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儀器校正週期2附表、 儀器設備校正及維護週期與相關規定序號 儀器設備名稱 校正或維護別 校正或維護週期 校正或維護項目 標準或參考物件 校正維護步驟與相關規定 參考資料1 砝碼(Masses)(1) 參考砝碼(不銹鋼或鎳鉻合金製)(2) 工作砝碼(不銹鋼或鎳鉻合金製)外部校正內部校正最初使用後三年,以後每六年校正一次。三年質量質量 參考砝碼2 溫度計1.參考溫度計(liquid-in-glass)2.工作溫度計(liquid-in-glass)(1) 外部校正(2)內部校正內部校正十年六個月(1) 初次使用前(2) 六個月完整的校正冰點多點溫度校正(1) 冰點(2) 單點溫度參考溫度計參考溫
2、度計參考溫度計冰點檢查用參考溫度計做溫度檢查(包含冰點及選擇足夠的檢查點以涵蓋使用範圍)使用參考溫度計做冰點或使用範圍內之單點檢查 工作熱電偶(Working thermocouples) 內部校正 六個月 多點溫度檢查 參考熱電偶或溫度計 使用參考熱電偶或適當之溫度計做多點溫度檢查4 玻璃器皿1.玻璃器皿(含玻璃量瓶、玻璃移液管、玻璃滴定管等)內部校正 參考 NIEA-PA106 (附有證書之 A 級品初次使用前不需校正)標示體積2.活塞操作定容裝置 (piston operated)(1) 自動移液器(Pipettes)(2) 分液器(Dispensers)(3)自動滴定管(Burette
3、s)內部校正內部校正內部校正(1)初次使用前(2)三個月同自動移液器(1)初次使用前(2)每六個月及當內管或外筒(barrel / plunger)換新時標示體積標示體積標示體積標示體積標示體積檢查器示最大值;對可調整移取體積者,至少檢查器示最大值與其他 2 個設定之移取體積。同上或至少檢查使用時所設定之移取體積同自動移液器檢查器示最大值與其他 2個設定之移取體積同上3儀器設備校正及維護週期與相關規定序號 儀器設備名稱 校正或維護別 校正或維護週期 校正或維護項目 標準或參考物件 校正維護步驟與相關規定 參考資料5 瞬間與累積流量計1.參考浮子流量計(1) 高流量(1L/分)(2) 低流量(1
4、L/分)2. 工作浮子流量計3.孔口板(Orifice plates)4.溼式流量計 (Wet test meters)5.風速計(Anemometers)6.皮托管(Pitot tubes)7.乾式氣體流量計(Gas meters)內部校正內部校正內部校正(1)外部校正(2) 檢查維護內部校正外部校正內部校正或維護二年二年每次使用前初次使用時六個月二年二年(1)初次使用時(2)採樣前二年流量流量流量體積皮托管係數皮托管係數(以風洞校正或確認構造特性)體積溼式流量計或參考乾式流量計用肥皂流量計校正用肥皂流量計校正小孔流量計目視檢查是否損壞或污染檢查方向及尺寸吻合性 檢查是否有損壞、堵塞等6 氣
5、壓計(Barometers)(1) Fortin barometers(2) Aneroid Barometers(Mechanic and electronic)外部校正內部校正五年六個月多點壓力刻度大氣壓校正 Fortin barometers7 壓力計(Manometer)(1) 參考壓力計(liquid)(2) 工作壓力計(liquid)(3) 電子式(Electronic)(1) 外部校正(2)內部校正內部校正內部校正十年三年三年一年壓力刻度壓力刻度數位讀值參考壓力計參考壓力計同時檢查液體之清潔度同時檢查液體之清潔度8 壓力表與真空表(Pressure and vaccum gaug
6、es)(1) 參考壓力表(2) 工作壓力表外部校正內部校正一年一年 刻度 參考壓力表4儀器設備校正及維護週期與相關規定序號 儀器設備名稱 校正或維護別 校正或維護週期 校正或維護項目 標準或參考物件 校正維護步驟與相關規定 參考資料9 游標卡尺(Micrometer)(手上型) 內部校正 六個月(或使用前) 零點、單點及Anvils(卡尺外觀)情形對照計塊(gauge blocks)10 塊規(Gauge blocks)(1) 參考塊規(2) 工作計塊外部校正內部校正四年二年 尺寸 參考塊規11 吸氣嘴 內部校正 六個月 內徑 游標卡尺12 冰箱 檢查維護 每日 溫度 專用溫度計 使用專用且經
7、校正之溫度計(或適當溫度檢測器),監視使用空間的溫度並記錄之。13 BOD 培養箱(BOD incubator) 檢查維護 使用期間 溫度 高低溫溫度計 檢查開始測試時 BOD 培養箱之溫度及五天培養期間之最高與最低溫度。14 培養箱 檢查維護 使用期間 溫度 專用溫度計 使用專用且經校正之溫度計(或適當溫度檢測器),監視培養箱內部的溫度並記錄之,溫度需維持在1或在方法中可允許之範圍。15 高溫高壓滅菌釜 檢查維護 每月每季溫度滅菌功能經校正之留點溫度計或連續溫度監測裝置確認滅菌時之最高溫度是否到達 1211.以孢子滅菌指示瓶測試滅菌效果。2.記錄一次滅菌循環的溫度、壓力、時間及內容物名稱。在
8、進行 1215 分鐘之滅菌時,滅菌釜內的壓力上升至 15 lb/in2 且溫度為 100時起算至降回100時,整個循環應在45 分鐘內完成。.16 過濾設備(微生物濾膜法) 內部校正 初次使用前及每一年 標示體積 經校正之量筒 校正過濾漏斗之容量刻度,誤差不得超過 2.5%。5儀器設備校正及維護週期與相關規定序號 儀器設備名稱 校正或維護別 校正或維護週期 校正或維護項目 標準或參考物件 校正維護步驟與相關規定 參考資料17 無菌操作檯 檢查維護 每使用 400 小時每使用 4000 小時每季預濾網更換HEPA 濾網更換落菌量測試 以營養瓊脂培養基於無菌操作檯內暴露 30 分鐘,然後置於 35
9、培養箱培養 24小時,如菌落數在 5 個以上需更換 HEPA 濾網。18 乾燥烘箱(Oven) (1)外部校正(2)內部校正(3)檢查維護初次使用前二年使用時溫度溫度溫度熱電偶檢查溫度變化檢查烘箱內使用位置之溫度變化以適當的檢測器(Sensor) 監視溫度並記錄19 導電度計 內部校正 (1) 使用前(2) 每年單點檢查全刻度檢查20 pH 計 內部校正 使用前 pH 值 (線性) 標準緩衝溶液 以涵蓋待測樣品 pH 值之兩種標準緩衝溶液進行校正21 溶氧計 內部校正 (1) 使用前(2) 每月單點檢查與 Winkler titration 做比較22 濁度計 內部校正 (1) 使用前(2)
10、每年單點檢查(1)全刻度校正(2) 市售濁度標準品檢查濁度標準品濁度標準品Formazin 標準品使用適合預估樣品濁度的濁度標準品檢查其準確度以適當的濁度標準品於各濁度範圍進行校正使用市售濁度標準品校正時,每年須以 Formazin 標準品進行市售標準品的檢查比對。23 電子天平(Electronic balances)(1)外部校正(2)內部校正三年(1) 每次稱量前(2) 一個月重複性與線性量測(1) 零點檢查(Zero check)(2) 刻度校正(One point check )經校正之砝碼註:1.附內藏校正檢查設備之天平也需做一個月與六個月的校正。6儀器設備校正及維護週期與相關規定
11、序號 儀器設備名稱 校正或維護別 校正或維護週期 校正或維護項目 標準或參考物件 校正維護步驟與相關規定 參考資料23 電子天平(Electronic balances)(2)內部校正 (3) 六個月 (3) 重複性校正(Repeatability check)經校正之砝碼 2.具有多個稱量範圍之電子天平,每一稱量範圍皆需做一個月與六個月的校正。24 分光光度計(Spectrophotometers) 內部校正 (1) 使用前(2) 三個月檢量線製備波長準確度、吸光度、線性 (Linearity)、迷光(Stray light)、樣品吸光槽配對(Matching of cells)之校正參考標
12、準品 重鉻酸鉀與標準濾光片25 原子吸收光譜儀(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er)(1) 火焰式內部校正 (1) 使用前(2) 三個月(1)檢量線製備(2)靈敏度靈敏度參考標準品以參考標準品監測儀器性能,對較常用之燈管(含HCL 與 EDL)做靈敏度檢查。靈敏度檢查26 (2) 石墨式 內部校正與維護 (1) 使用前 (1)檢量線製備(2)靈敏度(3)再現性參考標準品靈敏度檢查再現性檢查(2) 每注射 40 至 80 次時 石墨管柱(Graphite cone) 與爐體內面之清潔註:儀器無法保持預設原子化溫度時,更換石墨管,再現性必須保持在10以內。27
13、感應耦合電漿原子發射光譜儀(Inductively couple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photometer)內部校正 使用前 (1)檢量線製備(2)波長校正(3)電漿狀況最佳化參考標準品依各該廠牌建議之 Tuning solution 調校7儀器設備校正及維護週期與相關規定序號 儀器設備名稱 校正或維護別 校正或維護週期 校正或維護項目 標準或參考物件 校正維護步驟與相關規定 參考資料28 感應耦合電漿質譜儀(Inductively couple plasma / Mass Spectrometry)內部校正 使用前 (1)檢量線製備(2)波長校正(3)
14、電漿狀況最佳化參考標準品依各該廠牌建議之 Tuning solution 調校29 氣相層析儀(Gas chromatography) 內部校正 使用前 檢量線查核 用至少一點之標準溶液檢查檢量線30 氣相層析質譜儀 內部校正 (1) 系統建置(2) 每批次樣品分析前(1) 質譜儀質量校正(2) 系統真空檢查質譜儀調校狀態查核檢量線查核FC-43BFBDFTPPTunning CheckAir/Water Check(1)BFB(for VOCs)Pass(2)DFTPP(for SVOC) Pass31 吹氣捕捉儀 內部校正與維護 (1) 每批次樣品分析前(2) 更換試劑水後(1)溫度檢視(
15、2)壓力檢視(3)試劑水存量檢查(手動者免執行 )管路潤洗檢視熱脫附 Heater 溫度檢視熱脫附表壓檢視試劑水位是否高於安全存量線H2O/Std Prime 作動32 頂空進樣儀 內部校正與維護 每批次樣品分析前 (1)溫度檢視(2)壓力檢視檢視 Oven Heater 溫度檢視氣體壓力33 高效能液相層析儀 內部校正 每批次樣品分析前 檢量線查核 參考標準品 使用檢量線中點進行查核,若誤差在15%以內,可沿用舊有的檢量線,否則重新建立檢量線。34 液相層析儀/串聯式質譜儀 內部校正 每批次樣品分析前 檢量線查核 (1)儀器故障維護是用 PPG標準品(2)例行性使用待測物標準品(1)使用檢量
16、線中點進行查核,若誤差在15% 以內,可沿用舊有的檢量線,否則重新建立檢量線。(2)重新建立新檢量線,R須大於 0.99 以上。8儀器設備校正及維護週期與相關規定序號 儀器設備名稱 校正或維護別 校正或維護週期 校正或維護項目 標準或參考物件 校正維護步驟與相關規定 參考資料35 膠滲透淨化儀 內部校正 (1) 一年(2) 每周(1)溶劑流速(2)自動注射器抽取量GPC 校正電子天平(稱至 0.001g) 設定流速 5 mL/min,以定量瓶收集管柱沖提液 10 分鐘,量測其體積在 45 至 55 mL 範圍,來確定流速為 4.5 至 5.5 mL/min。.樣品瓶裝 4.0 mL 溶劑,設定
17、注射 2.0 mL,計算實際注射量,誤差須0.5%。至少每週一次,GPC 校正溶液的 UV 圖譜與最後一次校正相比,滯留時間變動必須小於 5%,若滯留時間變化超過 5% 時,則必須重複校正之過程。36 微波萃取/消化系統 內部校正 一年 微波功率 以廠商建議條件校正37 氣相層析高解析度質譜儀(Gas chromatography / 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內部校正 每批次儀器分析前 (1)動態解析度校正(10K)(2)層析管柱解析度(25)(3)監測時間查核(4)檢量線查核(5)S/N ratio備註:1.外部校正必須委託已取得 ISO/IEC
18、17025(CNS 17025)認證之國內外校正機構辦理校正。2.內部校正則可由環境檢驗室本身自行執行或委託外部已取得 ISO/IEC 17025(CNS 17025)認證之國內外校正機構辦理校正。3.Ref.A 係指”Quality Assurance Handbook for Air Pollution Measurement Systems:Volume III, Stationary Sources Specific Methods, Quality Assurance Support Branch , Quality Assurance and Support Division, A
19、REAL, US EPA, 1994.” 4. Ref.B 係指”Quality Assurance Handbook for Air Pollution Measurement Systems:Volume II, Ambient Air Specific Methods, Office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REAL, US EPA, 1994.”1附件 電子天平內部校正參考程序95 年 01 月 06 日環署檢字第 0950002461 號公告自 95 年 04 月 15 日起實施NIEA-PA108 附件一、 目的提供環境檢驗室於執行電子天平零點檢
20、查、刻度校正及重複性校正時之參考依循。二、 適用範圍凡環境檢驗室所使用會影響檢測數據品質之電子天平的內部校正皆適用。三、 內部校正週期與校正標準件來源校正項目 校正標準 校正週期1.零點檢查 無 每次稱量前2.刻度校正 經校正之標準砝碼 每個月3.重複性校正經校正之標準砝碼 (通常使用上述之砝碼) 六個月【註】1)電子天平具有且會使用多個稱量範圍(稱 Delta Range)時,每一稱量範圍均需做校正。2)電子天平每經移動或修復後,皆需做重複性校正。2四、 內部校正執行步驟1.零點檢查:每次稱重前做零點檢查。2.刻度校正:每個月用接近天平最大稱重值或落於常用稱量範圍之一稱重值的標準砝碼做單點讀
21、值檢查(One point check of scale value),其步驟如下:(請將相關數據記錄於表一:天平刻度校正紀錄表)(1)天平顯現數值穩定後,記錄零點讀值(z 1)。(2)用砝碼夾(或羊皮手套)將標準砝碼置放於秤盤上,稱重標準砝碼,並記錄為第一次稱重讀值(m 1)。(3)用砝碼夾(或羊皮手套)將標準砝碼取出後,待天平顯現數值穩定後(不必歸零),再用砝碼夾(或羊皮手套)將標準砝碼置放於秤盤上,稱重標準砝碼,記錄為第二次稱重讀值(m 2)。(4)用砝碼夾(或羊皮手套)將標準砝碼取出後,待天平顯現數值穩定後,記錄零點讀值(z 2)。(5)依據紀錄表一中之公式計算刻度偏差值。【註】1)若
22、天平有一個以上稱重範圍時,每一稱重範圍均需做單點讀值檢查。2)若天平有內置砝碼內校功能者,先做天平內校正工作,再進行刻度校正步驟。3.重複性校正:每六個月用接近天平最大稱重值或落於常用稱量範圍之一稱重值的標準砝碼(通常使用與刻度校正相同的砝碼)做重複性檢查(Repeatability check),其步驟如下:(請將相關數據記錄於表二:天平重複性校正紀錄表)(1)天平顯現數值穩定後,記錄零點讀值(z 1)。(2)用砝碼夾(或羊皮手套)將標準砝碼置放於秤盤上,稱重標準砝碼,並記錄於表二(m1)。(3)用砝碼夾(或羊皮手套)將標準砝碼取出。(4)重複步驟(1) (3),共做 10 次重複性檢查並記
23、錄於表二中。(5)依據紀錄表二中之公式計算標準偏差。【註】1)若天平有一個以上稱重範圍時,每一稱重範圍均需做重複性校正。2)若天平有內置砝碼內校功能者,先做天平內校工作,再進行重複性校正步驟。五、 內部校正結果之判定與處理:3當內部校正結果出現下列狀況之一時,原則上,環境檢驗室應將該天平送請維修調整,並辦理再校正。惟檢驗室主管仍可從是否持續符合使用需求之角度,來進一步判定真否需要將該天平送請維修調整,並辦理再校正。(1)刻度校正偏差值大於最近一次天平外部校正中重複性測試之標準偏差的 3 倍值。(2)內部重複性校正所得之新的標準偏差大於最近一次天平外部校正中重複性測試之標準偏差值的 2 倍值。4
24、表一 天平刻度校正紀錄表廠牌: 型號: 最大稱重值:種類: (單盤式上皿式數字式“delta ”範圍)序號: 放置地點:稱重範圍: 刻度分度: 最小刻度:檢查日期:刻度偏差之測定:標準砝碼質量(g): M零點第一次讀值(g): z1標準砝碼第一次稱重讀值(g): m1標準砝碼第二次稱重讀值(g): m2零點第二次讀值(g): z2C1M(m 1z 1) (g)C2M(m 2z 2) (g)刻度偏差值(g)【(C 1C 2)2】之絕對值前次外校標準偏差值(g)【註】天平校正數據是否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是 否判定為合格之標準為:校正員: 檢驗室主管:驗算員:建議事項:5平均值(g) r前次外校標準
25、偏差值(g)表二 天平重複性校正紀錄表廠牌: 型號: 最大稱重值:種類: (單盤式上皿式數字式“delta ”範圍)序號: 放置地點:稱重範圍: 刻度分度: 最小刻度:讀值之重複性:(每 6 個月檢查一次) 檢查日期:標準砝碼質量(M):次數 稱盤負載物 稱重讀值(g) 差值 rim iz i(g)1 OMz1m1r12 OMz2m2r23 OMz3m3r34 OMz4m4r45 OMz5m5r56 OMz6m6r67 OMz7m7r78 OMz8m8r89 OMz9m9r910 OMz10m10r10標準偏差: 1n)r(ni2此時 i1 到 10,r im iz i, r i 的平均值【註
26、】天平校正數據是否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是 否判定為合格之標準為:校正員: 檢驗室主管:驗算員:建議事項:六、 報告:範例(一)6表一 天平刻度校正紀錄表廠牌:Satorius 型號:R200D 最大稱重值:200 g種類:delta (單盤式上皿式數字式“delta”範圍)序號:0049-03 放置地點:L209 室稱重範圍:0200 g 刻度分度:42/205 g 最小刻度:0.00001/0.0001 g檢查日期:94.12.27刻度偏差之測定:標準砝碼質量(g): M190.00008零點第一次讀值(g): z10.0000標準砝碼第一次稱重讀值(g): m1189.9998標準砝碼第二
27、次稱重讀值(g): m2189.9999零點第二次讀值(g): z20.0000C1M(m 1z 1)0.00028 (g)C2M(m 2z 2)0.00018 (g)刻度偏差值(g)【(C 1C 2)2】之絕對值0.00023前次外校標準偏差值(g)0.000085 【註】天平校正數據是否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是 否判定為合格之標準為:刻度偏差值小於最近一次天平外部校正中重複性測試之標準偏差的 3 倍值。即 0.000233 x 0.000085,所以判定為合格。校正員:王 94.12.27 檢驗室主管:莊 94.12.28 驗算員:郭 94.12.27建議事項:七、 報告:範例(二)7平均值
28、(g) 189.9997r前次外校標準偏差值(g)0.000085表二 天平重複性校正紀錄表廠牌:Satorius 型號:R200D 最大稱重值:200 g種類:delta (單盤式上皿式數字式“delta”範圍)序號:0049-03 放置地點:L209 室稱重範圍:0200 g 刻度分度:42/205 g 最小刻度:0.00001/0.0001 g讀值之重複性:(每 6 個月檢查一次) 檢查日期:94.12.27標準砝碼質量(M):190.00008 g次數 稱盤負載物 稱重讀值(g) 差值 rim iz i(g)1 OMz10.0000m1189.9998r1189.99982 OMz20
29、.0000m2189.9996r2189.99963 OMz30.0000m3189.9998r3189.99984 OMz40.0000m4189.9996r4189.99965 OMz50.0000m5189.9997r5189.99976 OMz60.0000m6189.9996r6189.99967 OMz70.0000m7189.9997r7189.99978 OMz80.0000m8189.9998r8189.99989 OMz90.0000m9189.9996r9189.999610 OMz100.0001m10189.9999r10189.9998標準偏差: 0.000094
30、1n)r(ni2此時 i1 到 10,r im iz i, r i 的平均值【註】天平校正數據是否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是 否判定為合格之標準為:內部重複性校正所得之新標準偏差小於最近一次天平外部校正中重複性測試之標準偏差值的 2 倍值。即 0.0000942 x 0.000085,所以判定為合格。校正員:王 94.12.27 檢驗室主管:莊 94.12.28 驗算員:郭 94.12.27建議事項:八、 參考資料81.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esting Authorities( NATA), Technical Note 13:User Checks of Balance Calibration, July 2005.2.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esting Authorities( NATA), ISO/IEC 17025 Field Application Document:Supplementary Requirements for Accreditation in the Field of Chemical Testing, Version 1,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