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类型单元整体教学的尝试及感悟.doc

  • 上传人:hyngb9260
  • 文档编号:7191213
  • 上传时间:2019-05-09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31.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单元整体教学的尝试及感悟.doc
    资源描述:

    1、单元整体教学的尝试及感悟湖南省怀化市第一中学 张建光从 2007 年秋季到今,湖南省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七个年头。这期间,一线的语文教师对新课程改革充满了好奇、渴望、期待,同时也少不了埋怨、矛盾和困惑。其中埋怨最多、困惑最大的就是课文、教材太多,时间太紧,一个学期全上完两本教材很吃力。在集体备课时,大家讨论得最多的也是这个核心话题。究竟该如何才能在教学实际中,我采用“单元整体教学”的方式,取得了一定的实效。现在我把在尝试过程中的一些思考与感悟略加整理,以就教于方家。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自主、合作、探究”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过去教师主动的“教”为学生主动的“学” ,充分

    2、体现了学生的积极性,立足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开掘与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养成敢于、追根问源的科学精神,而学生自主、合作意识,也因为探究的逐渐深入而相得益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发挥,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对埋怨与困惑,我们不能够退缩,唯有反思,探索,坚持,用自己的智慧走出一条符合新课改理念,切实可行的大道来。单元整体教学相对于传统语文教学进行的单篇教学,更具时效性,更有利于语文课程的“积累和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五个目标的实现。语文教材围绕单元主体的编组,整合教材内容,为老师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不

    3、断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高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可行性与操作性。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在设计和操作上突出强调的特点是“整体”二字,即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单元整体教学”不是对单元进行简单的内容组合,而是重在“整体把握”,也就是说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更要根据不同单元的特点阐发文本内容、研究表达形式等,从而让单元整组教学的内涵和价值真正得以实现单元整体教学符合科学认识事物的系统论整体原理。系统科学方法论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按照一定的规律组成的整体。那么,研究客观事物也要从整体的范畴对事物相互联系的各部分进行考察。而

    4、单元整体教学正是从教材整体出发,以整个单元系统为考察对象,并以单元知识及训练的要求为纲,通过对各篇课文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来把握知识内容的。因此,这种教学法在同一种文体的单元中既能照顾每篇课文的特殊性,又能注意到各篇课文的共同性,有可能以一篇课文的学习带动其它课文的理解,从而以较高的效率完成整个单元的教学任务。此外,把单元课文视为一个整体,以单元的知识要求为纲,从不同的知识点、面对课文进行分析,还能沟通知识点之间、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把它们连缀成一个有机的知识网络,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知识并转化为能力。单元整体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备课与教学形式,是顺应学生对语文的认知规律的,同时也是教师解构文本

    5、、设计教学、提高效率的有效手段。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学实施者必须牢牢树立单元教学的整体观念,从系统性着手教授语文课程,引领学生围绕语文核心知识或生活情境,选择、重组语文的学习内容,设计、整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1.什么是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指教师在对课程标准,教材等教学指导性资源进行深入地解读和剖析后,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及学生的情况和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主题,并以一个完整的教学主题作为一个单元的教学。这里的单元是一个教学主题,由若干节具有内在联系的课所组成。这些具有内在联系的若干节课相互间形成一个有机的教学过程,其知识、方法、态度等内容也

    6、集合成了一个统一的板块,不能简单理解为单元就是“教材的单元” 。一个教学单元应该有多大,并没有严格的规定。要根据目标、内容、学生发展的需要等方面来确定。2.为什么要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目前,老师们的教学设计大多拘泥于单课时内容的就课论课,一方面缺少了整体上的把握,另一方面对各种教学要素的选择和应用缺乏回旋余地。因此, “单元教学”跟传统的单课时教学的一个明显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系统教学,后者是先分散后总结式的教学。化学新课程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实现科学素养提升的多个侧面。从一般意义上说,教师的每一堂课都应当

    7、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因为这些目标是难以分割地融合于一体的。但是,就一堂具体的课堂教学而言,又有一个更需要突出什么目标的问题。有的课程内容宜通过“亲历过程”获得方法的启示,就可以突出“过程与方法”目标;有的课程内容蕴含丰富的思想道德因素,就可以着重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那种将三维目标不加分析机械地套用在每一堂课上的做法,并不是很妥当的。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中,要全面关注三维目标并将它们整合于统一的教学过程之中;落实三维目标的基本单位不应当是一节课,而应该是一个单元。3. 如何实施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材作为构成教学系统的最基本的要素,是教师教和学生必不可缺

    8、少的重要载体。但在课程改革中,最现实的问题之一是如何实现三维目标?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不能照本宣科地“教教材” ,必须从三维目标的实现的根本立场上去认识和建构教学的单元。也就是说,教师必须从教材中的单元走出来,将其转化、重组或重新建构适宜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教学单元, “用教材去教” 。如沪教版教材中第二章有关常见的氧气、二氧化碳气体的学习,由于气体性质与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关系非常密切,制法中的收集方法的选择、生成气体的检验等内容的学习都需要考虑气体的性质,因此考虑构建“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为单元主题学习也就顺理成章,围绕这个主题把整个单元的各项目标加以整合,再分别把教学目标分配到各课时中

    9、,逐一落实,各个突破,就能达到“每课有得,所得不同”的目的。1、“文本研习”课:主要是提供典范的阅读文本,创设阅读对话情境,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对话,表达交流问题的体验感受。侧重于提高学生解读文本、鉴赏作品的能力,基本类似于我们原来的课文阅读教学,研读课文本身。如,第五模块(必修五)“此情可待成追忆”专题,呈现方式是“文本研习”,专题包括课文:陈情表、项背轩志、长亭送别、罗密欧与朱丽叶和一组中外诗歌,选材灵活,古今中外各种文体编为一起,突出学习体会亲情、爱情和友情,强调对课文本身进行深入细致的文学解读。如“长亭送别”教学,要体现出文学的审美、教育和娱情功能,要重点分析欣赏作品的景物美、情感美和人性

    10、美。因此,高中语文新课标教学备课,已不是原来的一课一备,而变为围绕新课程标准,围绕教材、专题充实材料,各种版本教材教参,报刊网络信息资料,都可 使用,都可参考,开放备课,专题备课。备课内容包括:(1)、专题内涵(专题中心语,专题导语,语言知识,语文能力,文化知识及思想情感等。) (2)、呈现方式:即不同的课型标准。(3)、核心文本:即重点课文。(4)、辅助文本:即辅助课文。(5)、链接材料:即围绕专题,需要补充的讲授、阅读、练习材料。(6)、教学重点和内容整合:即本专题教学的课文重新排序、整合。(7)、专题作文教学。(8)、专题教学课时分配。(9)、专题教学总结。2、“问题探讨”课:是引导学生

    11、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发展理性思维,培养批判意识。如,必修 1“获得教养的途径”专题,其呈现方式为“问题探讨”,配置了三组学习材料。一是赫尔曼里塞获得教养的途径;二是传统课文劝学师说;三是贵在一个“新”字组成三个学习“板块”。这一专题的学习重点是用这些课文探讨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怎样才能获得教养?读书最可贵的精神是什么?这几个问题。课文已变成探讨问题的间接材料,课文本身的语言疏通、内容学习已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变成了讨论问题的过程。如课文劝学,虽然文言文基础知识要学习,课文要翻译。但是,是通过劝学,要学习懂得“获得教养”的一些道理。如,要善于积累、善于借助和专心致志等

    12、。如必修五中,对司马迁、屈原、庄子逍遥游、王羲之立亭集序、罗素、康德等中外思想文化的学习专题,呈现方式是“问题探讨”。对这类课文学习不仅是疏通、理解、体会这些文章,更重要的是把这类课文作为讨论问题的主要材料,教学重点是讨论课后所给定的有关人生“生死选择”、“道德境界”、“精神修养”等重大问题,开始接触认识和体悟许多有关自然、人生、社会、历史等方面的深刻道理,使学生内心产生一种思想倾向和文化选择。新课标语文教学强调自主探究的内化精神,促进人的自身精神文化发展。既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又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更强调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情感态度、思想观念,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和精

    13、神境界等。这些内容就是语文新课标提出的核心概念语文素养。3、“活动体验”课:主要引导学生围绕专题的人文内涵和学习要求,结合具体的学习材料,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探究,呈现出语文学习的开放性。高中语文新课标教学,倡导一种“体验性学习”,即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及引导鼓励,充分调动学生个体的阅读兴趣,使新的教学内容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以实现学生内心自主精神的生长。不仅帮助学生的感性认识学习,而且发展学生的情感、意义、态度和价值观,将学生引向自然、社会和生活,使学生积极思考和用心灵去感悟,在身临其境中增长解决问题的才干。形成良好的思维行为习惯。开放的活动体验课,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形式,首先,围绕专题,教学内容的选材是开放的。对课文的取舍利用、对补充材料的选择,教师备课都有很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同时备课也有一定的难度性。课文退居为一般学习材料,可用可不用,只要完成专题教学目标,选用什么材料都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单元整体教学的尝试及感悟.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719121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