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缺氧一、单选题1、缺氧的概念是A.血液氧饱和度降低 B.吸入气体氧分压降低 C.组织供氧不足或不能充分利用氧D.血液氧含量过低E.血液氧容量降低答案C题解组织得不到充足氧,或不能充分利用氧使组织的代谢、功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产生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之为缺氧。2、动脉血氧分压是指A.100ml 血液中实际含有 O2 的毫升数B.溶解在动脉血液中氧分子所产生的张力C.血红蛋白和氧结合力的大小D.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 50时的氧分压E.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答案 B题解血氧分压是指溶解在血液中氧分子所产生的张力。3、低张性低氧血症主要血气特点是A.血液氧分压低于正常 B.血液氧含量低于正常 C
2、.血液氧容量低于正常D.动脉血氧含量低于正常E.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答案 E2题解低张性低氧血症主要特点是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使动脉血氧含量减少,使组织供氧不足。4、血液性缺氧时A.血氧容量降低 B.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C.血氧饱和度降低D.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 E.血氧含量正常答案 A题解此类缺氧是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主要特点是动脉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正常、血氧容量降低,从而导致血氧含量减少。5、血氧饱和度一般是指A.血液中溶解的 O2 量和总 O2 量的比值B.Hb 结合的 O2 量和所能结合的最大 O2 量的比值C.HbO2 和未结合 O2 的 Hb 的比值D.HbO2 和 Hb
3、总量的比值E.未结合 O2 的 Hb 量和 Hb 总量的比值答案B题解血氧饱和度一般指血红蛋白实际结合的氧量和所能结合的最大氧量的比值。6、决定血氧饱和度最主要的因素是A.血液 pH 值 B.血液温度 C.血氧分压D.血液 CO2 分压E.红细胞内 2,3-DPG 的含量3答案 C题解血氧饱和度主要取决于血氧分压。7、下列关于低张性缺氧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血氧容量正常 B.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降低 C.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 D.静脉血分流入动脉是病因之一 E.可出现呼吸性碱中毒答案 C题解 低张性缺氧的发生原因主要有:吸入气体中的氧分压过低;外呼吸功能障碍;静脉血分流入动脉。血氧变化
4、特点为血氧容量正常,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低于正常,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可接近正常,当动脉血氧含量明显降低时,动静脉氧差可减小。由于动脉血过低的氧分压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使肺通气过度,排出二氧化碳过多,可出现呼吸性碱中毒。8、大叶性肺炎患者引起低张性缺氧时血氧改变是A.血氧容量下降 B.动脉血氧分压下降 C.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D.静脉血氧含量升高E.动静脉氧差增大答案 B题解低张性缺氧的血氧改变为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氧含量降低,氧饱和度下降,静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也降低,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偏低或接近正常,血氧容量一般正常。9、血液性缺氧的血氧指标变化是4A.动脉血氧分压下降 B.动脉
5、血氧含量正常 C.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D.血氧容量降低E.动静脉氧含量差增加答案 D题解血液性缺氧是由于血红蛋白的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血液携氧能力降低,因血氧容量降低以致动脉血氧含量降低,对组织供氧减少而引起。其动脉血氧分压、氧饱和度可正常。10、一氧化碳中毒造成缺氧的主要原因A.O2 与脱氧 Hb 结合速率变慢 B.HbO2 解离速度减慢 C. HbCO 无携 O2 能力D.CO 使 RBC 内 2,3-DPG 减少E.以上都不是答案 C题解一氧化碳中毒时,血中 HbCO 大量形成,其不能携带 O2 是造成缺氧的主要原因。11、引起肠源性发绀的原因是A. 一氧化碳中毒 B. 亚硝酸盐中毒 C.
6、 氰化物中毒D. 肠系膜血管痉挛E. 肠道淤血水肿答案 B题解亚硝酸盐能将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 形成高铁血红蛋白(HbFe 3 OH)而丧失携氧能力,导致缺氧。常因大量食用腌菜或变质残剩菜后,5肠道细菌将其中所含的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而引起。高铁血红蛋白呈咖啡色或青石板色,故皮肤、粘膜显示类似发绀的颜色,而称为“肠源性发绀” 。12、循环性缺氧时血氧指标最特征性的变化是A.动脉血氧分压正常 B.血氧容量正常 C.动脉血氧含量正常 D.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 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答案 E题解循环性缺氧是指组织器官血液灌流量减少或血流速度变慢而致的缺氧。由于毛细血管血流量少或血流缓慢,
7、组织从单位容积血液中摄氧较多,因而静脉血氧含量低下,结果使动静脉氧含量差明显增大,这是其不同于其他各类型缺氧的血氧特征。单纯性循环性缺氧患者,动脉血氧分压、氧含量、氧容量及氧饱和度均可正常。13、最能反映组织性缺氧的指标是A. 血氧容量降低 B. 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C. 动脉血氧含量降低D.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少E.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加答案 D题解组织性缺氧是由于组织细胞生物氧化障碍,利用氧的能力减弱所致。因此,它的突出特点是静脉血氧含量高于正常,而动脉血氧分压、氧含量、氧饱和度及氧容量均可正常,故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少。14、氰化物抑制生物氧化使组织利用氧能力减弱的机制是A.与氧化细胞色素氧
8、化酶结合 6B.与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 C.增高线粒体内膜对 H 的通透性D.抑制 ATP 合成酶的活性E.造成氧化磷酸化脱耦联答案 A题解 CN-与氧化型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三价铁结合为氰化高铁细胞色素氧化酶,使之不能还原为还原型的细胞色素氧化酶以致呼吸链中断,生物氧化过程产生障碍,组织利用氧能力减弱。15、血氧容量正常,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正常,静脉血氧分压与氧含量高于正常见于A.心力衰竭 B.呼吸衰竭 C.失血性休克D.氰化钠中毒E.慢性贫血答案 D题解从血氧检查结果来看,血氧容量正常与慢性贫血不符;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正常,则与呼吸衰竭不符;静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高于正常,不可能发生于
9、失血性休克和心力衰竭,而仅能发生于组织性缺氧,因此,只有氰化钠中毒才可呈现上述氧改变。16、血液性缺氧导致细胞缺氧的机制是A.动脉氧分压降低 B.单位时间内毛细血管血量减少 C.血氧容量降低 D.静脉血氧含量增高E.细胞内呼吸障碍答案 C717、组织性缺氧导致细胞缺氧的机制是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B.血液氧饱和度降低 C.组织利用氧障碍 D.毛细血管血液量减少 E.血液氧容量降低答案 C题解组织性缺氧,是由于内呼吸障碍,使组织不能利用氧。18、急性缺氧引起下列哪一类变化?A.肺小动脉收缩,肺血流阻力增大,肺动脉压升高B.刺激化学感受器,反射性通过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脑血管收缩C.心肌活动加强,代
10、谢旺盛,腺苷产生增多,使冠状动脉收缩D.交感神经兴奋,小动脉收缩,心输出量减少E.使血浆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使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明显增加答案 A题解以上五项中 A 项叙述较合理,缺氧时肺小动脉收缩而有肺动脉压升高。其他 4 项均有不妥。因为乳酸腺苷等代谢产物的作用,可使脑血管扩张,脑血流量增加;因腺苷及前列环素等局部代谢产物的增加,引起冠脉大血管扩张和血流量增加;通过交感神经兴奋而致心率加快,心肌收缩性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呼吸加深加快,胸内负压增大,静脉回流增加,也是导致心输出量增加的重要因素;慢性缺氧可使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明显增加,主要原因是血浆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加。19、急性低张性缺
11、氧时机体最重要的代偿反应是 A.心率加快 B.心肌收缩性增强 C.肺通气量增加D.脑血流量增加8E.腹腔内脏血流量减少答案 C题解上述 5 项均是急性低张性缺氧时机体的代偿反应,其中最重要的是反射性地引起呼吸运动增强,从而使肺通气量增加,肺泡气氧分压升高,动脉血氧分压也随之升高。20、肺通气量增加是下述哪种缺氧最重要的代偿反应?A.血液性缺氧 B.组织性缺氧 C.单纯性循环性缺氧 D.急性低张性缺氧E.长期、慢性低张性缺氧答案 D题解血液性缺氧、组织性缺氧、单纯性循环性缺氧(不累及肺循环时)因PaO2 不低,故呼吸一般不增强。低张性缺氧引起肺通气量增加,与 PaO 2 降低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
12、体化学感受器有关,长期、慢性低张性缺氧,可使化学感受器敏感性降低,使肺通气反应减弱。21、急性缺氧引起下列的血管效应是A.冠脉收缩、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B.冠脉扩张、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C.冠脉扩张、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扩张D.冠脉扩张、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收缩E.冠脉收缩、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收缩答案 D题解急性缺氧对各器官血管的影响不尽相同,这是因为缺氧时一方面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管收缩,另一方面局部组织因缺氧产生的乳酸、腺苷等代谢产物使血管扩张,两种作用的结果决定器官的血管是收缩或是扩张。急性缺氧时9血管扩张占优势及血流量增加的有心、脑血管,而肺、腹腔内脏、皮肤、四肢的血管均收缩,血流量减少
13、。22、急性缺氧时血管收缩和血流量减少最明显的器官为A.肝脏 B.肾脏 C.肺 D.胃肠道 E.胰腺答案 B题解急性缺氧时上述器官都因缩血管作用占优势而使血流减少,其中最明显的是肾脏。23、心肌缺氧引起冠状血管扩张的最重要的局部代谢物质是A.腺苷 B.前列环素 C. K+ D.CO2 E. H+答案 A题解缺氧时心肌细胞高能磷酸化合物形成减少,腺苷形成增多。腺苷透过细胞膜进入组织液,作用于冠状血管使其扩张;同时缺氧可刺激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合成和释放前列环素(PGI 2),具有强烈的舒血管作用。其他扩血管的局部代谢产物还有磷酸盐、CO 2 、H + 和 K+ ,但腺苷的作用最为重要。24、急性缺氧
14、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的主要机制是A.右心输出量增加 B.肺小动脉收缩 C.左心功能不全 D.肺小静脉淤血E.肺血流量增加答案 B题解急性缺氧时,引起肺血管收缩。25、慢性缺氧使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明显增加的主要机制是A.刺激肝脏使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生成增加B.增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骨髓的生理效应10C.抑制脾和肝对红细胞的破坏D.刺激肾脏近球细胞促进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形成与释放E.交感神经兴奋、肝脾储血库收缩答案 D题解低氧能刺激肾脏近球小体的近球细胞,促进促红细胞生成素(ESF) 的形成和释放。ESF 作用于骨髓,促使原始血细胞加速发育成熟,促进血红蛋白合成和骨髓内网织红细胞和红细胞的释放,从而使红
15、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增加。26、严重缺氧致细胞损伤时,细胞膜内外的离子浓度变化为A.细胞内 Na+ 增多 B.细胞外 K+ 减少 C.细胞内 Ca2+ 减少D.细胞外 H+ 减少 E.细胞内 H+ 减少答案 A题解严重缺氧可损伤细胞引起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异常,其机制是: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增高,离子顺浓度差透过细胞膜,致 Na+ 内流、K + 外流、Ca2+ 内流; 线粒体呼吸功能降低, ATP 生成减少,结果 Na+ -K+ 泵不能充分运转,亦使细胞内 Na+ 增多,细胞外 K+ 增多。细胞内 Ca2+ 逆浓度差向细胞外转运及肌浆网、线粒体逆浓度差摄取 Ca2+ 下降,也使胞浆 Ca2+ 浓度
16、增高;由于 ATP 生成减少,ATP/ADP 比值下降,致磷酸果糖激酶活性增强,糖酵解加强,乳酸生成过多,使细胞外的 H+浓度升高。27、亚硝酸钠中毒时A.动脉血氧分压正常 B.动脉血氧含量下降 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11答案 C题解 亚硝酸钠中毒时,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而致血液性缺氧,动脉血氧分压正常,动脉血氧含量下降。28、氰化物中毒时A.动脉血氧分压正常 B.动脉血氧含量下降 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答案 A题解 氰化物中毒是组织性缺氧,动脉血氧分压正常。29、循环性缺氧时血氧指标最具特征性变化的是(E)A.动脉血氧分压正常 B.血氧容量正常 C.动脉血氧含量正常 D.动脉血氧饱和度正
17、常 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大30、氰化物中毒所致的缺氧,血氧变化特点中哪项是错误的( E ) A.动脉血氧分压正常 B.氧饱和度正常 C.氧含量正常 D.静脉血氧含量较高 E.动-静脉氧含量差大于正常 31、循环性缺氧时血氧指标最具特征的变化是( E ) A.动脉血氧分压正常 B.动脉血氧容量正常 C.动脉血氧含量正常 D.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 E.动、静脉氧差增大 32、体内对缺血缺氧最敏感的器官是( B ): A.心 B.脑 C.肺 D.肾 E.肠33、能明显引起呼吸加深加快的缺氧类型是( A ) A.低张性缺氧 12B.血液性缺氧 C.循环性缺氧 D.组织性缺氧 E.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所致的
18、缺氧 34、血氧容量取决于( D ) A.血氧分压 B.血氧含量 C.血氧饱和度 D.Hb 的质与量 E.2,3-DPG二、多选题1、慢性缺氧时组织细胞具有代偿意义的变化有A. 毛细血管密度增加 B. 线粒体数目增加 C. 肌红蛋白量增加D. 溶酶体膜通透性增高E. 细胞钠、钙内流、钾外流答案A B C 题解 慢性缺氧时心肌和横纹肌中毛细血管增加,可提高组织细胞的血液灌流量,扩大氧的弥散面积,缩短氧的弥散距离,从而能代偿性地增加对组织细胞的供氧量。骨骼肌肌红蛋白量含量增加,有利于氧的储备和释放。细胞内线粒体数目增加,可提高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均具有代偿意义。三、名词解释题1、缺氧(Hypoxia
19、 )答案 组织得不到充足氧,或不能充分利用氧时,组织的代谢功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发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缺氧。2、低张性缺氧(hypotonic hypoxia)答案 氧分压为溶解于血液的氧所产生的张力,低张性缺氧主要病生特点是PaO2 降低使氧含量、氧饱和度降低,组织供氧不足。PaO 2 降低即溶解于血液的氧所产生的张力降低,故称之。133、血液性缺氧答案 是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以致血氧含量降低或 Hb 结合的氧不易释出,所引起的组织缺氧,此类缺氧的特点:动脉血氧含量大多降低而氧分压正常。4、发绀答案 毛细血管中脱氧血红蛋白平均浓度增加,可使皮肤与粘膜呈青紫色,称为发绀。四、
20、填空题1、各型缺氧时主要血氧指标的改变:低张性缺氧是_;血液性缺氧是_;循环性缺氧是_;组织性缺氧是_。答案 PaO2 降低;血氧容量降低;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动 -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2、氧分压取决于吸入气体_和 功能;血氧容量取决于_。答案 氧分压 肺呼吸 血液中 Hb 质和量 3、CO 与 Hb 结合速率为 O2 与 Hb 结合速度的_,但 HbCO 的解离速度为 HbO2 解离速度_,因此 CO 与 Hb 的亲和力比 O2 大_。答案 1/10;1/2100 ;210 倍五、简答题141、低张性缺氧引起组织缺氧的机制?答题要点 血液中氧的弥散入细胞被线粒体用于生物氧化过程,溶解在血液
21、中氧分子的弥散速度取决于血液与细胞线粒体部位的氧分压差,低张性缺氧PaO2 降低,使动脉血氧含量减少,氧弥散速度减慢,引起细胞缺氧。2、血氧含量和血氧容量有何区别?它们在缺氧中变化是否都是平行的?答题要点 血氧含量为 100ml 血液中实际的携氧量,主要是与血红蛋白实际结合的氧和极少量溶解于血浆的氧,血氧含量取决于氧分压和氧容量。血氧容量为 100ml 血液中血红蛋白为氧充分饱和时的最大携氧量,它取决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量与质,它反映血液携氧的能力。血氧含量和血氧容量在缺氧中变化不一定平行,如在低张性缺氧时血氧含量降低但血氧容量正常,而在有些血液性缺氧时血氧含量与血氧容量均降低。3、影响氧合血红
22、蛋白解离曲线的因素有哪些?答题要点 影响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的因素有红细胞内 2,3-DPG 含量、血H+、CO 2 浓度和血温。这四因素的数值上升时,均可使 Hb 与 O2 亲和力降低,以致在相同氧分压下血氧饱和度降低,氧解离曲线右移;相反,当这四因素的数值下降时,氧解离曲线左移。4、缺氧时 2,3-DPG 有何改变?其作用如何?答题要点 2,3-DPG 是红细胞内糖酵解过程的中间产物。缺氧时脱氧血红蛋白增多,可使 2,3-DPG 增多。2,3-DPG 增多使氧解离曲线右移,使血红蛋白易释放氧。155、列表说明各种类型缺氧血氧变化? 答题要点 各型缺氧的血氧变化类型 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
23、血氧容量 动脉血氧含量动 -静脉血氧含量差低张性缺氧 N 或 N血液性缺氧 N N 循环性缺氧 N N N N 组织性缺氧 N N N N 注:= 降低 =升高 N=正常。说明:低张性缺氧时因动脉血氧含量降低,以致血液氧弥散给组织利用的氧量减少,故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但在慢性缺氧时,因组织利用氧能力增强,使静脉血氧含量降低,故动-静脉血氧含量差接近正常。6、简述缺氧引起肺动脉高压的机制答题要点 肺泡缺氧所致肺血管收缩反应,增加肺循环阻力,可导致肺动脉高压。慢性缺氧使肺小动脉长期处于收缩状态,引起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肥大、增生,使血管硬化,形成持续的肺动脉高压。此外,缺氧所致的红细胞增多,使血液粘度增高,也可增加肺血流阻力。7、严重缺氧所致细胞损伤有哪些?答题要点 主要为细胞膜、线粒体和溶酶体变化。细胞膜有 Na+、Ca 2+内流, K+外流增加,细胞膜电位下降。线粒体内酶活性降低,ATP 生成减少,以至线粒体受损害。溶酶体因酸中毒而膜破裂,大量溶酶体酶释出,溶解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