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城中村的草根经济深圳白石洲旧货买卖行业调查1摘要:在城中村衣食住行等各个草根行业中,旧货买卖行业为城中村提供了有关“住”的需求,提供了低层次的消费供给,本文通过对深圳白石洲城中村内旧货买卖现象的调查,揭示了旧货买卖这一经营活动的群体特征与活动规律,及被服务人群的特征和建议看法,本文通过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旧货买卖行业的供需双方进行分析、总结旧货买卖的必然性以及其经营的不足点,并且提出相应的城市管理和规划方面的建议。关键词:旧货买卖 经营者 消费者 城市管理1.概述1.1 调查背景城中村,承载着城市里大多数低收入阶层的生存状况,一方面提供了适合的居住和生活环境,低廉的出租房,实惠的饮食
2、支出,经济的娱乐消费等;另一方面更形成了其特有的草根经济,为低收入者提供了就业机会,在创造社会经济财富之余,还构成城市经济循环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比以往更加注重家私家电的品牌及质量。在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伴随着旧货买卖店的市场萎缩,以及行业竞争力的日趋下降。尽管旧货买卖行业正在逐渐萎缩,消费者和经营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但是在全球资源紧缺,举国提倡创建节约型社会,人民总体生活水平还未达到全面小康的今天,旧货买卖行业因其低廉的成本和可循环使用的特点,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1.2 调研目的与意义该研究通过对城中村草根经济中的旧货买卖行业进行调查,对经
3、营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并从中分析城中村店铺经营者的生存模式和生存问题,为草根经济在城市经济效益、社会公平及可持续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提供一定的论证,揭示城中村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22.调查过程及内容2.1 调查过程如图 2-1 所示,调查过程主要分为初步调查和详细调查。通过初步调查,对研究对象有了大概的了解,并且从中发现问题。通过详细调查,深入了解旧货买卖行业的情况。2.2 调查内容2.2.1 调查地点及简介调查地点位于深圳市白石洲,它是深圳市区最集中最大规模的城中村,总面积 7.4 平方公里,包括 6 个社区,5 个自然村,居住总人口 13 万余人, 在册村民 1878
4、 人。图 2-2 调查地点2.2.2 调查对象1)旧货买卖店经营者对城中村内的旧货买卖店进行调查,并对其从业者进行问卷调查。2)消费者通过观察发现,旧货买卖店的客源主要来自城中村内部及其周边居住区。因此我们将调查对象确定为城中村居民及周边居住区居民。2.2.3 访问调查的内容通过对经营者和消费者进行访问,需要了解经营者的经营状况和分布特点,消费者对旧货买卖行业的消费需求,以及他们在消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图 2-1 调查路线框架示意图32.2.4 问卷调查的内容1)经营者通过对经营者的问卷调查,见附录一,需要了解旧货买卖的店铺门面大小、经营时间和租金构成,以及经营者的经营情况、支出和其基本生活状
5、况。我们总共发放 40 份问卷,回收率 85%,占所有店铺的 45%。2)消费者通过对消费者的问卷调查,见附录二,需要了解消费者的居住位置、收入结构、从事职业和购买意愿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还要从中了解其对该行业的看法。我们分别在 4 个调查地点共发放 100 份问卷,回收率 100%。3 经营者调查3.1 旧货买卖店的空间分布特征3.1.1 总体空间分布情况如图 3-1,白石洲村的旧货买卖店的分布存在以下特点:1)区域内共有 63 家旧货买卖店铺,10 家新旧货买卖店铺;2)主要分布在人流量较小的巷子内,而不是人流量大的主街边上;3)区域内有一处呈集聚的旧货买卖一条街;4)人流较大的主街周围的
6、巷子形成相对的集聚。图 3-1 旧货买卖店空间分布位置43.1.2 空间分布的主要类型根据旧货买卖店的分布特征,可将其分为三种主要类型:散落于巷内、主街上、以及集聚于巷内。旧货买卖店主要位于巷子内,占总旧货买卖店铺的 86%。散落于巷内的旧货买卖店单位门面平均月租金最低,在主街处最高,而集聚于巷内的则位于中间。这体现了租金对店面区位选择的影响,而店主则更愿意将店铺设立于租金较少的巷子内,而不是在主街上,从而节约租金成本的支出。另外,散落于巷内的店面人流量比较少,主街及集聚于巷内的店面都比较多,这体现了空间位置的不同直接影响店铺的可视性,进而对客流量产生影响。店铺招牌的设置也不尽相同,其中主街处
7、店铺的招牌固定,集聚于巷内的店铺没有招牌,而散落于巷内的店铺为增加可视性却无规则地设置招牌,位置多种多样,乱置现象普遍。通过比较可知,散落于巷内的店铺租金低,人流量少,经营状况较差;主街处的店铺租金高,人流量多,经营状况一般;而集聚于巷内的店铺租金相对较低,人流量多,经营状况较好。这说明,旧货买卖行业的集聚为店铺经营者带来可观的效益,一方面租金支出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而另一方面通过集聚获得更大的客流量。类别 a b c空间分布现场照片地理位置 散落于巷内 主街上 集聚于巷内数量(间) 38 (52%) 10 (14%) 25 (34%)平均门面宽度(米)2.7 3.3 3平均月租金(元) 1
8、300 2200 1700单位门面平均月租金(元/米) 481 667 567人流量 少 多 多招牌位置 门前、主街入口、电线、 二楼阳台等位置 店铺上方 无经营状况 较差 一般 较好表 3-1 旧货店空间分布的主要类型53.2 旧货买卖店基本特征所有旧货买卖店均为城中村式的底层商铺沿街巷经营,店名统一为“旧货买卖” ,并无区别性商铺名字。 店铺门面大多都在 3 米左右,并由于店铺较小,商品多且占用空间,往往需要将部分商品置放在店铺外,以空置出交通空间,方便店铺内人流穿梭使用。如图 3-2 所示,47%的店铺经营了 1-3 年,而他们大多数都是转接以前的店主继续经营的,而 5 年以上经营时长的
9、只占 13%,说明该行业近年来行业转手率较高,市场的前景并不乐观。由于店铺大多分布在缺乏人流的巷子里,行人认知度较低,故需要通过招牌引导行人,但招牌安置多样凌乱,有街边小巷入口立牌、二层居民阳台边挂牌、电线杆安置招牌等方式,占用城中村公共面积,妨碍行人交通,影响市容景观。店铺从业者主要为文化程度较低的外地人,其中大多数为家庭式经营,入货与出货并重,根据图 3-3,25%的从业者居住在店铺内,75%的住在城中村内其他住宅。图 3-2 旧货买卖经营时间统计 图 3-3 旧货买卖经营者居住地点3.3.经营活动特征3. 3.1 产品特征:所卖商品以低成本的旧家私家电为主,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旧货店的启动成
10、本普遍较低,以家庭积蓄为主,经营内容品种多样,应有尽有,有床、柜、桌椅等旧家具买卖;也有电视、空调风扇、冰箱等旧家电买卖。而且旧货买卖会根据季节变化、市场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主要经营内容,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3.3.2 时段特征:开店和关店时间自由支配,下午及傍晚人流高峰由于是自主经营,旧货店的开店及关店时间比较自由,但在同行竞争以及生活支出等压力下,早开晚关成为了主流,而一般在下午及傍晚下班时间客流量较大,与城中村居民下班高峰相符。3.3.3 地段特征:沿主街旁的巷子地段由于货物的使用周期一般较长,相比较城中村日杂百货等店铺,单个顾客的购买频率相对较小,且顾客购买这类商品目的性较强,会主动找寻
11、旧货买卖店,故主街的旧货买卖店铺较少,多集中在租金较为便宜的巷子里。3.4.经营状况3.4.1 店铺租金较低,管理费与税费为零根据图 3-4,60%店铺的月租金在 10001500 元,20%店铺在 15002000 元;根据图3-5,所有的店铺均没有在相关部门登记,故无需缴纳税费及管理费。6图 3-4 旧货买卖月租金统计 图 3-5 旧货买卖缴纳政府管理费统计3.4.2 店铺租金为主要开销,收购货物成本较低根据图 3-6,53%经营者的店铺租金为最大开销,35%的生活成本开销最大,收购货物所花成本较少,故可以说明该行业经营成本较低,适合低收入人群选择。3.4.3 货物来源城中村居民,并销售回
12、城中村居民根据图 3-7,图表 3-8,货物中有 75%来源于城中村租客,并在商品中有 89%卖回给城中村租客,取之于民,还之于民,成为经济活动的中介,促进城中村商品经济内循环。图 3-6 旧货买卖开销最大的项目统计 图 3-7 旧货买卖开销最大的项目统计3.4.4 生活必须品及季节性商品受欢迎根据图表 3-9,在卖的最好的商品中有 37%和 30%的店家分别选择床和柜,而有 20%的店家选择空调,从此可以看出,对于流动性较大的城中村居民来说,生活必须品如床跟柜的需求是较大的,而季节性的商品如夏天的空调也是比较大需求的。图 3-8 旧货买卖货物来源统计 图 3-9 旧货买卖最受欢迎的商品统计3
13、.4.5 扣除各类支出后,收入并不乐观尽管收购商品支出较低,但结合房租及生活成本等计算,旧货买卖店的收入并不乐观,加上同行竞争的压力,新家具家电推陈出新的销售手段,旧货买卖业前景亦不乐观。73.4.6 城市就业难,持续经营意愿者较多根据图 3-10,有 71%的经营者选择了继续经营,虽然在访问中提到了行业市场、竞争、收入都不乐观,但该行业能使他们在城市继续生活,维持生计,更能躲避城市就业问题,因此大多都选择继续营业。图 3-10 旧货买卖未来继续经营的意愿统计3.4.7 带动城中村三轮车运输行业发展在旧货买卖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商品交换的过程中,如收购货物、托运商品等活动时,三轮车便发挥了重要的
14、作用,在狭小、人多的城中村内,体型较小及承载货物数量较多的三轮车满足了城中村居民的需求,相应地,也为三轮车行业提供了一定的就业机会。3.5 小结旧货买卖是城中村典型的商铺,店铺较多,在大街小巷可随处可见,有一定的市场需求,但店铺占用街道摆置招牌与商品,阻碍人行交通及市容美观,缺乏监管。买卖的商品灵活多样,符合消费者需求;经营时间自由,方便经营者控制把握;地处巷内,充分利用城中村店铺空间。总的来说,该行业迎合了城中村居民的需要,方便经营者的日常生活时间安排,提高了城中村商铺位的利用效率。并且在旧货买卖的活动中,促进城中村商品经济内循环,带动相关行业发展。但旧货买卖行业竞争激烈,收入并非十分乐观,
15、行业总体走下坡。4 消费人群调查4.1 消费人群参与情况4.1.1 整体居民参与情况根据图 4-1 及图 4-2, 62%的居民参与过,而在参与过买卖旧货的居民里,超过 8 成的居民参与过贩卖活动,而只有近 5 成的居民参与过购买活动,这说明居民对于旧货买卖中回收旧货的需求较大。图 4-1 整体居民参与情况统计 图 4-2 各种交易行为占所有参与过交易的比重84.1.2 按居住地分类参与旧货买卖情况根据图 4-3,其中城中村居民 76%参与过,周边居住区居民 54%参与过,而此外的其他住区居民只有 29%参与过,这说明旧货买卖店对于城中村及周边居住区居民是有一定的需求的。4.1.3 按从事职业
16、分类参与旧货买卖情况根据图 4-4,其中雇员及自由职业中有 73%和 61%参与过,而自主经营者只有 24%参与过,这说明流动性较大的城中村租客对于旧货买卖的需求比较大。图 4-3 按居住地分类参与旧货买卖情况 图 4-4 按从事职业分类参与旧货买卖情况4.1.4 按收入水平分类参与旧货买卖情况根据图 4-5,各收入水平对于旧货买卖的需求相对平缓,而收入越低需求越大。这说明旧货买卖对于低收入人群的需求性较大。4.1.5 将来参与旧货买卖的意愿情况根据图 4-6, 超过一半的居民表示将来还会继续参与旧货买卖,这说明旧货买卖在将来一段时间还是有市场需求的。图 4-5 按收入水平分类参与旧货买卖情况
17、 图 4-6 将来参与旧货买卖的意愿情况4.1.6 消费人群参与情况主要特征1)旧货买卖对于城中村及周边居住区有较大需求;2)旧货买卖是该地区旧货回收点,给该地区居民有较大的方便性清除旧货,促进物品循环利用;3)城中村短期租客对于旧货买卖需求较大,这是由于因工作搬迁居住环境对于一些较大型的家私家电重置的需要,这使得这部分人可以用低廉的价格,方便的重置家具,得到基本生活的保证;4)旧货买卖行业对于低收入者尤为重要,以旧货交易的模式来让旧物循环再用,这个模式对平衡社会各个阶层的消费需求是有积极意义的。94.2 消费人群参与旧货买卖的行为分析4.2.1 参与旧货买卖的理由根据图 4-7,60%的居民
18、是因为搬家的需要,34%的居民是由于生活成本所限,而没有任何人选择是环保的原因。这说明居民参与旧货买卖的行为是出于自身条件的限制的,这也印证了低收入群体的第一考虑因素是自身需求。虽然没有人是因为环保的缘由而参与其中,但这种行为无形中是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4.2.2 了解旧货买卖的途径根据图 4-8,超过 8 成的人是在街上看到招牌而了解的,这说明旧货买卖招牌的可视性尤为重要,在不影响街道使用、街道景观的前提下调整其可视性是需要的。图 4-7 参与旧货买卖的理由 图 4-8 了解旧货买卖的途径根据以上观察,低收入的城中村居民更看重自身的需求而选择参与旧货买卖,其中流动性较大的城中村租客的
19、搬家需要是其重要的原因,而且对于旧货买卖店招牌的可视性安置是值得规划的,但应遵从不影响街道使用及街道景观的前提。4.2.3 消费人群对旧货买卖业的意见表 4-10 总结了旧货买卖的弊端及主要表现。表 4-1 消费人群对旧货买卖业的意见汇总存在的弊端 主要表现影响交通 旧货买卖的招牌、总是会在街道巷子显眼处摆置,其货物也会摆放在店铺外面占道经营,这就使得原本就不宽松的街道更加的拥挤,行人穿行受阻。卫生隐患 旧货买卖里的旧货没有经过严格的卫生检查、消毒处理等操作,这使得其商品存在卫生隐患。影响城市环境 旧货买卖的招牌随处乱摆:电线及电线杆上空中凭吊,街道随意安置等情况屡见不鲜,这对于城中村本是恶劣
20、的环境更是雪上加霜。质量得不到保证 旧货买卖商品的价格低,但质量得不到保证,以次充好,没有任何售后服务,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 旧货买卖不交税,无营业执照,影响了城中村外的新家私家电商铺及正规旧货买卖店的合法经营,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10图 4-9 旧货买卖店招牌、商品占道经营情况4.3 小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区规模日益扩大,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大批外来人员进城务工,低消费群体增加,旧货买卖行业的低消费迎合了该部分人群的需要,但由于这种较低的经营门槛进入机制却给城中村加重了其负面性,影响了城市的良性健康发展,所以城市管理者对旧货买卖店的管理必要性相当明显。5 总结本研究从
21、经营者及消费者的角度对于旧货买卖行业进行深入地调研,分析了其市场前景及供需情况,肯定了旧货买卖行业的价值。但由于其种种弊端,城市管理者也是迫切需要对其进行改进。对此,本节对作为整个城中村草根行业一个缩影的旧货买卖行业进行总结。1)旧货买卖业仍会持续存在旧货买卖是一种非正规的、低层商业消费吸引力的特殊购物形式。它是与大型家具店、家电店等商业网点共存的,是正规市场的一种消费互补,是高层次消费的替代品。较低的价格、过得去的质量,符合了很多消费者的要求,所以旧货行业因为这个优势而能在市场竞争中继续存在。2)旧货买卖业前景并不乐观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一次性较大开支的家私家电,价格因素已经不
22、是决定性原因,品牌、质量及售后服务等因素愈发重视;而且旧货买卖行业的业内竞争也愈发激烈,分摊下来的营业额度有限,不少旧货买卖店也面临着经营困难的问题。3)旧货买卖行业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旧货行业为城中村的低收入人群提供了一定就业机会,低成本、低技能要求的经营条件使得受教育水平低的人群较容易进行自主经营,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性;旧货买卖使消费者减少了必要的生活支出,而又获得了实用的商品,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消费者的生活水平;以旧货交易的模式来让旧物循环再用,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4)城市管理的迫切性在旧货买卖的自由经营中,经营者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产生了占道经营,招牌乱置,欺诈消费者等现象的出现,导致城
23、中村内交通阻塞、环境恶化及消费者利益受损,整个行业呈现出散、乱、差的特征,因此对其进行有序的规划和管理刻不容缓。116.建议城中村旧货买卖行业的经营虽然和现代城市管理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但旧货买卖的经营者和消费者却不自觉地实践着低碳、低耗、循环经济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是否和现代化的城市生活难以协调,是十分值得我们反思的。作为城市管理部门,不应简单地将这些生机盎然的草根经济视为城市化进程中的绊脚石,而应意识到这些行业在提供低收入人群就业、消费和创造低碳社会所做出的贡献。为此,我们针对白石洲村旧货买卖行业所面临的各项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1.)规范招牌安置大多数旧货买卖店身居巷内,店铺
24、可视性较差,因此招牌的广告效应尤为重要,即使考虑到交通、景观等因素,相关管理部门不应一味的没收,应考虑到招牌对于经营者的重要性,合理规范地引导招牌的安置,如统一在入口处做标识性引导。2)引导经营者进行诚信经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因为我国的旧货市场还没有完全规范化,产品质量与价值评估、售后服务等制度尚未建立,消费者很难把握旧货的质量和价值。为了维护消费者利益,就必须依赖行业自律。如城市管理者引导经营者开展诚信营销,并建立投诉和纠纷处理机制,切实的处理好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利益纠葛。3)协助经营者之间形成行业组织,促进交流经营者之间形成行业组织,这样可以提高行业议价能力,促进经营者之间互相交流和监督。如组织经营者之间的座谈会,定点安置产品宣传栏,经营者可以将自己的特色商品以图片菜单的形式粘贴在其中,方便行人观看。4)促进规模经济的形成鉴于现有的旧货买卖一条街集聚式经营模式带来的良好的经营情况,而其他分散的店铺普遍经营情况较差,故可以利用经济政策手段适当引导其集聚,促进规模经济的形成, 使得其经济效益最大化。参考书目城市规划社会调查方法 李和平、李浩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社会学理论 D.P.约翰逊 国际文化出版社二手深圳 旧货市场两重天 潘奋图 南方都市报 2009.12.31图 5-1 旧货买卖与城市辩证关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