址类型是 unsigned char ,意思是说读写这个地址时,要写进 unsigned char 的值,读出也是 unsigned char 。2)volatile ,关键字 volatile 确保本条指令不会因 C 编译器的优化而被省略,且要求每
12、次直接读值。例如用 while(unsigned char *)0x20)时,有时系统可能不真正去读 0x20 的值,而是用第一次读出的值,如果这样,那这个循环可能是个死循环。用了 volatile 则要求每次都去读 0x20 的实际值。那么(volatile unsigned char *)0x20 是一个固定的指针,是不可变的,不是变量。而 char *u 则是个指针变量。再在前面加“*“:*(volatile unsigned char *)0x20 则变成了变量(普通的 unsigned char 变量,不是指针变量) ,如果#define i (*(volatile unsigned char *)0x20),那么与 unsigned char i 是一样了,只不过前面的 i 的地址是固定的。那么你的问题就可解答了,(*(volatile unsigned char *)0x20)可看作是一个普通变量,这个变量有固定的地址,指向 0x20。而 0x20 只是个常量,不是指针更不是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