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五章 社会知觉(社会认知)(社会心理学).ppt

上传人:ysd1539 文档编号:7176831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  社会知觉(社会认知)(社会心理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第五章  社会知觉(社会认知)(社会心理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第五章  社会知觉(社会认知)(社会心理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第五章  社会知觉(社会认知)(社会心理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第五章  社会知觉(社会认知)(社会心理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五章 社会知觉(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第一节 概述,一、知觉 (一)、定义:perception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二)、特性: 1、选择性: object-background刺激特征显著性/知觉者的经验、兴趣、动机、情感等 2、整体性:把个别属性综合为整体 过去经验的参与,理解对象的意义,(三)、分类,1、物知觉( object perception)或一般知觉(general perception) 2、人知觉(person perception)或社会知觉( social perception)社会知觉最早由布鲁纳(,

2、)提出 又被称为:人际知觉( interpersonal perception )社会认知( social cognition),二、社会知觉的定义,社会知觉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穿戴、长相、语言、姿势、行为等)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情绪、态度、品质、能力、性格等)的过程。,如 对情绪的感知,兴奋、愉快时, 瞳孔会放大不快、厌恶时, 瞳孔缩小, 眯眼、皱眉打牌,面部表情,a) 快乐, b) 惊讶, c) 害怕 d) 悲伤, e) 生气, f) 厌恶,他们表现出的是什么样的情绪 ?,如 对性格的感知,三、社会知觉的内容(范围),1、对情绪的认知 2、对人格的认知个体具有的

3、较稳定的思维、情感体验与行为方式。反映个体的独特性。3、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4、对事件与行为原因的推断,根据社会知觉的对象,本章分为三节:,第一节 对他人的知觉印象形成 第二节 对群体的知觉刻板印象 第三节 对行为与事件原因的推断归因,第二节 对他人的知觉印象形成,在现实生活中,需要了解对方的性格、人品、能力等,从而决定是否与对方交往,交往的深度如何;是否该信任、与对方合作等。中国人对知解人心非常重视 “刨树刨根,看人看心”,一、印象的内涵,印象(impression):外界事物在大脑中留下的形象。对人的看法、认识 、持维度观(dimensional View)的学者(如Osgood, 1977

4、) 认为人们对他人的认识包括几个概括性的潜在维度: 评价(evaluation):一个人品质的好坏(good-bad 决定着我们喜不喜欢这个人及程度如何。 能量(potency): 一个人能力的强弱 尊重 活动水平(activity): 一个人是积极主动-消极被动。,、持类型观(typological View)的学者 (如Anderson & Sedikides, 1991)认为人们是以类型的方式来知觉他人。如我们把自己的朋友分类,认为张三是外向的,李四是成熟的,陈五是忧郁的。在日常生活中,以上这两种方式都用,二、印象形成过程中所利用的信息,、外表: 一个人的外表常常是我们最先看到的信息,而

5、且也常常是我们能得到的唯一线索。,有研究(Berry & McArthur, 1985) 表明,人们认为有娃娃脸的成年男人比有成熟面孔的成年男子更天真、诚实、仁慈、热情,即更具有孩子式的心理特征。、语言 “口为心苗,言为心声” 由于一个人所说的话能被人有意识地加以控制,言不由衷的话已司空见惯。“卖瓜的谁不说瓜甜”,、非言语线索,)面部表情:忧郁快乐 目光接触表示对对方感兴趣,被认为是诚实、直率;目光不接触,说明此人害羞或害怕; 长时间的目光接触可能是敌意、爱慕的信号。)身段表情:姿势,)言语表情(副言语),说话的音调、速度、节奏等。速度很快 : 心直口快 轻声曼语的女孩,常会给人留下温柔恬静、

6、有涵养、小鸟依人的印象。, 行为,Jones与Davis(1965)对应推论理论(Correspondent Inference Theory) 对应推论是对行为进行归因的一种方式,即人们常把他人的外在行为与他们的内在品质相对应。 程序:先了解行为者动机,若有意的,再推论品性 影响对应推论的因素: (1)行为的社会合意程度:当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或不为社会所接受时。 (2)行为的自由选择性:非外在强大压力下才做的,线索(如人的长相、穿戴、身体姿势等)本身并无意义,它们是根据知觉者记忆中所储存的有关人、行为、特质的知识来解释的。 另外人们要把各种渠道得来的信息综合起来,形成对一个人的概括性

7、认识。所谓的印象形成(impression formation)就是把一个人若干有意义的特征加以综合、概括,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三、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加工整合的方式,有关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信息加工模型已有很多 Anderson( 1965)的平均模型平均模型(averaging model) 认为人们把所获得的信息加以平均以获得对他人的总体评价。,四、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加工整合的一些规律,、不同特征在印象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Asch (1946) 的经典研究: A组是:聪明、灵巧、勤奋、热情、果断、实际、谨慎 B组是:聪明、灵巧、勤奋、冷淡、果断、实际、谨慎Asch就把“热情”、

8、“冷淡”这类对印象形成起重要作用的特征称为“中心特征”, 把“文雅”与“粗鲁”这类对印象形成不起核心作用的特征称为“边缘特征”。 (联想) 但中心特征与边缘特征是相对的 我国文化,、信息出现的先后对印象形成的作用是不同的, 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s)是指人们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他人做判断。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s)则是指最新得到的信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起较强作用的现象。Luchins (1957) 的实验证明了这两种效应的存在。, 70% 12%认为吉姆较外向,友好,首因效应的存在表明第一印象至关重要。 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称

9、为第一印象(first impression)。 “先入为主”。“新官上任” 当然,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总是最鲜明的、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的交往。 第一印象不是不可改变的。,3、人们倾向于把有关的特质联系起来形成对他人较统一一致的认识,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人们认识到有一些特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内隐人格理论(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y,以经验为依据,无正规的概念,却起作用) Rosenberg 聪明 友好 冒险强健、冲动、果断 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推断他也具有其他相似的,或相互关联的特征,就种倾向被称为晕轮效应(halo effect)。

10、Dion等(1972) 的研究证明了此效应的存在。,晕轮效应是很难避免的,它是人们快速认识他人的一种策略、方式,但有时却可能会产生有害的结果。 三国演义: 周瑜死后,鲁肃把凤雏庞统举荐给孙权。孙权见他“浓眉掀鼻,黑而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以至于孙权“誓不用之”。,4、人们比较重视负性信息,但却倾向于对他人作正性评价。,宽大效应(leniency effect) 正性偏差(positivity bias)原因可能有: (1)、人们希望自己的周围都是好人好事,这样自己会感觉舒服些; (2)、在大多数文化中,正性词汇比负性词更常见; (3)、人们通过对他人的宽容来显示自己的大度与仁慈。,五、印

11、象的作用,我们对他人的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即使发现最初的印象是错的也仍然如此;这种倾向被称为保守性偏差 (perseverance bias)。 选择信息、证实1、所形成的印象影响我们对他人的判断印象一旦形成就会左右我们对后获得的信息的解释 假设我们在看欢乐总动员或正大综艺等节目 定势(set):先前的心理活动会对以后的心理活动形成一种准备状态或倾向。,2、产生与印象一致的行为自我实现的预言,我们对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之后,就会对他人产生相应的期望,而此期望又引导我们采取相应的行为以证实此期望,这一现象就叫自我实现的预言(self -fulfilling prophecy)。 Rosent

12、hal 与Jacobson(1968)的一项经典研究证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成绩的显著影响。 也称为“皮克马利翁效应”。 女孩白裙子/标签理论/有儿子没儿子就是不一样 但是只有当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缺乏认识时, 另外,当人们知道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是正性的,第三节 对群体的知觉刻板印象 Brewer(1988) 的印象形成双重加工模型,此模型(the dual process model of impression formation)认为,人们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主要使用两类加工操作: 以类别为基础的加工(category-based processing ), 以特征为基础的加工(attribute b

13、ased processing )。 前者是把个体当作某一群体的成员之一,就据对此群体所具有的看法来形成对此个体的印象。这种加工是一种自动的,无需意识控制的加工,无需人们多大的努力。 以特征为基础的加工是试图注意并整合他人各种信息来建构对其独特的印象。这种加工需意识参与、需要较多的时间与努力。,一、相关概念,为了更快速、有效地认识与应对他人,人类一个基本的认知策略就是分类。 所谓社会群体(Social groups)就是由具有某一共同的且具有社会意义的特征的两个或以上的人构成的集合在大多数国家,性别、年龄、种族、社经地位、文化背景都是划分群体的重要特征。 一个个体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划入不同的群体

14、中。,所谓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也有人译成定见) 就是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印象。对一个群体的刻板印象是由正、负性特征构成的 另外,刻板印象既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解是不正确的;但多无法测量与验证,因没有合适的效标。,二、刻板印象的形成,一是个人的亲身经验;二是社会学习:从父母、老师、同学、课本及大众媒体习得而来。例如,张德(1990) 就认为,我国大中小学生对性别产生的刻板印象深受小学语文教材的影响。,三、影响刻板印象唤起与使用的因素,1、一个人类别的特征越明显 2、对侍匿名的、可互换的群体成员 3、当时间紧迫,判断准确性不重要时 4、当所获得的信息很复杂,不易分析加工时 5、当

15、人们处于极端的情绪状态,如勃然大怒时。,四、刻板印象的利与弊,一看到或听到有关类别的线索,有关相应群体的刻板印象就会自动浮现在脑海中。所以,使用刻板印象能快速地了解一个陌生或不太熟悉的人或群体的特征。 弊端: 它夸大了群体内成员间的相似性,从而对个体的知觉产生先入为主,以偏概念的偏差; 它夸大群体间的差异性,容易产生偏见与歧视。,五、改变刻板印象的方法,抵制刻板印象变化时所使用的策略 (1)、把不一致的信息解释掉 (2)、把不一致的信息区隔开来 亚群体 (3)、把不一致的信息归于群体中不典型的成员,改变刻板印象的方法 相互交往 (1)、长期的、深入的、一对一的交往 (2)、广泛交往 (3)、与

16、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成员交往。 (4)、有意识地去寻找不一致的信息,有意识地校正自己的判断。 根本与前提,第四节 对行为与事件原因的推断归因,人们通常都希望自己对这个世界有一定的控制力与预测力,这样人们才会感到安全。(控制需要)所谓归因(attribution)就是人们从可能导致自己及他人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一、何时归因 1 当出乎意料的、不寻常的事发生时 2 负性的事件 3 对个体很重要、但又不太了解、肯定的事,二、归因理论,1、海德的素朴心理学(Heider, F., 1958) 每个人都是朴素的心理学家,对因果关系感兴趣,并能对其加以分析、推测。 归因理

17、论的创始人内因个体自身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能力、努力等。外因个体自身之外的原因如环境因素、运气、任务难度、他人帮忙等。,2、凯利的三度理论(cube theory),Kelley, H., 19671)行为的原因可能有三种: 行为者(actor) 刺激物(stimulus)- 情境(situation),(2)、要找出行为的原因,主要使用三种信息:,A、一致性(consistency)信息:即行动者的行为是否与其他人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相一致。是,高。 B、一贯性(consensus )信息:即行动者的行为在其它场合是否也发生。是,高。 C、特异性(distinctivenes

18、s,区别性)信息:即行动者对其他对象是否也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是,低。一致性 一贯性 特异性 归因于 高 高 高 刺激物 低 高 低 行动者 低 低 高 情境,批评,(1)、模型过于理想化,人们通常得不到一致性、一贯性与特异性三种信息;(2)、模型逻辑含糊不清,过于复杂; (3)、忽略了归因者对特定行为的知识所起的作用,如在听相声时,当听众棒腹大笑时,人们一般都会归于相声说得好,说得逗。,3、成就归因模型,Weiner 等(1972) 提出了成就归因模型(Achievement Attribution Model ), 后来Weiner(1979) 又对此模型加以扩展。此模型认为人们用于解释

19、成败的原因可用下列三个维度加以分类与描述: (1)、内外因 (2)、稳定不稳定内因 外因 稳定 能力 工作难度 不稳定 努力 运气 (3)、可控制性,归因的作用,当一个人把成功归于内在的、稳定的因素“能力”时,他就会增强自信心(自我效能感,Bandura,1977) 更高的成就动机。 Self-efficacy:个体对有效地控制自己的生活诸方面的能力的知觉或信心。可当一个人把失败归于自己内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如能力太差时,他就会消沉、自卑、产生习得无助,从而造成动机缺失,不再努力。 Learned helplessness(Seligman等,1967) 消极事件 + 归于不可控因素,

20、4、其他理论,对应推论理论(Johns & Davis,1965)Bem (1972) 的自我知觉理论: 内部线索模糊时,通过外在行为推测内在特征 人们对自己的行为的归因过程与对他人行为的归因过程是一样的。,三、归因偏差(attribution warp),1、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它是指人们倾向于把行为者本身看作是其行为的起因,而忽视外在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 又叫对应偏差(correspondent bias ) 产生的原因: (1)、人们有一种信念,人们应该对自己的行动负责 (2)、情境中的行动者比情境中的其他因素往往更突出,更易引起注意。,2、行动者与观察者的归因分歧,观察者:内部归因 行动者:外在归因原因: 观察者更注意行动者,行动者较注意周围的环境;观察者对行动者的过去了解少,只注意现时现地; 行动者对自己的过去了解,知道自己之所以做出某一行为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3、自我服务归因偏差 (self-serving attribution bias),即人们把在功劳归于自己、把失败归于外因的倾向。有利于个体的心理平衡,可以避免对自信心与自尊心的打击自我设障(self-handicapping):人们感到失败不可避免时,积极搜寻、乃至制造影响其成效的不利因素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心理学理论/研究方法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