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九年级物理家庭用电.ppt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7180046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6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家庭用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九年级物理家庭用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九年级物理家庭用电.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九年级物理家庭用电.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九年级物理家庭用电.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十四章 探究电路,第五节 家庭电路,思考:,(1)简单的电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在电路中开关与用电器应如何连接?(2)家庭电路又由哪几部分组成呢?它们又如何连接的呢?,1.家庭电路:,家庭用电而组成的电路。,(1)家庭电路的组成,由进户线、电能表、闸刀开关、熔断器、插座、开关、用电器和导线等组成。,(2)家庭电路各部分的功能,A.进户线:一般家庭电路有两条进户线,是从低压输电线上引下来的,一根叫做零线,另一根叫做火线,火线和零线之间有220V电压。(注:火线与大地之间有220V的电压。),B.电能表,(1)作用:测量和记录用户消耗的电能。(2)连接:1、 3接进线,2、4接出线(1、 2为火线

2、,3和4为零线) 。应串联在干 路上。,电能表的接线:,如:,电能表的读数:,如:,C.闸刀开关,(1)作用: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以便检 修电路,更换设备。(2)连接:应串联在干路上,安装在熔断 器前,并且“静(触点)在上” ,不能倒装。,D.熔断器(保险丝),两种:,作用与连接:,(1)作用: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2)规格:5A 10A 15A等。(3)连接:安装在闸刀开关后。,注意:,接大功率的插座上串联的熔丝要接在 火线上;现在家庭电路中,常使用一种 外壳由塑料制成的 “空气开关” ,它可 替代闸刀开关和熔断器。家庭电路中千万不要用铁丝或铜丝代 替保险丝

3、。,空气开关:,又叫漏电保护器,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1)发生短路;(2) 用电器总功率过大。,E.灯泡和开关,(1)开关和灯泡是串联的,灯泡并联在电路中;(2)控制灯泡的开关与灯泡串联后,另一端应该接火线。,注意:,白炽灯有卡口灯和螺口灯,螺口灯 的尾部应该接开关(即火线上),螺 旋套接零线。这样,在开关断开时, 就可以使灯与火线断开,开关闭合 时,人易触及螺旋部分也不带电(与大 地之间无电压) 。,如图:,卡口灯和卡口灯座,如图:,螺口灯和螺口灯座,常见的灯泡:,如:,F.插座:两孔插座和三孔插座,(1)作用:给搬动的家用电器供电。(2)连接:并联在电路中。两孔插座、三孔插 座与灯

4、并联,其接法应为“左零右火,上接 地” 。(3)两孔、三孔插座:两孔接用电部分,三孔 插座和三角插头中第三孔和脚把家用电器外 壳用导线与大地连接,使外壳带的电从接地 导线上流走,人体接触外壳就没有危险。,注意:,为了安全,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 器,金属外壳一定要接地,这些家用 电器所用的三孔插座还要一根地线。 在正常情况下,零线和大地之间没有 电压,火线与地之间有的电压。,2.实验探究: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1)结构:笔尖金属体、电阻、氖管、弹 簧和笔尾金属体组成。,()正确使用测电笔的方法:,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接触电线 (或与电线连通的导体),如果氖管发光,表 示接触的是火线,因为

5、电流经过笔尖、电阻、 氖管、弹簧再经过人体,经过大地,流到零 线,与电源构成闭合电路,氖管就会发光;如 果氖管不发光,表示接触的是零线,氖管中无 电流。,操作:,如:,说明:,测电笔氖管里充有惰性气体氖气。两端电极之间只要有少许电压,就会激发氖气发出红光。弹簧是为了保证接触良好,高电阻是为了分去大部分电压,或者使电流很小。使用时,笔尖金属体(有时附带当螺丝刀使用)接触火线或带电体,笔尾金属体与人体接触再接地,构成串联电路,此时电流微弱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安装家庭电路,注意事项:()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开关与保险丝必须与火线相连;(原因是:开关接在火线上,当拉开开关切断电路时,电路各部

6、分都脱离火线,这样人体不小心碰到这些部分就不会触电,检修电路也比较安全。),注意事项:,()螺丝口灯炮的螺旋套接到零线上;(原因是:一般情况下,零线连着地,这样一来人体不小心碰到螺旋套灯座,人也不会触电。) ()插座与灯并联,其接法应为“左零右火” 。 ()家庭电路中各元件的安装,不仅要使用电器能正常工作,而且要符合安全用电的原则,有一定的次序。,注意用电安全,想一想:触电是怎么回事?,解疑:,触电是指一定强度的电流流过人体所引起的伤害事故。,理解:,人体是导体。当人体触及带电体成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时,就会有电流通过,如果电流达到一定大小,就会发生触电事故。实验表明:当1mA左右的电流通过人体

7、时,会使人产生麻的感觉;超过mA的电流就能使人感到巨痛,甚至神经麻痺,呼吸困难,有生命危险;电流达到mA时,s就可使人窒息,心脏停止跳动。触电对人的生命是一种威胁。大量事实表明:不高于的电压才是安全电压。,四种常见的触电情况:,图:,家庭电路触电是直接或间接跟火线连通造成的。,可分为:()低压触电:单线触电;双相触电。()高压触电:高压电弧触电; 高压跨步触电。,注意:,家庭电路的电压是,动力线路的电压是,它们在电工技术中虽然都叫低压电路,但都大大超过人体的安全电压值,所以不要把低压线路的电压与安全电压混为一谈。低压和高压是相对而言,人们把等于或高于的电压称为高压,低于的电压称为低压。,安全用

8、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日常用电注意事项:,特别警惕本来是绝缘的物体导了电,本来是不该带电的物体带了电。,具体说:,()防止绝缘部分破损;()保持绝缘部分干燥;()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外壳一定要接地;()使用室外天线的电视机时要重视防雷;()发现有人触电,应赶快切断电源,或用干燥的绝缘体将 电线挑开,迅速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然后对触电人进行人工呼 吸,同时尽快通过医务人员抢救;()发生火灾时,要首先切断电源,绝对不要带电泼水灭火。,结束语:,随着科技的进步,生活用电会越来越安 全。如在使用的新型电能表上多数有漏电保 护器(即空气开关)。正常情况下,用电器 通过火线、零线和供

9、电系统中的电源构成闭 合电路,不应该有电流直接流入大地。但 是,如果站在地上不小心接触了火线,电流 经过人体流入大地,这时,总闸开关上的 “漏电保护器”就要起作用了,它会迅速切断 电流,对人身起到保护作用。,名言:,理想的人是品德、健康、才能三位一体的人。木村久王, ; ; orz25msr ; 再做几个菜,把米饭也热一热。对啦,再做一大锅西红柿鸡蛋挂面汤吧,他们三个辛苦赶路,一定饥渴了。”说着话,就要起身。小青赶快强打精神站起来,对乔氏说:“姆妈,你歇着吧,我知道弟弟妹妹们喜欢吃什么!”耿直把软皮箱靠墙边上放了,拉过小东伢来,从上到下看了两遍后,惊喜地说:“小东伢,你几岁了?”小东伢没有说

10、话,只是举起一个巴掌轮流动动手指头。耿直说:“五岁啦?好伢子,你活脱脱就是一个小块头的东伢子啊!”小家伙却瞪着一双黑眼珠说:“你们大人都光顾自己的事情,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我还不知道应该怎么叫你们呢!”东伢子和耿正这个时候正好进来了。东伢子说:“爹这就告诉你,这个是大舅爷,这个是二舅爷,这个是姨姨!”小家伙忽闪着一对大眼睛看过每一个人后,问乔氏:“婆婆,是真的吗?”乔氏点点头说:“是真的!”小东伢立马就高兴地笑了,大声嚷着:“噢,我终于有舅爷和姨姨嘞!以前都是别人有,就我没有。现在我也有啦!”随后就扑上来挨着个儿叫,大家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想着耿大哥的事情还没有问清楚,乔氏含着笑的眼里又流下

11、了心酸的泪水。耿正赶快过来拉起乔氏的手,东伢子递来一块干毛巾,耿正接过来替乔氏擦去满脸的泪水,轻轻地说:“娘娘,你莫要伤心着急,先知道我爹早已经不在人世就行了。等一会儿咱们吃完了饭,我慢慢说给您听好吗?”乔氏听话地点点头,轻轻地说:“好的,吃了饭再告诉我吧。”午饭都做好和重新热好了,大家围坐在圆桌边上吃饭。虽然刚刚经历了久别重逢的大喜和大悲,但耿正兄妹三人对这顿味道熟悉的饭菜还是吃得非常香甜。45第九十七回 祭“灵车”激走抢劫贼|(上善若水扬美德,厚德载物展胸襟;民间多少感人事,何惧恶人起祸端。)大家坐在一起高高兴兴地吃完午饭,耿大业招呼两个伙计过来把面盆儿碗碟什么的都拾掇到大厨房里去洗刷,自

12、己和妻儿依然随意坐了和耿正兄妹三个继续聊天儿。聊了一会儿以后,耿正看看天色尚早,就对耿大业夫妇说:“大白骡好脚力,今儿个再走三十里路没有问题的。我们着急回老家去呢,咱们就此告辞吧!”耿大嫂不依,说:“知道你们急着回老家去。但说什么也得住一晚上啊,我们还有很多话没有说呢!”耿大业也说:“你们看,这大厅的两边各有一大间卧房呢,大床小床的宽敞得很。我和两位兄弟睡一边,妹子你和嫂子带小铁蛋儿睡一边。这有多么方便啊!”耿正看耿大业夫妇实在不想让走,就对弟弟和妹妹说:“那咱们今儿个就别走了,住一晚上吧。唉,也是,这一走了,以后再想见面可就难了啊!”耿英说:“只是,又要给大哥大嫂添麻烦了!”耿大业夫妇高兴地说:“太好了!要说麻烦,大哥大嫂巴不得能多麻烦几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初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