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目 录,总论 第一专题 地主阶级革新派的政治思想 第二专题 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派的政治思想 第三专题 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政治思想 第四专题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思想 第五专题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思想 第六专题 五四时期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第七专题 国民党和其他党派的政治思想 第八专题 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专题总论,思想史是人类社会意识的发展史,而且是理论化的人类社会意识的发展史。按照现代学科的分类,思想史属于史学的范畴,中国思想史则属于中国历史的范畴,涉及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是中国近现代社会政治意识的发
2、展史,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的社会政治思潮和政治斗争,当然,也包括与此有关的军事、外交等问题。,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思想文化形成了以封建思想为主导、以儒学文化为主干的定势。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主要讨论社会政治问题。因为,在阶级社会,一切政治都是阶级对阶级的斗争,焦点是国家政权问题。保持和争得国家统治权利成为政治的中心,围绕这个中心所形成的政治观点、主张、构想等,是政治思想史要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上起1840年鸦片战争,下迄1949年新中国成立。爱国救亡独立是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的主题,民主化和现代化是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一专题 地主阶级革新派的政治思想一
3、、鸦片战争前思想文化界的杰出代表中国政治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和悠久的历史,清代亦是光彩夺目,不仅鸿儒迭兴,硕果累累,而且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各种流派,几乎无不具备。清代儒学的著名代表是清初三先生(既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处在“天崩地裂”的时代,勇于面向现实,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倡“实学”,以丰硕的著述成果,开一代新风。,1.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批判黄宗羲(1610年1695年),人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他参与抗清近十年,失败后遁入四明山“证人书院”,致力于著述讲学。其专著和诗文有三百卷,二百万字以上,内容涉及文学、天文、历法、地理、数学等方面,尤以哲学和史学的成就最突出。重要著作有明夷
4、待访录孟子师说破邪论思旧录易学象数论,以及学术史专著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最能反映进步思想的是明夷待访录,其内容:一是主张君权民授,将国家权力转交政事堂(即内阁)和议会。二是主张授田于民,即土地为国家所有而分给农民,余剩土地则听任富民占用。他那尊重人类私利和强调立法的观点,不仅在对专制主义的批判中触及到封建制度的根本问题,而且有着对未来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猜想,比西方“天赋人权”的思想早了近一个世纪。,2.顾炎武的经世致用之学顾炎武(1613年1682年),人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明亡时,他投身于抗清斗争。失败后,他用十几年往来于江南、华北和关中地区,拜师访友、搜访图书,做“经世致用”之学问。他反对
5、高谈阔论,认为理学是空疏无用的学问,是导致明朝覆亡的重要原因。顾炎武进行学术建设,以讲求实际有用为出发点,其成果主要表现在小学(语言文字学)、经学、史学等方面。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音学五书日知录和天下郡国利弊书。他的学术作风有两个特点:一是高度的学术责任感,二是锲而不舍的顽强治学精神。他的写作态度十分审慎,其日知录一书,是经过了几十年的积累、推敲,逐步完成的;其音学五书修订了五次,誊写了三次。他说:如果要著书,“必古人所未及就,后世之所必不可无者,而后为之”。,3.王夫之对古代学术思想的总结王夫之(1619年1692年),人称船山 先生,湖南衡阳人。顺治五年,他举兵抗清, 不久战败,回家乡
6、隐居于湘水之西的石船山,过着清苦的著述生活。王夫之成为思想史上著述宏富的学者,得力于家学和早年功底,也由于生活在“天崩地解”的时代,从民族气节出发产生的历史责任感。他一生著书百余种,近四百卷,三百多万字。主要著作为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张子正蒙注噩梦俟解思问录搔首问黄书老子衍庄子通读通鉴论宋论等。这些著作,不但总结了历代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对宋明理学特别是陆王心学作了有力批判,而且对古代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发展,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他与黄宗羲、顾炎武一道,开创了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学风。,二、龚自珍、林则徐的政治思想1龚自珍其人及代表作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
7、建社会的开端,严酷的现实促使人们去寻求救世之方。这种思考反映在学术上,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变革现实。近代进步思想家们为了寻找“变”的依据,力图从哲学高度论证这一主题。地主阶级革新派的崛起,标志着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的帷幕已拉开。其中,龚自珍、林则徐、魏源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龚自珍(1792年l841年),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他“于经通公羊春秋,于史长西北舆地,以六书小学为入门,以周秦诸子吉金乐石为崖郭,以朝章国故世情民隐为质干,晚尤好西方之书”。他曾考取进士而不得入翰林,曾任礼部主事而得不到重用。传世著作有龚定庵全集,其思想驳杂而又矛盾,有些观点明显地表现出唯物主义倾向,尤其在历史观方面表现出某些
8、变易和进化的思想。,2龚自珍的历史发展进化论龚自珍思想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化的刺激下,从封建统治阶级中站出来,毫不留情地揭露黑暗的现实,抨击专制,讽刺不均,昌言更法。理学家向来把奴隶制的夏商周三代美化为“黄金时代”,龚自珍却予以否定,指出历史是不断进化的,“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从这种进化的历史观出发,他批驳了理学家复古、倒退的观点。他以饱满的爱国热情,呼吁“不拘一格降人才”,极力主张禁鸦片,以武力抵抗列强侵略,曾上书提出平银价、禁烟害、重防御三对策,要求作政治革新和经济改革。龚自珍思想具有一定的启蒙意义,对后来的改良思潮产生了极大影响。但在他的社
9、会改革思想中,落后的封建伦理和宗法思想仍占优势,他仍属于地主阶级革新派而不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晚年,他笃信佛教的因果报应,这是找不到出路而陷于彷徨苦闷中的心境反映。,3林则徐的“睁眼看世界”观点林则徐(17851850年),福建侯官(今福州)人。著有林文忠公政书,收入他的奏稿37卷,其政治思想经过了从经世致用,到反对侵略,再到睁眼看世界发展。纵观全书,关心国计民生,是他的政治思想的底色。作为地主阶级自救派的中坚分子,为挽封建统治大厦于将倾,他注意考察吏治,正视民间疾苦,主张养民以安大局。在任内,他清厘冤狱、整顿盐漕、赈济灾荒、兴修水利、抑富扶贫,体现了民本主义的色彩。他又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
10、者,其表现集中在查禁鸦片和抵抗西方列强侵略上。出于反侵略战争的需要,他组织了一个班子,收集和翻译外国的书报(如伦敦出版的世界地理大全和新加坡自由报孟买新闻纸等),编成四洲志。他虽然存在“尊王攘夷”的古老观念,仍不失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三、魏源的政治思想1魏源其人及代表作魏源(1794年1857年),湖南宝庆(今邵阳)人。他胸蓄千策,笔下万言,一生著述达七百万字,主要有魏源集古微堂四书书古微诗古微默觚老子本义皇朝经世文编圣武记道光洋艘征抚记等。其中,最著盛名者为海国图志,是一部记载各国政治、历史、地理和科技的百科全书。时林则徐遭投降派打击,被革职充军伊犁,途经镇江约见魏源,交与编
11、纂四洲志的全部资料,嘱其编撰新书,以唤醒国人。魏源不负重托,从1841年动笔,三易其稿,不断扩充,由50卷而60卷,于1852年汇成100卷海国图志,凡90万字,另有地图78幅,船炮等器插图57页。该书除以四洲志为基础外,还引用了历代史志14种、中外著作70余部、奏折30多件,篇幅比四洲志增加了10倍。,1.海国图志的主要内容分六部分:一为筹海篇4卷,系全书重点,从议守、议战、议款三方面总结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提出了战后应采取的措施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并对禁鸦片、开贸易、办厂矿等发表了见解。二为世界地图,均有古今地名对照,图序上突破“中国中心论”,先排两个半球,再排各洲图,最后是各国图
12、(重要国家有部位放大图)。三为各国地理、历史沿革、政治制度、物产矿藏、风景民俗、宗教信仰、中西历法和纪年对照,共72卷,为全书的主体,其中对英、法、美、俄的介绍更详。四为林则徐等办理广东战事的奏牍和道光的谕旨,以及从港澳报刊摘译的情报,编成筹海总论4卷和夷情备采3卷。五为西洋兵船、火炮、枪械、水雷的制造和使用方法,共12卷,附设计样式和分解立体图。六为地球天文合论5卷,介绍地球形状、运行规律、四季变化原理,以及太阳、行星、日食、月食、彗星、地震等知识,宣传了近代科学。,3魏源的社会变革思想魏源指出当时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的严重性,提出了对内部实行改革和对外来侵略进行抵抗的主张。旧的封建制度的老一
13、套办法,显然已不再适用于时代和新形势了,他积极宣传变法,说“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而且认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从正面提出来的变法理论。和龚自珍一样,在向正统的封建理学思想作斗争时,魏源也以历史进步观为其思想武器。他不同意理学家们美化古代、宣扬历史的倒退观,论证了在人类历史上,后代比起前代总是越来越进步的,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是任何个人,包括圣王在内所能扼止的。这种论点联系到当时的现实,就意味着中国不能停留在原来的位置上一成不变,而应该不断地发展向前。和龚自珍一样,魏源晚年的思想也流入颓唐和没落,逃避到佛教里去寻求寄托。,第二专题 太平天国农民革命
14、派的政治思想,一、洪秀全的早期政治思想在中国社会进入风云变幻、激烈动荡的情况下,以洪秀全为领袖的农民革命派的英勇斗争,把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封建、探索国家出路的斗争推向了高潮。洪秀全(18141864年),广东花县人。他从基督教布道的小册子劝世良言中受到启发,将“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说教,同中国农民流行的“均平”思想相掺合,创立“拜上帝会”,进行反清斗争。18451848年间,撰写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百正歌太平天日等著作,宣传“大同”“平等”的原则,鼓动民众以“斩邪留正”的勇气,与皇帝、官僚、财主等“阎罗妖”作斗争。1851年1月,他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并发布奉天讨胡檄布四方
15、谕奉天诛妖救世安民谕,大举北伐,1853年3月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建立与清朝对峙的农民政权。,太平天国是中国农民把理想天国搬到人间来的一次勇敢尝试,所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核心,规定了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等一整套改革措施,集中表现了农民小生产者对建立理想国家的追求。其主要内容有:一是根据“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把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给农民。二是实行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和守土乡官制度,把太平军的组织系统移植于社会,每25家设一乡官。三是规定生产与分配均由基层管理,“婚娶弥月喜事”由国库开支,鳏寡病残等丧失劳动能力者由国库供养。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旨
16、在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社会。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这种绝对平均主义的愿望不可能实现。,二、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献 1.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2.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18221864年)总理朝政,颁布了带有施政纲领性质的资政新篇。中心内容是仿效西方资本主义,以达到“兵强国富,俗厚风淳”的目的。在政治方面,主张革新,广开言路,沟通上下,严禁结党营私,拥兵自重;在经济方面,主张效法西方,准许雇工和私人投资,兴办近代工矿业,修铁路、造轮船、设邮局、开银行,奖励发明创造,发展文化教育;在外交方面,主张与西方国家自由通商,平等往来,但
17、不允许干涉中国内政。资政新篇基本上是按照西方资本主义模式来描绘反对封建制度、改造中国的设想,尽管不很完善,也没有涉及土地问题,许多规定在当时无实现的条件,但毕竟是近代中国最早提出学习资本主义的系统著述和大胆设计,特别是它以发展生产力为基础设计资本主义的蓝图,对后人有着重要的启迪。,一、洋务运动与洋务思潮1.洋务运动的兴起洋务运动起于19世纪60年代,一部分官僚以“中体西用”为宗旨,以“自强”“求富”相号召,企图采用西方的军事装备与先进技术,强化和巩固清朝的统治。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有感于两次鸦片战争中列强的“船坚炮利”,又在镇压太平天国时感受到洋枪的长处,兴办了19个官营的
18、军工企业。由于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买办性,算不上资本主义企业,但运用了机器生产,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开端。洋务派单独把军事工业移至中国,必然发生经费、原料、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为了解决亏损,又创办了20个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民品企业。这些企业以私人投资为主,工人自由招聘,产品作为商品计价出售,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由于受封建官僚控制,又依赖于外国资本,形成中国最早的官僚资本。,第三专题 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政治思想,2.早期的洋务思潮,热心洋务运动,后来又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来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冯桂芬、马建忠、薛福成、王韬、郑观应、陈炽、何启、胡礼垣等,代表性著作为庸庵全书、盛世危言、适可斋记言记行、庸书
19、、续富国策、新政真诠。他们主张向西方学习,允将商民自营企业,有的人还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这种改良主义思想,是为了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谋求国家的独立自主而提出的,带有爱国主义的性质,也带有民主主义的色彩。这种改良主义思想,虽然处于不够系统、不够完备的幼稚阶段,但对稍后的维新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促进的作用。,二、曾国藩的政治思想1.曾国藩其人及代表作曾国藩(1811年1872年),湖南湘乡(今双峰)人,岳麓书院生徒,道光进士。他历任礼、兵、工、刑、吏部侍郎,官至两江和直隶总督、大学士一等毅勇侯。他对传统文化尤其湖湘文化鼎力继承,择长而用,终成一代儒宗。他一生写了家书、奏章、日记一千万
20、字(今辑为曾国藩全集),而无学术著作传世,但其思想富含在政治、军事和办洋务的实践中。曾国藩治学的最大特点和成功之处在于学以致用,以解决自己面临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重大政治问题。在读书治学、镇压太平天国和办洋务方面,他力图建立“立功、立德、立言”的“三不朽”事业,达到“修、齐、治、平”的境界。他背负几千年的文化传统,铸造了封建社会的最后一尊偶像;他又用实际行动第一个打开学习西方的窗口,成为洋务运动的奠基人。,2.曾国藩对湖湘文化的传承曾国藩思想的核心是理学,理学的精神在于强调内心修养,以达到封建纲常所要求的人格。他受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影响,认为“为学术有四,曰义理,曰考据,曰词章,曰经济”,四科地位
21、不是平行的,以“义理之学最大”,而经济之学花费了他最多时间。曾国藩说:“天下之大事宜考究者凡十四宗:曰官制、曰财用、曰盐政、曰漕务、曰钱法、曰冠礼、曰婚礼、曰丧礼、曰祭礼、曰兵礼、曰兵法、曰刑律、曰地舆、曰河渠”。他对这些事下功夫考究,于经邦治国、用兵打仗大有收益。曾国藩以文人统军,扑灭太平天国,其建军和治军思想主要有:兵员自募、权归主将;军饷自筹、官职私授;以礼治军,诚字为本;勤恕廉明,修己治人。四宗归一,军为私家军,将为私家将,近代军阀制度由此形成。他不但培养了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湘军集团,而且刊刻和传播了船山之学,对所刻320卷书校阅了117卷。船山遗书刊刻后,又分赠湘军将领和幕僚,使湖湘
22、文化发扬光大。,.曾国藩对洋务运动的发动从1861年起,曾国藩开始筹划兴建近代军事工业,最早设立的是安庆内军械所。从购买洋枪洋炮到自己制造,进而广罗通晓洋务和科技的人才、派遣留学生、设立西式学校,他把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大胆设想变成现实。在开展洋务运动的过程中,洋务派与顽固派进行了激烈论战。曾国藩担当起迎战顽固派的重任,并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做纲领,主张既要守住孔孟之道,又要学会西方的科学技术,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对付列强。由承认落后到以实际行动图强,使他迈出了学习西方、追赶西方的第一步。正是有这一大胆而艰难的起步,以及向西方学习经济、科技、军事的“启蒙”,才有后来康有为
23、、梁启超发起的旨在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变法维新,也才有孙中山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致力实现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伟大社会变革。,三、李鸿章的洋务实践及实业思想李鸿章(18231901年),安徽合肥人。曾入幕湘军,举办淮军,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他担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是举办洋务最多,且成绩最显著者。他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并“深以中国军器远逊外洋为耻”。他积极引进西洋机器生产武器,随着形势发展,他看到“必先富而后强”,认识到“办洋务、制洋兵,若不变法而徒骛空文,绝无实际”,使洋务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他办洋务的方针是:“外须和戎,内须变法”八个字。他主持晚
24、清的外交,一贯采取妥协政策,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有李文忠公全集存世,汇集了他的书信、奏稿和电文。,四、左宗棠、张之洞的政治思想 1.左宗棠“办洋务”和收复新疆,左宗棠(18121885年),湖南湘阴人。 他的洋务活动以造船为中心,是“师夷以制夷”思想真诚的贯彻者。他认为“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诸邦以机器轮船横行海上,英、德、俄以船炮互相矜耀,日竟其鲸蚕吞食之谋,乘虚蹈暇,无所不至,此时言自强之策,非师远人之长以治之不可”。他反侵略态度之坚决,在洋务派中最突出。19世纪70年代初,西北边疆危机,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海防派”,认为东南海防比西北塞防重要,主张对沙俄妥协。以左宗棠为代表的“塞防派”,则
25、坚主收复新疆。到1878年,左宗棠终于平定阿古柏叛乱,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全部新疆领土。清朝并根据左宗棠的建议,在新疆设立行省,这对防御沙俄侵略和开发建设西北边疆有重要意义。其文稿收入左文襄公全集,今出版左宗棠全集和左宗棠未刊奏折。,2. 张之洞的“中体西用”论 张之洞(18371909),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同治进士,授侍讲学士,号清流人士。历任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和两江总督。任两广总督时起用冯子材为将,取得镇南关大捷。任湖广总督时,他的洋务事业进入鼎盛期。督鄂近20年,开办汉阳铁厂和湖北枪炮局,设立纺纱、织布、缫丝、制麻四局,使一个经济文化居全国中等水平的省份,一跃而为晚清最重要
26、的机器工业中心,某些门类如钢铁和军火工业在当时的东亚还居领先地位。其“中体西用”论的系统表述,是在他写的劝学篇中。那时的中国,要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外,还提不出更好的理论来,这是在中西文化冲突的情况下,两者实现结合的较好形式。他的政治思想主要体现在奏稿中,今有张文襄公全集存世。,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早期民族资本家创办民营企业130个,大都集中于轻纺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步履艰难,主要原因:一是外国资本凭借不平等条约,利用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压制和打击民族资本。二是洋务派官僚极力控制和排挤民族资本;清朝的苛捐杂税和各种摊派,推行厘金制度,关卡林立,给民族资本以
27、很大阻碍。同时,中国民族资本为了谋求发展,需仰赖外资,向它们购买设备和原料、引进技术和贷款,并求得保护;也求助于封建官吏,需要减免赋税和提供运销方便。这种经济特征,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政治特征,即:一方面受外资的排挤和本国封建主义的束缚,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另一方面又在不同程度上与外资和本国封建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反抗缺乏彻底性和坚定性。,一、戊戌变法与维新思潮1.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第四专题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思想,2.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变法甲午战争后,爱国知识分子发动一场政治改良运动,以实现君主立宪和发展资本主义的目的。“公车上书”揭开运动的序幕,1895年4月,在京参加会
28、试的举人推康有为起草上皇帝书,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此后,他们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开办学堂,广为宣传变法。在维新派推动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新政的主要内容:经济方面,设农工商总局,提倡实业,奖励发明和制造器具;设铁路矿务总局,筑铁路,开矿藏,改革财政,整顿厘金;设邮政总局,裁撤驿站。文化方面,废八股,改试策论,设京师大学堂,各地书院改学堂;设译书局,翻译西方书籍;选派学生出国留学。军事方面,裁减绿营,精练新军,设厂制造枪械弹药。政治方面,设学会和报馆,广开言路,准许臣民上书言事;裁汰冗员,澄清吏治。1898年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新政
29、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外全被取消。,二、康有为、梁启超的政治思想 1.康有为其人及代表作,变法运动的领袖康有为(18581927年),广东南海人。他幼读经史,接受儒家思想的系统教育,青年时到过香港,接触西方文明,崇赏“西人治国有法度”。他1888年10月第一次上书清帝,痛陈“强邻四逼”形势,请求“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强调中国如果变法维新,10年内可“富强可致”,30年可“雪耻复兴”。他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等著作,把东汉以来被奉为经典的古文经学认定是刘歆为助王莽篡汉而编造的伪经,以此作为否定封建守旧派“恪守祖训”的依据。他还借孔子“托古改制”来宣扬变法理论,宣传社会是按“据乱世、升平世、
30、太平世”三个阶段由低级向高级阶段不断发展的,据此阐发“变”的思想,为变法维新奠定了理论基础。大同书是康有为的代表作,也是戊戌思潮的代表作,向人们展示了所设计的理想王国大同世界的宏图。,2.大同书的主要内容大同书对资本主义、特别对美国充满了赞美之词,认为“创数千年未有之奇境”。他根据社会进化论,把人类历史分为据乱、升平、太平三级,而“今欧美之治近于升平”,“优于我国所处的据乱世”。他认定中国必须以欧美、特别是美国为楷模,指出:“民权之起,宪法之兴,分解均产之说,皆为大同之先声”。康有为也鞭笞了资本主义的弊病,如在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方面存在不平等。他注意到垄断发展造成贫富分化加剧,以及生产无
31、政府状态对生产力严重破坏。他说:“资本家复得操纵小工之口食而控制之或抑勒之,于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矣。”企业对“其产品销售与否,寡孰宜,无从周知,无从预算”,造成巨大浪费,根源在于“独人之营业”。他针锋相对地提出“公生业”,“去人道有家之私及私产之业”。大同书表现了康有为的真诚努力:要用空想社会主义和儒家学说改造资本主义制度,使之理想化、中国传统化。,3.梁启超的宪政和法制思想梁启超(18731929年),广东新会人。 梁启超早期追随康有为,大力提倡变法。1895年赴北京参加会试,随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并参与建立强学会,1896年与黄遵宪等在上海创办时务报,任主笔,抨击时弊,疾呼改革,该报
32、成为维新派的喉舌和鼓吹变法维新的舆论中心。1897年到长沙,任湖南时务学堂中文总教习。1898年,梁启超由徐致靖推荐,觐见光绪,被赏与六品官衔,专办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协助康有为变法,政变后逃亡日本。梁启超思想活跃而驳杂,一生著作极丰,写下一千四百万字,为中国著述字数最多者,主要收入饮冰室合集。他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认为变革社会的重要问题是“兴民权”、去专制。他任过司法总长,鼓吹立宪政治,认为宪政是伸张民权、保障民生的可靠手段,法制与民主相辅相成,建立法制是为了保障民主。他虽是个改良主义者,但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启蒙作用。,三、谭嗣同、严复的政治思想 1.谭嗣同其人及代表作,谭嗣同(1865
33、1898年),湖南浏阳人。他脱颖而出是“时势造英雄”,甲午战争战败使他受到巨大震动,迅速走上变法维新之路。他在寻求西学时,发现自然科学的发展令人神奇。1894年冬,他给密友唐才常写信,叙述自己思想的变化:“三十之年,适在甲午,地球全势忽变,嗣同学术更大变”,“前后判若两人”。1895年夏,他在北京结识梁启超,知道了康有为的基本思想和社会观点,使他景仰备至。他创立南学会和创办湘报,宣传维新主张。湖南巡抚陈宝箴在长沙设时务学堂,聘梁启超、谭嗣同为教习,培养维新思想的支持者。一时,湖南成为全国最有生气的省份。其著作现收入谭嗣同全集,仁学是代表作。该书的写作背景,是应佛学家吴嘉瑞之邀,写一篇研究中国历
34、史和现状的论文,于是形成他撰写仁学的初步构思。从1896年夏起,他在南京用几个月时间成书。,2.仁学的主要内容仁学的立意,仁学即人学,鼓吹人权和人本主义。其写作目的,是推动变法,“变法则民智”,“变法则民富”,“变法则民强”,“变法则民生”。“以太”是仁学中头等重要的概念,作者把张载、王夫之的物质概念“气”改为从西方传教士那里学到的“以太”,认为以太是宇宙和万物的根源。他不但把以太作为物质统一的本原和事物互相依存、贯通的媒质,而且把以太这种沟通世界为一整体的作用叫“仁”,“以太是体,仁为用”。仁的作用是什么?他说:“仁以通为第一义”。实现仁的途径为“四通”,即中外通、上下通、男女通、人我通,这
35、是人与人相通的四大环节,分别代表民族平等、政治平等、男女平等和经济平等,锋芒直指民族压迫、封建等级、男尊女卑和贫富不均。从政治角度考察,“仁通平等”这个学说体系,赋予了“仁”以民主的涵义,使传统的“仁”的概念不仅有中国意义,而且有一定的世界意义。,3.严复的翻译实践及维新思想严复(18541921年),福建侯官(今福州)人。他15岁考入洋务派沈葆桢开办的福州船政学堂,学习数、理、化、天文、地质等自然科学知识,并被派往英国留学,得以直接接触西方文化。他着重研究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1879年学成归国,任福州船政学堂、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教习,后升总办,执教达20年。戊戌变法前,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
36、,刊载自译赫胥黎的天演论,以生物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警示国人应自强保种,救亡图存。严复的主要功绩,第一个比较系统地把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理论和学术思想介绍到中国来,成为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中国人之一。他早期写的关于变法维新的著作,收入侯官严氏丛刊。他的翻译著作总集是严译名著丛刊,包括天演论法意原富群己权界论群学肄言穆勒名学名学浅说社会通诠八大名著。译本附有按语,代表他当时的思想。,一、辛亥思潮和辛亥革命1.民主革命思想开始传播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爱国运动风起云涌的形势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迅速兴起。站在运动前列的进步知识分子,在日本和国内出版了大批书报杂志,宣传反清和西方民主主义思想
37、。比较著名的,东京有1901年出版的国民报,1902年出版的游学译编,1903年出版的湖北学生界浙江潮江苏,以及1907年吴玉章创办的四川杂志;上海有原先宣传改良而从1902年起转而宣传革命的苏报和1903年底创刊的中国白话报,1904年初创刊的女子世界等报刊。特别是从1903年起,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更加活跃,先后有章炳麟发表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发表的革命军、陈天华发表的猛回头和警世钟等著作,形成了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高潮。,第五专题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思想,2.同盟会建立和民报创刊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展宣传工作,传播民族民主革命思想,为建立革命团体奠定了思想基础。随着革命形势迅速发
38、展,各地革命团体不断涌现,需要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以便更有效地领导革命。1905年7月,孙中山从欧洲到日本,邀集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和科学补习所的部分成员,讨论新团体的名称及宗旨,决定建立中国同盟会。8月20日,同盟会在东京举行成立大会,到会会员100多人。大会讨论通过了由黄兴等起草的同盟会章程,公推孙中山为总理,下设执行、评议、司法三部。同盟会本部设在东京,国内设东(上海)、西(重庆)、南(香港)、北(烟台)、中(汉口)五个支部,辖各省及蒙、藏、疆等区分会;海外设南洋、欧洲、美洲、檀香山四个支部。并决定将宋教仁等在东京创办的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改为民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刊物,继续宣传资产
39、阶级民主革命的主张。,3.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思想论战康有为等改良派热衷于清朝新政,以立宪对抗革命。1905年至1907年间,资产阶级内部发生了革命派与改良派之间的大论战,中心战场在日本,同盟会以民报为阵地,改良派以梁启超的新民丛报为阵地。论战的焦点集中在:第一,是保皇还是革命,即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实行民族革命。第二,是君主立宪还是民主共和,即要不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行政治革命。第三,是土地少数人占有还是“平均地权”,即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社会革命。论战以革命派的大胜告终,民主革命思想深入人心。,4.成立中华民国和制定临时约法同盟会建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把武装斗争放在首位
40、,发动一系列反清起义。1911年10月10日,新军打响武昌起义的枪声,起义烈火燃遍神州大地,一月之内有14个省区宣布独立,清朝陷于土崩瓦解之中。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有利于民主政治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法令,特别是3月11日以大总统名义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基本精神是按照西方民主制度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初步设计了一个实行议会制和责任内阁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是中国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其水平超过前人为寻求国家出路而进行的一切斗争。辛亥革命赶走了皇帝,结束了延续2
41、000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在人民心中播下了民主主义的种子,是近代中国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二、孙中山、黄兴的政治思想 1.孙中山其人及代表作,孙中山(18661925年),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青少年时在檀香山、香港受资产阶级教育,1894年上书李鸿章,提出改革主张,遭拒绝遂赴檀香山,建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1895年策划广州起义,事泄流亡国外。1905年组织同盟会,推为总理;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创立三民主义。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建立中华民国,主持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同盟会改名国民党后,选为理事长。
42、1913年至1917年,曾发动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和护法运动,失败后至上海创办建设杂志。在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1月召开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采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实行国共合作。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遗著编为中山全书总理全集孙中山选集多种。,2.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所写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16字政纲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基本轮廓脱胎于“民有、民治、民享”的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其基本内容:民族主义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包括反满和独立两层意思。孙中山把清朝作为帝国主义的走狗,民族革命
43、要完成推翻清朝统治的任务,因此隐寓着反抗外来侵略之意。民权主义是“建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制,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完成政治革命,因而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孙中山在拟定未来国家政体方案时,一方面继承古代官制的一些做法,把考试、监察从行政、立法中分出,创造“五权分立”体制。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具体办法是“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因社会改良进步所增值地价,则归国家,为国民所共享。”孙中山想通过土地国有,防止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贫富分化与对立,达到社会革命之目的。,3.黄兴的民主共和思想黄兴(18741916年),湖南善化(今长 沙)人。1902年赴日本留学,创办游学译编,组织“湖南
44、编辑社”,介绍西方科学文化。1903年参加拒俄运动及军国民教育会,不久回国进行武装反清活动。1904年在长沙组织华兴会,任会长,策划起义未成,亡命日本。1905年与孙中山创同盟会,任执行部庶务,居协理地位。他是和孙中山齐名的“开国二杰”,“孙文主义,黄兴实行”。从1907年起,先后指挥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廉上思起义、云南河口起义、广州新军起义和黄花岗之役。武昌起义后,被推为革命军总司令,率民军在汉口对清军作战。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陆军总长,临时政府北迁后任南京留守。1913年7月任江苏讨袁军总司令,失败后流亡日本。1916在上海病逝,所遗论文、讲稿、诗词、函电等600余件,辑为黄兴集,
45、反映了他屡挫屡战的军事生涯和忘我牺牲的革命精神。,三、章炳麟、秋瑾的政治思想 1.章炳麟的民族主义思想,章炳麟(18691936年),号太炎,浙江余杭人。自幼熟读经史,治学严谨。1897年任时务报撰述,参与戊戌变法。与改良派决裂后,1902年在上海与蔡元培组织中国教育会和爱国学社。次年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又因替革命军作序,引发“苏报案”,与邹容同被监禁,仍参与筹组光复会,鼓吹反清排满,光复汉族。1906年出狱,东渡日本,参加同盟会,主编民报,宣传抵制外来侵略,争取中国自主自立。1910年在东京重建光复会总部,任会长。1911年回国,任孙中山总统府枢密顾问。不久组织统一党,公开拥护袁世凯集权。
46、1913年因“宋教仁案”谴责袁世凯被软禁,1917年任护法军政府秘书长。五四运动后以讲学为业,思想渐入颓废。主要著作收入章氏丛书,今出版章太炎全集6卷,反映其政治思想、宇宙观和社会历史观。,2.秋瑾的反封建和女权思想秋瑾(18751907年),号鉴湖女侠,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她目睹民族危机深重,清朝腐败无能,决心“匡济艰危”,献身救国事业。1904年,她脱离封建家庭,自费到日本留学,加入光复会,投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05年加入同盟会,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和同盟会浙江省主盟人。同年冬,为反对日本限制中国留学生,愤然归国。1906年在上海参与创办中国公学和中国女报。1907年主持绍兴大通学堂,
47、联络金华、处州等地会党,组织光复军,与徐锡麟分头准备皖浙两省起义。徐锡磷在安庆仓促起义失败,清朝派兵包围大通学堂,秋瑾被捕,在轩亭口就义。她接受了西方自由平等的学说,以天赋人权为武器,提倡“男女平权”和经济自立,鼓励妇女冲破封建纲常束缚,参加政治活动,是中国近代比较系统地提出妇女解放思想的第一人。她文武兼备,所作宝刀歌宝剑歌等诗文,收入秋瑾集。,宋教仁(18821913年),湖南桃源人。1904年他参与创建华兴会和参加科学补习所,谋划长沙起义,事泄逃亡日本。1905年加入同盟会,任司法部检事长、民报庶务干事兼撰述,并从事政治、经济、法律等学科的研究。1910年在上海主编民立报,1911年组同盟
48、会中部总会,任总干事。武昌起义后,协助湖北军政府办理外交,拟定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带宪法性质的鄂州约法,描绘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蓝图。1912年初任南京临时政府法制局局长,袁世凯窃国后任农林总长。8月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任代理理事长。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多数席位,他准备以多数党资格组织内阁,并以议会政治制约袁世凯。1913年3月被袁世凯派人枪杀于上海车站。其遗著、论文、诗作、函电、日记等247件,辑为宋教仁集(上下册),另有宋渔父日记单印。,四、宋教仁、蔡锷的政治思想 1.宋教仁的民主宪政和法制思想,2.蔡锷的政治和军事思想蔡锷(18821916年),湖南宝庆(今邵阳)人。1898年入时务学堂,以梁启超为师。1899年赴日本,次年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事,失败后去日本学习军事,为清议报新民丛报撰文。1904年回国,先后在赣、湘、桂等省任军事学堂教官及新军参谋官、协统等职。1911年驻防云南,暗助同盟会活动。革命党人在昆明发动起义,推他为总指挥,旋任军政府都督。1913年被袁世凯调入京,加以笼络与监视。1915年他受梁启超影响,反对袁世凯称帝,潜回云南发动护国战争。他严于治军、善于用兵,编写了军国民篇曾胡治兵语录军事计划等,辑为蔡松坡先生遗集,即蔡锷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