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脊轩志,归有光,归有光,项脊轩志,“志”即“记”,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本文是归有光抒情散文的代表作。,项脊轩,书斋名,是作者家中的一个只有一丈见方的斗室。为什么给书斋取这样一个名字呢?据说有双重意思:一是说它窄小,如在颈脊之间;一是因作者远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县的项脊泾住过,有纪念意义。,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明代昆山人。他自幼苦读,9岁能文,但仕途不利,35岁才中举人,后连续8次考进士不第。于是迁居嘉定安亭江上,在那里讲学二十余年。他的学生很多,称他为“震川先生”。到60岁才中进士,授县令职,一生郁郁不得志。,归有光虽仕途不得意,但他博览群书,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
2、源出于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清桐城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姚鼐视之为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项脊轩,旧南阁子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梳理文意,字词,1、轩:窗,引申为有窗的小室。 2、方丈:一丈见方。 3、尘泥渗漉 :渗,透过。漉,漏下。 4、雨泽下注:下,往下。 雨泽:雨水。 5、案:几案,桌子。 6、顾视:环看四周。 7、不能得日:得日,照到阳光。 8、日过午已昏:昏,昏暗。 9、修葺:修补、修理。,译文,项脊
3、轩,就是原来的南阁子。室内面积仅一丈见方,可容一人居住。由于是一间百年老屋,灰尘和泥土常从屋顶上漏下来,(尤其是)下雨时雨水往下直灌。每次移动桌子,环顾四周没有可安置的地方。又加上屋门朝北开,不能得到阳光照射,太阳一过中午,屋里就昏暗了下来。我稍微加以修补,使屋顶不再漏雨。,梳理文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10、辟:开。 11、垣墙周庭:周庭,把院子四周围住。 12、当:抵挡。 13、洞然:透明敞亮。 14、栏楯:栏杆。 15、增胜:增添了光彩。,在室前就开四扇窗户,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边射来的阳光,经日光反射,屋子
4、里才明亮起来。(在庭前)又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旧时的栏杆,也增加了新的光彩。,梳理文意,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16、偃仰:安居。偃,仰卧。 17、啸歌:指吟诵诗文。 18、冥然兀坐:静静地端坐。兀坐,端坐。 19、万籁有声:一切声音都能听到。籁,孔穴。 20、三五之夜:农历十五的夜晚。 21、珊珊:形容衣裾玉佩的声音,引申为美好的样子。,借来的书堆满了书架,我在这里生活悠然自得,有时吟诵诗文,有时静悄悄地独自坐着,自然界的声响都能清晰地听到;庭前阶下异常寂静,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到它
5、面前也不离开。在农历每月十五的晚上,明亮的月光照在墙上,月光下桂树的影子疏疏密密,微风吹来,花影摇动,煞是可爱。,鉴赏课文,明确:写项脊轩的小:旧称“阁子“,“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接着写旧:直接点明是。百年老屋;写破漏:“尘泥渗确,雨泽下注”,以至于“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则又见其小;写阴暗;“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这样写,形象而具体,印象深刻。特别是“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一句,尤为生动。屋顶东也漏,西也漏,每次搬动书桌,看来看去没有可以安放的地方,显得有点狼狈。,1、 文章开头,作者是怎样具体地写他的书斋项脊轩的小、旧、 破、漏而又阴暗的?,2、作者对这样的书斋,是怀着怎样的
6、感情来写的呢?,明确:作者并没有嫌弃它,鄙薄它,相反,对它却怀有深挚的眷恋之情。,鉴赏课文,开头这样写,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跟下面写修葺后的项脊轩形成鲜明的对照,使人感到小小书斋,颇有情趣,十分可爱,确是个读书的好地方,以便进一步表现出作者对它的喜爱。,3、经过修葺后的项脊轩变得怎样了?,明确:变得不漏、不暗了。辟,开。垣墙周庭,在院子周围筑起了墙。庭院里又种植了兰、桂、竹等花木,原有的栏杆,“亦遂增胜“,也就此增添了光彩。,鉴赏课文,4、在这样的环境里读书,你觉得如何?,环境及人物活动: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
7、移影动,珊珊可爱。,鉴赏课文,“借书满架“,足见轩中人的好学,书未必真的都是借来的。“偃仰啸歌“,其实这是极写读书之乐,只有当读书有所得的时候,才会高兴得这个样子。至于作者为什么一会儿又“静静地独自端坐着“呢?显然又是在进一步考虑书中的问题,冀有更大的收获。,鉴赏课文,5、“万籁有声“是什么意思?,明确:指自然界发出的一切声响都能听到。籁,孔穴里发出的声音,也泛指声音。,6、是写环境幽静还是写喧嚣?,明确:写幽静。,鉴赏课文,7、“万籁有声“与“万籁俱寂“哪一个更幽静?,“万籁有声“是写作者凝神专思时书斋里静得连最细微的声音也能听到。以有声写无声,这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诗句)一样
8、,以有声反衬“静“字。而这种静是有灵气的“幽静“,而不是一片“死寂“,真可谓“此时有声胜无声“啊。,下文写白天书斋的幽静,用小鸟啄食来点染:到了夜晚,书斋的景物、境界则更幽美、更静谧。写明月,用“半墙“来烘托;写桂树,以“斑驳“的倩影来描摹;接着,由静而动,写清风徐徐吹拂,用“影动“来衬托,又以“珊珊“来渲染,既描绘出桂树的摇曳多姿,又表露出作者心境的恬静、闲适。这是一幅多么幽雅、美好的画面!,修缮前后的项脊轩:,修缮前,修缮后,多可喜,鲜明对比,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
9、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梳理文意,23、迨(di)诸父异爨(cun):等到伯、叔们分了家。迨,及,等到。诸父,伯父、叔父的统称。异爨,不同用一个灶头,意思是分了家。 24、往往:指到处,处处。25、东犬西吠:东家的狗对着西家的狗叫。意思是分家后,狗把原住同一庭院的人当作陌生人。 26、逾庖而宴:越过厨房而去吃饭。27、已为墙:已而,然后28、凡再变矣:凡,总共。再,两次。 29、乳二世:作动词,喂养,译文,可是我在这里居住,喜悦的感受多,悲怆的感受也多。在这以前,院子南北相通,是一个整体。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家以后,院内外小门多了
10、,隔墙到处都是。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内栖宿。庭中开始用篱笆隔开,后来又用墙隔开,变动过两次。家里有一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里住过。这位老婆婆,是伺候我死去的祖母的仆人,喂养了两代人,母亲在世时待她很好。轩的西边和内室相连,母亲曾经到轩中来。,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28、而母立于兹:你的 29、相为应答:对她作出回答。 30、束发:15岁。古人以15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
11、束起盘到头顶上,谓之束发。 31、竟日:一天到晚。竟,从头到尾。 32、久不见若影:你的 33、大类女郎:像,老婆婆时常对我说:“这地方,是你母亲曾经站过的。”老婆婆还说:“你姐姐小时候,我抱在怀中,(她)呱呱地哭着;你母亲听见了就用手指敲着房门说:孩子冷吗?想吃东西吗?我从门外一一向你母亲回答。”(老婆婆)话未说完,我哭了,老婆婆也流下了眼泪。我从童年起就在轩中读书,有一天,祖母来看我,她说:“我的孩子,好长时间没见你的影子,怎么整天默默地在这里?真像个女孩子呀?”,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12、!”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字词,30、比去:等到离开 31、阖(h):关闭。 32、吾家读书久不效:长久没有成效,指科举上无所成就。 33、长号不自禁:自己忍不住放声大哭。禁,忍得住。 34、瞻顾遗迹:回忆旧日事物。瞻顾,泛指看,有瞻仰、回忆的意思。,译文,等到离开时,她用手轻轻地关上轩门,自言自语地说:“我家的读书人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功名,这孩子的成功,那总是可以期待的吧。”不一会儿,拿了一个象牙做的手板来,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在宣德年间拿着上朝的,日后你应当用得上它!”回忆这些旧日遗物,好象昨天刚发生的,真叫人禁不住要大哭一场。,项脊轩的变迁,回忆母亲和祖母,多可悲,思念、
13、悼亡之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分家),从客观的记述中寄予深长的感叹,语未毕,余泣,妪亦泣,情动于中,有泪无声,含蓄而有节制,令人长号不自禁,情如汹涌的潮水,直泻而出,完全失控,悲,情感表达极有层次,由内向转为外露 由沉稳渐趋强烈,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牗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梳理文意,32、扃(jing)牖(yu):扃,关闭。牖,窗户。33、轩凡四遭火:总共34、殆:大概,表示揣测的语气。,译文,项脊轩的东边以前曾经做过厨房,人们到厨房去,必须从轩前经过。我关着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根据外面人们走路的脚步声辨别是谁。项脊轩共遭过
14、四次火灾,竟然没有焚毁,大概是有神保护的缘故吧。,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自己闭门苦读,多次遭火未焚,悲喜交加,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梳理文意,33、余既为此志:已经34、来归:嫁到我家来。归,女子出嫁。 35、从余问古事:向36、凭几学书:伏在几上学写字。几,小或矮的桌子。 37、归宁:出家的女儿回娘家省亲。,译文,我已经作了上面这篇志,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她时常到轩中,跟着我问及一些历史故事,有时靠着桌子学写
15、字。妻子回娘家去省亲,回来以后转述她的小妹妹们的话说:“听说姐姐家里有阁子,那么什么叫阁子呢?”,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37、制:规制、格局38、手植:亲手种植。 39、亭亭如盖:高高挺立,树冠像伞盖一样。,补记:怀念亡妻,悲,译文,以后过了六年,我的妻子去世,项脊轩逐渐破败,也不修理。此后又过了两年,我卧病在床,百无聊赖,才派人再次整修南阁子。那格局和以前稍有不同。然而此后我长期羁留在外,不常居住。 庭前有一棵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的那一年亲手种下的,今天已
16、经高高地矗立着,枝叶繁盛,像一把撑开着的巨伞一样了。,分析课文,10、课文最后两节是十几年后作者又补记了这一段,怀念死去的妻子,在写法上与上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明确:因为都是怀旧,所以情调和谐。怀念亡妻,同样是抓住了富于特征的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来写。 文中没有“相亲相爱”或“相敬如宾”之类字眼,而伉俪深情自见。这种写法,是以当年小夫妻在轩内唱和相随的欢乐来衬托今日丧偶的悲哀。补写的这一段,就文意看,写到“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也可以收束全篇了,不意下文又起波澜,转而写庭中一棵亭亭如盖的枇杷树,使文章的余韵悠然不尽。,12、写感情,可以明写,也可以暗写。试举例说明。,明确:明写,如第一段里的“
17、珊珊可爱“,第段末的“令人长号不自禁“等;暗写,如第段里的“某所,而母立于兹“和本段的“今已亭亭如盖矣“等。暗写的好处是含而不露,耐人寻味。,文章结尾,是画龙点睛之笔,睹物思人,抒发了物在人亡的感慨,使读者回味不尽,对项脊轩的印象也就更加深刻了。,鉴赏课文,项脊轩志,多可喜,亦,多可悲,(承上),修葺前:,又小又漏又暗,修葺后:,虽小而不漏不暗有景色,(启下),1、家庭分崩离析,2、悼念亡母,3、怀念祖母,补,1、回忆亡妻,2、借树忆妻,写作特色:,1、善于选取生活中的琐事,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寄托深情。,3、语言委婉含蓄,清新淡雅,感情浓郁真挚。,2、善于利用细节描写。,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
18、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秭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母亲,慈爱,祖母,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他日汝当用之!”,亡妻,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期望,恩爱,选取生活中的小事,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儿之成,则可待乎!”,人物,殷切 期望,细节描写:,环境,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 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幽静,“蝉躁林愈静,鸟鸣
19、山更幽。”南梁王籍,祖母,语言委婉含蓄,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江城子,苏 轼,总结,在这篇抒情散文中,作者通过对项脊轩前后变化的记述,写出了对于它的亲切感情,也写出了对于亲人的深沉怀念。作者对自己的书斋项脊轩的无限眷恋的感情,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 由状物而怀人而抒情,三者融为一体,做到了形散神不散。或喜或悲之情,作者均善于通过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曲尽其妙。,鉴
20、赏课文,借轩写人,借轩抒情,善用细节,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文言练习,1.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2.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3.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4.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翻译文句:字字落实,直译为主,1.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每次移动桌子,环顾四周没有可安置的地方。 2.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家以后,院内外小门多了,隔墙到处都是。 3.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这位老婆婆,是伺候我死去的祖母的仆人,喂养了两代人,母亲在世时待她很好。 4.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
21、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有一天,祖母来看我,她说:“我的孩子,好长时间没见你的影子,怎么整天默默地在这里?真象个女孩子呀?”,2、东犬西吠,3、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n状语,“向西面”,n状语 ,“用手,亲手”,4、垣墙周庭,nv, “砌上垣墙”,指出词类活用情况,1、内外多置小门,5、乳二世,n状语,“在内外”,nv,“哺乳,喂养”,1、凡再变矣,2、先妣尝一至,3、妪每谓余曰,4、殆有神护者,5、吾妻来归,6、吾妻归宁,再,两次。,解释字词,妣,母亲。,每,常常。,殆,大概。,归,旧指女子出嫁。,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家省亲。,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3、使不上漏,2、又杂植兰
22、桂竹木于庭,4、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判断句,介词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省略句,使之不上漏,余自束发读书于轩中,省略句,特殊句式,介词结构后置句,课堂检测,一、找出下列各组中词语注音错误的一个,并订正。,1、轩 葺 兹 妣 2、笏 扃 牖 妪 3、迨 爨 漉 冥 4、籁 兀 偃 阖,xin,q,z,b,A xun,h,jing,yu,u,D y,di,cun,lu,mng,C l,li,w,yn,h,B w,课堂检测,二、找出词语解释全对的一组: ( )A、修葺:修造 扃牖:关闭窗户阖门:关门 大类:大的分类B、长号:大哭 来归:嫁到我家来归宁:女子出嫁 自禁:自己忍不住C、洞然:明亮 渗漉:从
23、小孔慢慢漏下偃仰:安居、休息 庭阶:院子里的阶石D、斑驳:错杂 先妣:已去世的母亲先是:先前就这样 兀坐:端正的坐着,C,课堂检测,三、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1、垣墙周庭A、四周 B、圈起来 C、围绕 D、全部 2、亦遂增胜A、美景 B、优美 C、光彩 D、超过 3、往往而是A、常常 B、到处 C、往常 D、往来 4、长号不自禁A、忍住 B、忍不住 C、受不住 D、受得住 5、亭亭如盖A、盖住 B、盖住的东西 C、车上的蓬子 D、笼罩,A,C,B,A,C,课堂检测,4、解释下列多义词,当,他日汝当用之 以当南日,已,日过午已昏 始为篱,已为墙,过,日过午已昏 大母过余 从轩前过,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室西连于中闺 其制稍异于前,于,应当,挡住,已经,后来,偏过,看望,经过,在,和,比,课堂检测,为,始为篱 已为墙 南北为一 相为应答 轩东故尝为厨 余既为此志,之,儿之成则可待乎 倾之 吾妻死之年 抚之甚厚 三五之夜,扎,砌,成为,作,是,写,取消句子独立性,凑足音节,那,她,的,课堂检测,五、词类活用,1、雨泽下注 2、使不上漏 3、前辟四窗 4、垣墙周庭 5、乳二世 6、执此以朝,方位名词作状语,方位名词作状语,方位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