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二章 中学数学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ppt

上传人:ysd1539 文档编号:7176802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中学数学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第二章 中学数学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第二章 中学数学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第二章 中学数学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第二章 中学数学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2章 中学数学的教学目的 和教学内容,二 确定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依据,三 中学数学教学目的,四 中学数学教学内容,五 作业,一 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变迁及启示,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变迁,1952-1956年的中学数学教学大纲 1952年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 “保证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毕业生普通教育所必须的算术、代数、几何、三角知识;使学生掌握数学的方法,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和熟练技巧,培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使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和性格,培养他们新的爱国主义及民族自尊心,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变迁,1954年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修订草案) 变动:“教师

2、在讲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要以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学生,要充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祖国的全面发展的新人,要注意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爱国主义的思想和民族自尊心,以及爱科学、爱劳动、爱集体和守纪律的品德,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和性格。”,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变迁,1956年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修订草案) 变动:“教给学生有关算术、代数、几何和三角的基础知识,培养他们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技能和技巧,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变迁,19611963年 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 “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代数、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三角、平面解析几何的基础知识

3、,培养学生正确迅速地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适应参加生产劳动和进一步学生的需要”,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变迁,19781986年的数学教学大纲 1978,2 全日制十年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使学生切实学好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具有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数学教育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学生为实现社会注意四个现代化学好数学的革命热情,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变迁,1983年 高中数学教学纲要 变动:将“一定”

4、二字去掉。“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变迁,1986年 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使学生学好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逐步形成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学好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变迁,1988年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使学生学好当代社会中每一个公民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代数,几何的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和空间观念

5、,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变迁,2000年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使学生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和概率统计,微积分的初步知识,并形成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进一步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变迁,2001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

6、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变迁,2003年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

7、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变迁,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党和国家对现阶段培养人才提出的总目标和中学教育的

8、性质和任务数学的特点及其在培养人才中所能起的作用中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年龄特征,中学数学教学目的(高中),中学数学教学目的(初中),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三维目标,评论,中学数学教学教学目的内容分析,中学数学教学目的内容分析,关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基础知识 (2)基本技能 关于数学能力 (3)数学能力 关于个性品质与思想品德 (4)个性品质 (5)思想品德,中学数学教学目的(高中),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中的中学数学教学目的:“使学生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和概率统计.微积分初步知识,并形成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

9、力.空间想象能力.空间想象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进一步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中学数学教学目的(初中),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的数学教学目的:“使学生学好当代社会中每一个公民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和空间观念,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未来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 陶行知 儿童工歌 小盘

10、古 小孙文 小牛顿 小工人 小农人 创造富的社会,不创造富的个人. 小马克思 小毛泽东 小邓小平 小江泽民 小胡锦涛 小华罗庚 小吴文俊 小王选,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选择依据,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安排体系,我国现行中学数学教学内容,新课标增加的主要内容,初.高中数学内容具体安排,中学教学数学内容的选择依据,基础性 工具性 教育性 社会的需要性 可接受性 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安排体系,以逻辑系统为主来安排内容以学生掌握实际知识为主来安排内容以数学知识的结构为主来安排内容,我国现行中学数学教学内容,初中:代数 平面几何 概率统计初步 高中:代数 立体几何 平面解析几何 微积分初步

11、概率与统计,新课标增加的主要内容,数学建模 数学探究 数学文化上述三方面内容贯穿于初.高中数学课程之中.,初.高中数学内容具体安排,(略,见教科书P26-P28),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数学教学内容,第三学段(79年级)内容介绍,数与代数 1数与式 (1)有理数 (2)实数 (3)代数式 (4)整式与分式,2方程与不等式 (1)方程与方程组 (2)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3函数 (1)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2)函数 (3)一次函数 (4)反比例函数 (5)二次函数,2图形与变换 (1)图形的轴对称 (2)图形的平移 (3)图形的旋转 (4)图形的相似 3图形与坐标 4图形与证明 (

12、1)了解证明的含义 (2)掌握以下基本事实,作为证明的依据 (3)利用(2)中的基本事实证明下列命题,第三学段(79年级)内容介绍,空间与图形 1图形的认识 (1)点、线、面 (2)角 (3)相交线与平行线 (4)三角形 (5)四边形 (6)圆 (7)尺规作图 (8)视图与投影,一条直线截两条平行直线所得的同位角相等。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若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若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或两角及其夹边,或三边)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第三学段(79年级)内容介绍,统计与概率 1统计 (1)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能用计算器处理复杂的统计数据。 (2)

13、通过丰富的实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能指出总体、个体、 样本,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参见例1 (3)会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4)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并会计算加权平均数;根据具体问题,能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 (5)探索如何表示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会计算极差和方差,并会用它们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参见例2 (6)通过实例,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了解频数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7)通过实例,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能用样本的平均数、方差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 (8)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体会

14、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比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交流。(9)(10)略。,第三学段(79年级)内容介绍,统计与概率 2 概率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2)通过实验,获得事件发生的频率;知道大量重复实验时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 (3)通过实例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第三学段(79年级)内容介绍,课题学习 1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基本过程。 2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形成对数学整体性的认识。 3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发展思维能力,加深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 4

15、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应用数学的自信心。,*上图中 代表模块, 代表专题,其中2个专题组成1个模块.,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课程结构图,2. 必修课程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数学必修课,共5个模块,计10学分.它们是:必修-1、必修-2、必修-3、必修-4、必修-5.,课程内容的简要说明必修-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1. 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必修-3:算法初步,统计, 概率. 必修-4:基本初等函数2,平面上的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必修-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3. 选修课程标准为学生提供了4个系列的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对未来发展的愿

16、望进行选择,选修1系列课程是为那些希望在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发展的学生而设置的。 选修2系列课程则是为那些希望在理工、经济等方面发展的学生设置的。选修1,选修2系列是选修课中的基础性内容。,课程内容的简要说明 选修1系列课程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初步应用.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扩充及复数的引入、框图。 选修2系列课程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中的向量与立体几何.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选修2-3:计数原理、统计案例、概率.,课程内容的简要说明选修3系列课程(由6个专题构成)选修3-1:数学史选

17、讲;选修3-2:信息安全与密码;选修3-3:球面上的几何;选修3-4:对称与群;选修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选修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 (每个专题1学分,每两个专题组成1个模块),课程内容的简要说明选修4系列课程(由10个专题构成).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4-2:矩阵与变换; 选修4-3:数列与差分;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4-5:不等式选讲;,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 选修4-7: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 选修4-8:统筹法与图论初步; 选修4-9:风险与决策; 选修4-10: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ByeBye!,本章作业,P29: 1 . 5 谈谈你对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的数学教学目的的理解. 谈谈你对数学课程标准中”三维目标”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初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