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 运行管理及维修,预防为主、检修为辅、该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第一节 运行管理 第二节 检修内容及要求 第三节 运行摆度增大的分析处理 第四节 汽蚀及泥沙磨损处理 第五节 叶轮密封漏油处理 第六节 水泵导轴承检修 第七节 轴颈磨损后的修复,第一节 运行管理,一、严格执行安全工作规程 1、操作票制度:值班长填写,业务站长或技术负责人签发,执行后打“”,汇报 开停机 投入或退出站变 35kV,6kV带电试合闸 2、工作票制度:运行期间进行检修或安装时 3、学习、培训及演习 4、汛期安全:江水倒流,防洪闸,第一节 运行管理,二、遵守运行规程 1、启动前检查 进水 油、气、水 管道 主机:金属
2、异物 电:高低压开头柜、绝缘电阻、励磁、站变仪器仪表 2、编制开停机程序 三、整理 试车 常规 故障 开停机及检票 运行人员登记,第二节 检修内容及要求,一、检修分类及周期 :可分为定期检查、小修、一般性大修和扩大性大修四类。大修一次后所运行的时间为检修周期 1定期检查 :一般在检修周期内进行35次,冬季定期检查每年必须进行12次(一般在停机后和第二年开机前各检查一次)。 (1)联轴器摆度测定。 (2)各部轴承检查。 (3)管路及阀门检查。 (4)连接螺栓及定位销检查。 (5)机组外观检查。应无异常振动和响声。 (6)表计检查。应指示准确。 (7)部件缺陷处理。可在不停机条件下处理完毕。,第二
3、节 检修内容及要求,2小修 (1)水导轴承处理。 (2)叶片漏油处理更换“入”型密封橡胶圈,更换叶轮润滑油。 (3)叶片检查处理。 (4)调节器处理。更换或重新安装受油器轴承,调整操作油管摆度。 (5)制动闸处理。检查有无渗漏,使制动块能自动复位。 (6)油冷却器及油槽处理。油冷却器铜管,油槽或换油。 (7)滑环及碳刷处理。修滑环的伤痕,换磨损严重的碳刷。 (8)表计检查处理。修理测温装置及液位信号器等表计。 (9)泵轴密封处理。更换填料密封及轴承密封。 (10)其他缺陷处理。,第二节 检修内容及要求,3一般性大修 :一般性大修通常34年,20004000h进行一次 (1)机组轴线摆度处理。
4、(2)叶片、叶轮外壳汽蚀修补。 (3)泵轴轴颈磨损处理。表面无毛刺,偏磨值及轴颈摆度不大于规定值,粗糙度达Ra6.33.2。 (4)联轴器拆装。 (5)水导轴承检修。 (6)水泵外壳检查。无裂纹及渗漏现象,连接螺栓不缺不坏,盘根及进人孔不漏水。 (7)轴瓦研刮。两次刀花应相互垂直,进油边符合图纸要求,接触点符合规范规定。 (8)推力轴承调整。推力瓦高程应符合转子安装高程,水平在0.02mm/m以内。抗重螺丝拧紧23遍时,用力要均匀,位移应一致。 (9)上下导轴瓦调整轴瓦总间隙应符合要求,单边间隙调整后误差不超过0.01mm。下部托板与轴瓦应无间隙,上部压板与轴瓦间应保持0.05mm左右的间隙。
5、 (10)卡环检查。受力后用0.03mm塞尺检查,有间隙处长度不得超过周长的20%,且不集中在一处。,第二节 检修内容及要求,3一般性大修 :一般性大修通常34年,20004000h进行一次 (11)轴承绝缘检查。用1000V摇表测量不得小于0.3M,有绝缘的导轴瓦,绝缘值在50M以上。 (12)电机转子检查。转子各圆半径与平均半径之差,不得超过设计空气间隙的5%。磁极铁芯的中心高程,应低于定子铁芯中心高00.005H1 (定子铁芯高度)。实测空气间隙与平均空气间隙值偏差在10%以内。 (13)电机定子检查。定子铁芯合缝间隙用0.05mm塞尺检查不得通过,局部间隙用0.1mm塞尺检查,深度不超
6、过组合面宽的1/3,总长不超过周长的20%。定子铁芯椭圆度测量,铁芯内径最大最小值之差,在设计空气间隙的10%以内。铁芯与线圈组合应严密,齿压板不松动,绝缘无破损,表面无油垢,定子同轴度测量偏差不大于0.2mm。 (14)上下机架检查。机架轴承座水平误差应在0.15mm/m以内,高程误差不大于,同轴度偏差不大于1mm,机架振动在规定范围内。 (15)制动闸检查。各零件无损坏,皮碗、盘根变质的要更换。 (16)油槽及油冷却器检修。油槽清洗干净后应刷上耐油漆,油冷却器检修后通水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25倍,历时10min应无渗漏。,第二节 检修内容及要求,4扩大性大修 :扩大性大修一般510年
7、进行一次。大修周期确定后,便可制定泵站的年检修计划,第二节 检修内容及要求,二、检修资料整理 1机组解体时的资料整理 (1)轴瓦间隙、叶片间隙及空气间隙的测量记录。 (2)叶轮与叶轮外壳的汽蚀记录。 (3)轴瓦、轴颈、密封等磨损记录。 (4)固定部件的垂直同轴度及水平度的测量记录。 (5)轴线摆度及垂直度测量记录。 (6)各部螺栓及销钉的紧固记录。 (7)转子甩油及各部漏油记录。 (8)机组振动、噪音、裂纹等异常现象记录。,第二节 检修内容及要求,二、检修资料整理 2机组总装时的资料整理 (1)固定部件的垂直同轴度及水平度的验收记录。 (2)轴线摆度及主轴定中心等的验收记录。 (3)轴瓦间隙、
8、叶片间隙、空气间隙等的验收记录。 (4)转子吊装、主轴连接、磁场中心测定等的验收记录。 (5)轴承及其它部位的绝缘测量记录。 (6)油、气、水管路接头及闸阀的漏油、漏气、漏水记录。 (7)受油器的水平、中心、摆度及绝缘测量记录。 (8)操作油管油压、润滑油油质、叶片的油压、密封的漏水以及电气预防性等的试验记录。,第三节 运行摆度增大的分析处理,一、轴线曲折变大 1轴孔同轴度破坏 2填料密封及橡胶轴承磨损 3冷却水管不通 二、推力轴承松动 1推力头松动 2抗重螺栓松动 3、推力瓦架下沉,第三节 运行摆度增大的分析处理,三、导轴承松动 1上、下导轴承松动 2水导橡胶轴承松动 四、联轴器与主轴接触不
9、良 五、水力不平衡对摆度的影响 1做叶轮静平衡试验 2调整叶片安装角度 六、磁拉力不平衡对摆度的影响,第四节 汽蚀及泥沙磨损处理,一、汽蚀补焊处理,第四节 汽蚀及泥沙磨损处理,一、补焊处理 1汽蚀记录 2清理汽蚀区 3烘烤 4补焊工艺 :含铬12%以上的抗磨电焊条 二、喷涂:有喷涂金属涂层和非金属涂层两种。通常采用环氧砂浆涂层和聚脂胺橡胶涂层,此外还可复合尼龙喷涂等,第五节 叶轮密封漏油处理,一、叶片密封漏油处理,图6-2 全调节叶轮的叶片密封装置 1-“”形密封橡胶圈;2-压环;3-螺钉;4-环氧砂浆;5-压力弹簧盒;6-叶片轴;7-轴孔; 8-连接螺栓孔;9-轴承;10-垫环;11-轮毂;
10、12-叶轮根部法兰,第五节 叶轮密封漏油处理,一、叶片密封漏油处理 1拆卸叶轮 2检查缺陷 3组装叶轮:最大试验压力一般为0.5MPa,并保持16h,油温不低于5。试验时应操作叶片全行程动作12次,各组合键不应有渗漏现象,每个叶片密封装置的漏油量不应超过表6-1的规定。 二、叶轮底盖加工面漏油处理,第六节 水泵导轴承检修,一、橡胶水导轴承检修 1轴承间隙测量 2、轴承间隙调整 :橡胶轴承的安装间隙规定为0.050.20mm 3轴承就位 4水封橡胶板更换 二、筒式油导轴承检修 1. 间隙测定 2. 轴承检查 3. 刮研处理 4. 轴承就位,第六节 水泵导轴承检修,三、轴承孔与轴颈的配合 1. 橡
11、胶瓦水润滑导轴承 :如第一次大修时,可将已磨损的橡胶轴承上车床进行加工,配合已喷镀过的泵轴直径,这样便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第二次大修时,因橡胶轴承厚度不够不能加工,需换新的橡胶轴承,轴颈直径虽已磨损,但同新的橡胶轴承配合,还需上车床切削,故减少了喷镀次数 2. 筒式油导轴承 :当轴颈磨损后,可喷镀不锈钢,第七节 轴颈磨损后的修复,轴颈的磨损部位有三处,填料函内盘根处、上橡胶轴承处及下橡胶轴承处。磨损原因主要是机组轴孔垂直同轴度偏差过大,使主轴呈S形旋转;冷却水管供水不善,使盘根和轴承内进入河水,泥沙便积聚在轴颈部位,磨损轴颈。如此运行几年后,镀铬段轴颈一般磨损0.5mm以上,个别深槽可达11
12、.5mm。从而引起摆度增大、大量漏水。 当橡胶轴承的轴颈处单侧偏磨大于0.5mm时,需要处理。,第七节 轴颈磨损后的修复,喷镀,镶套,堆焊,气喷,电喷,整体套:一端小,动配合,环氧树脂充填粘合,分半套:哈式不锈钢套,对钢键,有焊缝,热源:氧气、乙炔 喷涂层:不锈丝 空压机和冷凝器、油水分离器,电焊机:直流焊机,300A 空压机、冷凝器、油水分离器、吸层斗,磨损轴颈的修复,第七节 轴颈磨损后的修复,喷镀步骤: 1、车毛螺纹 2、电拉毛:用电火花拉毛机在毛螺纹表面铺一层微小颗粒的镍层。 3、钢刷清理 4、均匀喷: 1.6,气喷的喷距120150mm,电喷的喷距180200mm 5、冷却至40刷涂润滑油,图6-4 主轴喷镀前表面处理示意图 1-主轴颈(工件);2-镍条;3-铜管;4-单向变压器;5-电焊把;,第七节 轴颈磨损后的修复,图6-3 喷镀原理 1-空气压缩机;2-冷凝器;3-油水分离筒;4-贮气筒;5-空气滤清器; 6-直流电焊机;7-联合控8-制箱;9-电喷枪;10不锈钢丝盘架; 11-工件(水泵轴);12-吸尘斗。,第七节 轴颈磨损后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