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2目 录1. 上海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标准 .51.1 培养目标 51.2 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52. 上海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92.1 培养方案制订的基本原则 102.2 培养方案制订的总体思路 102.3 课程体系框架和特点 112.4 教学大纲 152.5 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 .24附件: 271. 材料科学概论 B课程教学大纲 272.科技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293.材料表征技术 A课程教学大纲 .314.材料科学基础(一)(二)课程教学大纲 .355. 固态相变课程教学大纲 396.金属凝固过程及组织控制课程教学大纲 .4
2、17. 金属材料学课程教学大纲 438. 金属力学性能课程教学大纲 469. 金属物理性能课程教学大纲 4810.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5111. 传热学课程教学大纲 5512. 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D课程教学大纲 5713. 耐磨技术与数值计算(专题研讨课)课程教学大纲 .6014. 失效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61315. 热处理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6416. 金属焊接工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6617. 金属塑性成形工艺 A课程教学大纲 6818. 现代铸铁课程教学大纲 7019. 材料保护技术及其工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7220. 铸造非铁合金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7421. 材料表面
3、工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7622. 材料和热加工物理模拟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7823. 金属材料的魅力(1)(研讨课) 课程教学大纲 8024. 金属材料的魅力(2)(研讨课) 课程教学大纲 8125. 材料类专业职业生涯培训课程教学大纲 8326. 复合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8627. 材料制备技术新进展课程教学大纲 8928.模具设计与制造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9229. 新型功能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9330. 特种铸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9731. 材料起源、发展及未来(教授论坛)教学大纲 10032. 现代冶金与新材料(校友论坛)课程教学大纲 .10333.金属材料工程实验技术(1)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4、 .10534. 金属材料工程实验技术(2)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10635. 金属材料工程实验技术(3)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10736. 大学生科技实践(1)(2)教学大纲 .110451. 上海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标准1.1 培养目标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主要培养具备金属材料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能在现场从事产品的生产、营销和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和维护等方面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高层次、高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人才。1.2 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应具有以下知识结构:一、具有从事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所
5、需要的相关数学、基础科学、工程技术知识和一定的人文社科知识。1) 材料科学与工程以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化学、物理化学等相关自然科学为基础,数学、化学和物理是材料工程最基础的工具知识。2) 工程技术知识包括电子技术、电工技术、程序设计、工程力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注重原理性知识的掌握与探究,并侧重发现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3) 工程制图、机械设计,掌握简单机械设备与零部件的绘制方法,熟悉各种机械标准,初步学会使用AutoCAD 软件。4) 人文和社会科学,具备一定的法律、管理学、技术经济、环境工程、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土木工程与建筑、美术、艺术等人文与社科知识。二、掌握较扎实的金属材料的组成与结构、材
6、料的表征、材料的制备、材料的性能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相关的基本实验技能,具备设计、制备、研究、分析新材料的基本能力,并能够应用相关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正确分析和解决材料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了解金属材料工程与技术的发展趋势。61)材料的组织、结构及性能掌握材料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了解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了解组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获得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材料的化学成分、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主要内容包括:(1)晶体学, (2)晶体结构, (3)位错, (4)金属和合金中的扩散, (5)凝固, (6)相图, (7)塑性变形, (8)回复和再结晶;初步掌握
7、金属材料固态相变基本的原理。主要内容包括:钢中奥氏体的形成,珠光体转变,马氏体转变,贝氏体转变, 过冷奥氏体转变动力学图,淬火钢在回火时的转变,以及晶粒度,组织观察等实验。了解金属凝固的方式及其对金属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内容包括:金属凝固过程中金属流动、传热和传质现象;单相合金结晶过程中的溶质再分配,固液界面前沿液态金属的过冷状态,成分过冷对结晶方式和晶体形态的影响;共晶合金和偏晶合金的凝固方式和结晶组织;凝固区域结构和凝固动态曲线;金属凝固方式对合金性能和缺陷的影响;控制金属凝固组织的因素,定向凝固和单晶制取技术;了解金属凝固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和凝固技术的新发展;掌握单元、二元、三元系统的相平衡
8、特点、相图的表示方法、基本类型和分析方法;了解相图的实际应用。2)高性能结构材料掌握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合金化的基础知识。掌握金属材料的分类,性能和应用,并了解金属材料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成果。了解工程构件用钢、机器零件用钢、工模具钢、不锈钢、铸铁材料和有色合金材料,同时介绍了比较成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向。运用所学知识,合理的制定选材、热处理工艺、机械性能测定等。了解高性能结构材料,如汽车用钢板材料、铝合金、船板用钢、发电设备用材的主要性能、特点、制备及应用范围。了解金属基和非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分类、组织和性能特点、制造工艺方法及其应用。3)材料加工技术7掌握铸造工艺原理和方法,
9、如:铸造生产用粘土砂、水玻璃砂、油砂、合成树脂砂的基本概念,性能及其应用;铸件结构的铸造工艺分析及设计的基础知识;铸造工艺方案确定;铸件浇注与浇注系统设计原理,冒口的设计以及铸件工艺装备设计等,使学生具有铸件工艺设计的能力。掌握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原理和方法,如:金属的加热、退火与正火、钢的淬火和回火、钢的表面淬火、金属的化学热处理;了解热处理新技术(真空热处理、形变热处理、离子化学热处理、渗金属、激光热处理和复合热处理等)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掌握热处理工艺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规律,初步具有设计热处理工艺的能力。掌握常用的焊接方法(如熔化焊) ,焊接热过程、焊接化学冶金过程和物理冶金过
10、程, 工程中常用的金属材料(低合金钢、不锈钢、铸铁、铝合金、钛合金)的焊接工艺特点,常用焊接材料和常见的焊接缺陷,焊接应力与变形。掌握金属冲压、锻造与轧制加工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冲压性能及试验,冲裁、弯曲与拉伸过程成型性分析、变形力计算及工艺设计;锻造工艺基础,自由锻工序与工艺,模锻类型及分析,模锻工艺设计及变形力计算;轧制原理,型材与板材的轧制工艺流程及主要工艺问题。了解现代流行的新型化学热处理工艺、各种表面沉积强化方法、表面冶金强化技术、离子注入和冲击硬化等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能用普通低价材料经表面处理代替昂贵的稀有材料,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制作新材料,特别是复合材料和功能材料;机件的维修
11、、修复和装饰。4)金属材料性能 理解金属力学性能指标的本质及其与外在服役条件和内部化学成分,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通过服役条件下的失效分析正确选择力学性能指标,正确地评定和选用金属材料。 掌握金属及合金的物理性能与成分、组织和结构等内部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与温度、应力、电磁场等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学会常用的物理分析方法和手段。5)材料表征技术 使学生掌握材料研究和分析测试的一般方法,要求能够根据不同的研究内容8选择最适宜的测试仪器;掌握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热分析仪、内耗仪、热膨胀仪等仪器的用途和优缺点;理解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法、透射电镜物相分析和形貌观察、
12、扫描电镜断口分析和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以及热分析仪、内耗仪、热膨胀仪的基本原理;了解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热分析仪、内耗仪、热膨胀仪的构造。本科阶段除学习以上知识外,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更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即:1)学习、应用知识的能力与创新能力(综合运用一般和专门的工程技术知识,对现有的技术和新兴技术的应用进行优化);2)工程实践能力(应用恰当的理论和实践方法,创新性地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3)技术与商务领导能力(具备技术、商务和管理的综合能力,率领团队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4)人际交流能力(展现有效的交流沟通能力);5)具有职业操守、社会责任和
13、可持续发展的素养(展示自己对职业标准的个人承诺,认识到自己对社会、职业和环境的责任)。具体表现在:1. 具有综合运用金属工程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参与金属产品及生产工艺、装备的开发、设计、运行和维护训练。1) 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及生产技术的发展,能够编制金属材料产品生产过程的改进方法和项目建议书;2) 参与金属材料生产及工程项目的设计、开发,并考虑原料、成本、生产、环保、安全、劳动保护等因素,选择和评估完成工程项目任务所需的技术、工艺、方法和方案;3) 参与工程项目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完成工程项目任务,参与工程项目的相关评价;4) 参与工程项目改进意见的提出,并主动从反馈
14、结果中学习与提高;5) 具有对产品开发、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2. 综合运用专业与人文社科等知识,参与材料生产过程的运行与管理。91) 按照材料领域相关标准和程序要求开展工作;具有材料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法律意识;2) 使用恰当的管理方法,对计划和预算进行管理,制定工作任务并组织必要的人、财、物等资源;3) 具备处理应对材料生产过程突发危机与事件的初步能力,并采取恰当的行动;4) 参与材料企业管理、协调等工作,确保工作目标进度实施。3. 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1)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在跨文化环境下进行沟通与表达;2) 能够进行工程项目文件的编写,如:可行性分析报告、项目任务书、投标
15、书等,并可进行说明、解释;3) 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自我控制并了解、理解他人需求和意愿;4) 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自信、灵活地处理新的和不断变化的人际环境和工作环境;5) 能够跟踪材料领域最新技术发展趋势,具备收集、分析、判断、归纳和选择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能力;6) 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并具备一定的协调、管理、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4.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体现对职业、社会、环境的责任。1) 掌握一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的法律法规、标准知识,以及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遵守所属职业体系的职业行为准则;2) 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服务和环保意识,并承担有关健康、安全、福利等事务的责任;3)
16、 为保持和增强其职业能力,检查自身的发展需求,制定并实施继续职业发展计划。2. 上海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上海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采用“3+1”模式,3 年在校学习,累计 1 年在企业或科研院所学习和做毕业设计。对于工程技术类型的人才,最后101 年主要在企业内学习、进行毕业设计;对于少数有意愿从事科学研究的优秀学生,按照科学研究类型人才培养,最后 1 年主要在校内试验室、校企联合实习基地或校外科研院所进行科学研究。2.1 培养方案制订的基本原则培养方案制订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人才培养的重心不仅仅是知识传授,还应更侧重于能力的培养。要以道德养成为根本,以工程技术为主线,注重
17、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2) 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兼顾,知识结构合理。夯实学科基础,实施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通识教育; 3) 通过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工程素质。进一步完善实践课程体系,加强实践环节,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转化;4) 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重视案例教学、基于项目的教学和工程实践教学,培养工程能力和素质;5) 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使学生在工程环境中接受熏陶,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工程意识,提升工程素质和能力。2.2 培养方案制订的总体思路建 立 符 合 工 程 教 育 规 律 的 教 学 体 系 。 围 绕 工 程 教 育 的 核 心 问 题 制 定 教
18、学计 划 、 课 程 设 置 、 教 学 大 纲 , 突 出 以 工 程 项 目 为 载 体 任 务 拉 动 式 的 研 讨 性 和实 践 性 环 节 设 置 ; 梳 理 现 有 教 学 体 系 , 优 化 课 程 设 置 ; 夯 实 学 科 基 础 , 强 化工 程 文 化 ; 增 加 实 践 性 和 研 讨 性 课 程 比 例 ; 扩 大 开 放 性 实 验 、 实 训 和 实 习 。建 立 以 工 程 项 目 为 载 体 的 教 学 模 式 。 以项目为载体任务拉动式教学模式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以工程实例为核心,把知识点与工程应用有机地联系起来。重视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与工程教学,培养
19、工程能力和素质。11改 变 传 统 的 教 学 方 式 , 更 新 授 课 内 容 , 采 用 以 项 目 为 载 体 的 教 学 模 式 。在 课 程 教 学 、 实 践 过 程 中 , 将 学 生 分 成 小 组 开 展 项 目 研 究 , 由 学 生 选 题 、 撰写 开 题 报 告 和 实 施 、 答 辩 , 从 全 方 位 培 养 学 生 的 协 调 管 理 能 力 、 实 践 创 新 能力 、 团 队 合 作 能 力 和 表 达 沟 通 能 力 。2.3 课程体系框架和特点金 属 材 料 专 业 卓 越 工 程 师 培 养 将 按 照 四 个 阶 段 ( 层 次 ) 循 序 渐 进
20、 地 培 养 。第 一 阶 段 : 学习从事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所需要的相关数学、基础科学、工程技术知识和一定的人文社科知识。初 步 了 解 专 业 , 培 养 专 业 兴 趣 。第 二 阶 段 : 进 一 步 学习并掌握从事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所需要的相关数学、基础科学、工程技术知识和一定的人文社科知识。初 步 接 触 专业基础理论,树立 专 业 志 向 。第 三 阶 段 : 系 统 学 习 金属材料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相关的基本实验技能,了解金属材料工程与技术的发展趋势。了 解 工 程 问 题 的 发 现 和 求 解 过 程 ,基 本 掌 握 分 析 和 解 决 工 程 问 题 的 工 具 和
21、手 段 , 经 过 一 部 分 专 业 实 训 。第 四 阶 段 : 通 过 工 程 实 践 , 掌 握 金属材料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相关的基本实验技能,具备设计、制备、研究、分析新材料的基本能力,并能够应用相关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正确分析和解决材料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根 据 工 程 能 力 四 个 阶 段 的 培 养 要 求 , 在 梳 理 现 有 教 学 体 系 的 基 础 上 , 建立 新 的 课 程 体 系 , 优 化 课 程 设 置 , 在 夯 实 学 科 基 础 的 同 时 , 增 加 实 践 性 和 研讨 性 课 程 比 例 , 扩 大 开 放 性 实 验 、 实 训 和
22、 实 习 时 间 。 采 用 讲 课 与 动 手 同 步 ,强 调 实 践 与 自 学 相 结 合 ; 大 部 分 课 程 理 论 部 分 由 校 内 教 师 担 当 , 工 程 应 用 部分 聘 请 校 外 专 家 授 课 ; 项 目 实 践 部 分 采 用 “自 主 设 计 -自 主 实 验 ” 模 式 ,指 导 教 师 按 项 目 给 学 生 分 组 并 下 达 项 目 任 务 书 。 学 生 以 强 化 课 程 内 容 为 目 的 ,按 照 项 目 要 求 自 己 设 计 试 验 方 案 并 实 施 , 在 实 验 中 发 现 问 题 和 解 决 问 题 并 验证 。 重 点 培 养
23、学 生 灵 活 应 用 知 识 能 力 、 动 手 能 力 , 以 及 自 我 获 取 知 识 能 力 。新 的 课 程 体 系 框 架 如 表 1 所 示 。12表 1 金属材料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课程体系框架年度 课程类别 核心课程名称 实践项目载体数理类基础课程微积分 A、线性代数、大学物理、大学英语、工程化学、物理化学等大学物理实验,物理化学实验等电学与计算机基础课程电工技术、程序设计基础(C 语言)、计算机技术等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 A,电子实习等力学与机械基础课程工程制图与 CAD 技术、工程力学基础、机械设计基础(1)(2)等金工实习 A、机械零件设计等第一年和第二年专业课程及实践教
24、授论坛、现代冶金与新材料(校友论坛)、材料科学概论 B、金属材料的魅力一二(研讨课)校友寻访活动、认识实习、金属材料工程实验技术(1)第三阶段专业课程及实践材料科学基础(1)(2) 、固态相变、金属凝固过程及组织控制、金属材料学、金属力学性能、金属物理性能、金属塑性成型原理、传热学、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D 等与课程配套试验、与课程配套实践环节、金属材料工程实验技术(2)、金属材料工程实验技术(3)等第四阶段专业课程及实践热处理工艺学 A、失效分析、金属焊接工艺基础、金属塑性成型工艺、耐磨技术与数值计算(专题研讨课) 、材料类专业职业生涯培训、材料保护技术及其工程设计、材料表面工程技术、模
25、具设计与制造、材料科学新进展 A 等大学生科技实践(1)(含生产实习 )、大学生科技实践(2)、毕业设计、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在 该 课 程 体 系 中 , 第 一 阶 段 和 第 二 阶 段 主 要 集 中 在 第 一 和 第 二 学 年 完 成 ,以 数 理 、 电 学 与 计 算 机 、 力 学 与 机 械 等 基 础 知 识 的 学 习 为 主 , 学 习 少 量 的 专业 课 程 。 第 三 阶 段 和 第 四 阶 段 主 要 以 专 业 知 识 学 习 为 主 , 逐 步 递 进 , 通 过 对现 有 课 程 体 系 的 梳 理 , 确 定 了 以 金属
26、材料的组成与结构、材料的表征、材料的制备、材料的性能与应用为 核 心 课 程 , 涵 盖 若 干 专 业 理 论 课 程 和 实 践 项 目的 金 属 材 料 工 程 本 科 专 业 理 论 体 系 。新 的 课 程 体 系 具 有 如 下 特 点 :1) 新 课 程 体 系 分 层 次 、 分 阶 段 对 学 生 的 工 程 能 力 进 行 培 养 和 考 核 。 详 见表 2。2)更 好 地 体 现 了 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3) 开设“金属材料工程实验技术(1-3) ”和“大学生科技实践(1)、(2)”13等系列课程,进一步增加了实践环节的比重,完善实践课程体系,实现知识
27、到能力的转化, 以 提 高 学 生 的 工 程 能 力 。“金属材料工程实验技术(1-3) ”课程是培养学生掌握金属材料的制备,宏观及微观组织与性能基本测试方法与实验技术。 ”金属材料工程实验技术(1)” 、”金属材料工程实验技术(2)”实验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在金属材料的制备、宏观及微观组织与性能基本测试方法以及实验技术等方面的技能。实验内容有金属与合金的成分设计、金属熔炼、造型、铸造性能及造型材料、铸造工艺、金相实验技术、显微镜使用及显微组织观察、金属塑性成形试验,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等,使学生了解金属材料工程领域研究与实验的方法与技术。 ”金属材料工程实验技术(3)”作为实验性的专业高级选修
28、课,以学生实践操作为主,教师辅导为辅的原则,设置了包含高科技实验和计算机模拟在内 10 组实验,要求每个学生独立系统地完成实例操作和结果分析,以书写小论文和现场答辩的形式作为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手段,先进的教学手段、方法和理念,对提高我学科本科生的社会竞争能力,从研究型和工程型两个方面均可望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学生科技实践(1)、(2)是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践类课程。通过参与指导教师的课题研究,在企业基于项目的实践研究,参与企业生产第一线班组的生产质量讨论,工艺流程的制定,突出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加深和加强对基础课及专业课内容的理解,培养他们的实践意识和动手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材料研究和
29、材料工程试验的基本方法,提高大学生的文献检索、阅读和综合能力,科研、方案策划和计划,试验数据和结果的整理分析方法,增强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动手的能力。主要内容包括:(1)文献资料查阅与整理:根据指导老师提出的小课题,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以了解课题研究的性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和达到的水平;(2)试验方法:课题试验方案和计划的制订。有关实验设备仪器的操作方法,试验步骤和要点,试验结果的整理;(3)报告写作:根据查阅的文献资料和试验写出报告,小结本课程学习的体会和收获。4)以工程项目为载体,学生在工程环境中进一步接受熏陶,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工程意识,提升工程素质和能力。金属材料专业教师在承接国家、省部级
30、课题的基础上,与宝钢集团、上海汽车集团、上海电气集团、鞍钢、首钢、中信泰富等几十家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近几年,分别从新型模具钢成分优化、强韧化、表面强化、半固态14铝合金的产业化、轧辊材料优化、船用钢板、管道用钢、新型汽车钢板(相变诱发塑性钢、双相钢、孪晶诱发塑性钢、烘烤硬化钢等) 、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锅炉用钢的研发和生产、不锈钢、冲压成形以及陶瓷材料等方面承担了多项产业化或产学研项目,不仅解决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材料、工艺问题,而且在这些项目的支撑下,为本科生人才培养注入了充足的科研经费和课题,同时带动了教学与科研的有机衔接。将产学研合作优势转化为教学,近年来我们每年都可以持续形成
31、数量可观、方向各异、工作量适中的本科生的研究课题,为我专业的每一名学生精心准备内容丰富的菜单式研究题目,向他们展现宽广深厚的材料研究领域。基于这种培养理念,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坚持着为所有的本科生提供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激励学生参与导师产学研项目。近年来,有些学生在大二时就开始跟随导师进入实验室和进入企业。通过以工程项目为载体,学生在工程环境中接受熏陶,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工程意识,提升工程素质和能力。5)新的课程体系体现了“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先进理念,企业不再是简单的用人单位,而是与高校一起参与到培养人才的过程中。美国 Kennametal(肯纳金属公司)创立于 1938 年,总部
32、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拉特罗布市,它是集科研、制造及营销为一体的跨国公司。美国肯纳金属公司在世界上 30 多个国家设有 60 多个子公司、分公司、附属机构和合资企业。作为具有 60 年历史的世界著名硬质合金刀具生产制造商,美国肯纳金属公司一直是粉末冶金和刀具装置制造业的领袖,目前在世界硬质合金行业排名第二。肯纳金属公司全球拥有雇员 12,000 多名,公司的年销售额超过 20 亿美元。我们与该公司合作,为材料类高年级本科生开设了一名完全由公司资深专家和有丰富经验的部门经理开设的职业生涯培训课程材料类专业职业生涯培训 。目的在于帮助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竞争力,为今后更快地适应从学生到职员的角色转换
33、做准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以及工程实践能力。该课程主要分职业素质课程和产品技术课程两大部分。其中职业素质课程包括:“自我管理” 、 “演讲技巧” 、 “沟通技巧” 、 “职业形象” 、 “销售技巧”等;产品技术课程包括:“车削” 、 “铣削” 、 “孔加工” 、 “刀柄” 、 “刀具设计基本知识” 、 “陶瓷工程理论和实践”等。课程结束后,优秀学生通过面15试,进入 Kennametal 公司为学生提供的实习平台,让学生更接近企业,在相互了解沟通中为未来进入企业做好心理和实践能力的准备。课程的培训不仅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肯纳公司先进的刀具设计、制造工艺,还使同学们在课程
34、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了外企先进的企业文化和理念,为将来走入企业,了解企业内涵、企业的发展目标等提高了感性认知和理性认识。通过与 Kennametal 多方面的合作,不仅加强了上海大学学生的专业技能,还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此外,我们还从宝钢集团、上汽集团、上海电气集团等大型企业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首席技术专家为本科生授课,参与课堂教学,结合工程实际中的案例具体分析,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涉及的课程有:“材料科学新进展 A”、“金属物理性能” 、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 ”、 “材料表征技术”等。如:“ 材料表征技术”课程邀请荷兰帕纳科公司技术专家介绍 X 射线衍射仪(XRD)在材料科学中的应
35、用及最新进展;“ 材料科学新进展 A”课程邀请宝钢集团、上汽集团专家讲授“汽车板的研究与开发” 、 “高品质特殊钢”及“汽车用先进铝合金材料的研究和开发”等。在“校友论坛”课程邀请上海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的总工程师任松赞高工、检测部主任陈德华高工、科研办主任蔡红高工走进“材料学院启航梦想 播撒希望 名家校友讲坛”和材料学院学子们一起“谈成长、论人生、话发展 ”。通过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座谈,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企业的技术现状和未来的技术需求,增加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弥补旧式教学的不足。让学生未走出校门也能了解到相关的行业的发展动态,扩充教学的信息量和多样性。 6)新的课程体系还将加强国际交流
36、与合作,开展国际化教育,扩大国际视野。Kennametal 公司是集科研、制造及营销为一体的跨国公司。通过该公司课程材料类专业职业生涯培训的培训,学生不仅加强了专业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了解外企先进的企业文化和理念。可以通过这一窗口,还拓展了学生的国际视野,为提高其了解、掌握多元文化和沟通能力提供了重要的途径。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有多名来自国外知名大学学成回国的教师,具有出国交流、进修或留学背景的专职教师比例为 100%。本专业将发挥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师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优势,吸引国际著名教授和工程一线专家来校交流、合16作、为本科生讲授课程部分内容。讲授的课程涉及:“材料表面工程技术” 、“科技英语
37、(金属材料) ”等。 )2.4 教学大纲基于上述原则和思路,通过走访与金属材料相关企业的专家、校友、教师和部分在校学生,邀请企业专家、校友、教师座谈等形式,对金属材料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新修订的教学计划具体见表2,四年总学分共计304学分。其中包括通识课程24学分,研讨课1学分,公共基础课100学分,学科基础必修课29学分,专业基础课48学分,专业选修课25学分,实践教学环节77学分。上海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培养标准实现矩阵见表3。表 2 教学大纲通识教育平台课教学计划表课程学分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课程分类 课程名称共计讲授实验上机 其他 1 2 3夏 季4 5 6夏
38、 季7 8 9夏季10 11 12备注文学与艺术 历史与文化 哲学与智慧 语言与传播 公民与社会12市场经济与战略管理 全球经济与社会管理8自然进化与生命关怀 科技进步与人类发展 通识课 24 科技创新与科学方法48 6 4222研讨课 1 1 1 形势与政策 1 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3 3 体育(1-6) 6 6 1 1 1 1 1 1 大学英语(1-6) 24 24 4 4 4 4 4 4 公共基础课1公共基础必修课94 计算机技术导论(理工类) 1 1 1 17计算机技术(见续表) 2 2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B 4 3 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
39、论 B6 4 2 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B 3 2 1 军事理论 2 2 2 微积分 A(1-4) 16 16 4 4 4 4 大学物理(1-3) 12 12 4 4 4 大学物理实验(1-3) 3 3 1 1 1 线性代数 3 3 3 程序设计基础(C 语言) 4 4 4 工程化学 4 4 4 构建和谐社会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3 3 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践与研究 3 3 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践与研究 3 3 中国的民主与法治建设 3 3 中国国情与世界 3 3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民族精神 3 3 00思政理论限选课 6哲学与智慧 3 3 7选2学科基础必修课(见续表) 29 专业基
40、础课(见续表) 48 专业选修课(见续表) 25 实践教学环节 77 总 计 304 *1-9 学期均需选修计算机技术课程学分各学年、学期计划学分安排第一学年课程分类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共计 讲授 实验 上机 其他1 2 3 夏季备注计算机网络基础 2 2 计算机多媒体基础 2 2 计算机数据库基础 2 2 办公自动化宏及应用 2 2 公共基础课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 2 2 选 118专业教育课教学计划表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科基础选修模块(29 学分)课程学分 课程学分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共计讲授实验上机 其他学期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共计讲授实验上机 其他学期00865028工程制图与 CAD技术5
41、 4 1 4 09365048 电工技术 4 4 601065129 物理化学 C 5 5 5 09365130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 A1 1 601065083 物理化学实验 B 2 2 5 09006019 机械设计基础(1) 4 4 601805165 工程力学基础 4 4 5 09006020 机械设计基础(2) 4 4 7专业基础课(48 学分) 课程学分 课程学分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共计讲授实验上机 其他学期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共计讲授实验上机 其他学期10385046 材料科学概论 B 3 3 3 10395017 金属材料学 4 3.4 0.6 810395066科技英语(金属材
42、料)4 4 7 10395013 金属力学性能 4 3.6 0.4 810385047 材料表征技术 A 4 4 8 10395018 金属物理性能 4 3.4 0.6 910395010 材料科学基础(1) 4 3.4 0.6 7 10395070金属塑性成型原理4 3 1 810395011 材料科学基础(2) 4 4 8 10395009 传热学 3 3 810395012 固态相变 4 3.4 0.6 7 10395062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D4 4 810395038金属凝固过程及组织控制3 3 8 专业选修课(任选 25 学分)课程学分 课程学分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共计讲授实
43、验上机 其他学期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共计讲授实验上机 其他学期10396067耐磨技术与数值计算(专题研讨课) 3 3 8 10396044 复合材料 2 2 910396019 失效分析 3 3 9 10396049铸造非铁合金材料2 2 1010396071 热处理工艺学 A 4 2.6 0.4 1 8 10396055材料表面工程技术4 4 810396023 金属焊接工艺基 2 2 9 10396068 材料制备技术新 2 2 919础 进展10396073金属塑性成型工艺4 3 1 9 09326052 模具设计与制造 3 3 910396048 现代铸铁 3 3 10 103960
44、43 新型功能材料 3 3 1010396064材料保护技术及其工程设计3 3 9 10396069材料与热加工物理模拟技术2 2 910386086材料类专业职业生涯培训4 4 8 金属材料的魅力一(研讨课)1 1 210386065现代冶金与新材料(校友论坛)2 2 4 金属材料的魅力二(研讨课)1 1 210396030 特种铸造技术 3 3 9 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计划表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践形式各学年学分安排实践分类 编 号 实践环节名称实践周数实践学分集中分散一 二 三 四备注00903001 公益劳动 1 1 1 00883002 金工实习 A 2 5 5 00893001 电子实习
45、 2 4 4 1039A007 认识实习 1 2 2 00874008 形势与政策 1 1 00914003 军事技能 2 2 2 0087400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 1 1 实习(夏季学期)10396039 材料科学新进展 A 3 3 3 8 学期1039A011 金属材料工程实验技术(1) 2 2 2 6 学期1039A012 金属材料工程实验技术(2) 2 210学期1039A014 金属材料工程实验技术(3) 2 210学期科研实践大学生科技实践(1)(含生产实习) 6 610学期20大学生科技实践(2) 12 1211学期1039A009 机械零件设计 2 4 4 课程
46、设计1039A001 毕业设计(论文) 30 30 毕业设计(论文) 共 计 77 10 8 7 52 表3 上海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培养标准实现矩阵知识体系 能力、素质的培养课程分类 课程名称工程技术基础知识人文社科知识专业知识学习、应用知识的能力与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技术与商务领导能力人际交流能力职业操守、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文学与艺术 历史与文化 哲学与智慧 语言与传播 公民与社会 市场经济与战略管理 全球经济与社会管理 自然进化与生命关怀 科技进步与人类发展 通识课科技创新与科学方法 21研讨课金属材料的魅力(一)( 二) 形势与政策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体育(1-6) 大学英语(1-6) 计算机技术导论(理工类) 计算机技术(见续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B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B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B 军事理论 微积分 A(1-4) 大学物理(1-3) 大学物理实验(1-3) 线性代数 程序设计基础(C 语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