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词的有关知识,词,又有曲子词、长短句、诗余、乐府、琴趣等名称。如苏轼的诗、词集名曰东坡乐府,范仲淹的词集名称为范文正公诗余,辛弃疾的词集为稼轩长短句,姜夔的词集为白石道人歌曲等。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词在形式上的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词都有一个词牌名称,它规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平仄声韵。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的区别,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而词牌则是词的外在形式。,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
2、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请指出这首词的词牌名,沁园春,词按照字句的多少划分,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类。五十八字以内的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上为长调。 小令:毛泽东十六字令三首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其一)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其二)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其三),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词一般分为上下阕。一般上阕为叙事或写景,下阕为抒情或议论。,词按照风格来分
3、,可以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柳永、秦观、李清照、姜夔、周邦彦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张元干、张孝祥、陈亮。 婉约派题材比较狭窄,主要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等。 豪放派题材则意境雄浑开阔,气势豪放,慷慨激昂,词中充满豪情壮志。,一剪梅 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如何鉴赏诗词: 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生平年代,所受思想的影响,写作风格,写作背景。 2.掌握常识:典故、修辞、表现手法、抒情方式、描写手法等成形的知识点。 3.注意把握所给予的信
4、息:如题目、注释、诗词中的典型意象。 4.整体把握意境、主题思想。景、情、事的融合。,诗经开创了现实主义的传统,曾为汉乐府民歌、建安诗人、杜甫、白居易直至宋元明清的一代又一代诗人所发扬光大。特征: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的愿望。楚辞开创了浪漫主义的传统,并为李白、李贺、苏轼、辛弃疾、陆游、龚自珍等优秀诗人继承并发扬光大。特征:善用丰富的想象、夸张、象征等手法,重在抒发主观感情。,2、风格是指诗人在选材、塑造形象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形成的创作特色。如:陶潜诗风恬淡自如,王维诗风诗中有画,李白诗风清新飘逸,杜甫诗风沉郁顿挫,白居易诗风通俗易懂, 陆游、辛弃疾诗风悲壮爱国。,如王维,我们知道他信佛
5、教,但他的前半生不是这样的。前期的诗歌,或讥讽达官显贵,有一定的进取精神;或为边塞诗,情调慷慨激昂,体现了边防战士的英雄气概;或写游侠生活,充满了浪漫主义豪情壮志。如使至塞上但后来为奸相李林甫所排斥,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尤其在安史之中为乱军所获,作了伪职。此后,作了隐居生活。诗歌主要是描写田园山水景物,表达闲情逸致,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如山居秋暝鹿柴 再如李清照、陆游、辛弃疾、岳飞等,古诗鉴赏在考试中的地位 一般在第卷的第16题。 题型:主观应答题,分值一般是6分。 所考察的内容:分析诗歌的形象以及表达技巧,品位诗歌的语言,领悟作品的感情、思想内涵,体味作品的艺术魅力,1、理解诗歌的内容:初读诗歌,首先确定此诗是什么内容的诗歌(写景抒情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怀古咏史诗、送别诗、思乡诗、怀友诗、赠人诗、感悟诗等);再把握题目、作者及诗后的小注;然后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注意抓住能够表达诗人处境、情绪、思想感情的词语,理解诗中具有某些特征的景物与诗人心情的关系。 2、审题:看看题目,要求回答形象、感情、技法、语言中的哪一方面。 3、组织要点:对于要求分析的综合性的题目,一般包括三方面写了什么(有什么特点),用什么方法写的,表达了什么感情。 4、组织答案,形成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