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二级中医医院评审专家手册(2013 年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3 年 1 月1目 录二级中医医院评审专家组工作职责和要求评审专家组组成及任务分工评审专家组预备会评审工作预备会评审专家组工作会评审工作反馈会评审工作日程安排二级中医医院评审工作报告提纲二级中医医院评审分数汇总表(中医药服务功能)二级中医医院评审分数汇总合计表(中医药服务功能)二级中医医院评审分数汇总表(综合服务功能)二级中医医院评审分数汇总合计表(综合服务功能)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核心指标检查记录表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检查记录表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检查记录表第二部分综合服务功能2二级中医医院评审专家组工作职责和要求一
2、、评审专家组组长职责(一)负责培训本评审组的成员并答疑。(二)负责撰写评审报告或指定专家组成员撰写,并按时提交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组建或指定的评审组织。(三)向评审组织反馈评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二、评审专家组成员职责(一)服从组长的分工和工作安排,完成组长分配的任务。(二)按照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细则及专家手册要求,认真开展评审。(三 ) 按 照 评 审 日 程 ,按 时 报 到 和 撤 离 ,中 途 不 得 离 开 评 审 现 场 。三、评审专家组要求(一)熟悉二级中医医院评审专家手册及相关文件;了解评审工作内容和意义;掌握基本方法和工作流程。(二)应在评审工作开始前1天到达被评审医院所在地
3、。(三)召开预备会议,落实评审各项工作和材料准备。(四)遵守评审纪律,做到实事求是,不走过场,不乱表态。(五)着正装,佩带相应证件。准备手提电脑。(六)不接受超标准食宿安排,工作期间不饮酒,不得接受礼金、礼品,不得参与公款支付的游览、娱乐活动。(七)未经允许,不得向外界泄露评审情况。(八)使用统一格式和内容的二级中医医院评审专家手册。3评审专家组组成及任务分工专业组 人数 任务分工管理 2-3“中医药服务功能”部分的第一章(发挥中医药优势的措施) 、第二章(队伍建设) 、第七章(文化建设)和第八章(“治未病”服务) ;“综合服务功能”部分的第一章(基本要求和医院服务)、第二章(患者安全) 、第
4、六章(医院管理)临床、重点专科3-4“中医药服务功能”部分的第三章(临床科室建设) 、第四章(重点专科建设) ;“综合服务功能”部分的第三章的“一(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与制度) 、二(医疗技术管理) ”、 “四(一) (手术治疗管理) 、 (二) (麻醉治疗管理) ”和第三章的“五(病历(案)质量管理) ”药事 2“中医药服务功能”部分的第五章(中药药事管理)和“综合服务功能”部分的第四章(药事管理)护理 2“中医药服务功能”部分的第六章(中医护理)和“综合服务功能”部分的第五章(护理质量管理)检验输血1“综合服务功能”部分的第三章的“三(一) (医疗检验质量管理) ”和第三章的“四(四) (输血
5、管理) ”影像 1“综合服务功能”部分的第三章的“三(二) (医学影像质量管理) ”其他专业 医院感染1“综合服务功能”部分的第三章的“四(三) (感染性疾病管理)、 (五) (医院感染管理) ”合计 12-144评审专家组预备会一、目的 评审专家组培训、分组、分工,互相熟悉,学习评审标准。二、场所 医院协助安排合适的地方。三、医院方面参与者无。四、评审组方面评审组全体成员。五、时间各评审专家组成员报到后。六、内容(一)由评审专家组组长对评审专家组成员进行培训,明确二级中医医院评审专家组工作职责和要求,学习二级中医医院评审专家手册,熟悉评审指标和评审方法。(二)进行评审工作的任务分解,根据承担
6、的任务分发评审的相关记录表。(三)评审专家组成员明确各自的任务,熟悉承担任务的指标和检查方法,了解相关记录表填写的要求。5评审工作预备会一、目的 介绍评审组成员和医院领导人,并对评审方式、方法和主要内容作阐述。二、场所 医院自行安排院内合适的地方。三、医院方面参与者(一)医院领导。(二)负责协调检查日程的医院工作人员。(三)医院指派的其他人员。四、评审组方面评审组全体成员。五、内容(一)介绍评审组全体成员。(二)介绍医院领导组成员。(三)评审人员介绍评审日程安排方面的问题和主要活动。(四)说明评审的标准及相关问题,介绍评审方式、方法,需要院方提供的文件、资料。(五)确定评审日程。了解被评审医院
7、的准备情况,评审需要查阅的文件、资 料是否准备好。(六)确定食宿、乘车等有关安排,在保证评审工作正常进行的基础上,尽量节省时间、开支。6(七)确定离开当地的时间。六、相关的准备(一)准备会议室。(二)通知医院接待人员,使评审组成员直达会议室。(三)与会人员人手一份评审日程安排。(四)确定陪同的领导和相关人员。(五)安排用餐。(六)将评审日程安排通知相关人员。(七)评审组成员佩戴身份牌。7评审专家组工作会一、目的评审专家沟通、汇总评审工作情况。二、场所 医院协助安排合适的地方。三、参加人员评审组全体成员。四、时间通常安排在检查结束后。五、内容(一)各小组根据评审标准及细则,填写完善检查记录表及打
8、分汇总表等。(二)汇总评审情况,归纳发现的亮点与问题。(三)讨论评审报告框架和主要内容。8评审工作反馈会一、目的由评审专家组向医院反馈评审工作总体情况,提出持续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二、场所 医院自行安排院内合适的地方。三、医院方面参与者医院院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医院指派的其他人员。四、评审组方面评审组全体成员。五、会议内容(一)专家组反馈医院评审的总体情况,包括亮点与存在的问题,改进意见及建议。不反馈评审建议结论、评审分数及核心指标检查结果。(二)医院院长发表意见。9评审工作日程安排第一天一、上午(在会议室召开汇报会)(准备好记录本,由组长指定一名评审专家组成员负责记录)(一)8:30分评
9、审汇报会准时开始。(二)由评审专家组组长宣布:XX 中医医院 评审工作开始,介绍参加这次评审专家组成员。(三)由评审组专家组组长介绍此次评审专家组工作基本要求。宣布评审工作纪律:基本要求:为了保证评审工作的客观性、科学性、公平性、公正性和有效性,医院要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将通报批评。工作纪律:由于时间短,人员少,工作量大,因此不要安排与检查评估无关的活动,以保证有足够的评审时间。(四)由被评审医院领导介绍评审情况报告(15分钟)。(五) 8:45-12:00 实地评审开始,评审专家 组分组进行实地评审。二、下午(六)13:30-18:00 评审专家组分组继续进 行实地评审。第二天
10、一、上午8:30-12:00 评审专家组分组继续进行实地评审。二、下午10(一) 13:30-16:00 评审专家组分组继续进 行实地评审。(二) 16:00-17:30 召开评审专家组会议 ,汇总分析实地评审情况。(三) 17:30-18:30 召开评审工作反馈会议 。11二级中医医院评审工作报告提纲一、评审工作基本情况包括评审时间、被评审医院名称、评审专家组组成等。二、工作成效主要是在评审中发现的典型和亮点。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是针对评审标准在评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四、意见和建议五、其他核心指标达标情况、评审分数、评审建议结论(包括二级甲等、二级乙等、不合格)、报告撰写时间、评审专家组组
11、长和成员签字。 12二级中医医院评审分数汇总表(中医药服务功能)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医医院 指标名称 指标编号 分值 实际得分 指标编号 分值 实际得分1.1 3 1.3.3 51.2.1 2 1.4.1 41.2.2 3 1.4.2 21.2.3 3 1.4.3 31.2.4 4 1.4.4 81.3.1 2 1.4.5 51.3.2 6一、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50 分)小 计2.1.1 7 2.2.1 42.1.2 4 2.2.2 42.1.3 5 2.2.3 42.1.4 5 2.2.4 42.1.5 7 2.3.1 62.1.6 3 2.3.2 32.1.7 6 2.3.3
12、 52.1.8 4 2.3.4 42.1.9 5 2.3.5 62.1.10 4 2.3.6 5二、 队伍建设(95分)小 计3.1.1 8 3.5.1 53.1.2 10 3.5.2 53.1.3 3 3.5.3 53.2.1 5 3.5.4 53.2.2 4 3.5.5 53.2.3 4 3.6.1 43.2.4 5 3.6.2 43.2.5 5 3.6.3 43.2.6 4 3.7 93.3.1 4 3.8 103.3.2 5 3.9.1 103.3.3 4 3.9.2 6三、临床科室建设(170 分)3.3.4 4 3.9.3 413指标名称 指标编号 分值 实际得分 指标编号 分值
13、实际得分3.3.5 4 3.10.1 33.4.1 4 3.10.2 73.4.2 5 3.10.3 23.4.3 4小 计4.1.1 4 4.3.1 84.1.2 4 4.3.2 64.1.3 5 4.3.3 64.1.4 4 4.3.4 84.1.5 6 4.4.1 44.1.6 6 4.4.2 44.1.7 4 4.4.3 44.2.1 4 4.5.1 44.2.2 4 4.5.2 44.2.3 4 4.5.3 24.2.4 5四、重点专科建设(100分)小 计5.1 2 5.3.5 55.2.1 3 5.4 35.2.2 3 5.5.1 55.2.3 5 5.5.2 35.2.4 3
14、5.5.3 35.2.5 3 5.5.4 25.2.6 2 5.5.5 45.2.7 5 5.6 35.2.8 2 5.7.1 25.3.1 5 5.7.2 25.3.2 4 5.7.3 35.3.3 3 5.7.4 35.3.4 2五、中药药事管理(80分)小 计6.1.1 3 6.2.1 66.1.2 2 6.2.2 76.1.3 3 6.2.3 4六、中医护理(60 分)6.1.4 4 6.3.1 614指标名称 指标编号 分值 实际得分 指标编号 分值 实际得分6.1.5 4 6.3.2 96.1.6 3 6.3.3 66.1.7 3小计7.1.1 3 7.3.2 37.1.2 3 7
15、.3.3 37.2.1 3 7.3.4 47.2.2 3 7.4.1 37.2.3 4 7.4.2 207.3.1 6七、文化建设(55 分)小 计8.1.1 3 8.3.1 28.1.2 3 8.3.2 38.2.1 4 8.3.3 28.2.2 5 8.3.4 38.2.3 4 8.4.1 48.2.4 4 8.4.2 3八、“治未病”服务(40 分)小 计组长签字: 组员签字: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15二级中医医院评审分数汇总合计表(中医药服务功能)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医医院章数 内 容 应得分 实得分第一章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 50 分第二章 队伍建设 95 分第三章 临床
16、科室建设 170 分第四章 重点专科建设 100 分第五章 中药药事管理 80 分第六章 中医护理 60 分第七章 文化建设 55 分第八章 “治未病”服务 40 分合 计 650 分组长签字: 组员签字: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16二级中医医院评审分数汇总表(综合服务功能)第一章 基本要求和医院服务分数汇总表(40 分)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医医院指标名称 指标编号 分值 实际得分 指标编号 分值 实际得分1.1.1.1 2 1.1.2 31.1.1.2 2一、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7 分)小 计1.2.1.1 2 1.2.2.3 11.2.1.2 2 1.2.3.1 11.2.1.3 2
17、 1.2.3.2 11.2.1.4 2 1.2.3.3 11.2.1.5 1 1.2.4 1.51.2.2.1 1 1.2.5 0.51.2.2.2 1二、医院服务(17 分)小 计1.3.1 2 1.3.3.3 11.3.2.1 1 1.3.4 11.3.2.2 1 1.3.5.1 1.51.3.3.1 0.5 1.3.5.2 0.51.3.3.2 0.5三、应急管理(9 分)小 计1.4.1 2 1.4.3 11.4.2 2 1.4.4 2四、临床医学教育及科研(7 分) 小 计第一章应得分 40 分 实际得分组长签字: 组员签字: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17第二章 患者安全分数汇总表(3
18、0 分)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医医院指标编号 分值 实际得分 指标编号 分值 实际得分2.1.1 3 2.3.1 32.1.2 4 2.3.2 32.1.3 3 2.3.3 22.1.4 1 2.4.1 32.2.1 3 2.4.2 22.2.2 3第二章应得分 30 分 实际得分组长签字: 组员签字: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18第三章 医疗质量分数汇总表(170 分)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医医院指标名称 指标编号 分值 实际得分 指标编号 分值 实际得分3.1.1 3 3.1.3 43.1.2 3一、医院质量管理组织与制度(10分) 小 计3.2.1 7 3.2.3.1 23.2.2 3
19、 3.2.3.2 3二、医疗技术管理(15分) 小 计3.3.1.1.1 1 3.3.1.5 23.3.1.1.2 1 3.3.2.1.1 33.3.1.1.3 2 3.3.2.1.2 23.3.1.1.4 1 3.3.2.1.3 13.3.1.2.1 1 3.3.2.2.1 23.3.1.2.2 2 3.3.2.2.2 23.3.1.2.3 2 3.3.2.2.3 13.3.1.2.4 1 3.3.2.3.1 33.3.1.2.5 1 3.3.2.3.2 23.3.1.3 1 3.3.2.4.1 23.3.1.4 5 3.3.2.4.2 2三、医技科室质量管理(40 分)小 计3.4.1.1
20、 2 3.4.4.2.2 23.4.1.2.1 2 3.4.4.2.3 23.4.1.2.2 2 3.4.4.3.1 13.4.1.2.3 1 3.4.4.3.2 13.4.1.3.1 3 3.4.4.3.3 13.4.1.3.2 2 3.4.4.4.1 13.4.1.4 3 3.4.4.4.2 13.4.1.5.1 3 3.4.4.4.3 13.4.1.5.2 2 3.4.4.5.1 13.4.2.1.1 2 3.4.4.5.2 13.4.2.1.2 2 3.4.5.1.1 1四、其他科室质量管理(85 分)3.4.2.2.1 2 3.4.5.1.2 219指标名称 指标编号 分值 实际得分
21、 指标编号 分值 实际得分3.4.2.2.2 2 3.4.5.2 23.4.2.3 2 3.4.5.3.1 23.4.2.4.1 1 3.4.5.3.2 23.4.2.4.2 2 3.4.5.3.3 13.4.2.4.3 2 3.4.5.4 2 3.4.3.1 2 3.4.5.5.1 23.4.3.2 2 3.4.5.5.2 23.4.3.3.1 1 3.4.5.5.3 23.4.3.3.2 2 3.4.5.6.1 23.4.3.4 2 3.4.5.6.2 13.4.3.5.1 0.5 3.4.5.6.3 13.4.3.5.2 0.5 3.4.5.7.1 23.4.4.1 2 3.4.5.7.
22、2 13.4.4.2.1 1小 计3.5.1 4 3.5.3.2 1.53.5.2.1 1 3.5.3.3 13.5.2.2 2.5 3.5.3.4 23.5.2.3 1.5 3.5.4.1 2.53.5.3.1 2.5 3.5.4.2 1.5五、病历(案)质量管理(20)分小 计第三章应得分 170 分 实际得分组长签字: 组员签字: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20第四章 药事管理分数汇总表(35 分)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医医院指标编号 分值 实际得分 指标编号 分值 实际得分4.1.1 2 4.3.1 34.1.2 4 4.3.2 14.1.3 2 4.3.3 24.1.4 3 4.3.4
23、 34.1.5 1 4.3.5 24.2.1 2 4.4.1 24.2.2 4 4.4.2 24.2.3 2第四章应得分 35 分 实际得分组长签字: 组员签字: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21第五章 护理质量管理分数汇总表(35 分)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医医院指标编号 分值 实际得分 指标编号 分值 实际得分5.1.1 2.5 5.4.1 35.1.2 1.5 5.4.2 15.1.3 2 5.4.3 35.2.1 2 5.4.4 15.2.2 2 5.4.5 25.3.1 4 5.5.1 35.3.2 3 5.5.2 25.3.3 3第五章应得分 35 分 实际得分组长签字: 组员签字:
24、检查时间: 年 月 日22第六章 医院管理分数汇总表(40 分)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医医院指标编号 分值 实际得分 指标编号 分值 实际得分6.1.1 2 6.4.1 36.1.2 2.5 6.4.2 1.56.1.3 2.5 6.4.3 1.56.2.1 1 6.4.4 26.2.2 2 6.4.5 16.2.3 2 6.5.1 26.2.4 2 6.5.2 26.3.1 3 6.5.3 26.3.2 2 6.5.4 16.3.3 2 6.5.5 16.3.4 2第六章应得分 40 分 实际得分组长签字: 组员签字: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23二级中医医院评审分数汇总合计表(综合服务功能
25、)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医医院章数 内 容 应得分 实得分第一章 基本要求和医院服务 40 分第二章 患者安全 30 分第三章 医疗质量 170 分第四章 药事管理 35 分第五章 护理质量管理 35 分第六章 医院管理 40 分合 计 350 分组长签字: 组员签字: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24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核心指标检查记录表省(区、市) 医院 评审得分: 分说明:关于核心指标的判定核心指标的评分按照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中“评分细则”的要求进行打分,而核心指标符合要求与否的判定按照评审核心指标的要求进行判定。举例说明如下:如中医药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 2.1.1 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
26、数的比例60%,按照评分细则进行打分时按照要求“每低于标准(60%)1 个百分点,扣 0.5 分。”分值为 7 分,扣完为止。但判定是否通过时,则按照核心指标判定的要求“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60%;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60%;或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未达到 60%,但符合以下要求:比例 1-比例 25%;比例 1 计算方法:(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当年新招聘未取得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的中医(含中西医结合、民族医)专业技术人员数)/(医院执业医师总数+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专业技术人员数)*100%;比例 2 计算方法:上年度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总数/医院执业
27、医师总数 *100%”。综合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判定:只有当出现评分细则中不得分的情况时才认为不符合要求,而不是得分为 0 就判定为不符合。举例说明如下:如指标 2.2.1“建立手术安全核查、风险评估制度与工作流程。”只有是“未制定手术安全、风险评估制度与工作流程,或未执行手术安全核查,不得分”的情况下,才判定为该项指标不合格,而如果是记录不完整,扣掉了 3 分,该项得分为 0 分,则不能判定为不合格。以 下 核 心 指 标 检 查 情 况 表 以 2013 年 为 评 审 时 间 为 例 , 2013 年 后 评 审 , 应 注 意 变 更 检 查时 间 。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核心指标
28、检查情况指 标 编 号 检 查 记 录一、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1.3.2 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相关指标:1有 2无2012 年度情况:二、队伍建设 2.1.1执业医师数(含执业助理医师) 人25当年新招聘未取得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的中医(含中西医结合、民族医)专业技术人员数 人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数(含执业助理医师) 人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专业技术人员数 人(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当年新招聘未取得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的中医(含中西医结合、民族医)专业技术人员数)/(医院执业医师总数+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专业技术人员数)比例 %2011 年度情况:执业医师数(含执业助理医师) 人中医类
29、别执业医师数(含执业助理医师) 人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 %2012 年度比 2011 年度增长百分点: 个医院命名符合规定:1是 2否临床科室名称是否使用以下命名: 1、神经科(中心) 1是 2否2、神经内科(中心) 1是 2否3、消化科(中心) 1是 2否4、风湿免疫科 (中心)1是 2否5、免疫科(中心) 1是 2否6、泌尿科(中心) 1是 2否3.1.2 7、外科二级分科名称是否符合要求:1是 2否3.3.1制定至少 2 个以上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并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诊疗方案基础上体现医院本科室临床实际和特色,诊疗方案基本要素齐全。所抽查的2 个临床科室的
30、4 个病种中,符合要求的完善的中医诊疗方案数量 个。2012 年门诊总人次 人2012 年非药物中医技术治疗人次 人3.9.22012 年非药物中医技术治疗人次/门诊总人次 %三、临床科室建设3.10.2 2012 年度情况26门诊处方总数 张中药饮片、中成药、医院制剂处方数 张中药饮片处方数 张中药饮片、中成药、医院制剂处方数/门诊处方总数 %中药饮片处方数/门诊处方总数 %2011 年度情况门诊处方总数 张中药饮片处方数 张中药饮片处方数/门诊处方总数 %三、临床科室建设2012 年度比 2011 年度中药饮片处方数/门诊处方总数增长百分点 个4.3.1 重点专科研究制定本专科优势病种和常
31、见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并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诊疗方案基础上体现医院本科室临床实际,突出中医药诊疗方法的综合运用,诊疗方案基本要素齐全。所抽查的 1 个重点专科 2 个病种中,符合要求的完善的中医诊疗方案数量 个。四、重点专科建设4.3.3 诊疗方案在临床中得到应用。所抽查的 1 个重点专科的 3份运行病历中,执行中医诊疗方案的病历 份。五、中药药事管理5.3.1建立中药饮片采购制度,采购程序符合相关规定,供应商资质齐全并对其定期评估。1是 2否六、中医护理 6.1.5 积极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技术项目不少于 2 项。所抽查的 2 个科室中,每个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技术项数2 项
32、。 1是 2否门诊走廊、候诊区、住院部走廊宣传中医药知识,使用中医病名和中医术语,并与所在科室的中医药特色相结合。中药候药区宣传中医药相关知识。七、中医药文化建设7.4.2 宣传中医药知识1、门诊走廊 1是 2否2、候 诊 区 1是 2否3、住院部走廊 1是 2否27使用中医病名和中医术语1、门诊走廊 1是 2否2、候 诊 区 1是 2否3、住院部走廊 1是 2否所在科室的中医药特色相结合1、门诊走廊 1是 2否2、候 诊 区 1是 2否3、住院部走廊 1是 2否中药候药区宣传中医药知识1是 2不充分 3否评审该项指标得分: 分该核心指标17 分为符合要求 1是 2否填报要求:1.本表内容应与
33、中医医院评审检查记录表内容一致。2.评审专家组对本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第一部分符合要求的核心指标数量: 个检查组长(签名): 组员签名:28第二部分“综合服务能力”核心指标检查情况指 标 编 号 检 查 记 录医院的功能、任务和定位明确,保持适度规模,医院床位数,科室设置、每床建筑面积、人员配备和设备、设施符合二级中医医院基本标准。一、基本要求和医院服务1.1.2 1是 2否2.1.2在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两项等项目核对患者身份,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1是 2否二、患者安全2.2.1建立手术安全核查、风险评估制度与工作流程。1是 2否四、药事管理 4.3.1药事管理组织下设抗菌药物管理小组,人员结构合理,职责明确。对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及考核。1是 2否五、护理质量管理5.4.1医院有优质护理服务规划、目标及实施方案,有推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保障制度和措施及考评激励机制。1是 2否6.1.3由具备法定资质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1是 2否六、医院管理6.4.4 急救、生命支持系统仪器设备始终保持在待用状态。1是 2否填报要求:291.本表内容应与中医医院评审检查记录表内容一致。2.评审专家组对本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第二部分符合要求的核心指标数量: 个检查组长(签名): 组员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