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贵州仁怀市五马镇三元煤矿区域防突措施方案二零一一年十月- 2 -目 录第一章 矿井概况3一、矿井地理位置及交通3二、井田面积、地质构造及特征3三、煤层赋存情况4四、水文地质5五、煤尘爆炸性和煤的自燃倾向性5六、矿井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情况5第二章 安全生产系统现状6一、巷道布置及开采情况6二、矿井通风7三、矿井瓦斯抽采系统8四、监测监控系统8五、人员定位系统8六、压风自救系统8七、供水施救系统9八、通信联络系统9九、紧急避险系统9十、矿井防灭火系统9十一、矿井防尘系统9十二、运输系统9- 3 -十三、供电系统10十四、排水系统10第三章 区域防突措施方案10一、 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11
2、二、 区域防突措施18三、 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28四、 区域验证33- 4 -贵州仁怀市五马镇三元煤矿区域防突措施方案第一章 矿井概况一、矿井地理位置及交通1.地理位置及概况三元煤矿隶属贵州省仁怀市五马镇所辖。矿区地理坐标位置:东经 10615231061600;北纬 274007274044。井田位于贵州高原北部,属剥蚀型山地地貌。区内以山间盆地为主,地势南部高,北部低。矿区南部最高海拔为 1100.0m,最低处位于矿区北部,海拔为 688.0m,相对高差 412.0m。2.交通情况井田位于仁怀至五马公路旁南东侧,有乡村公路与 209 省道相通距离约 0.5km,距仁怀市 24km,距鸭溪
3、电厂 60km,至金沙县城28km,经五马、枫香到遵义 99km,交通较为方便。2、井田面积、地质构造及特征1.井田面积境界:井田范围由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下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5200000721901)划定,其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见表- 5 -矿区拐点坐标直角坐标点号X 坐标 Y 坐标1 3063535 356242742 3063342 356243753 3063342 356247534 3062430 356250035 3062490 356244716 3063511 356239727 3063570 35624086井田面积:0.5976km2, 开采标高:780550m矿界形状
4、为一不规则七边形,走向长 1.08km,倾向宽 0.55km,井田面积 0.5976km2,主采 C7、C12 煤层。2.地质构造及特征、地层区内及附近出露的地层从老到新有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 、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 、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 、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y)及第四系(Q) 。现将特征由老至新分述如下:、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分布于井田北东部,岩性浅灰、灰色厚层至块状粉晶灰岩、含生物碎屑灰岩,产腕足类、蜒类等生物化石。厚度大于 100m 。、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分布于井田中部,是本区的含煤地层。岩性由灰、灰黄色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
5、铝土质泥岩及煤层组成。共含煤 9 层,其中稳定可采煤 2 层,分别为 C7 和 C12 煤层,局部可采煤层为 C5、C10。可采煤层主要分布于含煤岩系的中部和下部。该组与下伏茅口呈假整合接触,厚度约 94m。- 6 -、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分布于井田中部,岩性为灰、浅灰色中至厚层状含燧石团块灰岩、粉晶灰岩,顶部有一层黑色硅质层与杂色页岩互层,含腕足类、腹足类等化石。厚约 55m。、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y)分布于井田南西部。岩性:下部为灰黄色、黄色钙质泥岩为主,中部为浅灰色、灰色灰岩,上部为紫红色、黄绿色钙质泥岩,夹粉砂质泥岩。厚度 600m 左右。、第四系(Q)分布在地势低洼和缓坡地带
6、,为耕植土,黄粘土和碎石等。厚08m。、构造位于长岗向斜北西翼西端,地层倾向为 220200,倾角23,为一单斜构造。矿区内断层、褶皱等构造发育。在井田东侧发育有一条断层(F6) ,对井田东部边缘煤层开采影响尚未查明,有待进一步工作。F6 断层:见于井田东部,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倾向南西,倾角60,落差 35m,区内延长 1200m,为压复性逆断层。断层切割了P2m、P31 和 P3C、T1y 等地层。结合邻区及区域构造特征,本区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类型属中等类型。3、煤系地层及含煤性- 7 -、含煤岩系特征煤层赋存情况可采煤层层数、厚度、倾角、结构矿区主要可采煤层为 C7、C12,由上到下叙述如下
7、:C7 煤层产于龙潭组中部,上距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底界为 4357m。煤层中普遍含一层厚 0.020.10m 的泥岩夹石。煤层顶板一般为粉砂岩,底板为泥岩及粉砂岩,含黄铁矿结核。煤层厚2.703.80m,平均厚 3.00m,属稳定的半光亮型块壮无烟煤,是矿区的主采煤层之一。C12 煤层位于龙潭组下部,上距 C7 煤层 25m。煤层中局部含 12 层厚0.02m 的泥岩夹石,一般厚 0.08m。煤层顶板为黑色泥岩或深灰色粉砂岩,含植物化石;直接底板为深灰色泥岩,富含植物屑化石。煤层厚度 1.001.70m,平均厚 1.30m,属稳定半暗淡型状无烟煤。综上所述,C7、C12 煤层结构简单,
8、煤层稳定类型均为较稳定型煤层。各煤层的顶为较稳定岩层,底板为泥岩,遇水易膨胀,属不稳定的底板,易产生底鼓,煤层特征见表。煤层特征表煤层厚度(米) 岩性特征煤层编号 最小 最大 一般煤层间距(米) 顶板 底板煤层结构 稳定性煤层倾角()距长兴灰岩底界4357 米C7 2.70 3.80 3.00 粉砂岩泥岩、粉砂岩简单 稳定25C12 1.00 1.70 1.30 距龙潭组底界约 1520 米粉砂岩、泥岩 泥岩 简单 稳定平均 23煤层节理、层理发育情况煤层顶底板C7 煤层:煤层顶板一般为粉砂岩,间有泥岩伪顶,底板为泥岩及粉砂岩,含较多的黄铁矿结核。C12 煤层:煤层顶板为黑色泥岩或深灰色粉砂岩
9、,含植物化石碎屑,底板为深灰色泥岩。两层煤底板均遇水都易软化、膨胀形成底鼓现象综上所述,各煤层的顶、底板均为不稳定岩层。- 8 -根据本区和邻区资料,其工程地质条件中等类型。含煤性龙潭组地层共含煤 9 层,其中稳定可采煤 2 层,分别为 C7 和C12 煤层,局部可采煤层为 C5、C10。可采煤层主要分布于含煤岩系的中部和下部。该组与下伏茅口呈假整合接触,厚度约 94m。煤系地层走向、倾向、倾角及其变化规律三元煤矿位于长岗向斜北西翼西端,地层倾向为 220200,倾角 23,为一单斜构造。断层、褶曲、陷落柱、剥蚀带发育情况及其分布规律断层:在井田东侧发育有一条断层(F6) ,对井田东部边缘煤层
10、开采影响尚未查明,有待进一步工作。F6 断层:见于井田东部,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倾向南西,倾角60,落差 35m,区内延长 1200m,为压复性逆断层。断层切割了P2m、P31 和 P3C、T1y 等地层。褶曲:未见明显的次级皱褶和挠曲现象。陷落柱:储量核实报告未提供。剥蚀带:储量核实报告未提供。火成岩侵入情况及对煤层和煤层顶底板的影响储量核实报告未提及火成岩情况内容。构造类型:地质构造复杂类型属中等类型。三、水文地质一)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9 -(1)自燃地理、地势三元煤矿地处贵州高原北部,属剥蚀型山地地貌。区内以山间盆地为主,地势南部高,北部低。矿区南部最高海拔为 1100.0m,最低处
11、位于矿区北部,海拔为 688.0m,相对高差 412.0m。、气象本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亚热带温湿气候,年均气温16.3,平均相对湿度 78%,年平均降水量 8001000mm,雨季多集中在 49 月,占全年降水量的 75.3%,日最大降雨量 100.1mm。(2)区域含(隔)水层区内及附近出露的地层从老到新有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 、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 、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 、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y)及第四系(Q) 。(3)区域地质构造矿区位于长岗向斜北西翼西端,地层倾向为 220200,倾角 23,为一单斜构造。矿区内断层、褶皱等构造发育。(4)区域地下水的补、径
12、、排条件区内的地下水靠大气降雨补给,大气降雨一部份蒸发回到大气层,另一部份通过裂隙、岩溶管道下渗补给地下水。地下水的流向受岩性、构造的控制,其总体流向为南至北。二)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含、隔水层特征- 10 -含水层特征第四系(Q)孔隙含水层岩性为黄色、灰黄色残、坡积粘土夹碎石等构成,零星分布于低洼、沟谷及缓坡地带,厚 05m;地下水动态与大气降水密切相关。此层透水性较强,含较弱的孔隙水,泉水流量一般小于0.01l/s0.14 l/s,为富水性较弱的空隙含水层。三叠系下统夜郎组玉龙山段(T1y2)岩溶溶洞裂隙水含水层灰色中厚层灰岩夹薄层状及扁豆状泥质灰岩,以溶洞、管道为含水介质赋存溶洞、管道水
13、,发育落水洞、岩溶洼地。对比附近地区,一般泉水流量 15 l/s,地下河流量 35 l/s,极值 1015 l/s,地下水枯水季节流量 35 l/s,径流模数 68 l/skm,为中等富水岩层,地下水化学类型为 HCO3-Ca2+型。该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对煤矿开采构成一定影响。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岩溶裂隙含水层浅灰色中厚层厚层状含燧石团块灰岩。以溶洞、管道为含水介质赋存溶洞、管道水,发育落水洞、岩溶洼地。一般泉水流量 15 l/s,地下河流量 3.6l/s,极值 10.8 l/s,地下水枯水季节 2l/s,地下水枯水季节径流模数 23 l/skm,为中等富水岩层,地下水化学类型为 HCO3-Ca2+型。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岩溶裂隙含水层浅灰色厚层块状细晶灰岩,含水介质为溶洞、岩溶管道。溶洞、管道水岩溶十分发育,多以落水洞、岩溶洼地、溶洞、地下河、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