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谁多(或少)几”应用题解法辨析“比谁多(或少)几”应用题是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这个知识点要求小学生在认识较小的自然数的基础上能对数和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明确两个数之间存在的数量差异关系,是最简单、最基础的加减法类应用题,是以后学习较复杂应用题的基础。笔者在长期的教学中发现,这类应用题看似简单,但要真正掌握并能熟练解答此类应用题,小学生的思维活动还需要经历一个提升的过程。笔者曾做过一个测试,列出“比谁多(或少)几”应用题的 4 个变式(如下图),(注:-题和-题都是该类应用题的 4 个变式之一,此时列出两组,是为了增加难度)让学生来完成,结果让人颇感意外,学生的出错率很高,全部做
2、对学生很少! 学校图书室有故事书 40 本,连环画比故事书多 27 本,连环画有多少本? 学校图书室有故事书 40 本,连环画比故事书少 27 本,连环画有多少本? 学校图书室有故事书 40 本,故事书比连环画多 27 本,连环画有多少本? 学校图书室有故事书 40 本,故事书比连环画少 27 本,连环画有多少本? 学校图书室有连环画 40 本,连环画比故事书少 27 本,故事书有多少本? 学校图书室有连环画 40 本,连环画比故事书多 27 本,故事书有多少本? 学校图书室有连环画 40 本,故事书比连环画多 27 本,故事书有多少本? 学校图书室有连环画 40 本,故事书比连环画少 27
3、本,故事书有多少本?一原因分析。经过对学生答卷的分析及询问学生,我归纳出学生出错的原因主要有四点:1.一些学生不明白那个量多,那个量少,看到“多”字就用加法,看到“少”字就用减法,用大数减去小数;2. 学生对已知量和未知量并不明确,上述 8 道题有一定的相似度,学生很容易混淆,往往会列出求已知量的算式;3.对数量关系缺乏反述的能力。例如:“甲比乙多”也可以叙述为“乙比甲少”;“乙比甲少”可以叙述为“甲比乙多”。4.缺乏复述检验的习惯,没有把计算的结果代换到原题中复述,并验证算式的正误。二解法分析。针对学生在解题中遇到的问题和笔者的教学经验,我把“比谁多(或少)几”应用题作为一个专题来开展数学教
4、学。并选择了上面列出的两道题(题和,以下分别标注为题 A、题 B)作为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画比故事书,那相应故事书就少;题 B 经分析后得出故事书少,那相应地连环画就多。如下图。三总结。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的数学语言、逻辑思维能力还处于一个初级发展阶段。此时数学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时,应采用“小步缓行”的方法,把知识点分解成一个个的小知识点,让学生一步步掌握。但教师教会学生解答数学题只是数学教育的目的之一,更重要地教师是应该教给学生一些科学、有效、有条理的思考、分析方法,并努力形成和发展他们的数学语言。这样,不管题型如何变化(如上文提到“比谁多(或少)几”这类应用题的 8 个变式),学生总能举一反三,总 “有自己的一套”解题方法,这才是数学教学的真正意义和价值。闫延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