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针对蒙古学生“还”“又”“再”的偏误_分析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719988 上传时间:2018-04-19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对蒙古学生“还”“又”“再”的偏误_分析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针对蒙古学生“还”“又”“再”的偏误_分析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针对蒙古学生“还”“又”“再”的偏误_分析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针对蒙古学生“还”“又”“再”的偏误_分析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针对蒙古学生“还”“又”“再”的偏误_分析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图分类号: G243 密级: 公开UDC: 学校代码: 10094硕 士 学 位 论 文(汉语国际教育硕士)针对 蒙古学生“还”“又”“再”的偏误分析研究In view of the Mongolia students “also“ “and“ “again“ error analysis study研 究 生姓名: 青德苏仁指 导 教 师: 杨同用 教授 学 科 专 业: 汉语国际教育研 究 方 向: 汉语国际教育论文开题日期: 2012年 06月 12日二一三年九月二十日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图分类号: G243 密级: 公开UDC: 学校代码: 10094硕

2、 士 学 位 论 文(汉语国际教育硕士)针对 蒙古学生“还”“又”“再”的偏误分析研究In view of the Mongolia students “also“ “and“ “again“ error analysis study研 究 生姓名: 青德苏仁指 导 教 师: 杨同用 教授 学 科 专 业: 汉语国际教育研 究 方 向: 汉语国际教育论文开题日期: 2012年 06月 12日I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所提交的学位论文针对蒙古学生“还”“又”“再”的偏误分析研究,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原创性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

3、的内容外,本 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标明。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确认(签名):年 月 日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河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 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河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 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年 月 日 年 月 日II河北师范大学

4、硕士学位论文摘要现代汉语词性可分为 12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等。它们在语句中各表示自己的语义。本文中重点研究汉语-蒙语副词,即为“还”“又”“再”的意义和用法。采用对比分析、调查问卷、语境意义分析等方法对蒙古留学生的偏误进行了研究。对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蒙古学生来说,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即使知道每个词的意思,但不明确它们之间的区别。使用副词时经常出现偏误现象。 在汉蒙词典中“还”“又”“再”的释义基本相同,学生难以区分,因而在初学阶段这种现象很难避免。为了减少蒙古学生的虚词乱用以及在交际中产生的偏误,本文将“还”“又”“再”的偏误分析和教学作为研究对象。全文

5、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原因、蒙汉语中“还”、“又”、“再”的对比研究现状;第二章主要讲蒙古国留学生“还”、“又”、“再”的偏误象、对蒙古国学生和蒙古国留学生的调查问卷分析、调查蒙古国学生和蒙古国留学生中“还”、“又”、“再”的偏误情况;第三章主要是对比汉蒙语副词“还”、“又”、“再”;第四章是此部分主要讲了“还”“再”“又”的、给老师和学生的几点建议。第五章是总结部分。总结全篇内容,并简要地整理概括了本研究的结论。【关键词】:“还”“又”“再”、偏误、 分析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IIIAbstractModern Chinese part of speech can be

6、 divided into 12 categories. National words: nouns, verbs, adjectives, adverbs, prepositions: words: conjunctions. They all said their semantic statement. Focusing on Chinese-Mongolian adverbs in this paper, namely “also” “and” “again” meaning and usage. Using comparative analysis, questionnaire, th

7、e contextual meaning analysis, students of Mongolia bias is studied. For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students in Mongolia, a problem often encountered is: that is to know the meaning of each word, but always feel adverb meaning is the same. So the mess with the adverbs, and Chinese communication an

8、d writing often produce errors. In Chinese Mongolian dictionary “also” “and” “again” the explanation says the same thing, so students with is an inevitable problem. In order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students in Mongolia and the function words with errors in communication, we study in this paper. The

9、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part, mainly elaborated the selected topic reosan, Mongolian and Chinese “also” ,”and”, “again” comparative research; second chapter is about the Mongolia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lso”, “and”, ”again” comparative research

10、; second chapter is about the Mongolia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lso”, “and”, “again” errors like, on the Mongolias students and Mongolia student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alysis, Mongolias students and Mongolia students “also”, “and”, “again” error;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Ch

11、inese and Mongolian adverb “also”, “and”, ”again” error;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Mongolian adverb “also”, “and”, ”again”;the fourth chapter is summary. This part is mainly about the “also” “and” “again” teaching,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some suggestions. A summary

12、 of the whole content, and briefly fishing summarized the conclusio of this research.key word “also”“and”“again” error, analysisIV目 录中文摘要. III英文摘要. IV1.1引言. 1 1.1.1 选题缘由. 11.1.2 蒙汉语中“还”、“又”、“再”的对比研究现状. 11.1.3研究意义. 22. 蒙古国留学生“还”、“又”、“再”的偏误现象. 32.1.对蒙古国学生和蒙古国留学生的调查问卷分析. 32.2.蒙古国学生和蒙古国留学生中“还”、“又”、“再”的偏

13、误情况调查. 63.蒙古学生“还”、“又”、“再”的偏误的因. 63.1 汉语中“还”、“又”、“再”的语法意义. 63.2 汉语中“还”、“又”、“再”用法上的区别. 113.2.1 “还”和“又”对比分析. 113.2.2. “又”和“再”对比分析. 113.2.3“再”和“还”对比分析. 123.3.汉语“还”、“又”、“再”蒙古语语义表达. 133.4 蒙古语语义表达意义分析. 15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4.给老师和学生的几点建议. 164.1.对学生. 164.2.对教师. 16结语. 17参考文献. 18中文致谢. . 19蒙文致谢. . 20第一章1. 1.引言1.1.1 选

14、题缘由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是孤立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主要的是通过虚词和语序来表达语法意义。蒙古语属于阿尔泰语系 , 具有语形态变化丰富的特点。所以汉蒙两种语言在所属种类和词序、语法等各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从 1957年在蒙古国第一次对 52名学生开设汉语课直到今天。虽然在 1990年之前遇到过许多困难,但随着两国各方面交流日益频繁,学习汉语的人数不断增加,汉语教学在蒙古国得到蓬勃的发展。但是,在汉语的副词教学方面,尤其是对表示重复的副词“还”、“又”、“再”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但与此同时为蒙古国留学生所能提供的相关的汉语学习语料却越来越多,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很多便利。我选择本题的原由是:

15、蒙古语是笔者的母语,汉语是笔者的第二语言,所以我能了解蒙古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虚词时的困难和障碍,尤其是在使用现代汉语副词的“还”、“又”、“再”时,哪里容易混淆,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我想通过此次偏误分析的研究,能对这个问题有更加深入的认识,还希望对教学有一些指导作用,同时帮助学习汉语的初级和中级水平的蒙古国留学生掌握这三个词的用法,避免在使用过程当中出现偏误。1.1.2蒙汉语中“还”、“又”、“再”的对比研究现状在蒙古国,关于现代汉语重复副词的系统研究可以说是空白的, 2004年. 的汉蒙辞典 、蒙汉辞典只解释了语义。同时, . 的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现代汉语语

16、法以及 . 对“还”、“又”、“再”的汉蒙语文翻译对比研究中,也只是粗略地提到过二者在语义方面的差别,但没有展开讨论。在中国,较之蒙古国,关于汉语副词“还”、“又”、“再”的本体研究相对来说更多,研究的也更深入,例如包双喜在汉语语法修辞中提出了现代汉语重复副词“还”、“又”、“再”的语义和语用分析,但解释的不是那么明确。又如,马真在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里提出了汉语重复副词“还”、“又”、“再”的用法和语义对比,用“还”、“又”、“再”的具体情况和研究的实际来加以说明:在语义方面,用于说过去的事还是用说未来的;用于说事实还是用于假设;用说如意的事还是用说不如意的;用祈使句还是非祈使句等。此外,

17、该书还探讨了“还”、“又”、“再”在语法方面的使用方法。但有关对外汉语教学中“还”、“又”、“再”的研究相对来说较少,尤其是关于对蒙古国留学生使用“还”、“又”、“再”的偏误分析情况,资料更是少之又少。1.1.3研究意义世界上很多民族语言都有自己的语法系统,彼此各有异同,其中汉蒙两种语言在用法、语义和语序上都不尽相同。近十几年来,随着中蒙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两国在经贸、科技、文化和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扩大,两国人员之间的相互往来不断增多,蒙古国掀起了深入学习汉语的热潮,开始不断地深入了解中国文化,且这种趋势还在不断地升温。我认为,虽然我国学习汉语的人数越来越多,但是掌握汉语语法,尤其是掌

18、握汉语副词“还”、“又”、“再”使用方法方面并不是那么好。对于中国人来说学习汉语语法是并不困难的,他们每个人从小时候开始,就逐渐积累了丰富语言方面的感性知识,语感很好,很自然的就会说出来。可是对于学习汉语的外国人来说并不容易,经常会遇到难点。尤其是对于词语语义、语用的理解上,存在很大困难。现代汉语重复副词中 “还”、“又”、“再”的语义和用法,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情况也是不同的。但都表示某一行为动作的重复等。在蒙古语中,与“还”和“再”对应的词的语义和用法没什么差别。而“又”的用法只在使用过去的时态。因而初学汉语的蒙古国留学生用“还”、“又”、“再”时很容易互换或者是混淆的。所以蒙古人学习汉语往往搞不清这几个词的区别,经常弄错。本论文希望在汉语本体研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