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某地四名初三女学生,相约服鼠药自杀,其中两名因抢救无效死亡,一说我们这次考试没考好,我们没脸见你们。他们还给班主任老师也写了一封信,说某某老师,我们自杀不怪你,怪我们自己没有好好学,如果领导、校长追究你的话,你就把这封信给他们看。你如何看待这一事件?从素质教育角度谈谈你的认识。答题思路:1)这种悲剧对应试教育无奈、无助的消极的反抗,着实令人扼腕、痛心。如果继续实施应试教育,这不会是最后的一例。2)这是教育的失败,因为教育的实质是培养人,培养人是为了人的发展,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发展。但应试教育异化了人的发展进程,只以分数衡量人、评价学生,当成绩不理想时,则万念俱灰,这实在有违教育的初衷。3)
2、教育必须改革,为了孩子,为了国家的未来,实施素质教育刻不容缓。因为素质教育注重的是全体学生的发展,注重的孩子的全面发展,发展的是个体的精神和能力,即使考试不理想,还可以从自身的实际出发,选择自己的强项,以适应未来社会和生活的发展。4)令人遗憾的是,就在我们学习的同时,就在我们黄石地区,几所好的中学依然在根据考试分数分派坐位,老师理直气壮,家长惟命是从,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盼来素质教育的春天?这种状况还恐怕不是湖北省、黄石市的专利,在全国不知多少。可话又说回来,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也只有应试的分数又一定的公平性。3.据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 21 个国家的调查,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是世界上
3、最强的。调查同时显示,中国的中学生在学校用来做数学题的时间是每周 307 分钟力的只有 14.9%。读了这一案例,你有什么感触?请从素质教育的重点来分析。答题思路:1)读罢此案例,心中唏嘘不止。思考的一个问题是:用牺牲我们孩子宝贵的童年和珍贵的创造力资源换来“计算能力世界第一”值得吗?2)我们的先人曾放言“人是最可宝贵的”,人所宝贵的是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等资源,尤其是孩子,他预示着聪慧、年轻、美好和创造力及发展前景,但这个“计算能力世界第一”葬送了孩子宝贵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资源,是一种超值的付出,无论怎样算计都是不经济的。3)救救我们的孩子,实施素质教育,根据人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实施教育,保护
4、好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把他们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下解放出来,还其欢乐、愉快的童年,还其游戏、歌唱、跑跳的童年。4)当我们还未找到更好的开发儿童智力资源的时候,如果只是应试教育仅仅记忆力得到运用的话,不如先对资源进行保护。不需要去争徒有虚名的什么“世界第一”。4.据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 2001 年79 月的调查:80.9%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是发展学生的特长,且有 41.8%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搞课外活动,有 2/3 的教师把素质教育理解为“合格加特长”。你怎样看待这种认识?素质教育的涵义是什么?答题思路:1)说明人们开始重视素质教育,但这些认识均有失偏颇,偏颇表现在对
5、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上: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教育方法和与之相配合的教育手段以及教育行为。2)应该澄清的几个概念:素质与特长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特长是一种或几种技能和能力,而素质是是指个体所具有的某个方面的品质或条件。素质教育则是通过教育的手段或方法使之德到全面、和谐、充分、主动德发展,为其今后的发展创造条件。三者之间有联系,能够互相促进。但不能一味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发展孩子的特长,而是要根据孩子的实际素质,有选择地学习特长,这就要注意平素多观察孩子,注意引导孩子的兴趣,因势利导发展孩子的特长,否则,不仅无益,反而会阻碍孩子的发展。素质教育与课外活动的关
6、系:从概念上讲,课堂活动、课外活动都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内容,他们都应当遵循同样的教育原则,就是说,课堂教学、课外活动都应当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如果课堂教学是应试教育,课外活动搞素质教育,则会混淆视听,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知所终。目前,这种情况在基础教育中是普遍现象,教师、家长均是这样认识的,所以,现在孩子们累,就是既要应付应试教育的课业负担,又要承担素质教育的活动负担,不管你愿不愿意,喜不喜欢,学校、家庭协调压制孩子,这种现象值得注意。关于“合格”的认识。这里老师讲的合格,实际是指的考试“合格”,是一个狭窄的概念。作为素质教育的“合格”,是讲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人格发展上。“合格”加特长,
7、只是对素质教育的片面认识。案例列举的观点,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时下渴望素质教育的中国人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也可以说是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感性认识,但愿这一过程缩短一点,尽快上升到对素质教育的理性认识,是我们的孩子早日迎来属于自己的快乐童年。5这些孩子真是傻子吗?今年秋季开学不久,类似学校通知新生家长为孩子做“智育测验”的事件时有发生。家住老西门附近的一位刘姓家长反映:她的女儿从小娇生惯养,并有外祖父母领管,因为女儿未经过托儿所和幼儿园,刚进校后,对学校生活感到既新鲜有陌生,有着一种难以言表的好奇感,加上女儿生性文静,不喜欢和同学说话和玩,班主任老师见她整日闷声不响,就对家长说:“我看你女儿脑子不灵活,
8、有些傻,你最好带她去做一次测试。”这些孩子傻吗?请用人的发展主要影响因素理论分析。P176答题要点:1)为人师者,下此结论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草率行为。2)人的发展因素有:遗传、环境和教育。案例中的小女孩主要是因为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比较内向,加上环境不熟悉,教师如果仅凭孩子“整日闷声不响”,就断定孩子傻,完全不科学。3)通过“智力测验”并不能完全断定一个人的智慧,还需要一定的医学鉴定。作为教师或学校,想以此判断孩子的优劣,是不科学的,毕竟,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主导作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实验证明,人的智力是呈正向分布的,智障儿童和天才儿童都是极少数,多数人是正常状态,有一个发展的过程。6.人的智慧
9、 80决定于训练,17决定于训练,3决定于偶然因素。答题思路:1)这是典型的遗传决定论,过于夸大了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2)在人的发展中,遗传的作用不可否认,为个体的成长提供了可能,对于某些有特殊的素质的人的发展可能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就如我们所说的“天赋”,这是不可否认的,但不能过于夸大。3)人的发展除了遗传,还有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尤其是后天的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人类科学家对“狼孩”所做的努力可以说明。4)这种错误的认识为“血统论”、“宿命论”提供了理论依据,是不可取的。7.一位教师对学生插话的处理上午第二节课,我正在讲为了忘却的纪念中关于柔石“颇有点迂”这句话时,刚提到那个
10、“迂”字,课代表就站起来问:“老师,这个“迂”是什么意思?是说柔石“先进”还是“落后”?”这一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兴趣,课堂上立刻热闹起来,我觉得正好可以利用一下这个机会,让学生争论一下。A 说“字典上说得“迂”就是“迂腐”,是指人的言谈、行事拘泥于陈旧的准则,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显然,柔石的思想有点落后。”B 说:“我不同意,柔石是共产党员,对革命忠诚,不怕牺牲,怎么能说他落后呢?”C 说,“我觉得“迂”只是他的性格,不是他的思想,更不是他的生活态度,作者写他的“迂”不是贬低的意思,而是”D 插话道:“而是赞扬他,这才符合作者的本意。”E 说:“我想,我们要扩大点眼界来看柔石的“迂”,联系方孝孺的
11、被杀,不难想到柔石的硬气和忠诚。后来写他和作者一起走路时,吃力地“简直是扶住我”怕作者被汽车或电车撞死,这不是有点“迂”吗?他实在太善良,对朋友也实在忠诚,反而让人觉得他“迂”得可爱。”(笑声)课堂气氛活跃、热烈,如同掀起一阵旋风,每个人都被卷入了。我看到同学们充满热望得眼光和专注得神情,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作了小结在习兴奋、愉悦得气氛中,下课铃响了。一位教师对学生好奇心的处理一位语文教师在给学生上师说一课,当介绍到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时,学生问“老师,“唐宋八大家”都是哪些人呀?”教师脸一板,冷若冰霜地说:“就你多事,那不是你要学的范围,你只要记住韩愈是“八大家”之一就行了。”一句话把
12、大家说得目瞪口呆。以后,再有什么问题也不敢问了。阅读了上述两个案例,请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方面谈谈你的想法。答题思路:1)这两个案例是两种教学方法、两种学习方式的根本对照。2)第一个案例中的教师采取因势利导的方式,按照学生的思路适时地将学生的学习引入纵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鼓励学生从各个方面进行思考,然后教师给予点评。这位教师的教学方式很灵活,有引导,有讨论,有小结,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采取了探究式、质疑式、探讨式的学习,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整个教学过程气氛活跃,师生互动,体现了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完美结合,相信这节课
13、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3)同上个案例中的教师完全不同,第二个案例中的教师对学生的提问漠视、嘲讽,完全按照“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进行,不许学生参与,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的原则,不符合学生学习的需要,急需改革。8.据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 2001 年79 月的调查:75.6的教师认为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仍停留在灌输接受的水平阶段,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上还是听讲联系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的课堂感受和学习体验是衡量教学方式优劣的“试金石”。 9、94.4、70.5。从以上调查来看,你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需要改革?如何改革?答题思路:1)从调查的数据来看,教师的教学方式,
14、不仅需要改革,而且是急需改革。2)改革的方式,我认为:第一,当务之急的改革是对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改革,如果思想观念不改革,无论再谈什么,都是酒瓶装新酒,无补于事。急需改革的观念有:平等的学生观、互动教学观、自主性学习观、探究式学习观等。第二,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实施启发式教学。第三,改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与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体验相结合。第四,在教学中引入新的教学媒体和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第五,对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改革,改过去我说你做为引导、启发,提供学习支持。9.优点单年轻的初中女教师海伦发现自己所教的班里有不少学生学习很吃力,有一些人因此而有些灰心。为了帮助这些学生
15、增强信心,她想了一条“妙计”:让每个学生用纸写下其它同学的优点,然后海伦分别抄下大家些给每个人的优点,再把这份“优点单”发给学生自己。同学们它在我们遇到困难时可以让我们自己的闪光点,从而增强自信心。阅读了上述案例,谈谈你的体会,请着重于心理指导方面。答题思路:1)海伦是一位聪明、智慧而又有爱心的老师,用这种方法鼓励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就是教育的独创。2)海伦老师的方法符合心理指导的原则。是以全体学生(包括部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为对象,关注他们的现在与未来发展,若干年后的事实说明海伦的教育达到目的。3)海伦老师是从人格发展方面对学生进行认知启发和调控的,让学生们通过“优点单”,重新认识自己,正
16、确评价自己,悦纳自己,从而形成了健康的心理品质,改变了他们的人生,提高了学习与生活的质量。10.“差生”的成绩我是差生行列中的一员,经受着同其它差生一样的遭遇。然而我本不想当差生,我也曾努力过,少休息时间也说不清楚了。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预考时,真的。难道我们差生就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了吗?阅读了上述案例,谈谈你的体会,请着重于心理指导方面。要点:1)读罢这则自述,我感到一阵心酸。学生尤其时差生,其进步是何其艰难。成绩不好,当然抬不起头,可发奋取得了好成绩,依然不能改变老师的固有看法。我们的师生关系的确需要清理。教师的观念转变很重要。2)从上述自述看,问题不在学生,而是在教师,教师要反省自己的
17、学生观。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理应得到老师的帮助、支持和鼓励,然而得到却是羞辱。当学生发奋获取好成绩时,理应得到老师的表扬、鼓励,然而得到的是教师的怀疑,这严重的刺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完全违背了教育的原则。首先,教师要反省自己的学生观和教育方法。2)该生有一定的心理问题,需要得到心理指导。主要是在学习方面,教师应给予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使其在学习上获得动力,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克服障碍,进行有效的学习。其次,是在人格方面,应和教师沟通,争取老师的理解,调整自己的心态,树立信心。11.美国麦克阿瑟将军关于爱子亚瑟的一段祈祷词:主啊,教导我儿子在软弱时能够坚强不屈,我总算这辈子没白活。阿门!
18、请从这段祈祷词中总结心理健康的一些要点。答题思路:1)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目前在教育学界、心理学界都没有统一的标准,据统计,大约有十类七十五条之多。比较概括地说,是指人的心理,即知、情、意活动的内在关系协调,心理内容预客观世界保持统一,并据此能促使人体内、外环境平衡和促使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状态,并由此不断地发展健全人格,提高生活质量,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补充内容)2)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麦克阿瑟将军对儿子的发展寄予的厚望。和我们中国的父母不同,我们重视的只是孩子的智力,表现在关注孩子的学习上,甚至只要学习好,就认为什么都好,“一俊遮百丑”,掩饰了人的更重要的一面的发展人格
19、的健全和发展。而将军重视的是孩子的人格发展,希望孩子有能力,人格(包括气质和性格)健全。对照上述心理健康的内容,可以看到将军希望儿子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3)这个案例发人深省,应引起为人父母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12.旷课去网吧,9 天不回家王小奇是重庆渝北区某中学初一学生,上小学五年级时就迷上了网络游戏。今年五月 2 日,王小奇第五次离家出走,父母亲朋四处寻找,直到 5 月 10 日,家网吧暗访后统计,进入网吧的未成年人占网吧总人数的 57.3。阅读上述案例,请从社会、家庭和学校三种教育力量如何整合,谈谈你的认识。答题思路:1)本案例反映的情况是一个值得引起全社会关注的现象和问题,从大的方面看
20、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从小的方面看,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个体的发展。2)本案例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三种力量结合的重要性。3)本案例应着重从社会教育的角度阐述,作为政府应采取强硬的措施,以减少上述现象,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的环境。作为经营者,应自觉按照国家的政策和法律,合法经营,关注自己的良知,关注未成年人的活动范围,尽量不与之相悖。社会应开展多种有益的教育活动方式,协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吸引学生参加,为其成长创造条件。4)家庭教育应注意方式方法,让孩子的学习、人格同步成长。13.据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 2001年 79 月的调查:对家长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评价内容方
21、面学校比较重视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一般用分数的方式反馈给学生家长,但是孩子在品德、心理、能教师喜欢的学生大有人在。对上述调查的结果,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答题思路:1)从对学生的评价看,应建立全面、合理的评价体系,不仅评价学生成绩,而且要综合评价学生的品德、能力、人格等。2)家庭教育也好、学校教育也好,都应该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决不能只看成绩,搞“一俊遮百丑”,有的时候,仅仅成绩好,并不代表其它的素质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配合,应营造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关注全面。3)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学生的各个方面的教育中应注意方式和方法,协调配合,不可把家庭变成“付学校”,二
22、者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上都是不一样的。这一点尤其引起重视。4)可以参考前面的“麦克阿瑟将军的祈祷词”和上述案例。14.这孩子该不该退学时间:2001 年 4月 25 日致电人:李女士夫妇事由:学校以孩子不是一般的淘气,帮助无数次,但均无效果,并危及其他同学为借口责令我们孩子必须退学,尽管我们夫妻俩多次请求学校给孩子一个机会。我们认为,孩子表现不好与学校教育有关,不应该让孩子意退了之,毕竟孩子只有 13 岁,才上初一。请从依法施教的理念进行分析。答题思路:1)孩子不应退学,因为,他只上初一,还处于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责令孩子退学是不明智的违法行为。2)所违法令有:国际上的,1989
23、 年 11 月 20 日的儿童权利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3)学校应无条件让该学生复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教育教育学生,使之有所长进。4)学校、家庭应密切配合,帮助孩子从各方面有所进步。15.批评、惩罚与爱心据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 2001 年79 月的调查:78.5的教师主张“教师为了教育孩子应做孩。对以上调查的结果你有什么感触?请用当代学生观的理念进行分析。答题思路:1)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处于冲突之中,他们主张“教师为了教育孩子应做孩子的知心人。”,但实际是“存在着教师体罚、讽刺、挖苦学生的现象”,且这样非理性的做法是“出
24、于对学生负责和对学生有爱心。”这种矛盾的心理反映了教师转变观念,树立新型学生观的历程将是长期的、痛苦的。2)教师们应意识到批评、惩罚爱心。爱心的表现是前面说讲的海伦老师的“优点单”、麦克阿瑟将军的祈祷词,爱心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而惩罚会导致不良人格和个性的发展,等他们成人后,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3)学生对此是不满意的,只是他们还没有意识到并对此提出自己的想法。这也正是教师改变自己的时间和空间。4)教师应树立的当代学生观有: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尊重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发展性的理念;依法施教的理念;自我教育的理念。16.美国初一学生的一节数学课。教师的教学步骤是:1.写出三组例
25、题: 33 = ( 9) 88 = (64) 1111 =(121)24 = (8 ) 79 = (63) 1012 =(120)(以上可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如果 2525 = 625 那么 2426 = ? (624)3.你发现了什么,举例说明。 4.用语言表述你的发现。5.用数字符号表示。n 2 =( n1)(n + 1)+ 16.学生自己证明。用有关教学理论分析以上案例,说明本案例中教师教学的特点,教师为什么这样做?结合自己的教学你有何想法?答题要点:1.本案例中的教师并没有把教学目标简单地放在解题和运算上,而是针对一个问题进行讨论。2.这个问题通过教师的例题和教学步骤进行引导,“由
26、学生自己发现应得的结论 3.本案例注意到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4.分析中应依据相关的教学理论,如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等。17.一次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根据句子的意思在括号中填写成语。有一条是“思想一致,共同努力”,一位女生写的是“齐心协力”,老师判错,因为答案是“同心协力”。还有一条是“刻画描摹的非常逼真”,这位女生填了“栩栩如生”,老师也判错,因为答案是“惟妙惟肖”。你是如何认识以上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根据教育评价改革的有关理论,分析此案例,并提出你对学生评价的理解和建议。(要有自己的分析、说明,不少于 300 字)答题要点:1.依据现代评价观,在此案例中不应该只认定单一的所谓标准答案,因此教师
27、的做法是不对的。2.依据现代评价观分析此案例,说明教师做法为什么不对。3.说明现代教育评价观的主要观点。18.美国一中学在学习有关“经济萧条”这一单元内容时,教师在教室的屏幕上放映 1933 年银行提款浪潮的幻灯。同时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1.你从从银行提出款吗?3.如果提不出来,你将怎么办?4.解决这一问题可能采取的措施?请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分析以上案例。答题要点:1.简要说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2.本案例不是以被动的教师讲授为中心,而是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场景,让学生置身于所学习的“历史环境”之中,亲身感受和体验。3在个人体验的基础上, 进行富有刺激性的互动学习,使学生在教师和
28、同学、同学和同学的互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体会、思考,建构起自己关于经济崩溃的知识结构。4本案例注意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9.一位老师在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有这样一段师生双边活动:学生答:“牺牲了。”有人认为这是启发式教学,你认为是吗?为什么?请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进行分析。答案要点我认为这种方式不是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之自觉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地能力。这是教学方法地指导思想。从实例来看,老师只是就课本内容与学生进行了简单的问答,只是回答的一个已知的事实,并没有启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故称不上启发式教学。20.前不久,我在
29、xx 小学见到一位教师给一名学生脖子上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数学 23 分,语文 46 分。”这个学生耷拉着脑袋,满眼泪花。你的感触是什么?请从教师职业道德和义务方面分析这位教师的行为。要点:这是一个令人痛心、遗憾的场景,这位教师的行为违背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准则规定:教师要“为人师表”、“热爱学生”。教师法规定:教师有“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义务。从这位教师的行为看,表面上是对学生成绩不好的处罚,实际上是对学生心灵的摧残,严重损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不仅没有达到教育的目,而且对孩子的终生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对其他孩子
30、造成不良影响:一是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地位,任意伤害学生,使学生怕;二是对教师的行为不耻,造成厌学,对老师恨。像这位教师这样的行为在我国基础教育中不少,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十分重要。21.为了检查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情况,市教委检查组上午 8 时前来到了 xx 学校。检查组长向该校校长说明来意后,校长说:“我们学校对素质教育十分重视,课外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有科技小组、美术小组、音乐小组,但现在学生的正在上课。下午课外活动时,请你们指导。” 你认为该校对素质教育理解正确吗?为什么?我认为该校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有失偏颇。该校领导对两个问题没弄清楚,一是对素质教育不理解。素质教育一般来说包括六大方面
31、,即素质教育政治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这位校长对此毫无了解,可想该校怎么开展素质教育的。二是这位校长把课外活动与素质教育的概念搞混淆了,二者是有区别的。22国外有人调查统计了某一家族的八代人 136 名家族成员,发现其中有 50 名男子都是音乐家。有人认为,这是遗传因素决定的。你认为对吗?应怎样看待这一现象?说明遗传的因数是不容忽视的。代代相传的生物质体音乐感觉的灵敏度、知觉的广度和良好的音乐思维等,为这个家族音乐家辈出奠定了物质的基础。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为音乐家的成长提供了温床。可以想见家族的音乐氛围、文化熏陶对后辈的影响,才使的后
32、代人才辈出。23有人说:“学习和研究教育学是学校领导的事情,教师是从事教学的,只要把学生教好就行了,学不学教育学无所谓。”这种认识对吗?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可以肯定地说这种认识不对。教师应该学一点教育学、心理学。因为教育学和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及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为教师提供了必备的教育理论素养,如学生心理发展规律、道德形成和发展规律、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等。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就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素养,了解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能自觉地以教育规律指导自己的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既关系到教育质量的高低,又影响到教师职业的发展。因此,教师
33、应自觉地学习和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不能视之为与己无关的事情。24有些教师要求迟到的学生先喊“报告”,待讲课教师允许后从前门进去,说明迟到理由经教师同意后方能入座;有些教师怕影响多数同学听课,将迟到学生一律关在教室外,待讲完课才让进入教室;还有的教师允许迟到的学生进入教室,但都在教室里罚站很久。你认为这几种做法如何?应如何正确对待?答题要点:我认为这几种做法均不妥。理由是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其行为即使有某些不当之处,也是可以谅解的,而不是教师借以处罚学生的借口。案例中的几种做法,都在不同程度上伤害了孩子,是对孩子的变相惩罚。我认为较平和的做法是,教师在不中止教学的情况下,目示孩子到坐位上
34、,使孩子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对于经常迟到的孩子,可以了解情况后再做思想工作,或者请家长配合。对于习惯不好的学生,只能期待,毕竟教育不是万能的。25有一次,女教师画了一个圆圈儿问大学生:“这是什么?”大学生思考良久,才底气不足地说了一句:“可能是零。”又一次,女教师画了个同样的圆圈儿问一群小学生:“这是什么?”孩子们立即七嘴八舌地回答:“是太阳。”、“是烧饼”、“是足球”、“是西瓜”?“是老师的大眼睛!”女教师听了,不由得目瞪可呆!你对这一现象有什么看法,请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观点分析。要点:这一现象应引起我们的反思。长期以来,狭隘的教育教学导致了学生思维定势的形成,限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发
35、展,使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越没有思维能力。美国曾有这么一则案例。一个幼儿园的老师教孩子说:天鹅的形状象 2。孩子回家告诉了母亲。这位母亲向州法院起诉了该幼儿园,诉由就是这种教法限制了孩子的想象能力。如果老师没有说天鹅的形状象“2”,我的孩子可以把天鹅想象成别的什么。结果是这位母亲胜诉。这给我们一个启示:教师的任务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告诉学生“是什么”,而是引导孩子“怎么想”。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精神只能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状况下得到充分发展。在我国目前教育状况下,教师和家长要考虑的恐怕是如何保护孩子的想象潜能,切莫随意“开发”孩子的智力,在你没找着好的办法前。26“新时期中小学师生关系大调查
36、”中,从学生答卷反映的情况看,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只有 12.3%的学生首先想到教师,“心里有话要说的时候,”只有 48%的学生找老师说。而从教师答卷调查结果看,却有 90.2%的教师认为“所有学生”或者“大部分学生都很信任”自己,有81的教师愿意与“所有学生”或者“一部分学生”交朋友。而当调查问到“有人认为,对学生适当体罚是必要的”,居然有 53教师“可以理解”,认为“确有一定效果。”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你认为新时期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怎样的。要点:(1)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臣属关系,教师有与“天地君亲”并立的地位。常听许多家长讲(教师也是这样认为):老师的话是圣旨。在这种关系下,教师对学生前
37、途有着类似于“生杀予夺”的权利,学生对教师只有“敬”“畏”,即使心里不服,也不敢逾越。所以问卷中才有如此反映。(2)新时期师生关系理应有转变,关键是改变传统的“师尊”而为“互尊”,教师应把学生视为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自主意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教师是平等的关系,教学中应平等对话交往。至于能否成为朋友关系,要看双方的情感需要和培养,当然,那种关系是一种境界,真的达到非平常力所能为。27有个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上课时特别爱举手回答问题,甚至有时老师问题还没说完,他便把手高高举了起来,让他起来回答时,他又不会。老师课下和这位同学聊天,问他原因,该生说:“班上的同学总笑我成绩不好,说我
38、傻那以后,这个学生在学习上很有起色,不久就跨入了先进生的行列。 你认为这位教师的做法如何?请从教师的职业道德方面进行分析。要点:(1)这位教师的做法好高明。(2)高明之处在于他不仅模范地遵守了教师应有地职业道德,表现了对学生地真心热爱,更重要地是他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了学生地自尊心,给予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其结果也说明了这一点。(3)这位教师具有新型的学生观,和学生是真心朋友。28前不久,笔者在一次出差途中,恰巧与某旅行社组织的一个小学毕业生夏令营同在一个硬卧车厢。在十几个小时的旅行中发现,这批小学生不仅有的带着真皮旅行包和高档生活用品,而且许多孩子不吃团里发放的方便食品,大量购买饮料、食物、纪
39、念品,甚至三俩结群走七八节车厢到餐车吃“小炒”,十元一盘的果盘更是供不应求如何看待这些孩子的消费现象?请从劳动教育或三结合教育方面进行分析。要点:这是一个很老套的问题,回答的方法很多:其一:如果这是一群独生子女,其行为是可以理解的,虽然属于不正常的消费行为,何况是在旅行途中,干吗非得让孩子过那种苦日子呢?这不是值得大惊小怪的问题。其二:中国教育现状就是这样,社区教育跟不上,学校教育严,严在智力培养上,其余不管;家庭教育缺乏理性,对孩子的严要求主要表现孩子的学习成绩上,除此外,什么都可以满足孩子的要求,哪怕是不合理的要求。其三:解决的办法是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努力。管在平时,
40、教在小事,注意养成教育。29我是一个 9 岁孩子的家长。在孩子5 岁时,我就开始带孩子去各种特长班上课,以培养和开发孩子的智力。可是,近一段时间,孩子拒绝去特长班上课,在学校也拒绝学习任何新东西,而且性格变得孤僻。我想尽了各种办法,他都不肯再学习。我真不知道怎么办,请帮助我。这位家长望子成龙的努力为什么适得其反?请从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关系进行分析。这位家长望子成龙心太切,违背了孩子生理、心理发展规律。五岁的孩子,尚处在幼儿期,玩和游戏应该是孩子的主要工作。但这个可怜的孩子已经被迫学习各种特长了,其生理和心理都不堪重负,正常的需要受到压抑,久而久之,终于导致家长最不愿看到的现象。这个孩子因为从小
41、压力过大,以致性格扭曲,产生了厌学、拒学现象,应引起家长的反思;教育应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违背规律,是没有好的结果的。家长可以试着变换方法:不要操之过急,给孩子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带孩子出去玩,注意不是学什么一技之长,开阔视野,培养各方面的兴趣,激发好奇心;待孩子性格、天性恢复后,再因势利导循诱之。30.“排名榜”带来了什么?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期末考试刚刚结束,几位学生怯生生地找班主任,几乎是用哀求的语气对老师说:“别给我们排队了。”孩子目光里充满了惶恐与不安。这位教了 20 多年的教师心头一热,而眼湿润了。事后,他对记者说:“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到了那一份沉重。”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课程调查
42、显示:96%的学校给学生按考试成绩排名次,经常排名次的占68%;75%的学生对全班公布分数和派名次感到紧张、害怕、甚至讨厌。请依据以上事例,分析“派名榜”带来了什么?(分析文章必须在 300 字以上)要点:1)排名榜的起因:任何教育现象都是社会现象的缩影和反映。排名榜是现实存在的教育现象,自有其滋生的温床。它是我国教育资源严重匮乏的表征,是我国教育体制的表征,是应试教育的本质表现。2)排名榜的实质:排名榜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视分数为教育的唯一评价标准,忽视学生成长的过程及其其它素质的培养和表现,违背了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十分偏激、片面的教育现象。但要完全改变则需要时间。3)排名榜的后果:严重违背教
43、育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损害学生的自尊心,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案例中就是这样的情形;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排名榜刺激学生,就会导致学生只重视课本知识的学习,只会考试,而不重视其它素质的发展,成为一名狭隘、投机的人。不利于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行,妨害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最终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4)改革的方法:推行素质教育,建立全面、公正、合理的有激励的教育评价体系。31.北京史家胡同小学正在实施“小博士”工程,要求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自愿完成一项“长作业”,少则两周,多则三四个月,自己研究探索某一个专题,或完成一部童话作品,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让学生在探索中自主学习。请根据上面
44、的案例与传统学习方式进行比较,分析新课程改革可以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哪些变化?要点:上面案例可以看出,新课程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1)首先是学习方式的改变。传统学习方式是老师教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而小博士工程中,学生要完成课题采用了包括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等学习方式,这些方式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以及学生主体性意识的提高等。(2)研究性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了学习。通过探究获得了智力能力的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做课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选择课题、搜集资料、调查研究、资料分类整理、得出结论、研究成果汇报等
45、。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社会交往活动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都能得到锻炼与提高。(3)在课题研究中,有些同学采取小组合作方式,分工合作,可以培养学生协作精神、沟通技巧,带动、增加所有学生的参与性。(4)在上面的学习方式中包含着自主学习方式。学生通过自定课题、自己制定课题完成的时间、自己安排研究进度、研究方式等,最终提高了自己的元认知学习能力。(5)上述课题都与社会现实生活有关,激发、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精神,改进学生的学习态度。32. “孟母三迁”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故事,它说明了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决定的作用。你赞成这个说法吗?请就环境与人的发展关系谈谈你的看法。答题思路:人是在
46、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及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发展着的,人不能脱离环境而存在。从上面的故事可以看出,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1)环境影响着个体的身心发展的内容。孟子家居墓地时,他学到的是丧葬礼仪;身居闹市,他学的是买卖;而在学校附近,他则开始潜心于学问。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让学生处于怎样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将直接影响到他未来的成长。因此作为学生通常所处三种环境:学校、社区和家庭,应该形成一股合力,共同承担起优化环境的责任,肩负起教育的功能,给学生一方净土。作为学校,应该创设积极向上的学风、校风。作为家庭,应给学生一个民主和睦、相互之间充满爱与尊重的家庭氛围,以满足学生成长的心理需求
47、,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教师要教育学生,使其能够辨别是非,抵制不良现象的影响。(2)环境对人的影响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和偶然性。孟子在与人的交往中,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耳濡目染,通过好奇、模仿从环境的影响中学到了不同的东西。儿童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时期,缺乏对是非的判断能力,可塑性很强,很容易受环境影响与左右。作为家长或老师,应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要以身作则以榜样的作用教育影响学生,并利用环境创造机会启发教育学生。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如果没有孟母“断杼教子”使其幡然悔悟,及以后的发愤笃智、朝夕勤学,也不会有后来的圣人、大儒。因此,根本上还是要变“我要你学”为学
48、生自己想学、自己乐学,才能最终成才。33. 2003 年全国“十杰教师”朱兆林曾教过一个叫赵宁的学生。这个有着“领袖”能力的男生,曾经带着自己的足球队员偷偷翻过围网进场踢球;曾经为了保护“小同学”和人打架留下青紫的伤痕。他各科成绩倒数,却有一个威武的绰号“将军”。“将军”十分喜爱军事,不论上什么课,赵宁都会借回答问题开始“军事话题讲演”。 结合上面的事例,请你谈谈对当代学生观的理解答题思路:1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教育的发展,人们的许多观念发生了变化,对学生的认识和理解也随之改变。其中,以人为本、尊重学生、视学生为发展中的人、依法施教、重视教师的自我教育已经深入人心。2“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指以人为基
49、点、从人出发又向人复归的教育思想。教育首先要尊重人,尊重人的个体生命和个别需求,尊重人的精神世界,尊重人的个性和差异。赵宁虽然各科成绩倒数,但十分喜爱军事,这就是赵宁的个性。朱老师充分尊重赵宁的个性,并因势利导,这是他取得成功的奥妙所在。3尊重学生,首先要做的是对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也就是对所谓“差生”和成绩优异的学生平等对待。在一般老师眼中,赵宁也许要被视为“差生”,但朱老师不但不歧视他,反而发现了他身上的闪光之点,以此为突破口,并加以鼓励。这无疑是符合一个教师应该具备的当代学生观的。4为什么要尊重所谓的“差生”?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还不是成熟的个体,所以不能把一个学生暂时的状况看“死”。赵宁由“各科成绩倒数”到考入军事院校的过程已经说明了这一点。34.新校长说:老师们的辛勤劳动和创造不能成为过眼烟云,教师的劳动不可能像工人那样量化记酬、也不能像农民那样个体承包,要克服干好干坏都一样的弊端,就必须把教师的功绩记录在案,业务档案具有权威性,可以为今后教师晋升、提工资、奖励提供详实客观的依据,也是学校的财富。业务档案只记功不记过。建立业务档案后,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