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文学翻译鉴赏教师 吴琳詹纳尔英译本西游记鉴赏英语 1207 班 周子潇 1801120728王 君 1801120721 2前言:(一)西游记简介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完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汉族长篇神魔小说。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书中讲述唐朝法师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西游记是最优秀的神话小说,也是一部群众创作和文人创作相结合的作品。小说以整整七回的“大闹天宫”故事开始,把孙悟空的形象提到全书首要的地位。第八至十二回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
2、魏徵斩龙,唐僧出世等故事,交待取经的缘起。从十四回到全书结束,写孙悟空被迫皈依佛教,保护唐僧取经,在八戒、沙僧协助下,一路斩妖除魔,到西天成了“正果”。西游记主要取材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汉族民间传说。西游记成书于 16 世纪明朝中叶,成书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西游记各式各样的版样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大量被译为西文,西渐欧美,已有英、法、德、意、西、世、斯瓦希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文种。并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这部小说作出了极高的评价。(二)西游记英译本发展历史1.第一阶段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
3、之一,西游记很早便引起了英语世界的关注;1913 年,上海基督教文学会出版了著名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的译本,即 A Mission to Heaven;1930 年,海伦M. 海斯的译本 The Buddhist Pilgrims Progress 在伦敦和纽约出版。但这两种只摘译了部分回目的图书,在西方的影响并不大,最早引起广泛关注的是英国翻译家卫利(Arthur David Waley)的译本,即 Monkey:Folk Novel of China。2.第二阶段1942 年面世的卫利版其实也是节译本,选取了原书的第一到十五、十八到十九、二十二、三十七到三十九、四十四到四十九和九十八到一百回
4、,总共只有三十回,不到全书的三分之一。这跟卫利本人对西游记的定位有关。在其英译本的前言里,卫利写道: 西游记 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糅合了美丽与荒诞、深奥与无稽。传说、寓言、宗教、历史、反官僚的讽喻与纯粹的诗词 所有这些迥然相异的要素都囊括在这部小说里。由于将西游记当成普通的讽刺小说,卫利认为原著实在是太长了,于是在翻译的时候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删节,不过选中的回目基本上保留了完整的架构:孙悟空、唐僧和白龙马先后在第一到十五回里出现,第十八到十九回是收服猪八戒的故事,第二十二回是师徒五人的大团聚沙僧也被收服了;第三十七到三十九回和第四十四到四十九回代表了取经过程中遭遇的劫难,第九十八到一百回则描写了取经
5、后返归东土的故事。总的来说,卫利版在重现整个叙事结构方面是很成功的。但与其说 Monkey:Folk Novel of China 是西游记的节译本,毋宁说是其改写本,因为在这三十回里,卫利并没有将原貌呈现给英文读者,而是进行了大量的删节和改写:凡是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段落,比如关于五行、炼丹等的描写,几乎都遭到删节,至于幸存的段落,也基本上会被卫利随意改写。如果从译文的可读性来看,卫利版是很流畅的,但是这种流畅牺牲了原著的复杂性和艺术性,将这部伟大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活生生地变成了一本三流的英国小说,其令人遗3憾的程度,丝毫不亚于将乔叟的 The Canterbury Tales 翻译成汪国真
6、或者席慕容诗集如果存在这样的中译本的话。第三阶段.英文读者无缘窥见西游记全貌的情况又持续了将近四十年,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在中国和美国,有两个全译本几乎同时面世。其中一个是詹纳尔(William John Francis Jenner)翻译的 Journey to the West(以下称詹纳尔版),共四卷,在 1977 年到 1986 年间由北京外文出版社付印,另外一个是余国藩翻译的 The Journey to the West,也是四卷,在 1977 年到 1983 年间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刊行,并于去年推出修订版(以下称余国藩版)。这也是迄今为止仅见的两个西游记全译本。今天我们要赏析
7、的是詹纳尔版本的西游记英译本。一、句法语法方面翻译(一)小说章回标题翻译西游记一共有 100 章,还有附录 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 。(这一章讲的是唐玄奘的一个身世。唐玄奘的父亲陈光蕊喜中状元,招为宰相女婿,被任为江州州主。上任途中被船家刘洪害死,其妻被抢,刘洪冒保赴任。陈被龙王救活,收于龙宫。其妻生子,抛于江中。被金山寺长老所救;起名江流,后又起法名玄奘。长老为其说知身世。玄奘寻见母亲。后径往京师,找外祖诉冤。刘洪被处极刑。陈光蕊还阳。玄奘入洪福寺继续修行。)西游记的章回都是七言的对仗工整的句子,还有少许五言和四言的句子。例如,“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第二十四回 万
8、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这给我们的翻译带来了很多的困扰。那么译者又是如何翻译的呢?以“ 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为例。八卦炉:那老君到兜率宫,将大圣解去绳索,放了穿琵琶骨之器,推入八卦炉中,命看炉的道人,架火的童子,将火煽起煅炼。原来那炉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他即将身钻在“巽宫”位下。巽乃风 也 ,有风则无火。只是风搅得烟来,把一双眼熏红了,弄做个老害眼病,故唤作“火眼金睛”。炉子:stove ; furnace ; oven ; camp stove八卦:八卦起源于人文始祖伏羲,表示事物自身变化的阴阳系统。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
9、代表雷,艮(gn)代表山,巽(xn)代表风,兑代表泽。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到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基于当今社会人事物繁多。trigram trairm (中国、日本等国用作占卜等用的)八卦译为:the Eight Trigrams Furnace大圣译为:The Great Sagesage:英sed 美sed n. 圣人;贤人;哲人adj. 明智的;贤明的;审慎的五行:five phases,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及其运动变化。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4译为:Five Elements Mountai
10、n心猿:“心猿”在西游记的章回标题中共出现了 17 次,它既是佛教用语,也是道教用语。意思是“心意散乱不定,如猕猴一般”。(中英佛教辞典)在詹纳尔的译文中,“心猿”有 16 次被译为“Mind-Ape”;1 次被译“Heart-Ape”。而在余国藩的译文中,该词有 4 次被翻译“Monkey for the mind”,13 次被翻译为“Mind Monkey”。詹纳尔译为:The Great Sage Escapes from the Eight Trigrams FurnaceThe Mind-Ape Is Fixed Beneath Five Elements Mountain(二)叠音
11、拟声词的英译叠音词(reduplication) 又称叠字,是指把同一个字或单音词接二连三地用在一起,即相同的词、词素或音节重叠使用。叠音词是语言中常见的修辞手段,是体现语言韵律美、形象美、修辞美的典型艺术手法 。中国古人好以叠字拟声绘色,表情达意,作为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无疑继承了这一传统。纵观全书,所用到的叠音词可谓是比比皆是,其丰富的表现手法不但生动地展现出明代通俗小说的多彩姿容,更透露出当时人们的用于习惯及高超、别致的审美情趣。今天,就为大家介绍西游记詹纳尔英译本中叠音拟声词的英译,归纳总结出一些基本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 叠音拟声词的对等翻译在 Journey to th
12、e West 中, 译者对于叠音拟声词的翻译处理表现并不是始终如一,往往是因词而异。以叠词再现叠词的译法时有出现,最佳的译法就是“叠词以叠词见之”。因此, 叠词对等翻译能够满足西游记英语读者的“期待视阈 ”,因而是翻译叠词的常用结构 。如:观棋柯烂,伐木丁丁。( Chapter1)Watching the chess game I cut through the rotten, felling trees, ding, ding(2) 呼呼吼吼,喊声不绝,却赶到那藏风山凹之间。 (Chapter2)Chased him as fast as he could, waving his cudge
13、l, roaring, and howling.(3) 只听得呼呼吸吸之声,犹如蚕食叶。( Chapter72)He heard a rustling, hissing, sound like that of silkworms eating leaves(4) 就像敲梆子一般,剔剔托,托托剔。( chapter90)Tic-tic-toc, toc-toc-tic, like the rhythm of a wooden clapper(5) 只听得呼呼吼吼,喘喘呵呵,众小妖都现了本身。 (chapter92)With that there was much roaring, lowing,
14、 panting and sighing as the junior devils all resumed their original appearances.以上五句的英语译文都通过对等翻译,再现了原作中叠音拟声词的风采,但译笔略有不同。例 1 中的“ding, ding”和例 4 中的“tic-tic-toc, toc-toc-tic”完全模拟汉语叠词的构词方式,无论视觉还是听觉效果与汉语表达吻合一致,是最忠实于原文的译法,但这种模拟汉语的发声而造出的英语拟声词并不容易为英语读者理解。对于另外 3 句叠词的处理,译者采用了平行结构以及具有连续、复加内涵的“-ing”形式,并用逗点与句子主
15、体分隔,语体蓄势凸显,与原叠词的派势一拍即合。可见,叠词的对等翻译策略也不排除同中有异,形式对等、效果不等的译笔。但总体上,这种对等的英译方法“选用相对应的叠音字,以5形传情,以音传神”,较好地保留了小说中叠音词的风貌。2.叠音拟声词的灵活变通有三种方法:头韵译法、词性转译法、舍形存意法(1).头韵译法詹纳尔在翻译叠音拟声词时,有时会通过英语音韵中头韵(alliteration)手法的使用,既忠实并通顺地译出汉语叠音词的词义,又保留了原文的音韵特点,力求使译文无论在意义还是在音韵上达到较完美的统一。那呆子因赶马,走急了些儿,喘气嘘嘘,口里唧唧哝哝的闹道 The blocked Pig, who
16、 had been running quite fast after the horse, was puffing and panting as he mumbled喧喧嚷嚷两相持,云雾满天遮白日。Ranting and roaring, they were locked in struggle(2). 词性转译法宾鸿至,嘹嘹呖呖声宵碎。And their honking shattered the night.那妖邪口里囔囔突突的,骂着山神土地道From the demons mouth came abusive grumbles不难发现,虽然拟声修辞法汉英皆有,但是区别较大。在汉语里,一般
17、都采用直接摹写声音的拟声词,如上面例中“嘹嘹呖呖”和例中的“嚷嚷突突”。在英语里,一些动词和名词本身就具备了拟声特点,融音与义为一体,引起音与音之间的联想,如上面例中的 honking 和 grumble。这种词性转译法无疑有助于译者处理大量特殊、繁复的声音。(3). 舍形存意法舍形取意的特点是形虽去,意犹在。“所谓译意就是不译出叠字,而是把叠字表达的意思真实、生动地展现出来,或将其完全融入整首诗的意境中去,这种以意补形的方法可用于任何词性的叠词。”这也是詹纳尔译中经常用到的方法,如下面几句译文:洞中有叮叮硌貉滴水泉 Springs flow from the caves with cheer
18、ful voice.野禽声聒聒,幽鹿步徐徐。Noisily sang wild birds. Slowly strolled the deer.汉语注重结构均匀、押韵,而英语更注重意义的表达。例中用“cheerful voice”来传递原文中叠音拟声词“叮叮猪猪”的蕴意;例中用“nosily”表现嘈杂的“聒聒”之声,虽然译取了叠词的内涵,但两者问既无形式上的呼应,也元修辞上的对等,而且译文中的意境与原文也有出入,可谓美感缺失。但舍形存意往往是不得已而为之,是形不在意犹在、形去势存的翻译措施二、民族文化翻译(一)民族习语翻译习语往往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带有本民族特有的语言和
19、文化特色。其独特的文化色彩往往令译者感到困惑和为难。赏析詹纳尔所使用的如下几种习语翻译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启迪。1.直译法要达到语用对等,当然要保留其语用意义,但还要尊重原著的风貌。为尽量保留原著6的风格特点,在既能保留形式又能传达意义的情况下,宜采用直译法来翻译。例 1.那大圣 对唐僧道声: “今日昧着惺惺使糊涂,只教我回去:这才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罢罢罢! ”(第二十七回)“ But today youve turned stupid and youre sendingme back. When the birds have all been shot the bow is putawa
20、y, and when the rabbits are all killed the hounds arestewed.Oh well!”采用直译的方法,既保留其语言形式,也并没有损害其语用意义的传达,还使读者对中国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可谓达到了成功的语用对等。2.意译法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字、词、句等结构方面完全不同,隐含意义(语用意义)各不相同。很多时候,不得不牺牲形式而保留其意义,以达到语用语言等效。例 2.太子道: “这是玉旨来拿你,不当小可。我父子只为受了一炷香。险些儿 和尚拖木头,做出了寺 ! ”(第八十三回)“We are here to arrest you at the Jade
21、 Emperors command,”Prince Nezha replied, “which is not something to betreated lightly. My father and I were nearly in terrible troublebecause of you.”例 2 中这个利用了汉语谐音的歇后语如果非要按字面翻译,不仅不好表达,而且英语读者也不容易理解其深层意义。译者舍弃了字面的形式和意象,采用意译的方法很好地传达了其语用含义,虽然牺牲了原语的形式,却也是效果最好的解决方法了。3.省略法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差异较大,往往无法兼顾语义内容和文化内容。汉语中倾
22、向于使用习语来重复上下文语境中已有的内容,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语用意义,不为陌生文化内容所干扰,可以采用省略译法。例 3.那 人道: “朕当结草衔环,报酬师恩也! ”(第三十七回 )“Father,”the other replied,“ We will be deeply gratefuland repay you, Master, for your great kindness.”詹纳放弃了“结草衔环”这两个文化典故,以保证语用效果对等。普通的外国读者要理解中国典故很困难。“报酬师恩”已经包含了“结草衔环”所要表达的意义,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略去习语或者典故不译,有利于深层含义的传达。4.增译
23、法增译法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将原语文本中暗含的信息在译文的行文中增补出来,利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译文读者理解。译者为保留习语生动的字面语言形式,又便于译文读者理解其语用意义,往往要在译文中把隐含的意义变为显性的文字。例 4.八戒笑道: “你甚不变通,常言道: 粗柳簸箕细柳斗,世上谁见男儿丑? ”(第五十四回 )“You dont understand,”said Pig“. Thick willow twigs makedustpans and fine ones make funnels. Theres a use for everything.Theres not a man in all t
24、he world whos really ugly.”(原意,柳是柳条, 簸箕 和斗是人家户的日用器具。 簸箕 和斗都有用 柳条编 的,编 簸箕 用的是细柳条,编斗用的是粗柳条。 猪八戒 的意思是:各有各的长处,什么谁丑谁美了?!)译文既保留了原文中“柳、斗、簸箕”等字面形象,又增补了“Theres a use for everything.”这既道出了俗语的含义,又使读者很容易了解其语用意图,也利于重现原小7说的风格。5.替代法所谓替代法,即利用目的语中意义相符的习语来翻译原文中的习语。这样做使译文读者 没有任何语言和文化障碍,能够较为充分地表达语用意义,易于读者理解。例 5.行者道: “我
25、相你有些儿偷生搲熟,被公婆赶出来的。 ”(第八十一回)“You look to me rather like someone whos been drivenout by her parents-in-law for carrying on with strangers.”詹纳采用英语惯用法“carry on with sb.”替代了若直译很难令人理解的俗语“偷生搲熟”,恰好体现了原文的语用含义,表明外国译者对本国文化和英语语用要求的熟练掌握。6.结语在翻译时能不能达到语用对等,关系到翻译、交际活动的成败。在翻译西游记一类的中国古代小说和典籍时,如果习语处理不当,会造成语用意义的缺失,令译文的
26、精彩程度和文化传播作用大受影响。通过对西游记译本的研读分析,我们发现要翻译出形神兼备的习语,就要尽可能使译文贴切自然,达到语用对等的要求。(二)习俗的翻译中华民族拥有数千年的文明史,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一些特有的风俗习惯。1 正行时,忽见那隅头拐角上一湾子人家,人家门首挂着个灯笼儿。他道: “这人家过元宵哩?怎么挨排儿都点灯笼? ”( Wu Chengen, 2001:723)As he was flying along he noticed an angled row of houses on a corner with a lantern hanging over
27、each doorway.“They must be celebrating the Lantern Festival here,”he thought,“why else is that line of lighted lanterns there? ”( Jenner, 2002:322,vol.3)例 1 中,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人们在每年的正月十五的晚上吃元宵,观灯展,并在门外挂上灯笼,象征着好兆头。这个节日在中国家喻户晓,而在外国却有很多人不知道。基于这一点,詹纳尔在译成“ the Lantern Festival”同时,还加了个注释:“ Held on the full moo
28、n night of the first month of the lunar calendar。”不仅符合当今西方人对中国这一传统佳节已有的了解吃元宵,观灯,让译文更好理解,同时又传播了中国文化。此例中译者采用了异化法,保留了原文中的形象,有助于外国读者了解这一中国古代习俗。文的思想。我们发现译者在处理原文文化信息的时候,多用“异化法”,紧紧依靠原文,争取最大限度的“信”,忠实于原文作者和读者,有利于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同时也使用了其他一些方法(如归化法)。并且译者在很多地方添加了一些注解,以帮助英美读者更好地了解原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创作意图。虽然译文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西游记中,很多地
29、方涉及到了中国文化特别是古代文化的精髓,即使在汉语读者看来也是很难理解的,更不用说语言及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英美读者了,从而导致了文化意象的失落与歪曲。但从整体来说,瑕不掩瑜,译者通过这部译著,向西方读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及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3、宗教文化翻译(一)宗教人名8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命名也是艺术创作的一部分。文学作品中主要人物的名字绝不是随意贴上的标签,而是与该人物的个性特征、社会经历紧密相关的,蕴含着作者的创作意图。以西游记的主角孙悟空的名字为例。西游记第一回,孙悟空的启蒙师傅菩提祖师给孙悟空取了名字:例 1:祖师道: “我门中有十二个字, 排到你,正当
30、 悟 字。与你起个法名叫做 孙悟空 好么? ”“There are twelve words within my sect.”If we work out the generations disciples, then you should have a name with Wu( awakened ) in it. So we can give you the Dharma? Name Sun Wukong, which means “Monkey Awakened to Emptiness”.字辈是我国汉族的一种取名形式,字辈作为名的第一个字,用以区分辈分。字辈是有含义的,如上文的“悟”。
31、指佛教徒了悟佛理,具有强烈的佛教意味。同样,“空”是梵语的意译,意为万物从因缘生,没有固定,虚幻不实,这是佛学的根本哲理。因此。“悟空”就是修行者达到了悟空得道的境界。这里对于孙悟空的名字如果直接用音译,西方读者显然无法体会到其中蕴含的佛教意味。因此,詹纳尔的英译本采取了音译加注释的方法,用“Sun Wukong”这一名字保持了与汉语称谓的一致,又用“Monkey Awakened to Emptiness”传递了其中所蕴含的佛理,达到了音译与意译的统一。神仙名字的翻译西游记中的出场人物多达数百个,除主人公唐僧师徒外,既有佛教中的人物如释迦牟尼、观音菩萨、十八罗汉、阎罗王等,还有道教中的神仙如
32、玉皇大帝、太上老君、三清、四帝、六丁六甲,当然还有为数众多的妖魔鬼怪,如黄袍怪、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白骨精等。要使西方读者读懂这些富含佛教和道教意味的神话人物,其英译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对于部分佛教人物,因其来源于佛经,故詹纳尔的英译本也由梵语翻译而来,如下:( 1)如来笑道: “我是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尊者。阿弥陀佛。 ”“ I am the Venerable Sakyamuni from the Western Land of Perfect Bliss.” Replied the Buddha with a smile.释迦牟尼是佛教创始人,释迦族人,原是古代印度一个小国迦毗罗
33、卫国的王子,因对社会与人生中的种种动荡、苦难痛感困惑与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终于彻悟了人生,成了获得无上大觉的佛陀,被称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释迦牟尼”源于梵语“Sakyamuni”,因此其英译与汉语一样,都是梵语的音译。下例中的“金刚”一词也是如此。(2) 话表八金刚既送唐僧回国 The Eight Vajrapanis escorted the Tang Priest back to their county还有其他部分人物名称,则采用意译的方法( 3)城隍 the City God 土地 the local god水神 the water god 赤脚大仙 Ba
34、re Foot Immortal镇元大仙 the Great Immortal Zhen Yuan西游记这部小说中的“神”的概念是广义的,已经被世俗化、社会化,可以说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西游记中的神界有一套严整有序的等级制度,有不容改变的统9治秩序。天庭的各级机构相当完备,在天宫,有各处衙门;在下界,也有各处城隍、土地、山神、水神等行使职责。而“仙”的概念则有所不同。仙大部分来自凡人,通过各种手段修炼得道后得以长生不老,因此成仙。詹纳尔版本中,将神译为”god”, 将仙译为”immortal”. “god” 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的解释为”a being or spirit who is
35、believed to have power over a particular part of natureor who is believed to represent a particular quality.” 强调其对人类和自然的统治。而词条“immortal”的解释为” a god or other being who is believed to live forever.”,意为不朽的人物,强调其不朽,也就是长生不老。这与神、仙这两个词在中文中的意思基本吻合。(二)宗教术语西游记融合了传统文化中的佛、道、儒三家思想, 构造出四个世界: 天上以玉皇大帝为首的神仙世界; 地上以皇帝
36、唐太宗李世民为首的人间世界; 地府以阎罗为首的幽冥界; 以及西方以如来佛祖为首的极乐世界。复杂的宗教背景,给翻译增加了难度。1 猴 王听说,道: “我老孙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已不伏他管辖,怎么朦胧又敢来勾我? ”( Wu Chengen,2001:23) To this the Monkey King replied“, I have gone beyond theThree Worlds,and I am no longer subject to the Five Elements.Idont come under King Yamas jurisdiction. How dare yo
37、u grab me,you idiots?”( Jenner,2002:51,vol.1)2 话 表我佛如来辞别了玉帝,回至雷音宝刹,但见那三千诸佛、五百阿罗、八大金刚、无边菩萨,一个个都执着幢幢宝盖,异宝仙花,摆列在灵山仙境,婆罗双林之下迎接( WuChengen,2001: 57)。Our story goes on to how our Buddha,the Tathagata, left the Jade emperor and went back to the Thunder Monastery,where he saw the three thousand Buddhas,five
38、 hundred Arhats,eight great Vajrapanis and countless bodhisattvas,standing under the pairs of sala trees at the food of the Vulture Peak,all holding banners,canopies, jewels and magical flower( Jenner,2002:131,vol.1).例 1 中,“三界”为佛教用语,指“上天、人世、地狱”;“五行”为中国古代哲学学说,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基本元素组成的。译者考虑到英美读者对此比较陌生
39、,先在文中把二者直译成“the Three Worlds”及“the Five Elements”,又在后面加上注解:“ According to Buddhism, all beings in the Three Worlds are subject to births and deaths. The Five Elements, according to the ancient Chinese classics, are Mental, Wood, Water, Fire and Earth.”这样一处理,英美读者对中国文化就有了较为详细深入的理解。例 2 中,出现了佛教专有名词,例如“阿
40、罗”、“金刚”、“菩萨”等。这是因为自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之后,许多文化成分涌入了中华文化和汉语,成为后者有机组成部分。在译此类佛教专有名词时,最好借用其梵语说法,使用同一译名,以使译入语的读者认识到这是一种固定的文化概念,有利于不同文化思想间的交流和传播。所以译者把“阿罗”、“金刚”、“菩萨”分别译为“Arhats”、“Vajrapanis”和“Bodhisattva”。中国是一个佛教盛行的国家,自从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10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对原有的以汉族文化为中心的中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涉及到政治、教育、文学、价值观、习俗等各个方面。在典籍中随处可以看到佛教的身影,
41、西游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所以,在典籍翻译中,要给与特别的重视。在翻译策略上,宜遵循忠于原作的原则,采用异化法保留原文中的文化内涵,向西方文化移植东方的佛教文化。4、不同译本对比可以和詹纳尔相提并论的一个译本,就是由台湾作家余国藩翻译的 journey to the west。我们试比较来自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译者,将同样一本著作翻译成英文有何不同。(余国藩( Anthony C. Yu),美国芝加哥大学巴克人文学讲座教授,并为该校唯一由神学院、比较文学系、英文系、东亚系及社会思想委员近四十年,现为该校巴克人文学讲座荣退教授。余国藩也是台湾中央研究院及美国国家人文科学的院士,并荣任中央研究院中国
42、文哲研究所通信研究员。余国藩向以英译西游记( Journey to the West,四册)饮誉学界,在重读石头记及各类论文之外,他另有重访巴拿撒斯山( Parnassus Revisited: Modern Critical Essays on the Epic Tradition)及信仰的语形学( Morphologies of Faith: Essays in Religion and Culture in Honor of Nathan A. Scott, Jr.)、余国藩西游记论集、重读石头记:里的情欲与虚构、从历史与文本的角度看中国的政教问题等著作及若干论文。)余国藩对于西游记的的
43、诗词翻译是很值得为人称道的,例如:令人遗憾的是,詹纳尔的译本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如第三十六回“心猿正处诸缘伏,劈破旁门见月明”中有一首诗:“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六宫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两座楼头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詹纳尔的译文是:From the ten-mile pavilion no travelers leave,In the ninefold heavens the stars appear.On the eight steams the boats are all in harbour,In seven thousand cit
44、ies the gates have been shut.From the six palaces and five departments the officials have gone;On the four seas and three rivers the fishing lines rest.In the two towers the drums and bell sound;One bright moon fills the earth and sky.(詹纳尔版,第 2 卷,第 813 页)暂且抛开语法错误不论(如 harbour 应是复数),这几段英文并不能称之为诗,尽管詹纳尔
45、也许用心良苦地试图用七个介词作为句首来让它们具备些许诗歌的韵味。余国藩的译本则好得多:No traveler walked by the ten-mile arbor,11But stars appeared in the ninefold heavens.Boats of eight rivers returned to their piers;Seven thousand towns and counties shut their gates.The lords of six chambers and five bureaus all retired;From four seas and
46、three rivers fish-lines withdrew.Gongs and drums sounded on two tall towers;One orb of bright moon filled the universe.(余国藩版,第 2 卷,第 149 页)除了第五句,这首译诗的节奏很整齐,也基本做到了押韵,算得上是不错的英文诗,虽然第三句的 rivers 或许可以改成 creeks 或者 branches。实际上,余国藩在翻译这些诗词的时候应该费了不少心血,这可以从一个很小的地方看出来。但是余国藩的翻译比较注重异化,而詹纳尔的翻译则注重归化。例如: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
47、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辰时食后,而巳则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则西蹉;申时晡而日落酉;戌黄昏而人定亥。詹纳尔版的翻译如下:In the arithmetic of the universe, 129,600 years make one cycle. Each cycle can be divided into twelve phases: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X, XI, XII, the t
48、welve branches. Each phase last 10,800 years. Now within a single day, the positive begins at the time I; at II the cock crows; at III it is not quite light; and at VI the sun rises; V is after breakfast; and at VI one does business. VII is when the sun reaches noon; at VIII it is slipping towards t
49、he west; IX is late afternoon; the sun sets at X; XI is dusk; and at XII people settle down for the night. (詹纳尔版,第 1 卷,第 1 页)他的策略用罗马数字来代替十二地支。而余国藩版本:We heard that, in the order of Heaven and Earth, a single period consisted of 129,600 years. Dividing this period into twelve epochs were the twelve stems of Zi, Chou, Yin, Mao, Chen, Si, Wu, Wei, Shen, Yu, Xu and Hai, with each epoch having 10,800 years. Considered as the horary circle, the seque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