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快乐有趣的识字课堂中华西小学梁秀霞现实的识字教学中还存在这样一些不足:识字形式比较单一;识字过程的阶段性特点不明显;针对生字的特点设计教学环节的意识不强;忽视了识字方法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大量机械地认读、抄写加重了学生负担。使学生从精神到肉体都会感到疲倦、厌烦,影响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致使一些学生对识字感到厌烦。这样的识字教学漠视和扼杀了学生随机创造的反应、识字能力的培养、口语交际的训练、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发展、人文教育的熏陶。“汉字难认,汉字难学” ,而低年级孩子年龄小,思维能力不成熟,教材要求的识字量又大。如何避免低年级识字教学过程中的枯燥乏味,让学生体验到识字的快乐呢?只有让学生
2、快乐地走进语文识字世界,才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积极、主动的识字愿望和能力。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低段识字的教学对象是 67 周岁的儿童,心理学研究证明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共同的心理特征是:好动、爱玩,不能长时间专注某一事物,喜欢接触形象的、具体的、有趣的东西,记忆力比较强,但易记也易忘即使是那些“神童” ,也同样是通过与他们的心理特征相适应的内容和方法而获得知识,产生兴趣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学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 。所以低段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和儿童的实际,尽可能地采用实物演示、表演体会、语言描绘及多媒体教学技术等手段,设计出可以触发学生情感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被这种愉快和谐
3、的特殊气氛所陶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启迪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唤起学生良好的识字心境,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于识字。如在教学操场上一课前,我拍下了学生课间在操场上那热闹的场景,有的在跳绳,有的在踢足球,有的在跳高,有的在拍皮球上课开始,我神秘地说:“今天我带你们去一个地方。 ”随即打开了课件,操场上那热闹的情景此时又再现了:“老师,那个拍皮球的是我!” “老师,那跳绳的是我呀!”教室里充满了学生快乐的叫声,这时我微笑着说:“那你们想不想把刚才自己所做的活动和我们的生字宝宝交上朋友。 ”“想!”那回答真是有力,接下来的识字热情自然不言而喻。这样,利用一些学生课间在操场上进
4、行体育活动的场景的图片作为“课引子”导入新课,调动了学生的情绪,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如教学菜园里一课,教师利用多媒体再现菜园图,教室里摆放着各种蔬菜和相应的词卡,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这些蔬菜,认一认词卡。教师有意识地创设这些让儿童产生兴趣的教学情境,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欲望,诱导他们饶有兴趣地走进汉字世界,在实际情境中感知字的来源,体验到身边处处有字词,对字词产生亲切感,从而增强学生识字的兴趣。二、授予方法,自动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汉字的形体千变万化,字字都有差异。但是汉字作为音形意的结合体,又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中国古代有六种造字法,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在现代
5、汉语中,形声字占 90%以上,其余的基本属于象形、会意、指事三大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根据汉字的构字特点,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愿望和能力。1、 “加一加”识字法。有些字看起来笔画繁多,学生一见认为难记、难写,如果把这些字分开来记,就显得简单明了,一目了然。如 “赢”可分为亡、口、月、贝、凡。有些字既可以肢解,又可在肢解的基础上体现出这个字的意义,那就更易记住,如“熟”字可释为丸子放在水里煮发出享(香)味就是“熟”字。 2、 “比一比”识字法。汉字中有许多字在字音、字形方面都很相象,字义却相差很远,怎样来识记区别这些字呢?可以用比较法学习,就是把这些字写出来进行比较
6、。如:“青、蜻、清、请、晴、睛” ,这些字可对这些字进行字音、字形、字义上的比较,再组词,就易记住了。 3、 “好朋友”识字法(形声字识字) 。在学生学过部分合体字的基础上,学生基本上了解了常用字偏旁所代表的含义。如木字旁:大多是与树木有关联的字:如“松、柏、林、树”等,代表与水有关联的字:如“河、江、湖、海”等,代表与动物有关联的字:如“猫、狗、狐狸”等,多与人手的动作有关联的字:如提、抬、挑、担等。这样的形声字有许许多多,知道了偏旁的意义,看看声旁,就大体知道了这个字的读音和含义。这样学生有了认字的积极性,有些字即使没学也能大体了解字义和读音。但也有个别字形旁与字义不符的,如学习“牺牲”这
7、个词,学生知道字义是指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有的学生提出:“老师,为什么这两个字是牛字旁呢?”通过引导学生查字典得出:“牺牲”过去指杀牛、羊等来进行祭祀活动。学生马上就理解这两个字的牛旁的含义。 还有许多其他教学生字的方法,如通过画画教学生字,熟字带生字识字,动作演示识字,笔画添加等。在教学中各种方法可结合使用,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趣味性,培养识字能力。 三、变换形式,趣味巩固儿童识字量的积累需要多次重复,强化记忆。这个过程虽不复杂,但往往枯燥。因此,要想让识字课上得精彩,关键在于教师能否诱发学生的原动力喜欢(即兴趣) 。在喜欢中识字,在快乐中识字,学生的各种积极因素才能得以释放。在平
8、时的教学中,我们注意结合儿童心理特点,以灵活新颖的形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乐学。 1、儿歌识字。儿歌琅琅上口,生动有趣,一旦记住便永久难忘。平日教学中注意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如教学“碧”字,编成“王先生,白先生,同坐一块大石头。 ”如此一编,学生易学易记,妙趣横生。又如记“金”字时,教学生说“一个人,他姓王,口袋里面装着两块糖” ;在学“全”字时,学生自己就编出了“一个人,他姓王,口袋里面没有糖” ;学“主”字时,一些学生竟脱口而出“王叔叔头上顶颗糖” 。虽然学生编的顺口溜、儿歌在大人眼中显得有些幼稚,可毕竟是他们自己体会所得,历经了他们自己的思维过程,所以他们一下子就记
9、住了这些字的读音和形状,并且在头脑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对识字的热情在活动中高涨起来。2、形象识字。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要强得多。所以,识字教学与具体的事物和形象相结合,可以调动孩子观察、分析、想象等各种能力,同时运用语言来描述,也有利于学生识记。如用手遮目“看” ;竹毛制成“笔” ;眼里流水就是“泪” ;放进土里就是“埋” ;有脚“真”快乐,无脚“直”发愁等。通过这样的描述,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了直观的印象,达到了既认形又明意的效果。3、游戏识字。爱做游戏是小学生的共性。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将游戏融于识字教学中。如字、图对号“对对碰” 、组字游戏“补补丁”
10、、改错游戏“找地雷” 、复习巩固“摘苹果”等,此外我们还经常出一些花样翻新的练习来“考考”学生,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强化了记忆。例如“太阳月亮?(明) 、草一草头?(早) ”,有时我们也让学生照样子编题来考考老师。 总之,在识字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学习识字。4、猜谜语识字。猜谜语是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融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体,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开动脑筋。如:一只小黑狗,不叫不吼(默) ;一人一张口,上下长只手(拿) ;一家十一口(吉)等,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虽然有意注意在发展,但占优势的还是无意注意。他们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易被新鲜的刺激吸引,当学生处在情趣化教学中时,识字对他们便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便会使他们处于思维异常活跃,情感特别丰富,识记创新能力极强的特殊状态,识字效率自然达到最优。此外,我们还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识字,运用电脑多媒体动画识字、绘画识字、动作演示识字等种种形式,都可以使识字教学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新奇,变呆板为活泼,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激起学生浓厚的情趣。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使“苦学”变成了“乐学” 。不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而且还能在他们不断的“新发现”中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