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事管理原则第一有三个含义:优先、集中、经常。这也是要事管理的三个原则。要事要优先做。面对不重要的急事和不紧急的要事,后者优先。原因很简单:既然前者不重要,做不做影响都不大。还有一个原因:不紧急的要事往往容易被忽略,所以要先做。要事要集中做,留出整块时间来做。比如电子商务公司亚马逊的创始人、CEO 杰夫贝佐斯在 2000 年接受华尔街日报访问时说,他每个星期二和星期四都尽量不安排会议,把时间留给自己。利用这个时间,他到购物中心购物,看看商场是如何展示商品的。他也花很多时间浏览自己和别人的网站。而且,他利用这两天向人们致谢。他说:“有许多事情从来都不是最要紧的,向人致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但是从
2、长远的眼光来看,它又非常重要。”要事要经常做,坚持做,定时做。苹果电脑公司创始人、CEO 史蒂夫乔布斯说,从 17 岁开始,他每天早晨都会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会不会做安排好的那些事呢?当答案有很多次是“不”的时候,他就知道应该做些改变了。对人生和事业航向的每一次微调都不紧急,但很重要。如果不经常做,等到彻底偏离航线或者撞上冰山之时再想回头,就晚了。俞敏洪的案例前面主要谈到了自我管理中的时间管理和要事管理。同样属于自我领导的个人愿景和积极心态部分,会在第二律“既要计划,又要梦想”中讨论。现在,我介绍一个自我管理的例子。大家可以自己分析一下,这个例子中谈到的经验,哪些属
3、于自我处理(时间管理),哪些属于自我管理(要事管理),哪些属于自我领导(个人愿景和积极心态)。在纽交所上市的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故事,是一个成功的传奇。他从高考的落榜生,到跃入北京大学的龙门;从不成功的出国申请者,到培养了成千上万留学生的“留学教父”;从因受处分而愤然辞职的青年教师,到“中国最富有的教师” 他是一个精明的商业领袖,也是一个卓有成效的自我管理者。通过对俞敏洪的访谈,我总结了他的几条自我管理经验:第一,设定长远目标。在新东方之外,俞敏洪设立了三个长期目标:(1)创办一所“两三千人、永远不扩招”的私立大学;(2)设立一所文化研究院;(3)“在全世界进行深度旅行,并且能够写出深度的游记
4、来”。第二,确立阶段性目标。俞敏洪认为,一个人要产生成功感,应该设立阶段性目标。“比如说,我今天要把这篇课文背出来,到睡觉之前我背下来了就是阶段性的小成功和小成就。把这些小的成功加起来,可能最后就是一个大成功。”第三,以“看见最后成果”来自我激励。俞敏洪身在企业的最高处,谁来激励他?答案是:俞敏洪通过“看见最后成果”来自己激励自己。新东方作为一个培训机构,最后成果就是对学员的改变。因此俞敏洪经常做讲座,“我做新东方有非常大的动力,我认为我是做了一件好事,这要通过讲座来强化。你要是半年一年没接触学生,这个强化就弱了”。第四,每周总结,给自己打星。俞敏洪会每周写一次日记,回顾七天的经历,并根据收获
5、大小给自己打星。俞敏洪说,以下情况会得到比较多的星:“在家里读了一本书,这一天没有任何其他的干扰,或者说写了一两篇我认为比较出色的文章,或者说通过跟对方聊天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第五,保持学习心态。俞敏洪不把跟新东方相关的工作列入打星的考虑范围,因为他认为那些工作做得再好,也只是能力的重复,而不是提高。不过他谈到一个例外,就是他在哈佛商学院参与讨论新东方案例,他把这算做是由新东方的工作带来的机会。“我从他们的行为方式、表达方式和教授的讲解方式中学到了很多东西,这对我来说是全新的 尽管那一天我连觉都没睡好,但是我依然要给它打五星。”第六,经常放松自己。“我有的时候确实就是会突然跑出去爬山、看云,
6、晚上有的时候 我对中国的阴历非常熟悉 每到月亮升起,有时候我真会去坐在月亮底下,就这么看着月亮没事干。”格鲁夫的忠告安迪格鲁夫在 1968 年参与创建英特尔公司,1979 年担任公司总裁,19871998 年担任 CEO,他还长期在斯坦福大学商学院讲课,是少数堪称管理大师的经理人之一。他对经理人的忠告是:“无论你从事哪一行,你都不只是别人的员工 你还是自己的职业生涯的员工。”格鲁夫自己也是这么做的。他说:“我的背景是工程师,而现在是高科技公司的经理人。但同时我也和你一样,是我自己职业生涯的老板,每天都得提高自己的产能,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我的客户。”也就是说,你不是在为别人打工,而是在为自己打工。所以,你既是自己职业生涯的员工,也是自己职业生涯的老板。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开始做自己的 CEO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