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NO7信令系统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buyk185 文档编号:7196190 上传时间:2019-05-0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NO7信令系统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NO7信令系统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NO7信令系统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NO7信令系统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NO7信令系统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NO.7 信令系统复习资料复习资料说明:1、复习资料中黑色字体显示的部分是书本重点,在书本相关章节都可以找到。2、复习资料中红色字体显示的部分是南邮老师给的笔记,请大家认真复习。3、 综合习题重点见后。第一章 信令的基本概念1.1 信令的基本概念在交换机设备之间相互交换的“信息”必须遵守一定的协议和规约,这些协议和规约称为信令。信令的基本概念:在交换机各部份之间或者交换机与用户,交换机与交换机间,除传送话音、数据等信息外,还必须传送各种称为“信号”OR“信令”的专用控制信号,以保证交换机协调动作,完成用户呼叫的处理、接续、控制与维护管理等功能,图 1.1.1 表示电话交换网呼叫过程所需要的基本

2、信号。1.2 信令的分类按照信令传送通路与话路之间的关系来划分,信令可以分为随路信令和公共信道信令两大类。1、随路信令是指传送话音信息的通路来传送与该话路有关的各种信令,或某一信令通路唯一对应一条话路(信道) 。2、公共信道信令是将传送信令的通路与传送话音的通路分开,即把各电话接续通路中的各种信令集中在一条双向的信令链路上传送。第二章 NO.7 信令系统概述2.3 NO.7 信令系统的功能模块结构1、NO.7 信令系统的四级结构在 NO.7 信令系统的四级结构中,将 NO.7 信令系统分为消息传递部分(MTP)和用户部分(UP ) 。MTP 由 信令数据链路级(signaling data l

3、ink level) 、信令链路级(signaling link level)和信令网功能级(signaling network level)组成。MTP 的功能是在各信令点之间正确无误地传送信令消息。用户部分构成 NO.7 信令系统的第四级,它的功能是处理信令信息。根据不同的应用,可以有不同的用户部分。MTP 进一步划分为三级:第一级为信令数据链路级。该级对应 OSI 模型的物理层。第二级为信令链路功能功能级。该级对应 OSI 模型的数据链路层。第三级为信令网功能级。该级对应 OSI 模型中网络层的部分功能。四级结构图见教材 P22 图 2.3.12、与 OSI 模型对应的 NO.7 信令系

4、统结构1)消息传递部分(MTP )2)电话用户部分(TUP)3)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4)事务处理能力应用部分(TCAP)5)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ISUP)6)数据用户部分(DUP)NO.7 信令系统结构 见教材 P24 图 2.3.3第三章 NO.7 信令网1、信令网的基本组成部件1)信令点(SP)信令点是处理控制消息的节点,产生消息的信令点为该消息的起源点,消息到达的信令点为该消息的目的地节点。 (主要是交换局、操作维护中心、网络数据库)2)信令转接点(STP)具有信令转发功能,能将信令消息从一条信令链路转送到另一条信令链路的信令节点称为信令转接点。 (主要是交换局或专用的信令设

5、备)3)信令链路在两个信令点之间传送信令消息的链路称为信令链路。 (主要是光纤、PCM 链路的某一时隙)2、我国 NO.7 信令网的三级结构我国 NO.7 信令网由高级信令转接点(HSTP) 、低级信令转接点(LSTP)和信令点(SP)三级组成。见教材 P31 图 3.2.1我国 NO.7 信令网采用三级结构,第一级为高级信令转接点(HSTP),第二级为低级信令转接点(LSTP),第三级为信令点(SP),其中 HSTP 设置在 C1 和 C2 交换中心所在地,汇接 C1 和 C2 级的信令点的信令业务;LSTP 设置在 C3 点交换中心所在地,汇接C3、C4 和 C5 的信令点的信令业务,我国

6、 NO.7 信令网的三级结构于意图如下:HSTPLSTPSP3、我国三级信令网的双备份可靠性措施为了保证信令网的可靠性,提高信令网的可用性,我国的三级信令网采用了如下的双备份措施:1)第一级 HSTP 采用两个平行的 A,B 平面网,在每个平面内的各个 HSTP 网状相连。A 平面和 B 平面中成对的 HSTP 对应相连。2)每个 LSTP 分别连接至 A,B 平面内成对的 HSTP,LSTP 至 A,B 平面内两个HSTP 的信令链路组之间采用负荷分担方式工作。3)每个 SP 至少连至两个 STP(LSTP 或 HSTP) ,若连接 HSTP,应分别连至A,B 平面内成对的 HSTP。SP

7、至两个 HSTP 的信令链路组间采用负荷分担方式工作。SP 连至 LSTP 的信令链路组间也应采用负荷分担方式工作。4)每个信令链路级中至少应包括两条信令链。5)每个双备份的信令链应尽可能采用分开的物理通路,其优先选择的顺序为:1分开的实体路由。例如两条不同实体路由的光缆,或者采用不同的传输手段,如一条为光缆,另一条为数这微波。2采用同一实体路由中同一种传输手段的不同系统。例如同一管道中的不同光缆或者不同波道的微波系统。3同一载体中的不同系统。例如同一光缆或者同一波道中的不同 PCM 系统。6)两个信令点间话路群足够大时,设置直达信令链,采用直联方式。第四章 消息传递部分42 信令链路功能级二

8、、信令单元基本格式信令单元是 NO.7 信令系统中传送信令信息的数据包,由第二功能级处理,采用可变长度形或和整数个八位位组,共定义了三种类型的信令单元,它们是:1)消息信令单元(MSU:Messsage Signaling Unit):用来运载高层(用户部分或信令网管理功能)产生的信令消息;2)链路状态信令单元(LSSU:Link State Signaling Unit):用来传送链路状态信息;3)插入信令单元(FISU:Fillen-In Singnaling Unit):在无 MSU 和 LSSU 可发时发送,以使链路维持同步工作状态。三种类型的信令单元格式如图F:标志码SF:状态字段B

9、SN:后向序号FSN:前向序号FIB:前向表示语比特BIB:后向表示语比特SIO:业务信息八位码组SIF:信号信息字段CK:校验码LI:长度表示语各字段含义如下:1标志码(F )标志码是信令单元的定界标志,一个标志码既可以表示某信令单元的结束,也可以表示另一个信令单元的开始。采用规定的二进制编码 01111110。2度表示语(LI )指示信令单元携带的净荷(payload)长度,即长度表示语之后、校验码之前的八位位组的数目。该字段由 6 比特组成,编码范围 0-63,根据其编码可以区分不同类型的信令单元;LI=0 插入信令单元(FISU)LI=1 或 2 链路状态信令单元(LSSU)LI2 消

10、息信令单元(MSU)当 MSU 中的净荷长度大于 62 个八位位级时,LI 取值 63。3.业务信息八位码组(SIO)SIO 又可分为业务表示语(SI)和子业务字段(SSF)两部分,其结构如图 4.2.3 如示.信令单元基本格式:1、F(FLAG):信令单元的空界标志,2 个信号单元之间允许插入任意多个标志,当信令系统收到连续多个标志时,将不对此比特流进行处理,其作用是在过负荷的情况下降低的处理工作量。若某标志后面紧邻字节不再是标志字段,则称其为起始定界标志(OPENING FLAG),它表示一个新的信号单元的开始。2、CK(检错码):采用 16 位循环冗余码,用以检测信号单元传输过程中产生的

11、误码。3、LI(信号) :单元长度指示码,其值等于 LI 字段之后至 CK 字段之前的八位位组数,由 LI 的值即可区分信号单元的类型,即 FISU 的 LI=0,LSSU 的 LI=1 或 2,MSU的 LI2。4、SIO(业务指示八位位组):它只用于 MSU,用指示消息类型,第三级据此将消息分配给相应的功能模块,同时它还指示这是国际网还是国内网消息。三、信令链路功能级的主要功能1、信令单元的定界和定位通过标志码可以定界信令单元,在信令单元的开始和结束位置,都应有一个标志码存在,一个标志码,既可以作为一个信令单元的开始标志,也可以同时作为一个信令单元的结束标志。在链路负荷较重时,允许只发送标

12、志码来维持链路同步工作状态,而不再发送插入信令单元。标志码采用固定编码 01111110。由于该编码作为信令单元的定界标志,因此,为了避免在信令单元内部信息传输时出现相同的编码(伪编码) ,采用“0”比特插入方法,即在发送端,对不包含标志码的信令单元内容进行检查,如发现已经连续发送了5 个“1”比特,就在其后插入一个“0”比特;在接收端,对检出标志码后的单元内容进行检查,如发现已经连续发送了 5 个“1”比特,就去除后面跟随的“0”比特。2、差错校正NO.7 信令系统提供两种差错校正方法:基本差错校正方法和预防循环重发校正方法。根据信令传输环境决定采用哪种方法,在陆上信令链路中,时延小于 15

13、ms,采用基本差错校正方法,我国国内的信令链路普遍采用此方法,当传输时延大于 15ms 或使用卫星链路时采用预防循环重发方法。43 信令网功能级一、信令消息处理(1)信令消息处理(SMH)功能的作用是保证源信令点的某个用户部分发出的信令消息能准确地传送到所要传送的目的信令点的同类用户部分。信令消息处理可以分成三个子功能,分别是消息分配、消息识别和消息路由,如图4.3.1 所示1路由标记路由标记(ROUTING LABLE)位于消息信令单元的信令信息字段(SIF)的开始位置,按发送方向分别是 DPC,OPC 和 SLS。2消息识别功能消息识别(MDC:Message Discrimination

14、)是在信令点从信令链路功能级接收到一个消息信令单元后的处理方法,根据消息的路由标记中的目的信令点编码(DPC)判定本信令点是否为消息的目的地,若是,则交给消息分配功能;否则交给消息路由功能转发出去。3消息分配功能消息分配(MDT:Message Distribution)是信令消息的目的信令点收到消息后的处理功能,根据消息识别功能送来的信令单元中的业务信息八位位组(SIO)的编码来确定消息所属的用户部分,并传递给相应用户部分。4消息路由功能消息路由(MRT:Message Routing)功能是根据信令单元的路由标记中的目的信令点编码和信令链路选择码(某些情况下也可能使用业务信息八位位组) ,

15、选择一条合适的信令链路将信令消息发送出去,使其正确到达目的信令点。1、消息识别:据 DCP 来判定该消息的终点是否是本信令点,还是要经本信令点转接。2、消息分配功能:据 SI 来是判定是送到第三级的消息,还是送到第四级某一模块去的消息:当一个消息到达某一信令点时,首先执行消息识别功能,将收到的 DPC 与接收点本身的编码进行比较,若一致,则是本信令点的,接着执行消息分配功能,若不一致,则不是到本信令点,须经过本信令点转接要执行消息路由功能。3、消息路由功能:据 SI、DPC 、SLS 来选择到达某一目的地路由中的一条信令链,具体步骤是:据 SI 选择该业务使用的路由表若不同用户部分使用统一的路

16、由原则,则可省略。据 DPC 选择到达目的地的链路组。据 SLS 选择这一链路组中的一条链路。二、信令网管理1.信令业务管理信令业务管理(STM )功能是指将信令业务从一条信令链路或路由转到一条或多条不同的链路或路由;或在信令点拥塞的情况下暂时减少信令业务。(1)倒换当信令链路由于某种原因由可用变为不可用时,信令业务管理功能将启动倒换过程,其目的是尽快将不可用信令链路上的信令业务转移到一条或多条替换链路上,而且尽量保证消息不发生丢失、重复和错序。倒换过程可以在不可用链路所属链路组内进行,也可以在替换链路组内进行。根据信令网的状态,采用的倒换可能是正常的倒换过程,也可能是紧急倒换过程或时间控制的

17、倒换过程。(2)强制重选路由当某信令转接点无法到达某一目的信令点时,它应通知其邻近信令点,相邻信令点收到这一通知后应启动强制重选路由过程,将去往该目的信令点的信令业务从不可用的信令路由上尽快转移到一条或多条替换路由,而且尽量保证消息不丢失、不重复或不错序。对于此邻近信令转接点而言,由于无法到达某目的信令点,它将舍去已存在待发缓冲器和重发缓冲器中的到这个目的信令点的信令消息,因此强制重选路由过程存在信令消息丢失的可能性。(3)受控重选路由当去某目的信令点的信令路由由不可用状态恢复到可用状态时,将启动受控重选路由过程,以恢复信令传递的最佳路由。该过程的功能是将当前由替换路由传送的,本应由恢复了信令

18、路由承担的信令业务转回,并尽量减少信令消息的顺序出错,因此,受控重选路由包括一个时间控制的信令业务转移过程。2.信令路由管理1)禁止传递过程当一个信令转接点需要通知其相邻点不能通过它转接去往某目的信令点的信令业务时,将启动禁止传递过程,向邻近信令点发送禁止传递消息,消息的格见图 4.3.11。其中目的地字段指明不可到达目的地信令点的编码。消息的传送可以使用任何可利用的信令路由。5)信令路由组测试过程信令点使用此过程,向邻近信令转接点发送信令路由组测试消息,测试去某目的地的信令业务是否能够被转发。如在执行禁止传递过程后,信令路由组没试消息由相应的控制过程每隔 30s 以上向邻近信令点发送一次,直

19、到收到指明目的地变为可达的允许传递消息为止。路由组测试消息的格式见图 4.3.123.信令网管理综合举例当信令链路 DB 出现故障时,使信令转接点 STPB 不能到达信令点 SPD。信令链路两端的信令点或信令转接点各自执行不同的过程;信令 SPD 将执行倒换过程,由于没有信令链路传送倒换消息,所以此时执行的是时间控制的倒换过程,即经过一定时延后,直接将原来通过 STPB 转发的信令业务发往替换链路 CD,SP D 的所有信令业务全部经 STPc 发送; 同时 STPB 向邻近信令点 SPA 发送禁止传递消息,SP A 收到此消息后执行强制重选路由过程,使得 SPA 发往 SPD 的信令业务全部

20、经 STPC 转发,而不再实行故障前的负荷分担分方式。在此之后,SP A 还应周期性地向 STPB 发送信令路由组测试消息以便及时得到 STPB 的状态信息。 (分四步)示意图见 4.3.13(b)第五章 电话用户部分5.1 电话用户消息的格式1标记标记是一个信息术语,每一信令消息都含有标记部分,消息传递部分根据标记来选择信令路由。电话用户部分则用标记来识别信令消息与哪个呼叫有关。电话用户消息的标记由目的地信令点编码(DPC) 、源信令点编码(OPC)及电路编码(CIC)三部分组成,国内 NO.7 信令网中电话标记格式见图 5.1.25.2 常用电话信令消息的作用一、国际网和国内网通用信令消息

21、1、初始地址消息(IAM)初始地址消息是为建立呼叫而发出的第一个消息,它含有下一个交换局为建立呼叫、确定路由所需的全部地址消息。2、后续地址消息(SAM 和 SAO)后续地址消息是在 IAM 或 IAI 后发送的地址消息,用来传送的电话号码。3、成组发送方式和重叠发送方式成组发送方式是指在 IAM(或 IAI)中一次将被叫用户号码全部传送。重叠发送方式是指在 IAM(或 IAI)中发送部分被叫的电话号码,剩余的电话号码可由 SAM 或 SAO 消息传送。4、一般向后请求消息(GRO)和一般前向建立消息(GSM)5、地址全消息(ACM)6、后向建立不成功消息组(UBM)7、应答信号8、后向拆线信

22、号(CBK )9、前向拆线信号(CLF )10、主叫挂机信号(CCL)11、释放监护信号(RLG)12、电路复原信号(RSC)5.3 信令传送程序一、分局至分局/汇接局的直达接续1、呼叫遇被叫用户空闲的接续信令程序如图 5.3.1 所示。这是市话分局至分局的呼叫,采用成组发送方式,当主叫所在分局接收到主叫用户所拔电话号码时,经字冠分析为本地网内不同局之间的呼叫,将选择一条至被叫所在分局的中继电路,当收齐被叫号码后,用初始地址消息一次将主叫用户类别、说明地址性质等信息的消息指示语及被叫用户的全部号码送往被叫所在分局,被叫分局经分析发现是终接呼叫且被空闲,就发送地址全消息(ACM) ,通知主叫所在

23、分局,同时在话路上发送回铃音,当被叫用户摘机应答后,被叫所在分局发送应答计费消息至主叫所在分局,主叫所在分局接到 ANC 消息后接通话路,同时开始启动计费,呼叫进入通话阶段。当主叫用户先挂机时,主叫所在局发送前向拆线信号通知被叫所在分局,被叫所在分局收到 CLF 信号后,释放电路,同时用释放监护消息进行响应,该中继话路重新进入空闲状态。如果是被叫用户先挂机,则来话局发送后向拆线信号通知去话局,去话局收到 CBK 后发送前向拆线信号,来话局回送RLG 信号,中继电路重新进入空闲状态。2追查恶意呼叫图 5.3.3 给出了分局至分局追查恶意呼叫的信令程序。去话局用 IAM 将主民类别、被叫用户号码送

24、往来话局,来话局收到 LAM 消息后,经字冠分析发现是分局的终接呼叫,进而检查被叫用户的用户数据,发现被叫用户登记有恶意呼叫追查的功能,就发送一般请求消息请求主叫号码。去话局收到 GRQ 消息后,发送一般建立消息将主叫号码送给来话局,至此建立呼叫所需信息已全部接叫完毕。来话局发送地址全消息,当被叫用户摘机后,来话局发送应答计费消息,呼叫进入通话阶段。在通话阶段或主叫用户挂机 30s 内,被叫用户按 R 键或拍叉簧后按“ 3”以上数字,在来话局将打印输出主叫用户号码、被叫用户号码、呼叫接续的日期及时间,作为追查恶意呼叫的根据。一、双向电路的同抢处理双向电路的同抢处理:NO.7 信令方式具有双向电

25、路的工作能力,在双向电路工作情况下有可能出现 2 个交换局在几乎同时占用一条电路,即一个交换局已经发出初始地址消息后又收到对端发来的初始地址消息,这时就发生了双向电路的同抢。发生双向电路同抢和以下三个因素有关:1NO.7 信令数据链路的传播时间;2由于传输电路的干扰而造成的消息重发引起的消息延迟。3准对应工作方式时信令消息经过 STP 引起的消息延迟。这三个时间之和叫做双向电路同抢的不保护时间,该时间越长,同抢的概率越大。由于双向电路可以提高电路的利用率,特别是在长距离电路时更为明显。因此,在NO.7 信令方式中通常采用双向电路工作方式。至于同抢的问题可以通过采用一定措施来减少其发生的概率,并

26、在发生同抢后通过同抢处理来解决问题。1、减少双向同抢的防卫措施有以下两种方法来减少双向同抢的发生:(1)方法 1每个终端交换局的双向电路群采用反顺序的选择方法。信令点编码大的交换局采用从大到小的顺序选择电路,信令点编码小的交换局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选择电路。(2)方法 2双向电路群的每个交换局可优先接入由它主控的电路群,并选择这一群中释放时间最长的电路(先进先出) 。另外,可无优先权地选择不是其主控的电路群,在这群电路中选择释放时间最短的电路(后进先出)第六章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6.1 概述一、SCCP 的来源(教材 P102)SCCP 的概念:信令连接部分(SCCP )位于 MTP 之上,为 M

27、TP 提供附加功能,以便通过 NO.7信令网在电信网中的交换局与交换局,交换局与专用中心之间传递电路相关和非电路相关的信令信息和其它类型的信息,建立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网路业务。应用 SCCP 功能可在建立或不建立端到端信令连接的情况下,传送 ISDN 用户部分的电路相关和呼叫相关的信令消息。二、SCCP 的目标(教材 P103)三、SCCP 的基本功能1、附加的寻址功能2、地址翻译功能3、SCCP 能提供无连接业务和面向连接的业务无连接业务是用户事先不建立信号的连接就可通过信号网传递信令信息,SCCP 的无连接业务相当于数据网数据业务,0 类业务不保证消息的顺序传递,1 类业务依靠SLS 可以

28、保证消息按顺序传到目的地。面向连接业务是用户在传递数据之前,在 SCCP 之间交换控制信息,达成一种协议,这个协议包括数据的路由。传递业务的业务(是 2 类或 3 类) ,还有可能包括传递数据的数量等。6.4 SCCP 的程序一、无连接程序1、无连接服务程序采用的消息无连接服务采用单位数据消息(UDT)或增强的单位数据消息(XUDT)来传送用户数据,UDT 消息没有分段/重装功能,当用户传送的数据量大于一个消息信令单元(MSU )所能传送的数据量(约为 255 个字节)时,就必须采用 XUDT 消息。无连接服务允许用户在没有建立信令连接的情况下传送高达 2K 字节的数据,当用户需传送的数据大于

29、一个消息信令单元所能传送的数据量时,SCCP 可以决定用户数据分段,把原来的用户数据块分成较小的数据块,用多个 XUDT 消息传送,在接收端的 SCCP 将多个 XUDT 消息中的用户数据重装后再送给 SCCP 用户。如果由于各种原因,造成 UDT 消息 XUDT 消息不能传送给用户时,发现消息传送出错的 SCCP 节点,可以启动消息返回程序,用 UDTS 或 XUDTS 消息将消息回送到始发 SCCP 节点,并说明消息不能正确传送的原因。第七章 事务处理能力部分71 概述事务处是能力(TC:Transaction Capabilities)指的是在 TC 用户和网络层业务之间提供的一系列通信

30、能力。TC 的总目标是为节点之间的信息传递提供手段并对应用提供各自独立的通信服务,目前,在 NO.7 信令方式中 TC 只具有 OSI 的第七层 应用层的规程和功能,用此也叫做事务处理能力应用部分 TCAP。四六层还有待研究,在目前只有 TCAP 的情况下,它可用于支持智能网应用,移动网应用以及网络的运行和管理应用。72 TC 的结构及功能一、TC 的基本结构TC 由成份子层和事务处理子层组成,如图 7.2.1 所示 .成份子层(CSL:Component Sublayer):成份子层的基本功能是处理成份,即传送远端操作及响应的协议数据单元(APDU)和作为任选的对话部分信息单元。成份是 TC

31、AP 消息的基本构件,一个成份对应于一个操作请求或响应。事务处理子层(TSL:Transaction Sublayer)事务处理子层处理 TC 用户之间包含成份及任选对话信息部分在内的消息的交换。从图中可见,TC 用户与成份子层之间的接口采用 TC 原语,成份子层与事务处理子层之间的接口采用 TR 原语,事务处理子层与信令连接控制部分之间的接口采用 N原语。事务处理子层:事务处理子层在它的用户(叫做 TR用户)之间提供成分的交换能力;它也提供通过低层网络业务在同层实体之间传送事务处理消息的能力;目前的TR用户是成分子层。顾名思义,事务子层的功能就是对本端事务子层、用户和远端事务子层用户之间的信

32、令通信过程;对等 CLS 之间的通信也就是对等 TC 用户之间的通信,称为对话;因此,在目前定义的 TCAP 协议中,事务和对话完全等同,二者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所谓对话,具体说来就是为了完成一个应用业务的信令过程,二个 TC 用户双向交换一系到 TCAP 消息;消息交换的开始、结束、先后顺序以及消息内容均由 TC 用户控制和解释,事务子层则对对话的启动、保持和终结进行管理,包括对话过程异常情况的检测和处理。二、成份子层1、成份类型成份是用来传送执行一个操作的请求或应答的基本单元。从操作过程来看,都可以归为下面的五种类型:(1)操作调用成份(2)回送结果非最后结果成份(3)回送结果最后结果成份

33、(4)回送差错成份(5)拒绝成份7.4 事务处理能力过程二、成份子层过程(教材 P158,p159 图见下)三、事务处理子层过程(教材 P164)1、事务处理的正常过程图 7.4.7 所示出了两个 TR 用户之间 TCAP 消息交换的一个例子。图中,节点 A 发出 Begin 消息启动一个事务处理,Begin 消息中的源端事务处理 ID(OTID )值=X,节点 B 发出 Continue 消息中包含目的地事务处理 ID(DTID)和源端事务处理ID( OTID) 。注意,该消息中的 DTID 的值与 Begin 消息中的 OTID 的值相同。当节点B 发出第一个 Conti-nue 消息对

34、Begin 消息作出响应后,两端都可以发送 Continue 消息向对端传送信息,直到事务处理结束。请注意节点 A 和 B 发出的 Continue 消息中的OTID 和 DTID 中的值的对应关系。在该例中采用的结束方式是基本结束方式,节点 A发出 END 消息结束该事务处理。第八章 NO.7 信令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81 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及网络接口一、移动网结构1移动台(MS)2基站子系统(BSS)3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 )4来访位置寄存器(VLR)5归属位置寄存器(HLR)6设备识别寄存器(EIR)7鉴权中心(AUC)8操作维护中心(OMC)二、网络信令接口1Um 接口2A-bis

35、接口(1) C 接口:MSC 与归属位置寄存器( HLR)之间的接口,MSC 通过该接口向 HLR 查询被叫移动台的选路信息,以便确定接续路由,并在呼叫结束时向 HLR 发送计费信息。(2) D 接口:来访位置寄存器与归属位置寄存器之间的接口。(3) E 接口:不同的 MSC 之间的接口。(4) F 接口: MSC 与设备识别寄存器(EIR)之间的接口。(5) G 接口:不同的 VLR 之间的接口。8.3 移动应用部分二、 MAP 信令规程1、位置的登记和删除1)仅涉及 VLR 与 HLR 的位置登记和删除(图 8.3.3)2)涉及到前一个 VLR 的位置更新(图 8.3.4)第九章智能网应用

36、部分9.1 智能网概述一、智能网基本概念智能网(IN:Intelligent Network)是在原有通信网络的基础上设置的一种附加网络结构,其目的是在多厂商环境下快速引入新业务,并能安全加载到现有的电信网上运行。其基本思想是将交换与业务控制分离,即交换机只完成基本的接续功能。在电信网中设置一些新的功能节点(业务交换点(SSP) 、业务控制点(SCP) 、智能外设(IP) 、业务管理系统(SMS )等) ,智能业务由这些功能节点协同原来的交换机共同完成。当新业务是单独由程控交换机完成时,完成交换控制功能和业务控制功能的软件都驻存在同一交换机中。而按照智能网方法来实现新业务时,则将交换控制逻辑与

37、业务控制逻辑相分离,程控交换机仅完成基本的交换控制功能,业务控制逻辑则由专门的业务控制点(SCP)来完成。原有的程控交换机如果能够与 SCP 配合工作,就称为业务交换点(SSP ) 。当用户使用某种智能网业务时,具有 SSP 功能的程控交换机识别是智能网业务时,就向 SCP 发出询问请求,由 SCP 向 SSP 下达控制命令,控制 SSP 完成相应的智能网业务。当业务交换逻辑与业务控制逻辑分离后,引入新业务只需修改 SCP 中的软件。由于 SCP 的数量与程控交换机数量相比时很少的,仅修改 SCP 中的软件影响面较小,这就为快速引入新业务创造了条件。二、智能网概念模型1、业务平面业务平面(se

38、rvice plane)从业务使用者的角度来描述智能业务,只说明某种智能业务所具有的业务属性,而与业务的具体实现无关。2、整体功能平面整体功能平面(global function plane)面向业务设计者。在整体功能平面定义了一系列与业务无关的构件(SIB:Service Independent Building Block) 。并描述了一系列 SIB 如何链接及如何按一定顺序执行,以便完成某种业务,即整体业务逻辑(GSL) 。SIB 是独立于业务的、可再用的功能块,将 SIB 按照不同的组合及次序链接在一起,就可以实现不同的业务。3、分布功能平面在分布功能平面(distribution f

39、unction plane)上描述了每个 SIB 的功能如何完成。将每个 SIB 分解为若干个功能实体的动作(FEA:Function Entity Action),并描述了这些功能实体动作如何分布在相应的功能实体(FE:Function Entity)中以及这些功能实体之间应交换的信息流(IF:Information Flow)4、物理平面物理平面描述了如何将分布功能平面上的各个功能实体映射到实际的物理实体上。在每一个物理实体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功能实体。92 智能网应用部分智能网应用部分(INAP)是用来在智能网各功能实体间传送有关信息流,以便各功能实体协同完成智能业务。目前我国业务控制点

40、与业务数据点(SDP)之间,业务交换点与智能外设之间采用内部接口。由 P195 图 9.2.1 可见,智能网应用部分是由 TCAP 和 SCCP 支持的。智能网中各实体之间传送的操作是包含在 TCAP 成份子层中,并作为单位数据 UDT 在 SCCP 中传送。INAP 规程体系OSI 的第七层包含事务处理能力应用部分(TCAP)和各种 TC 用户。智能网应用规程(INAP)就是应用于智能网时的 TC 用户。TCAP 与具体应用无关,是为所有应用公用的服务元素,相当于运程操作服务元素(ROSE)的作用,因此 INAP 也是一种ROSE 用户规程。二、INAP 操作1、启动 DP当业务交换点(SS

41、P )中的基本呼叫控制模块(BCSM)在呼叫处理过程中检测到一个触发请求点 TDP-R 后,SSP 就发送此操作给业务控制点( SCP) ,请求 SCP 给出完成此智能业务的指令。第十章 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10.1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概述一、ISDN 的基本定义ISDN 有以下四个基本特性:1) ISDN 是从数字电话网发展而成的;2) 能提供端到端的数字连接;3) 能提供包括话音业务和非话业务在内的一系列广泛的业务;4) 为用户进网提供一组标准化的多用途的用户网络接口。二、ISDN 的基本结构ISDN 具有三种不同的信令:用户网络信令、网络内部信令和用户用户信令。三、用户网络接品

42、1、两种用户网络接口1) 基本接口结构(basic interface structure)2) 基群接口结构(primary rate interface structure)102 ISUP 的功能ISUP 除了能够完成 TUP 的全部功能外,还具有以一功能:1. 对不同承载业务选择电路提供信令支持2. 与用户网络接口的 D 信道信令配合工作3. 支持端到端信令103 ISUP 消息一、ISUP 消息的结构ISUP 消息由路由标记、电路识别码、消息类型编码、必备固定部分,必备可变长部分和任选部分组成。前 3 个部分是公共部分,其格式适用于所有的消息;后 3 个部分是消息的参数,它的内容和格

43、式随消息而异。第十一章 NO.7 信令系统的实现、维护管理及测试111 NO.7 信令系统在交换机上的实施一、NO.7 信令系统硬件的一般结构1、NO.7 信令系统软、硬件功能划分在程控交换机中,NO.7 信令系统的第一级功能由硬件完成,第二级功能部分由硬件电路完成,部分功能由软(固)件完成,第三、四级及高层功能(SCCP,TCAP,MAP,INAP 等)均由软件完成。通常,第二功能级中定界标志符的产生和检测、插 0、删 0,循环冗余较验码(CRC)的生成和检验由硬件电路完成。而发送控制、接收控制、链路状态制、差错校正等功能由软件完成。这部分软件一般都驻存在信令终端设备中的 EPROM 中称之

44、为固件。二、S1240 系统中的 NO.7 信令系统数字中继模块(DTM)中的指定信令时隙通过数字交换网络( DSN)的半永久通路接入公共信道信令模块(CCSM)中的信令终端电路,完成第一级信令数据链路的功能。DTM 中的时障 131 均可作为 NO.7 信令的传输通道,可由人机命令指定。第二级信令链路功能由 CCSM 中信令终端电路的硬件和固件完成。第三级信令网功能和用户级功能均由软件完成。驻存在 CCSM 中的软件完成第三级信令消息处理、信令链路的监视维护等功能。第三级信令网管的功能由 NO.7 系统辅助控制单元(SACEMTP)中的软件实现。113 NO.7 信令系统的测试一、测试类型有效性测试(VAT)主要是检验开发的 NO.7 信令设备能否满足我国有关的技术规范。兼容性测试(CPT )的目的是检验不同制式的 NO.7 信令设备之间能否正确配合。工程验收测试(EAT )是采用 NO.7 信令方式的每个交换局在正式投入电话网使用前进行的验收和测试。附:综合练习题重点(只列出画图题和简答题的重点,其它题型同样要求大家对照综合练习题认真复习)四、画图题(P6)重点 第 2、4、5、6、8、10、11 题六、简答题(P8)重点第 2、3、4、5、6、7、10、13、16、18、19、20、23 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