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剖析李文刚一、 专业概况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我校重点发展的专业之一,2008 年 5 月被评为江苏省五年制高职省级示范专业。根据常州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要求,我校自 1993 年 9 月开办三年制中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1999 年 9 月开办五年制高职“信息工程与网络技术”专业 (与常州工学院联办,采用 3+2 模式 ),2002 年 9 月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的名义招收五年一贯制高职“信息工程与网络技术”专业学生。根据我校每年进行的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市场调研结果,五年制高职先后拓展了“信息工程与网络技术” 、 “计算机网络技术
2、” 、 “计算机软件技术(与 NIIT 合作)”等专业,本专业已向社会输送了 64 名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一)本专业基本情况:1.在校生规模:8 个班,340 位学生。2.专业教师:专任专业教师 15 位,外聘教师 3 位。3.专业实验实习设备总值: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综合布线实验室、计算机组装维修室、软件开发室等共计 263.5 余万元。(二)区域内相关行业、企业发展情况及专业人才需求常州作为现代制造业基地、IT 产业集聚区,拥有常州软件园、常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常州电脑城、江苏国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一大批规模大、效益好在全国、全省具有很强的竞争实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性软件开发企业、
3、IT 产品制造企业、信息服务企业。常州经济整体运行状况良好,发展前景广阔。通过每年进行的企业人2才需求情况调查、校企合作洽谈会、专业建设专家委员会咨询会等途径,学校了解到本地区每年需要较多的计算机网络管理员、网络应用程序开发员、网站开发员、计算机及网络产品的营销及售后服务人员,这些计算机网络高技能人才正是本专业能够培养的。二、 专业建设主要成果与经验体会1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职业能力较强的专业师资队伍。专任教师中有副教授2 位,研究生 3 位。中高级职称 10 位。 “双师型”教师 10 位。拥有常州市“骨干双师型教师” 、计算机专业“学科带头人” 、 “职教能手” 、 “职教新秀” 、常州市
4、职业学校计算机中心教研组组长及江苏省职业学校电子与计算机中心教研组成员等优质师资。教师积极进行课程改革,以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通过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能较好地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积极参加教科研工作,近三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 20 余篇,市级以上获奖论文 20 余篇;正式出版教材 4 本,编写校本教材 5 本;1 项目获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首届教学成果评比一等奖;参加国家级课题 1 个,省级重点课题 1 个,市级课题2 个;完成产
5、学研、产教结合项目 7 个。专业老师接受各类培训的机会多,学校出台了多项激励教师不断成长的机制,提供了多种平台。近几年有 7 位教师派往澳大利亚、新加坡、印度、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培训,4 位教师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6 位教师参加 NIIT 专业模块培训,19 人次参加“四新”培训。专业教师基本能完成每年平均到企业锻炼一个月的任务。学校聘请企业主管、技术骨干、兄弟院校的优秀教师来校担任专业课教师、作专3业发展分析报告、讲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拓展了师生的视野。近三年共聘请 7 人担任专业外聘教师。2建设了一批学生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近三年学校新建了计算机网络专用实验室、网络综合布线实验室,软件
6、开发室,改造了计算机维修室。建立了常州电脑城、常州佳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常州蓝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常州科佳软件公司、江苏国光信息产业股份公司等一批规模较大比较稳定的师生校外实习基地。3重视专业文化建设:把专业文化建设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范畴。在教室及实验实训场所进行专业方面的环境布置,如:计算机硬件、软件发展历史、现状、趋势;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安全;文明上网;计算机维修安全操作;著名网络企业介绍及对人才的要求规格;计算机及网络产品的陈列展示等。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学访、调研;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活动,聘请企业人员、本专业毕业生来校给学生作报告、讲座;开展各类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交流沟通
7、等能力,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每二年举行一次“就业、创业明星”评选活动,以学兄、学姐的成就激励在校学生。4教学管理制度、机制不断完善。作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确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的牵头单位,在广泛社会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本市经济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编制了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已被联合院组织的专家组评审通过,将在各个分院参照使用。本专业在教学管理组织体系、教学常规执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等方面做了较多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每位教师在每学期初根据课程标准制订出本学期授课计划,学校根据授课计划定期检查教学执行情况。每学期开学初、期中、期末进行三次教案检查,并把检查结果上
8、网公布,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每二周检查组内教师的教案 1 次并作书面记录,每月各教研组内教案交流 1 次。学校对学生作业次数和每次平均作业时间都有明确规定,每学期定期抽查4学生作业情况,并公布抽查结果。学校采用多种形式掌握教师教学情况,如:督导听课制;每学期进行一到二次学生民主测评任课教师活动,并把学生测评情况反馈给任课教师;通过召开班级教导会、学生座谈会了解教学情况;发家长调查问卷了解家长对教师的意见,请家长来校听课等。5 .专业课程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模块化、项目化的专业课程已经形成:根据企事业单位网络管理员、网站开发员、应用程序开发员、计算机及网络产品营销及售后服务员等职业岗位,形成了对应的
9、专业模块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优化:“理论实践一体化” 、 “项目教学法” 、 “案例教学法”等在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已成为常用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现代教学手段在计算机网络专业课教学中广泛应用,近三年计算机专业教师共制作多媒体课件 250 余个,制作网络课程 10 余门。及时调整了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学校成立了“计算机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 ,并经常深入计算机行业企业进行社会调研,在专家指导委员的建议和社会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常州地区计算机行业对高技能网络人才的业务要求,对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使课程更加贴近生产一线,更加贴近岗位。6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本专业始终把质量放在首位,通过
10、以上的一系列措施,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率达 98%以上,对口就业率达 75%以上,毕业生均取得“双证” 。 “计算机维修调试工” 、 “计算机系统操作工” 、 “计算机网络操作工” 、“计算机软件程序员系列”等职业资格证书与日常教学相融通。毕业生以专业技能强、开拓精神强、职业综合素质高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并出现一批自主创业的毕业生。7努力做好社会服务工作。近三年为常州正衡初中、常州商业银行、常州三毛集团、常州新世纪商城、常州阳光实业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人员进行计算机培训共计 1000 余人。积极开展产教结合工作,连续三年为中国剪报社进行读者信息处理工作;为常州惠特电子有限公司开发
11、销售系统软件;开发的“高速公路报警系统(软5件) ”在杭州绕城高速、广柳高速等运用;开发的“常州市中考体育加试管理系统”被常州市教育局体卫处应用;开发的校园一卡通多媒体查询系统被江阴英桥国际学校使用;开发的“IC 卡燃气表预收费管理信息系统”在江苏金坛朝阳电子公司推广使用;为学校开发的“网上学生对教育教学测评系统”在学校质量监控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8主要特色。在学校提出的“职业教学要围绕专业教学开展,专业教学要围绕技能教学开展”的指导思想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特别重视学生专业技能教学工作,根据本专业毕业生工作岗位要求制订学生技能目标。在普遍提高全体学生技能的基础上突出“优才”培养工程,通过第二
12、渠道活动、专业技能兴趣小组、技能集训队、教师助手、参与校企合作产学研项目等形式,配套相关课程、出台激励政策,投入大量人才、财力,从整体上考虑、系统性地培训技能尖子,近年来在专业技能上涌现出一批佼佼者,在省、市专业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2003 年获“2003 年江苏省职业学校计算机技能竞赛“程序设计与编制”项目第一名;2005 年获江苏省中学生第二届艺术节“电脑速录”项目第一名;2006 年在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金手指信息运动会”上本专业选手获 TYPING 项目第一、二、三名;2006 年在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组织的首届“联合杯”学生技能大赛中,本专业学生获“多媒体作品制作”项目第一名,并
13、获技师职业资格证书,5 位同学获二等奖并获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在2007 年常州市职业学校“五项”技能竞赛中本专业学生获“网络及应用”项目第一名、 “投影片制作项目”第一、二、三名;在 2008 年全省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中获“网络及应用”项目高职组第一名,4 个项目获二等奖,获奖总分位居全省高职组同类学校第一;在 2008 年常州市职业学校技能竞赛月活动中,本专业师生获计算机大类中11 个组别的一等奖,获奖总分、一等奖数量均位居常州市第一,在 2009 年江苏省职业教育技能大赛计算机类项目竞赛中获“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高职组第一名,6其他二等奖 6 项,三等奖 5 项,获奖总分位居全省各校
14、第一。这些技能高手不仅为学校、专业、班级争得了荣誉,为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为其他同学树立了榜样,给其他同学学好技能树立了信心,这种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专业技能做法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三、 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专业教师在数量上已经能够满足教学需要,但部分教师在专业水平上还需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当前计算机行业一线的知识、技能如何引入课堂还需进一步探索。2、课程改革已经在进行,但推进的力度还需加强,特别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校本教材的开发工作进度不快。3、学校在专业教学设备上已经有了较多的投入,但在具体实施项目教学时部分设备仍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如网络实验设备种类不多
15、。4、每年对外培训的人员数量还偏少,培训的内容仍以计算机基础操作为主。四、 整改工作思路及措施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学历、能力等方面作出具体要求。40 岁以下的教师在 3 年内报考研究生。专业教师带着任务和项目每年到企业进行一个月的实践锻炼,并取得明显成效。建立外聘教师数据库,逐步形成一支数量较多、质量高的外聘教师队伍。2、加大教科研、产学研、产教结合工作力度,每年确定 2-3 个产学研项目,每位专业教师有产学研项目。从本学期起启动“校园一卡通”系列工作,确保新校区“校园一卡通”系统由本专业教师联合企业共同完成。3、扩大校企合作的范围、内容,建立更多的规模较大的师生校外实习基地,借助企业力量使师生能够接触、使用行业中最新的设备。4、拓展专业发展方向,逐步形成较合理的专业链。5、继续加大实验、实训设备投入,借助新校区建设契机,重新规划本专业实验、实7训室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