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单元 溶液,课题2 溶 解 度,课时1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 (3分)一定能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A. 升温 B. 降温 C. 加溶剂 D. 加溶质2. (3分)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 20 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B. 20 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C. 20 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D. 20 时,将36g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C,B,课堂十分钟,3. (3分) 在温度不变时,某物质的溶液甲,经过如下变化: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2、是( )A. 乙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B. 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 乙和丙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D. 将丙溶液再蒸发10 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是5 g4. (3分)把60 的饱和硝酸钾溶液降温到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溶液的质量不变 溶质的质量不变 溶剂的质量不变 仍是饱和状态A. B. C. D. ,D,B,5. (3分)20 时,在三个各盛有100 g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各10 g,充分溶解后,情况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B. 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为乙丙甲C. 升高温度,三溶液中溶质的质
3、量分数一定会改变D. 20 时,甲的溶解度最小,C,6. (3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下面的图象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的是( )7. (6分)如图K9-2-1所示,烧杯中盛有一定量的水,试管中盛有一定量的有少量固体存在的硝酸钾溶液,在溶液中悬浮着一只塑料小球,请回答下面问题。(1)原硝酸钾溶液是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判断的依据是_;,D,饱和,试管中有固体剩余,(2)若向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得到的溶液_(填“是” “可能是”或“不是”)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可用于确定的方法是 _。8. (6分)20 时,将40 g硝酸钾放入100 g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8.4 g硝酸钾固体未溶解。(1)所得溶液是20 时硝酸钾的_溶液;(2)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其中,溶质的质量为_,溶剂的质量为_g;(3)随着温度升高,上述混合物中硝酸钾固体的质量将_,溶液可能变为_溶液。,硝酸钾固体溶解,塑料小球上浮,可能是,继续加入硝酸钾固体,观察硝酸钾固体是否溶解,饱和,131.6g,31.6g,100,减少,不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