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复习资料材 0801-2 班1、混凝土的概念及分类:凡是以胶凝材料、散粒状材料以及必要的外掺组分按比例配制并经硬化而得到的人工石材。 分类:(1)按结构分,普通混凝土、多孔混凝土、大孔混凝土(2)按表观密度分,特重混凝土、重混凝土、轻混凝土、特轻混凝土(3)按性能特点分,传统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智能混凝土(4)按施工方法分,普通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2、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及各组成材料的作用(1)水泥和水:水泥浆体在硬化前起润滑作用,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可塑性,在硬化后起胶结和填充作用(2)集料:经济方面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成本,性能方面增强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耐久性及改善力学性能(3)矿物掺合料:节约
2、水泥,改善混凝土性能(4)化学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性能3、工程对混凝土拌合所用水泥的要求:水泥的强度等级,使用条件下的稳定性,水泥的强度发展规律,其他特殊要求4、集料对混凝土性能可产生哪些影响?经济上: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成本;性能方面:增强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骨架作用) 、耐久性,改善力学性能(在荷载条件下变形量减小,刚度增加,结构稳定性增加) ,添加特殊骨料可配制特种混凝土(轻混凝土)5、集料的主要技术性质?(1)强度(2)常规物理性质: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空隙率、密实度(3)吸水率和含水率(4)砂的溶胀(5)体积稳定性(6)骨料的颗粒形状及表面状态(7)有害杂质含量(8)级配与粗
3、细程度6、评定普通集料强度的方法有哪几种?其中哪一种为集料的真实强度?(1)测母材强度:将母材加工成 50*50*50 的立方体试件或 50*50 的圆柱体试件测其抗压强度(2)压碎指标:压碎指标越大,强度越低(3)筒压强度(用于测轻骨料):数值越大,轻骨料强度越高。 第一种母材强度为真实强度7、普通混凝土粗集料为什么对其颗粒形状及表面状态进行评定?理解棱角系数的概念。我国对颗粒形状要求是如何规定的?集料的颗粒形状会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及硬化后的强度,表面特征主要影响集料与水泥石之间的粘结性能,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尤其是抗弯强度。 棱角系数:以 67 棱角系数以 67 减去按规定的方法将集料填满
4、容器时,固体体积所占的份数。 (67 代表最圆的卵石用同样的填充方法所得的固体体积份数)所以“棱角系数”即表示超过圆形卵石空隙率的百分数。 我国规定:粗骨料中有时含有针状颗粒(颗粒长度大于该粒级平均粒径的 2.4 倍)和片状颗粒(厚度小于平均粒径的 0.4 倍)。这种针、片状颗粒过多,会降低混凝土强度,它们的含量应符合标准中的规定。 8、理解集料级配概念,论述集料的颗粒级配对工程的意义。说明连续级配及间断级配集料进行堆积时,哪一种可获得更小的空隙率?集料的颗粒级配,表示集料中不同粒径的颗粒粒径搭配情况。 意义:良好的级配能使骨料的空隙率和总表面积均较小,从而使所需的水泥浆量较少,则混凝土的体积
5、稳定性和耐久性就好,而且相同水泥用量下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工作性都会变好。 连续级配是指集料颗粒由大到小连续分级,较小颗粒填充在较大颗粒的空隙,空隙率较小;间断级配是在连续级配中人为剔除一个(或几个)粒级,大集料空隙由小许多的小粒径颗粒填充,使得集料的空隙率更低。9、说明集料最大粒径对混凝土在经济及性能上可能形成的影响。经济性:粒径越大,其表面积相应减少,水泥浆用量减少,减小成本;性能上:(1)大粒径集料可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2)最大粒径超过 40mm 后,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3)最大粒径过大,混凝土在搅拌、运输及振捣时易产生离析、损坏叶片、堵塞泵管或振捣不实;(4)结构限制:最大粒径不
6、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 1/4,不得超过钢筋间最小净距的 3/4,不得超过板厚的 1/2,不得超过 50mm。10、理解流变学概念,说明三大流变基元的流变学方程及在固定荷载作用下变形特征。流变学是研究物体中的质点因相对运动而产生流动和变形的科学,它以时间为基因,综合的研究物体的弹性应变、塑性变形和粘性流动以及它的粘性、塑性、弹性的演变。 (1)胡克弹性模型(表示具有完全弹性的理想材料): =E 当其在外力作用下,变形的大小与作用力成正比,外力取消后,物体能恢复原来的形状;(2)牛顿粘性模型(表示只具有粘性的理想材料):=* 假定一理想的粘性液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流动时,其剪应力与流动层间速度
7、梯度之比为一常数(3)圣维南塑性模型(表示超过屈服点后只具有塑性变形的理想材料):=0假定一理想塑性体,当时固体产生变形的力超过屈服应力时,在应力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物体就会产生塑性流动,如果这个外加的应力等于屈服应力,物体以匀速流动。11、利用麦克斯威模型解释应力松弛M=N-H 表示恒定变形下的应力变化历程在外力加在模型上的瞬间,首先产生弹性变形 ,随着外力作用时间 t 的增加粘性流动度也增大,如果在时间 t 内将外力除去,则弹性变形立即恢复,而残余的永久变形为粘性流动,如果外力作用在模型上后保持变形不变,则应力将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少,这是因为弹性变形转化为粘性流动的结果,在时间为无限小的 dt
8、 时,模型将发生 dr 的变形由上式可以看出,应力随时间而减小,这种现象称为应力松弛。12、画出勃格斯模型的流变学基元组成。画出在外力一定时,勃格斯模型的变形规律。13、画出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变学模型,指出混凝土拌和物的变形规律。流变模型宾汉姆模型:H-(Stv/N)变形特征:(1)瞬时有较小的弹性变形(2)克服一定阻力,发生较大的变形Stv 特种(3)存在一定的粘性,随时间延长变形增大N 特种流动曲线的基本类型:牛顿液体 非牛顿液体 宾汉姆体 一般宾汉姆体14、指出混凝土拌和物的混凝土学定义及 ASTMC125 定义。说明二者的区别。混凝土定义:流动性可塑性稳定性易密性(未量化) ;ASTMC
9、125:使一定数量的新拌混凝土在不丧失匀的前提下,浇注振实所需的功。 (内阻力;混凝土与钢筋、模板的摩擦阻力)15、混凝土工作性测试有哪些方法?我国主要采用哪两种方法?指出混凝土坍落度测试的流变学实质。塌落度法;流动度法;凯利球法;重塑数实验;工业粘度计;维皮实验;密实数法;倒置 SL 筒法。 塌落度法;流动度法。实质:测量混凝土的塑性强度。16、影响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的因素有哪些?能否加以定量说明?因素:(1)混合料的单位加水量对流动性的影响: (初始流动度为 y)nyKw(2)集灰比(Va/Vc)的影响:Va/Vc,y;Va/Vc,y;(3)砂率(Sp)的影响:有一个最适宜砂率;(4)材料
10、的影响(5)时间、温度的影响(SL 的损失):时间, SL 的损失,SL;温度, SL 的损失,SL。17、什么是混凝土的内、外分层?指出其危害。外分层:混凝土振捣密实过程中及完毕后,大颗粒下沉,小颗粒上浮而导致的混凝土不均匀现象。危害:强度不均匀;表面软弱起粉。 内分层:粗骨料间隙内砂浆中,砂颗粒及水泥颗粒下沉、水上浮的现象。危害:骨料下部水富集充水区域,孔,渗水通道18、什么是混凝土的界面过度区?说明混凝土界面过度区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过渡区:存在于在水泥浆体与集料结合的界面,过渡区是围绕大集料周围纳一层薄壳,此处的硬化水泥浆体的结构与系统中水泥石或水泥砂浆的结构有明显的不同,其厚度一般为
11、 1015m,是混凝土性能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影响:强度下降;非弹性破坏;f 拉 f 压 ;刚度下降;耐久性下降。19、影响混凝土界面过度区结构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界面过度区强度?掌握、理解中心质假说的内容。中心质假说理论指出的理想复合材料结构模型包括哪些内容?何为负中心质,吴中伟教授怎样解释负中心质对混凝土结构及其性能的积极作用?因素:孔的体积和孔径大小;氢氧化钙晶体的大小与取向层;存在的微裂缝。采用活性掺料,降低 CH 尺寸及取相性,增加密实性;降低 W/C,减少骨料下方的充水区域,也会使 CH 的尺寸减小,取向性差;骨料的粗糙表面,减小粒径制作工艺(搅拌,振实,养护等) 。 内容:该论
12、述将混凝土作为一种复合材料,混凝土是由各级分散相分散在各级连续相中而组成的多相聚集体。中心质假说持各级分散相命名为中心质,将各级连续相命名为介质。中心质与介质根据尺度各分为大、次、微 3 个层次,即大中心质、次中心质、微中心质和大介质、次介质、微介质。 理想结构的模型:(1) 各级中心质(分散相)以最佳状态(均布、网络、紧密)分散在各级介质(连续相)之中。在中心质与介质问存在着过渡区的界面,是渐变的非匀质的过渡结构。结构组成的排列顺序为中心质一界面区一介质。 (2) 网络化是中心质的特征。各层次的中心质网络构成水泥基材料的骨架。各级介质填充于各级中心质网络之间。强化网络骨架是提高水泥基材料性能
13、的一个必要条件。(3) 界面区保证着中心质与介质的连续性。因此,界面区的优劣决定了水泥基材料的强度、韧性、耐久性、整体性与均匀性的优劣。界面区不应是水泥基材料中的薄弱部分,因为它的作用是特中心质的某些性能传给介质,应是有利于网络结构的形成和中心质效应的发挥。强化界面区是提高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又一个必要条件。(4) 各种尺度的孔、缝也是一种分散相,分布在各级介质之中,因此,也是中心质。吴忠伟教授认为:在混凝土结构中所必然存在的作为特殊分散相的孔、缝不仅是混凝土结构的缺陷,当混凝土中的孔、缝尺度超过一定范围时,对混凝土的许多性能,强度、刚度、变形性能等力学行为及抗渗、抗冻、耐腐蚀等耐久性,起副作用。
14、(1)孔、缝能为水泥的继续水化提供水源及供水通道,又可成为水化产物生长的场所,为混凝土结构及性能的发展创造条件(2)由于混凝土中形成了各种中心质的网络骨架,所以荷载、干湿、温度等外界因素的作用,并非完全反应为外形体积的变化,而可能更多的反映在孔、缝的变化(3)尺寸较小的孔、缝,不但对混凝土的某些性能如强度在一定水压下的抗渗性无害,而且对轻质、隔热及抗冻性还有一定的变化(4)可利用孔/、缝网络来改善混凝土结构,如用聚合物浸渍形成大中心质网络。21、混凝土的变形性能分为哪两大类?混凝土内的湿度和温度等物理变化而导致的变形;化学反应而导致的变形。22、说明混凝土的干缩机理及影响因素。如何减少混凝土的
15、干缩?机理:(1)毛细孔失水,压力差导致孔壁收缩(2)凝胶孔失水。影响因素:混凝土配合比参数;环境湿度;干缩时间;骨料性质;集灰比;外加剂、掺合料。措施:减少水泥用量;增大集灰比;增大环境湿度;适当增大骨料粒径;减小混凝土内部细孔量。23、什么是混凝土的自干燥及自收缩?什么是混凝土的塑性收缩?自干燥:混凝土的失水过程。自收缩:混凝土在水化硬化过程中由于自身水化需水导致混凝土干燥而造成德收缩。塑性收缩:新拌混凝土硬化前的收缩。24、说明混凝土干湿变形规律:湿胀不能弥补干缩(如下图所示)原因:当毛细孔中的水蒸发完后,如继续干燥,则凝肢体颗粒的吸附水也发生部分蒸发。失去水膜的凝胶体颗粒,由于分子引力
16、的作用,使粒子间的匪离变小甚至发生新的化学结合而收缩。25、说明混凝土碳化收缩的机理: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产物 CH 与 CO2、H 2O 反应生成 CaCO3和 H2O 产生的收缩,其中包括:(1)CH 和水生成碳酸钙,固相体积减小,且生成的水的蒸发也使体积减小;(2)CH 的不断消耗使混凝土内碱度降低,高C/S 的 CSH 分解成为低 C/S 的 CSH,如 CC、H,导致体积减小;(3)孔隙率升高导致水泥石 E 降低,从而使混凝土抵抗收缩能力变差,变形增大。26、名词解释: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根据国家标准制作边长为 150mm 的立方体标准试件,在标准条件(温度 20+-2;相对湿度
17、90%以上)下,养护到 28 天龄期,测得的抗压强度值,用 fcu 表示。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 150mm 的立方体试件,在 28 天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不低于 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值。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代表值:用一组试件做实验测得的抗压强度的平均值或者是中间值。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采用棱柱体试件测得的抗压强度,试件可用 150*150*300 的标准试件,也可用非标准尺寸的试件。27、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有哪些?说明为什么粗骨料最大粒径越大,混凝土强度越低?(结合界面过渡区理论和中心质效应解释)影响因素:水灰比和水泥强度等级;骨料的特征
18、;集灰比;养护的温度和湿度;养护龄期;掺合料与外加剂;测试条件。原因:(1)最大粒径越大,集料总表面积下降,当外载一定时单位界面分担荷载变大,混凝土强度降低;(2)最大粒径越大,石子对表面水泥浆体的收缩限制作用大,由此产生的裂缝尺寸大,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3)最大粒径越大,界面过渡区结构劣化(晶体的取向性增大,晶胶比增大,晶粒粒径增大,裂缝增多) ;混凝土强度降低;(4)最大粒径越大,中心质效应距离减小,不宜叠加,强度降低;(5)最大粒径越大,粒径之间的差异越大,混凝土的不匀质性更大,强度降低;(6)最大粒径越大,则骨料自身缺陷越多,骨料强度下降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28、我国标准对混凝土抗压
19、强度试验作了哪些规定?详细说明原因。规定:制作边长为 150mm 的立方体标准试件,在标准条件(温度 20+-2;相对湿度 90%以上)下,养护到 28 天龄期,测得的抗压强度值,若采用非标准试件,需乘以相应的换算系数。 原因:对于同一混凝土材料,采用不同的试验方法,例如不同的养护温度、湿度,以及不同形状、尺寸的试件,其强度值将有所不同。29、理解葛里非斯断裂理论:在一定应力状态下,混凝土中裂缝达到临界宽度后,处于不稳定状态,会自发扩展以致断裂,裂纹在其两端引起应力集中,将外加应力放大,使局部区域达到了理论强度,而导致断裂。30、混凝土破坏过程分哪几个阶段?混凝土有几个可能破坏部位?哪里可能性
20、最大,为什么?初始裂缝、受力引发阶段、裂纹缓慢扩展阶段、裂纹快速扩展阶段、裂纹自发扩展阶段、混凝土破坏。破坏部位有:水泥石-集料的界面过渡区;集料颗粒内;水泥石或砂浆基体内。 界面过渡区。原因:在界面过渡区,有许多微细裂纹,且一般集料强度要高于界面强度。31、混凝土内部的初始裂缝是如何产生的?(1)温度裂缝:水泥水化放热,混凝土内部温度比外部温度高,温度应力使混凝土产生裂缝;(2)干缩裂缝: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快变形较大,内部水分蒸发慢变形较小,较大的表面干缩受到混凝土内部约束,产生较大拉应力产生裂缝;(3)塑性收缩裂缝:混凝土强度很小时表面失水过快,造成毛细管中产生较大的负压而使混凝土体积急剧
21、收缩,此时混凝土强度无法抵抗自身收缩,因此产生龟裂;(4)碱骨料反应和钢筋锈蚀产生的裂缝32、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有几种研究形式?各自意义如何?列举影响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因素。 (1)几种研究方式(静荷载作用下):初始弹性模量表示混凝土内部孔隙裂缝情况;切线弹性模量很小的荷载范围;割线弹性模量易测定,准确,过程常用;弦线弹性模量消除向上翘的影响;(2)动弹性模量:研究混凝土在变化荷载的情况下的强度变化;影响因素:试验条件 水泥石强度 过渡区 集料弹性模量33、理解混凝土弹性模量细观力学分析的并联、串联、赫莎、康脱模型。说明赫莎模型的缺陷。 (1)并连模型(刚度混合率): EE 1V1V 2E2 复合
22、材料弹性模量的上限(2)串连模型(柔度混合率): 1V1V 2 2 复合材料弹性模量的下限(3)H irsch 模型:总体是串列,上部体积:1X,下部体积:X1()(1)()mPcmPVx xEVEE(4)Counto 模型:连续介质包裹非连续体:1P 较软,Ep 低时,就相当于并列:1/31PcmPmVEE2P 较硬,就相当于串列:2/32/31/()()mPmPcmEEVE缺陷:在分散相(粒子相)为孔隙的情况下,Ep=0,用赫沙模型计算,Ec=0,不符合实际情况。34、什么是混凝土的徐变?其流变模型是什么?变形规律如何?说明影响混凝土流变的因素。徐变是材料在长期荷载作用下随着时间而增加的变
23、形。 勃格尔模型。变形规律:混凝土的徐变,在加荷早期增加得比较快,然后逐渐减慢,在居千年后则增加很少。在荷载除去后,一部分变形瞬时校复。此瞬时恢复的变形等于混凝土在卸荷时的弹性变形,较在加荷时的小。那些约在若干天内能逐渐恢复的变形,称为徐变恢复。最后残留下来的不能恢复的变形为残余变形。恢复性徐变约在加荷后两个刘础趋于稳定,而非恢复性徐变则在相当反的时间内仍继续增加。 影响因素:W/C;集料与集/灰;外加剂与掺和料;尺寸效应;应力状态;温度与湿度。35、什么是混凝土的抗冻性?混凝土的冻融破坏机理有哪两个?说明各自的内容。混凝土吸水饱和后,能抵抗冻融循环作用,不被破坏的性质。机理:(1)静水压力:
24、水结冰,体积膨胀,推动未结冰的水向周围迁移,迁移不自由,引起的压力。 (2)渗透压力:未结冰的细孔的饱和蒸汽压大于毛细孔的饱和蒸汽压,水分迁移;结冰后,冰水共存的孔中,盐浓度上升,小孔水向大孔转移。36、什么是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碱-骨料反应有哪几种主要类型?说明各自机理。水泥或混凝土中所含的碱与骨料中的活性组份作用,产生膨胀性物质,最终导致混凝土开裂的反应。(1)碱SiO 2反应:K 2OSiO 2mH 2OK 2OSiO2mH2O(无限吸水膨胀) ;机理:(颗粒表面,贯串颗粒) K2OSiO2mH2O 具有无限吸水膨胀性渗透压理论:水泥水化生产的产物类似半透膜,允许 H2O、Na(OH)
25、等进入接触集料,集料又阻止硅酸根离子外移,形成的渗透压造成破坏。 (2)碱碳酸盐反应机理:1 粘土膨胀说:白云石暴露于粘土,吸水膨胀 2结晶压理论:白云石分布于粘土及方解石基体中,粘土网状分布导致 K 、Na 、OH 等进入骨料内部,离子进入受限空间,产物结晶引入膨胀压力,破坏混凝土。 膨胀是由于反白云石化,粘土提供通道。37、理解混凝土的化学侵蚀。包括其类型,各种侵蚀的发生原因,影响因素及防止措施。混凝土在某些腐蚀性液体或气体介质的长期作用下,混凝土结构会逐渐受到破坏,强度和耐久性降低,这种现象称为混凝土的化学腐蚀。(1)软水的侵蚀(溶出性侵蚀)原因:孔隙率大及氢氧化钙的存在,使得氢氧化钙不
26、断溶于水中。 (2)盐类腐蚀:硫酸盐的腐蚀(在海水、湖水、盐沼水、地下水、某些工业污水及流经高炉矿渣或煤渣的水中常含钠、钾、铵等)和镁盐的腐蚀;原因:盐类的溶解性和膨胀对混凝土产生破坏(3)酸类腐蚀:原因:酸和氢氧化钙发生反应,氢氧化钙浓度降低,水泥石中其他水化物分解(4)强碱的腐蚀: 氢氧化钠+铝酸盐易溶的铝酸钠(5)除冰盐的破坏影响因素:(1)W/C;(2)孔隙率(3)含气量气泡间距。防止措施:(1)根据侵蚀环境特点,合理选用水泥品种。例如采用水化产物中氢氧化钙含量较少的水泥,可提高对软水等侵蚀作用的抵抗能力。(2)提高水泥石的紧密程度。硅酸盐水泥水化只需水(化学结合水)23左右(占水泥质
27、量的百分数),而实际用水量较大(约占水泥质量的 40一 70),多余的水蒸发后形成连通的孔,腐蚀介质就容易进入水泥石内部,从而加速了水泥石的腐蚀。在实际工程中,提高混凝土或砂浆密实度的各种措施如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降低水灰比,仔细选择骨料,掺外加剂,改善施工方法等,均能提高其抗腐蚀能力。(3)掺加引气剂,含气量 6%以上。38、混凝土内的钢筋锈蚀主要是哪两种原因造成的?说明锈蚀原理及其规律,如何防止混凝土内的钢筋锈蚀。原因:(1)由于不同金属的存在和钢筋本身的不均匀性导致电位差的产生;(2)钝化膜的破坏。原理:(钢筋的不均匀性浓度差及钝化膜破坏原电池反应)1阳极:Fe2eFe 22阴极:无
28、O2:2H +2e=H2有 O2:O 2+H2O4e4(O H) 3总反应:Fe O 2+H2OFe(O H ) 2Fe(O H ) 2 + O2+H2O 2e= Fe(O H ) 3规律:Fick 第一扩散定律防止措施:增大保护层厚度;提高强度,降低 W/C,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外加剂;降 Cl 的扩散系数,掺加混合材;K 2O 、Na 2O 对防锈有利;混凝土密实;NaNO 2阻锈,强氧化剂。39、何为高强混凝土?结合中心质假说和界面过渡区理论叙述配制高强混凝土的技术路线。在我国通常将强度等级等于和超过 C50 的混凝土称为高强混凝土。技术路线:(1)从原料控制:采用优质水泥,优质骨料,超
29、细矿粉掺合料,高效减水剂(2)从配制和施工方面控制:采用低水灰比,浇筑捣实;(3)采用良好的养护条件。40、何为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与高强混凝土有何不同?谈谈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高 性 能 混 凝 土 (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 称 HPC) 是 一 种 新 型高 技 术 混 凝 土 , 是 在 大 幅 度 提 高 普 通 混 凝 土 性 能 的 基 础 上 采 用 现 代 混 凝 土 技 术制 作 的 混 凝 土 。 它 以 耐 久 性 作 为 设 计 的 主 要 指 标 , 针 对 不 同 用 途 要 求 , 对 下 列性 能 重 点 予 以 保 证
30、:耐 久 性 、 工 作 性 、 适 用 性 、 强 度 、 体 积 稳 定 性 和 经 济 性 。高 性 能 混 凝 土 不 一 定 是 高 强 的 , 他 主 要 以 耐 久 性 为 主 要 指 标 , 高 强 混 凝 土 不 一定 也 不 一 定 具 有 高 性 能 。 特 点 : 1.原 材 料 上 , 除 了 常 规 的 材 料 外 , 必 须 使 用 化学 外 加 剂 和 矿 物 掺 合 料 , 而 且 后 两 种 可 以 是 一 种 也 可 以 是 多 种 复 合 , 这 在 选 材上 就 要 求 与 水 泥 具 有 良 好 的 相 容 性 , 多 种 的 外 加 剂 ( 或 细
31、 掺 料 ) 之 间 要 求 合 理匹 配 , 使 具 有 黄 金 搭 配 , 叠 加 效 应 的 效 果 , 增 加 了 选 材 的 复 杂 性 ; 2、 配 比 上 ,为 了 适 应 高 耐 久 、 高 强 的 要 求 , 使 用 的 是 低 用 水 量 ( 180) ,低 水 胶 比 ( 一 般为 0.28-0.40) , 控 制 胶 结 材 料 总 量 不 大 于 550; 3、 性 能 上 , 具 有 高 耐 久 性( 抗 渗 、 抗 冻 、 抗 腐 蚀 、 抗 碳 化 、 抗 碱 骨 料 反 应 、 耐 磨 等 ) , 良 好 的 施 工 性( 大 流 动 度 、 可 泵 性 、
32、均 匀 性 ) , 良 好 的 力 学 性 能 ( 早 强 后 强 均 高 ) ; 良 好 的尺 寸 稳 定 性 , 合 理 的 适 用 性 与 经 济 性 等 。 总 之 , 具 有 良 好 的 综 合 技 术 性 能 , 能满 足 各 种 工 程 结 构 的 使 用 要 求 。41、何为活性粉末混凝土?应用中心质假说及界面过渡区理论分析 RPC(活性粉末混凝土)获得高抗压强度的原因。1993 年,法国人仿效 DSP 材料,将被认为是导致混凝土容易产生缺陷的粗集料剔除,再根据密实堆积原理,减小细集料粒径,在热压条件下成型,并高温蒸压而成。由于界面过渡区结构恶化不严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强化,
33、使得骨料的中心质效应很好的叠加,利用强度增高;钢纤维在 RPC 内部网络化,其增强作用利于强度提高;磨细砂、水泥、硅灰相互填充空隙,形成网络化接触,很好的发挥各级中心质的增强效果,利于强度提高;RPC 无粗骨料,骨料总表面积大,单位表面积(即与水泥粘结面积)承担荷载较低,材料不易破坏;骨料表面吸附水膜薄,水泥水化产物中的晶体尺寸小,取向性低,利于强度提高;由于细颗粒增多,保水性增强,过渡区局部水灰比不增大或增大幅度较大,过渡区强度降低不多;硅灰与水泥水化得到的氢氧化钙二次水化,使液相中氢氧化钙浓度降低,强度增大。42、谈谈水灰比对硬化前后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硬化前: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硬化后: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