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35.080I. 77石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6260.4-2006/ISO/IEC TR 9126-4:2004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第4部分:使用质量的度量Software engineering-Product quality-Part 4 : Quality in use metrics(ISO/IEC TR 9126-4:2004,IDT)2006-03-14发布2006-07-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中国国家标准化发布检理监督管验检疫总局委员会CB/T 16260.4-2006/ISO/IEC TR 9126-4:2004目次一一1420一.2730.38目舀
2、引言,1范围2符合性,3规范性引用文件,4术语和定义5符号和缩略语.,二,6软件质量度量的使用.7度量表的阅读和使用,8度量表8.0综述8. 1有效性度量,.8.2生产率度量8.3安全性度量,.8.4满意度度量.二,.附录A(资料性附录)使用度量时的考虑附录B(资料性附录)使用质量的度量、外部度量和内部度量的用法(框架实例卜附录C(资料性附录)度量标度类型和测量类型的详细解释附录D(资料性附录)术语,附录E(资料性附录)使用质量的评价过程,附录F(资料性附录)使用质量测试报告的通用行业格式附录c(资料性附录)通用行业格式易用性测试实例GB/T 16260.4-2006/ISO/IEC TR 9
3、126-4:2004月U吕GB/T 16260软件工程产品质量分为如下几部分:第1部分(即GB/T 16260. 1):质量模型;第2部分(即GB/T 16260. 2):外部度量;第3部分(即GB/T 16260. 3):内部度量;第4部分(即GB/T 16260. 4):使用质量的度量。本部分为GB/T 16260的第4部分本部分等同采用ISO/IEC TR 9126-4:2004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第4部分:使用质量的度量。为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a)“本技术报告”改为“本部分”;h)删除了国际标准的前言修改了国际标准的引言;c)由于原国际标准ISO 8402:1994已废止,
4、因而本部分第3章删去了ISO/IEC TR 9126-4:2004中第3章对这个文件的引用;同时,据此原因,本部分中D.1.1也删去了原文中的注1,使本部分的附录D与GB/T 1626。第2,3部分的附录D保持一致。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和附录G是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提出。本部分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浙江省电子产品检验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根兴、葛孝梦、韩良秀、冯惠、王凌、宣以广GB/T 16260.4-2006/ISO/IEC TR 9126-4:2004引言G
5、B/T 16260的本部分所述的使用质量的度量是用来测量GB/T 16260. 1-2006中所定义的使用质量的属性本部分所列的度量并非一个完备的度量集合。开发者、评价者、质量管理者及需方可以从中选择度量来定义需求、评价软件产品、测量质量和用于其他目的。他们也可以修改这些度量或使用本部分未包括的其他度量。本部分适用于各种软件产品,但是并非每种度量都适用于每种软件产品。GB/T 16260.1-2006定义了软件质量特性,及这些特性又如何分解成各个子特性的相关术语但在该部分中,并没有描述这些子特性是如何被测量的。对于这些特性或子特性的测量GB/T 16260.2-2006定义了外部度量,GB/T
6、 16260. 3-2006定义了内部度量,GB/T 16260.4-2006定义了使用质量的度量。内部度量用来测量软件本身汐卜部度量用来测量包括软件在内的基于计算机系统的行为;而使用质量的度量则是测量软件在某个特定使用周境中的使用效果。本部分旨在和GB/T 16260. 1-2006结合使用。因此,在使用本部分以前,极力推荐读者先阅读GB/T 18905. 1-2002和GB/T 16260. 1-2006尤其是读者不熟悉在产品规格说明和评价中如何使用软件度量的情况下。GB/T 16260.4-2006/ISO八EC TR 9126-4:2004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第4部分:使用质量的度量1范围
7、GB/T 1626。的本部分为GB/T 16260.1-2006中所规定的质量特性定义了使用质量的度量。本部分旨在与GB/T 16260. 1-2006一起使用。本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如何应用软件质量度量的解释;b)每种特性的基本度量集;c)在软件产品生存周期中如何应用这些度量的实例。它包括了作为附录的使用质量的评价过程和报告格式。本部分没有为某个评定级别或依从性等级设置这些度量值的范围,因为这些值是依据每个软件产品或软件产品的一部分的自身特性而定的,即依赖于软件分类、完整性级别和用户需求等因素。一些属性可能会有期望的取值范围,但不依赖于特定用户的需求,而范围的确定往往依赖于一般因素,例如人
8、类认知因素本部分可用于各种应用软件。用户可以选择、修改及应用本部分中的度量和测度,也可以针对独特应用领域定义特定的应用的度量。例如,对于安全性和安全保密性等质量特性的具体测量可参见有关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本部分旨在针对以下使用者:a)需方(从供方获得或采购系统、软件产品或软件服务的个体或组织);b)评价者(实施评价的个体或组织。例如评价者可以是测试实验室、软件开发组织的质量部门、政府组织或用户);c)开发者(执行开发活动的个体或组织开发活动包括软件生存周期过程中的需求分析、设计、测试直至验收等活动);d)维护者执行维护活动的个体或组织);e)供方按所签合同向需方提供系统、软件产品或软件服务的个体
9、或组织),其在合格性测试中确认软件质量时使用;f)用户(使用软件产品执行具体功能的个体或组织),其在验收测试中评价软件产品质量时使用;9)质量管理者(执行软件产品或软件服务的系统性检查的个体或组织),其在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中评价软件质量时使用。2符合性符合性不作要求。注:在GB/T 16260. 1-2006质量模型中有关于度量的一般符合性要求3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1626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
10、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1GB/T 16260.4-2006/ISO/IEC TR 9126-4:2004部分。GB/T 8566-2001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idt ISO/IEC 12207:1995)GB/T 16260.1-2006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第1部分:质量模型(ISO/IEC 9126-1:2001,IDT)GB/T 16260. 2-2006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第2部分:外部度量(ISO/IEC TR 9126-2:2003,IDT)GB/T 16260.3-2006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第3部分:内部度量(ISO/IEC TR 9126-3:2003,IDT)GB/T 1
11、8905. 1-2002软件工程产品评价第1部分:概述(ISO/IEC 14598-1:1999,IDT)GB/T 18905. 2-2002软件工程产品评价第2部分:策划和管理(ISO/IEC 14598-2:2000,IDT)GB/T 18905. 3-2002软件工程产品评价第3部分:开发者用的过程(ISO/IEC 14598-3:2000,IDT)GB/T 18905. 4-2002软件工程产品评价第4部分:需方用的过程(ISO/IEC 14598-4:1999,IDT)GB/T 18905. 5-2002软件工程产品评价第5部分:评价者用的过程(ISO/IEC 14598-5:199
12、8,IDT)GB/T 18905. 6-2002软件工程产品评价第6部分:评价模块的文档编制(ISO/IEC 14598-6:2001,IDT)GB/T 18491.1-2001信息技术软件测量功能规模测量第1部分:概念定义(idt ISO/IEC14143-1:1998)ISO 9241-11:1998使用视觉显示终端(VDTs)办公的人类工效学要求易用性指南4术语和定义在GB/T 18905.1-2002和GB/T 16260. 1-2006中定义的术语适用于本部分,并且这些术语列在了附录D中。4.1使用周境context of use用户飞任务、设备(硬件、软件和材料)及产品使用的物理和
13、社会环境仁ISO 9241一11;1998口4.2目标goal预期的结果ISO 9241-11:19984. 3任务task实现目标所必需的活动。注1:这些活动可能是体力的或脑力的注2:工作职责可以决定目标和任务。厂ISO 9241-11;19985符号和缩略语SQA软件质量保证(组)SLCP软件生存周期过程GB/T 16260.4-2006/ISO/IEC TR 9126-4:20046软件质f度f的使用GB/丁16260的第2、第3和第4部分提出了与第1部分“质量模型”一起使用的一组质量度量(外部质量、内部质量和使用质量的度量)的建议。这些部分的用户可以修改已定义的度量,也可以使用未列出的
14、度量。当使用一个已修改的或一个未在各部分中定义的新度量时,用户宜说明这些度量与第1部分中的质量模型或任何其他所用的替代质量模型之间的关系。GB/丁1626。的用户宜从第1部分中选择用于评价的质量特性和子特性,确定要采用的适当的直接测度和间接测度,确定相关的度量,并以客观的方式解释测量结果。GB/T 16260的用户也可以从GB/T 18905系列标准中选择软件生存周期中的产品质量评价过程。上述这些标准给出了测量、评估和评价软件产品质量的方法,旨在供开发者、需方和独立的评价者使用,特别是那些负责软件产品评价的人员(见图1)0软件产品软件产品的效用篇暴内部度量外部度量使用质量的度量图1不同度且类型
15、之间的关系内部度量可用于开发阶段的非执行软件产品(例如标书、需求定义、设计规格说明或源代码等)。内部度量为用户提供了测量中间可交付项的质量的能力,从而可以预计最终产品的质量。这样就可使用户尽可能在软件生存周期的开发阶段的早期识别质量问题,并实施纠正措施。外部度量可以通过测量该软件产品作为其一部分的系统的行为来测量软件产品的质量。外部度量只能在生存周期过程的测试阶段和任何运行阶段使用。当在其所在系统环境下运行软件产品时就可以执行这样的测量使用质量的度量是测量产品在特定的使用周境中,是否满足特定用户达到特定目标所要求的有效性、生产率、安全性及满意度。这只能在真实的系统环境中获得。用户的质量要求可用
16、使用质量的度量、外部度量,甚至是内部度量的质量需求来说明。这些由度量规定的需求宜作为产品评价时的准则。建议尽可能采用与目标外部度量有密切关系的内部度量,以便可以用这些内部度量来预计外部度量的值。然而,往往很难设计出一个能够在内部和外部度量间提供密切关系的严格的理论模型。因此,假设模型可能是模糊的,所以在使用度量时,外部度量和内部度量关系密切程度模型应该使用统计建模的方法。GB/T 1626。的第1部分附录A中的A.4列出了与有效性和可信赖性相关的建议和需求。另外,本部分的附录A列出了使用度量时的一些考虑细节。7度f表的阅读和使用第8章列出的度量依据GB/T 16260. 1-2006中的特性和
17、子特性进行分类。下面是表中的每个度量应给出的信息:a)度量名称在内部度量表和外部度量表中的相应度量的类似名称。GB/T 16260.4-2006/ISO/IEC TR 9126-4:2004b)度量目的在度量应用中以回答问题的形式进行描述。)应用的方法提供一个应用的大纲。d)测量、公式和数据元素计算给出测量公式,并解释所用的数据元素的意义。注:在某些情况下一个度量对应多个公式e)测量值解释给出范围和最佳值D度量标度类型度量中使用的标度类型。包括:标称标度、顺序标度、间隔标度、比率标度和绝对标度。注:附录C有详细的解释。9)测度类型所用的类型是:规模类型(例如功能规模、源代码规模)、时间类型(例
18、如经时时间、用户时间)、计数类型(变更数、失效数)。注:附录C有详细的解释。h)测量输人测量中使用的数据来源i)在GB/T 8566中的应用标识出应用度量的软件生存周期过程J)目标用户标识测量结果的使用者口度t表80综述在本章列出的所有度量不是一个完备的集合,而且可能还有未经确认的。这些度量按照GB/T 16260. 1-2006中说明的软件质量特性的顺序列出可应用的度量并不局限于这里所列的其他特定用途的具体度量将由其他相关文档给出,如功能规模测量或精确时间的效率测量。注:推荐选用有关标准、技术报告或指南中规定的度量或测量。功能规模的测量定义见GB/T 18491.1-20010精确时间的效率
19、测量的实例见ISO/IEC 14756在一个特定环境中应用度量前,应确认该度量(见附录A)本章所列的使用质量的度量是测量产品在特定的使用周境中,满足特定用户达到特定目标所要求的有效性、生产率、安全性及满意度的程度。使用质量不仅依赖于软件产品,而且依赖于产品使用的特定周境,而使用周境是由用户、任务、物理或社会环境因素决定的在实际的使用周境中,通过观察典型用户完成的典型任务来评估使用质量(见附录E)。这些测度可以通过模拟一个实际的工作环境(如易用性实验室)或是观察产品的运行使用情况来获得。为了说明或测量使用质量,首先必须要明确使用周境中的各个部分:用户、用户目标及使用环境。评价的设计应该和这些使用
20、周境尽可能地相匹配。不过在运行环境下为用户提供有利的帮助和协助的方式也是重要的。注:在某些情况下,易用性和使用质量有相类似的意义(安全性除外)(如ISO 9241-11)一些外部的易用性度量(GB/丁16260.2-2006)使用类似的方法进行测试。但对特定产品特征使用的评价,要在产品更为通用的使用期内完成具有代表性任务(作为测试使用质量一部分)时进行。GB/T 16260.4-2006/ISO/IEC TR 9126-4:2004使用质量有四个特性:有效性、生产率、安全性和满意度,没有子特性。8.1有效性度f有效性度量(见表8. 1)评估的是在特定的使用周境中,用户执行任务时是否能够准确和完
21、全地达到规定的目标。这种度量只考虑已经完成目标的程度,而不考虑是如何达到目标的。8.2生产率度f生产率度量(见表8.2)评估的是在特定的使用周境中用户消耗的与所达到的有效性相关的资源。虽然其他相关资源可能包含用户的工作量、材料或使用的财务成本,但最常见的资源是完成任务的时间。8. 3安全性度f安全性度量(见表8.3)评估的是在特定的使用周境中对人、业务、软件、财产或环境产生伤害的风险级别。包括用户以及那些受使用影响的人的健康和安全以及意想不到的生理的或经济的后果。8.4满意度度f满意度度量(见表8.4)评估的是在特定的使用周境中用户对产品使用的态度。注:满意度受用户对软件产品的属性的感知例如可
22、由那些外部度量所测得的)和用户对使用中的软件效率、生产率以及安全性的感知的影响GB/T 16260.4-2006/ISO/IEC TR 9126-4:2004御六书阿昧寡吠 众叹 御牡郭阿晾苏吠众暇 御卞书旧味招袱 久叹代眼垢血举咽对幻划牢如城侣半卿到卑如旧9寸.帅石侣口9举叫叶的牲寰郭李巾6门t旧属锣的.的叹侧名仑99旧的卜国必禅喀以捌绍众旺 泣 习叼聋八组赓仁咽嘱职翔绍几叹 口 川引,卑(佰夏卑烟喂以郭绷江叹嗒旧绷纠久叹 口 J涤场毫卑叫长缤咽毫彩云日弋 拓卞级牡。次叔卞”闰氛牡”哎军习山日哎侧婚友职侧鉴哥出-侧划架体。娜妇名月裂卜粥胆盆恻澎卜以侧概侧澎喧即仲吠咚职十映恻毕啊侧禽烟。侧欺翅
23、0目渊划次WO 咙润。1目华捆01一分V/OO 嗽裂0州目华裂01丫瞥V/OO酬翎侧屁酬称侧琢啊侧睦胜恻啊寡8群。拓本担辍国留盛华绷哄职宕侧帅众暇IIV卜哎引次。卜啊侧到叔仲珠半叹恻公甘拐硕聂叭侣报纂众锹西甘嫌华联城。月驶众叹洲!概令咧彩划明西险咧侧泪彩本岑镇名镶报困书日旧纂嫌坦名慨报旧引侧势侧。袱绍奉五宕举洲密召日阵播哄姻于习理本岑。礴一升闪!1一日薯。壮撼衰众映塑哥纂职书哥舅职习卜令姨峭奉七饭一影及叹嫌华名饵帜旧啊涟识嫌担。名怅泊侧霉七划期映州领仲叫划粥阵甘到州侧同仲衅侧晨叫侧理年椒职状卜书潺珠坦名司服!卜旺侧狱葬划明喇霎辍卡嗯一一门0军以。艇馥圳朔名担夔凳畔坍名斌榔岭姿稠甘烟掣孟朴。驶权
24、恻咧侧1小长显镇恻澎咪属)可划澎名侧罕泊调韶巾矛侧卿水军名供粉久叹筒由创公雄幕召潺珠之盈圳识阶概名姆姻担夔肾冲鹅理卜令姨喇军妇名雌叨欲抽夏久叹坦饵伙褶日旧到授仲珠担斡六麒收鹅绷眺长匆啊泡脚长名叹倒名皿咽侧橇如啊侧GB/T 16260.4-2006/ISO/IEC TR 9126-4:2004。迥名月罕军妇礼州钾令赢驶典啊侧禽划对锻到拱神名耸喧仲据衍昆久旺熙枷哥松州盆汉8神佩令刹望。球半宕耸喧卑蒸锚伞晶久暇卿枷坦举叫叶的扣书昆嗒叫粥绍仪叹古裂瓣娜冻塑名仪叹撅伞日闰卜寡口栽僻较名卞恻旧晾军代刹车如6.沁的和军。一干目糊圳并拱冻坦名久妥嚼枷日侧仪叹喇枷令僻彭众久妥场锣的9旁性最架旧七军召“袱侧鉴韧职
25、。一W洲V/。0田侧“袱并权久暇名友罕牲息久叹妇舞拨衍你吸名盆罕。李囚1之N卜写卜补锣一吕二口谓9一誉oJ一Pu。Jnol卜。q出卜决上1岑u;昊双肖之.吕言侣。d.员匀之。上(卜6。三u密,。昆Nu苗,出卜国u。谬舀芝毛遥司。与众密岭壮卑划椒欲喝名暇毕回霉仲衅有料豁啊侧念姻坦举叹寸旧国亘盆本坦日9枷拭燕嗒脚郎绷久吸贫亘留“袱汝侧厘岔般到!宜留职习一亘留司卜耸驹哥卞刹旧昧苏袱刹李如6二。和回留“9。一十卿捆别年一回蓄珠岑以回盆代州叫9妇宜蓄名长卑仪叹书挥旧9牵牲澎卑咽亘蓄”9侧始友职。一少一V/。099日次场毫众亚板州樱钵众暇军妞代州种七粗厄瞬霉吠 久叹 御卞恻旧晾苏代 仪妥 御卞刹旧晾苏代
26、久旺众叹始皿举闻对.的到1牢如属挥因tg毋旧分廿瞬牲衰到卑巾6阶的场锣的9举卿寸.的城毫掣牢巾小鸿的属锣的!9叹侧名母幻公盯的卜泪山担嗒口郭胡长旺 泣 国叫形越晨索旧。众旺名尽镶军兰褪神溜仁宜岔蜘担留邢理妞健。军玉名久叹俘握宜言坦济吩田啊澎同扣麟沙兴宜言嗽塑喇链识本世暇西同哥锁本岑城跪卜咧涟馆冻岑卜习咽司必旧咪口材闪州。寸寸N闷以)娜妇名脑珠名拼艳举转喇恻侧瑙显阿昧密职妇嘛仲喇影侧瑕笑黑刹妇甘卜神衅僻较冻坦健成。姐军臼钱报名冻塑长县驯禅留邢划七坦。错七名攀皿谈报监长宜岔划挤令常啊夏辞娜冻岑。1划嗒呀郭胡代映 已 习叼据牲震卑旧嗒理郭绍叹旺 泣 四叫撼(绒最卑旧代握啊澎”次宜留“ 宜贫军贺“袱宜
27、岔“匾盆u卜酬称侧澎侧垢医恒酬拟侧雌啊侧干嗽公宾担收留聪绍裤卞卜应岔名召职攀洲代烈摊卜亘蓄名鹤探众旺乌年脚恃链,划瞬璞壤啊毫喇侧姗代州恢划拭划次V/OO衷剑拭鹅次V/OO吸别广f/裂冰丫00N形怜鹅钧砍半日妞祷镶极仲欲岑“薯心寥日次亘七本华引亘蓄娜体名嗽半。瞥卜鉴”次宜言冻担日99。次裤卞佣帜蜷拓酬拭匆啊晨抽奏几叹书衰仁暇拭启众吸坦祖名暇侧卜尽口福绷锁仲铃概名众映铃长州饰期卜草口书并漆名久叹 卜厄岔名耀监本坦厚1链报名血喇侧瓣娜冻岁应言冻坦铃钾啊侧GB/T 16260.4-2006/ISO/IEC TR 9126-4:2004却洲比 种卞郭阿昧澎吠 众暇御铡比 枷七弱阿昧辐峨 众叹种洲嗽 种七
28、郭渔昧招袱久叹 御大书阿毗年袱 久叹几亚鉴血卷卷一;!绷班如寸因喀卿粼纠暇恻寸.的暇职绷绍叹恻蒸举叫叶叹侧名于9。旧闭1面巴侧嘱乍侧翻窿恻懈旧划纠亚恻长娜啊晨粼卞撼卞引袱拟卞。国彭卞日代 翻卞概云州次掘卞日叹截右。喇 拓卞概卞。次毅六日闪级卞”侧 撼卞截卞“次截卞“闷彭卞。阅酬拟侧一影侧鉴友织侧辑友职侧垢友洲侧鉴衡洲酬称侧鉴崛翅。厘蓄旺恻怜链彩麟密俐-防咚署故娜IIX脚板咽夏俞吹旺甘书。啊彰兴翻韶州洲名粥职名剖成坛军耸彭仲衅扭甘切啊侧禽烈卜壮傲翩撼镇叹酬日闷哟田架咨磅9。1十目樱划粼另密哄署牛娜州侧“侧uol。ru已0.1一分V/O。闷代1曰引次牡编买恻邪碧续娜饭掇。1十目樱翱0.1叨X叨00
29、。喇砚嵌梢侧州绷名蛇职名臼成米军悠酬仲衅扭甘书啊划念到泪欺倒彭镇叹恻”闷。tl十闯樱翩撅侧名水彩炜酬州洲。嗽卜耸驹图把督。1岁V/。.。戈女二X卞绷旺恻敛密水骤妨弱水形炸酬。彭镇御形日田矛概御艇名每物鸭擎拓日侧分狱矛军袜令名啊侧禽圳酬划叫铭名御形划级泊、加耸我别久暇柑翅名督欲绷吸酬。国板图把督漩督破名。曰小月姻翱报久叹名铃杖嗽哟日V盂楼拐赢到傲圳销确只共。工V/XW。.。周阅一1|次卞绷旺恻绷睽映恻仪民绷吸场亚恻瞬璞壤帼一贬喇侧划叫州仍.幻艰。歇燃水狈恻(民召军椒名塑洲阁职切西甘园宜渴攀“划翻镇代暇日旧概久暇名决国仲和牵日侧闰川一1二袱裤七搬闷鹅粼喇狱匆碉彰卜耸模图架督硷密园回训铝卞拐叹恻揭耀
30、赢酬众暇幕越侧众旺坦祖密叹侧名皿咽侧N泛划转军雄娜枪娜啊侧GB/T 16260.4-2006/ISO/IEC TR 9126-4:2004枷洲比 御七郭阿昧澎代久暇扣洲焦 抑卞书目昧澎代久叹 种卞刘国昧一每袱 几叹仁暇婚血半叫叶.的到华如蟾篇佣的9举卿对门划理如蟾城假的9檬华廿口城毫钊绍如6帅旧属挥的9暇侧密于99口col云口却祀竖电份郭绍久暇暇恻压 d喇叫牵(书晨牛咽嗒旧份郭绍众叹 口 川黑书毫)仁划唱旧朴郭绍久叹 口 曰叫钊聋八书衰卑侧袱澳啊一影拓本撅卞日次彭卞”闰概卞。侧翻云“袱翻六日侧翻牡。次翻七日阅酬拟侧砚。粥鲤1名暇恻领岑卜暇喇咽侧念圳,坦豁韶名军钾买恻斡软日闰卜令宕利级写名垢吸故
31、彭叹侧铸叫寨妞名。一卜卿樱翱t娜稠称幸群侧公叹娜”侧久叹禅翅名编侧辑褂妇。一W袱V/。.。旧侧“袱铸豁旺恻睽场叹划戮圳侧暇泪。澎晨卑荆狱友坦侧小到豁侧名喧岭仲提甘圆宜密困阶十扭卜众以名劝令田织如浙曰冲名于种回扭联口栽,划娜妇级卿阵耸镇翻侧督。二卜耸摸划彩领护辍娜习山契划侧咨盈墩回盆。可辉名目公趁娜种回侧帕握刨琢处曙名尿驶阿榴帅丈八礴囚日次牲砚认叹名挂衅韧久暇侧珍料妇酬拟侧垢喇侧食键划叫息喇侧侧钡爬坎翅状恻袱00叮,8懈梢救伴耸镇口代日旧侧鉴场毫刮今名赢沙韵回铡崛划明”侧闷侧日次酥卞候暇鹅翻喇拭令喇夏。m鸽织物尾裂名翎宜韧职书毫酬令叫坦卜侧侧始侧帕握城寡久买卿帕逛久买迎权名映侧名口姗翅髓如叫侧G
32、B/T 16260.4-2006/ISO/IEC TR 9126-4:2004附录A(资料性附录)使用度t时的考虑A. 1测f的解释A.1.1测试使用周境与运行使用周境之间的潜在差异在策划使用度量或解释测度时,理解清楚软件所要的使用周境,以及测试使用周境与运行使用周境之间的潜在差异是很重要的。例如:在类似的软件系统中,“学会操作所需的时间”的测度,对技术熟练的操作者与非熟练的操作者常常不一样。下面给出一些潜在差异的例子:a)测试环境与运行环境之间的差异测试环境与运行环境之间是否有明显差异?下面是一些实例:.具有较高/相当/较低的运行计算机CPU性能的测试环境;.具有较高/相当/较低的运行网络和
33、通信性能的测试环境;.具有较高/相当/较低的运行操作系统性能的测试环境;.具有较高/相当/较低的运行用户界面性能的测试环境。b)测试的执行与实际运作的执行之间的差异测试的执行与用户环境中运行的执行之间是否有明显差异?下面是一些实例:.测试环境中功能的覆盖率;.测试用例的抽样率;.实时事务的自动测试;.压力负载;.每周7X24 h(不间断)运行;.用来测试异常和差错的合适数据;.周期性处理;.资源利用率;.中断级别;.生产强度;.干扰。c)观察用户的特征测试时用户的特征与运行时用户的特征是否有明显差异?如下列实例:.混合类型的用户;.用户的技能水平;.专业用户或一般用户;.受限用户组或公共用户。
34、A. 1. 2影响结果有效性的问题下列问题可能会影响所收集的数据的有效性。a)收集评价结果的规程.借助工具或设施自动收集/手工收集/问卷调查或面谈。10GB/T 16260.4-2006/ISO/IEC TR 9126-4:2004b)评价结果的来源.开发者的自述报告/评审者的报告/评价者的报告。c)结果数据的确认.开发者自查/由独立评价者检查A. 1. 3测f资源的平衡在每个阶段使用的测度的平衡是否适合于评价的目的?在为内部测量、外部测量和使用质量的测度应用适当的度量范围时,平衡所用的工作量是很重要的。A. 1. 4规格说明的正确性软件规格说明与实际操作要求之间是否有明显差异?在不同阶段评价
35、软件产品时,所采取的测量就是与产品的规格说明进行比对。因此,通过确认和验证来确保用于评价的产品规格说明能反映出运行中真实和实际的需要是非常重要的。A. 2度f的确认A. 2. 1度f的理想性质为了从质量评价中获得有效结果,度量应具有下列性质。若某种度量不具备这些性质,那么,度量描述应说明对其有效性的约束,并尽可能解释如何处理这类情况。a)(度量的)可靠性:可靠性与随机误差有关。如果随机变量不影响度量的结果,则度量是没有随机差错的。b)(度量的)可重复性:由相同的评价者使用相同的评价规格说明(包括在相同的环境中)和相同的用户类型及环境,对相同产品重复进行的度量宜在适当的容差范围内得出相同的结果。
36、这里所谓适当的容差应包括诸如疲劳、学习效应等因素。c)(度量的)可再现性:由不同的评价者使用相同的评价规格说明(包括在相同的环境中)和相同的用户类型及环境,对相同产品进行的度量宜在适当的容差范围内得出相同的结果注1:建议对测量结果的可变性进行统计分析.d)(度量的)可用性:度量应明确指出其约束使用条件(如特定因素存在的条件)e)(度量的)指示性:度量标识软件应改进的部份或改进的项,并给出与期望值进行比较的测量结果的能力。注2:与只检查所需的项目不同,对选定或建议的度量宜提供使用度量可用性的书面证据。f)(测度的)正确性:度量宜应具备下列性质:1)(测度的)客观性:度量的结果与其数据输人应是有据
37、可查的,即不受评价者、测试用户的感觉或观点的影响(除非满意度或吸引性度量,因为用户的感觉与观点也是测量的对象)2)(测度的)公正性:度量不应偏向任何特殊的结果。3)(测度的)充分精确性:精确性由度量的设计,特别是作为度量基础的材料的选择来确定度量的用户将描述度量的精确性和灵敏性。9)(测度的)意义:测量应产生有关软件行为或质量特性的有意义的结果。度量也应具有成本效益:即成本越高的度量,提供的结果应越具价值。A. 2,2度f有效性的证实度量的用户应标识一些证实度量的有效性的方法,例如:a)相关性质量特性值(对运行使用中的主要度量的测度)中的变化可以用度量值中的变化来解释,用线性系数的平方表示。利
38、用相关性度量,评价者不用直接测量就可以预测质量特性的值。71GB/T 16260.4-2006/ISO/IEC TR 9126-4:2004b)跟踪若度量值M和质量特性值Q(对运行使用中的主要度量的测度)直接相关,给定一个产品或过程,当值Q(T,)变为Q(T2)时,度量值也以相同的趋势,从M(T,)变为M(T2)若Q值增加,则M值也增加)。评价者不必直接测量而是通过使用那些具有跟踪能力的度量就可以检测质量特性随时间周期的变化。C)一致性若质量特性值(对运行使用中的主要度量的测度)Qr Q Q。对应于产品或过程1,2,。二,n,当有关系QlQ2.Q时,则对应的度量值也有关系M,M2 .M,评价者
39、可以使用具有一致性能力的度量来关注软件的异常部件和易出差错的部件。d)可预测性若使用时间T,的度量来预测时间T2质量特性值Q(对运行使用中的主要度量的测度),则预测误差值应在预测允许的范围内。预测误差=(预测值Q(T)一实际值Q(Ta)/实际值Q(T2).评价者可以通过可预测性的度量预测质量特性今后的变化趋势。e)可判别性度量能够判别出软件质量的高低。评价者可以使用具有判别能力的度量对软件部件进行分类和对质量特性值定级。A. 3使用度f进行估计(判断)与预测(展望)用如下两种方法在早期阶段估计和预测软件产品的质量特性是最具价值的度量。A. 3. 1利用当前的数据预测质量特性a)利用回归分析来预
40、测当通过使用特性(属性)的当前值(数据)来预测同一特性(属性)的未来值(测度)时,根据一个足够长的时间内观察到的一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是有用的。例如在测试阶段(活动)中获得的MTBF(平均失效间隔时间)的值可用于估计在运行阶段的MT-BFb)利用相关性分析来预测当用不同属性的当前测量值来预测特性(属性)的未来值(测度)时,使用一个确认的表明相关性的函数进行相关性分析是有用的例如在编码阶段,模块的复杂性可用来预测在维护过程中程序修改和测试所花费的时间与工作量A. 3.2根据当前的事实估计当前的质a特性a)利用相关性分析来估计在估计不可直接测量的属性的当前值时,若任何其他的测度与目标测度密切相关时,
41、相关性分析方法是有用的。例如软件产品中遗留的故障数是不可测的,但它可以用检测出的故障数及故障趋势进行估计对于不能直接测量的属性进行预测的那些度量应用下述解释来估计:.使用模型来预测属性;.使用公式来预测属性;.基于经验来预测属性;.使用合理判断来预测属性。对于不能直接测量的属性进行预测的那些度量可以用下述解释来确认:标识要预测的属性的测度;标识要用来预测的度量;GB/T 16260.4-2006/ISO/IEC TR 9126-4:2004进行基于确认的统计分析;将结果归档;定期地重复上述工作。A. 4检测易发生质f问题的部件中的偏差或异常下列质量控制工具可用来分析在软件产品部件中的偏差和异常
42、情况:a)流程图(软件的功能模块);b)排列分析和排列图;C)直方图和散点图;d)运行图、相关图和层次图;e)鱼骨图;f)统计过程控制(软件功能模块);9)检查单。上述工具可用于标识源于数据的质量问题,这些数据是通过应用度量来获得的A. 5显示测f结果a)显示质量特性评价的结果对于每个质量特性和子特性可用下列图示法显示质量评价的结果:雷达图、条形图、数字化的直方图、多变量图、重要性能矩阵图等。b)显示测度可利用一些有用的图形表示,如排列图、趋势图、直方图、相关图等GB/T 16260.4-2006/ISO/IEC TR 9126-4:2004附录B(资料性附录)使用质f的度f、外部度f和内部度
43、f的用法(框架实例)B. 1引言本框架实例是一个高层描述,它描述的是关于如何在软件开发和实现过程中使用GB/T 16260. 1-2006中的质量模型和相关的度量来获得满足用户要求的质量产品。本实例所示的概念可用不同的定制形式来实现,以适用于个体、组织或者项目。本实例使用的GB/T 8566-2001中的生存周期过程可作为传统软件开发生存周期的基准,使用的GB/T 18905. 3-2002中的质量评价过程的步骤可作为传统软件产品质量评价过程的基准。只要能理解基本概念,如果用户愿意,也可以把这些概念映射为其他的软件生存周期模型B. 2开发及质f过程的概述为了测量可交付项(即使用质量、外部质量和
44、内部质量)的质量,表B. 1描述了一个示例模型,它把软件开发生存周期过程的活动(从活动1到活动8)与其关键的可交付项及相关的引用模型联系起来。第一行描述软件开发生存周期过程的活动。(可为适应独特的要求来定制)。第二行描述可能作为测量类别(如使用质量,外部质量或内部质量)的一种实际的测度或者预测。第三行描述可以测量质量的关键可交付项,第四行描述在每个过程活动中可适用于每个可交付项的度量。表B. 1质f测f模型活动1活动2活动3活动4活动5活动6活动7活动8阶段需求分析(软件与系统)体系结构设计(软件与系统)软件的详细设计软件编码与测试软件集成及软件的合格性测试系统集成及系统合格性测试软件的安装软件的验收支持模型的引用所需的用户质量所需的内部质量所需的外部质量预测的使用质量,预测的外部质量,测量的内部质量预测的使用质量,预测的外部质量,测量的内部质量预测的使用质量,侧量的外部质量,预测的外部质量,测量的内部质量预测的使用质量,测量的外部质量,预测的外部质量,测量的内部质量预测的使用质量,测量的外部质量,测量的内部质量预测的使用质量,测量的外部质量,测量的内部质量测量的使用质量,测量的外部质量,测量的内部质量活动的关键可交付项用户的质量需求(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