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酶ATP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doc

上传人:j35w19 文档编号:7220101 上传时间:2019-05-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酶ATP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酶ATP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酶ATP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酶、ATP、物质进出细胞1. 关于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胃蛋白酶的分泌需要多种细胞器参与 B细胞的衰老和凋亡都受基因调控C分裂期的细胞内 mRNA 的水平比分裂间期的要高 DATP 是所有细胞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2.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酶都是由内分泌腺细胞合成的,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B酶的形成都要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C酶通过降低反应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D人体中酶的活性受温度 pH 的影响,并只在人体的内环境中起作用3. 20 世纪 80 年代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酶,它是由 20%的蛋白质和 80%的 RNA 组成,如果除去该酶中的全部蛋白质,并提高Mg2+的浓度

2、,剩余的 RNA 仍然具有与该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这一结果表明A酶都是由 RNA 和蛋白质组成的 B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 RNA 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有些 RNA 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4. 植酸酶是催化植酸及其盐类水解为肌醇与磷酸(盐)一类酶(蛋白质)的总称。酵母菌中植酸酶的活性较高,下图是从不同类型酵母菌发酵液中提取植酸酶的工艺流程。下列分析和判断不正确的是A植酸酶、属于功能相同的同工酶,但组成肽链的氨基酸种类、数量和排序不同B植酸酶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与分泌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等有关C植酸酶、都是生物大分子,从上清液中分离、提纯植酸酶、可以采用电泳法D可将发酵产生的植酸酶

3、导入水稻细胞中,从根本上解决水稻体内植酸含量较高的问题5. 下图中曲线是用过氧化氢作为实验材料,根据有关实验结果绘制的。其中能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6. 新采摘的玉米味道比较甜的原因是籽粒中蔗糖的含量较高。采摘一天后玉米籽粒中 50%的游离蔗糖被转化成淀粉,采摘几天后的玉米籽粒失去甜味;采摘后立即冷冻可以保持玉米籽粒的甜味。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玉米籽粒中的蔗糖是籽粒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 B蔗糖转化为淀粉是通过光合作用的碳反应实现的C冷冻处理抑制了相关酶的活性减少了淀粉的生成 D蔗糖转化成淀粉后籽粒的呼吸速率增加利于储存7. 下图甲表示某生物膜结构,a、b、c、d 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和图丙表示

4、物质运输曲线。若某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中,细胞内、外该物质浓度变化符合图丙,则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分别对应图甲和图乙中的Aa、N B b、M Cc、N Dc、M8. 人体细胞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每天需要水解 200300 摩尔 ATP,但人体细胞中 ATP 的总量只有约 0.1 摩尔。下列有关 ATP 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TP 和 ADP 的相互转化保证了机体对能量的需求 BATP 由 3 个磷酸基团和 1 个腺嘌呤构成C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为人体细胞活动提供的 ATP 最多 D人体细胞内形成 ATP 的场所是细胞溶胶和线粒体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酶、激素和抗体发挥作用后,立即被灭活 B

5、伴性遗传无稳定的性状分离比,故不遵循孟德尔定律C发育中的蝌蚪尾部的消失属于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D醋酸菌和蓝藻均没有线粒体,所以不能进行有氧呼吸10.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基本上都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请根据下列有关酶促反应的实验操作,回答相关问题。试 管实验操作A B C D E F1加入质量分数为 1%的可溶性淀粉溶液 1 mL + + + 2加入质量分数为 2%的蔗糖溶液 1 mL + + +3加入唾液淀粉酶原液 1 mL + + 4加入蔗糖酶溶液 1 mL + + 5加入蒸馏水 1 mL + +6酶促水解反应 摇匀,37水浴中保温 10m

6、in7向每个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 2 mL 摇匀,沸水浴中加热 12min8观察并记录各试管内的变化注:表中“+”为加入, “”为未加入(1)本实验的变量是 。(2)制备淀粉溶液时需加热煮沸,但制备好以后必须冷却到室温才能使用,这是防止 。(3)上述实验中, 号试管能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本实验的结论为 。(4)实验过程中,E、F 号试管起 作用。如果 E、F 号试管也出现砖红色沉淀,可能有很多原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用序号表示) 。淀粉溶液、蔗糖溶液不纯,混有还原性糖 淀 粉 溶 液 、 蔗 糖 溶 液 放 置 的 时 间 太 长 , 其 中 的 微 生 物 将 部 分 淀 粉 、

7、 蔗 糖 分 解 成 还 原 性 糖试管不干净、上面留有还原性糖实验操作过程中,胶头滴管混用、错用(5)如果条件所限,只保留两支试管,也能初步得出实验结论,请你写出可能的组合 。(6)本实验,能否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 (能/不能) 。理由是 。酶、ATP、物质进出细胞答案1. C 2. C 3. D 4. D 5. A 6. C 7. C 8. B 9.C10.(1)酶的种类(或底物的种类) (2)温度过高破坏酶的活性(3)A、D(注:不全不得分) 酶具有专一性 (4) (空白)对照 (注:不全不得分)(5)AB CD AC BD(注:不全不得分) (6)不能 碘液不能检测蔗糖是否被分解产生还原性糖(蔗糖不与碘液发生显色反应,蔗糖水解产物也不与碘液发生显色反应)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