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见习工作总结自去年 4 月 29 日来到新安矿至今整一年的时间,这一年的工作经历,使我获益匪浅,既丰富了理论知识,又积累了工作经验,锻炼了吃苦耐劳的品质,但也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回想起来,一时感慨万千。新安矿的人对我是有恩的,我应该也必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书写这一年的工作总结,时时自励,自我鞭策。培训站,是我来到新安矿的第一站。我最先认识的是书记贾姨,经她介绍我认识了杨主任和许多授课老师。在培训站短短的一个月里,我学到了许多安全方面的知识,对遵章兑规,反“三违” , “一切围绕安全干”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思想上设好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这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受益匪浅。贾书记给我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2、我认真自学了入井须知,一通三防,自救互救等方面的知识,并记录了详细的笔记。刘老师是专教采煤课程的,他深入地给我讲解了综采工艺方面的一些专业知识,我初步的对采煤机的进刀方式,移架方式以及综采工作面过断层、过空巷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使我第一次对煤矿生产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为今后井下的安全生产工作打好了理论基础。后来,我有幸到纪委部门帮忙整理资料,逐渐学习并熟练了Excel、Word 等软件的正确使用,并对整理内页的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与认识。应该说,新安矿的第一站培育了我,无论是思想上,还是理论、业务上,都为我今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感谢的话一时到了嘴边,却又说不出来!六月十号我去了综采三队
3、。基层段队跟科室是不一样的。我戴着眼镜,他们甚至会用异样的眼光看我。老师傅们的话语都不多,只是去默默地工作。我领了工作服、矿灯与自救器,本以为很快就要下井工作了,但是因为上岗证迟迟没有办理下来,我被安排在地面下料,一直干到 8月 3 号。这期间,李师傅很是照顾我,骑着摩托车驮着我到一副、二副或是车间、修造厂。我学习了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技能操作,推车迎叉子、编钢丝绳和处理掉道车。一天的工作最多的时候会有 12 个小时,扣除吃饭的时间。我每一天是 6 点半到班前,听领导安排工作,如果有升井件,我就会被安排去车场看件,如果道路打通了,就请求摩电司机顶料,送到木场或是机电厂,然后组织卸料返厂。如果需要
4、往井下下料,一般会是在下午,材料员签了领料单,开拖拉机由供应科或是机电科拉过来,我一般会在中午 1电半左右找几个炭车或是“花篮子”等候了。我们会努力在 5 点钟前完活,但是往往事与愿违,放车的时候因种种原因,会有掉道车出现,我们往往加班延点处理,怕影响了井下生产,时间就是企业的效益。也会常有加急件需要入井,如电机、油包、溜子板等,就需要我们几个加紧加急运送到位,即使是晚上 8、9 点钟也不例外,还要派专人打通道路,一路护送到井下,直至工作面。工作就是这么干的,老师傅们日复一日的工作,而我只干了 53 天,其间无论刮风下雨、骄阳烈日或是感冒发热没有休过一天,我坚持着,我初步取得了老师傅们的肯定。
5、8 月 3 号这一天,只是井下工作中最普通的一天,却也是我今生恐怕都难以忘记的一天,我第一次入井,我很害怕。我离着老师傅 2 米远,坐在皮带上,头顶上的皮带滚轮带着“啪啪啪”的声音不断扫过,我伏下身子,缩成一团,怕分神不敢与身前的老师傅搭话,他也并不吱声,直到头顶上的牌板提示, “前方到站,准备下车”他才告诉我,“站起来,站起来” , “别紧张,准备跳” 。我第一次跳时,就摔倒了,右手和胳膊肘卡破了皮。我爬起来,也没有吱声,抓紧跟上老师傅的步伐。我下第二台皮带的时候,老师傅扶了我一把。我跟着他一路穿过不知多远的巷道,来到了 55 绞车底弯,这里的浮货淤满了水沟,巷道里到处都是水,师傅再也不让我
6、跟着他了, “在这拿着锹,清理水沟,哪也别去,等我回来” 。我一直等到下午 3 点半,升井上皮带时又摔了,这一次更险,差点没掉下去。夜里,我睡不着觉,但我谁也没说。第 2 天悄悄地绷紧安全弦,坚持上班。一连几天我都一个人在 55 绞车底弯清理水沟,我也很努力地干活,自己找空车,一个一个推进来,一个一个地装满,虽然累得腰酸背痛,到最后数一数竟然能有 7 车煤粉。就这样我一天天的成熟起来,也慢慢的理解,老师傅的沉默更像是一种鞭策,抽打着我去奋勇向前,那另类的眼光,更多的是一种期望,热切的企盼着我快速地成长,年轻不需要眼泪,当我的父母不放心地打来电话的那一天,我已能够扛得动长达 10 米的 15 铁
7、轨和 2.5 米的单体支柱,我已经能够抹着满脸的煤灰,不断地擦着眼镜去打下手,形成收尾空间。写到这里,我不想多写了。剩下那么多的辛酸,就让它在心里慢慢的酝酿吧,它会泅成满身的汗水,形成一种品质,无论在何时都会散发出踏实质朴的光华。这是综三段的老前辈们留给我终生享用不尽的财富,我该怎么去报答!今天,我坐在扶贫基地的办公室里,认真书写着各种会议记录和总结报告,已有 1 个月零 10 天。这段时间我不断地梳理过去一年的得与失,希望能客观的分析教训总结经验,给组织也给我自己一份满意的答卷,但是我做的还远不够好,有一段时间我也上过花班,也退缩过,也有过老师傅给我提出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我却没能够做到。我从新安人民的身上感受到的更多的是一种亲情,而这样的情感是我在四川披风沥雨时所未曾有的,是我在新疆迎风沙立井架时所夙以追求的。这是一种幸福,更是一种归属感,来自于新安人的淳朴和率真,拥抱它,同样需要一种奉献的胸襟。我已无需赞美新安人,能有幸成为这个和谐矿山大家庭的一员,感念不如实践!2012 年 5 月 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