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拨云见日 好.doc

上传人:tkhy51908 文档编号:7157242 上传时间:2019-05-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拨云见日 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拨云见日 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拨云见日 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拨云见日,让教材的精髓熠熠生辉-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征小学 徐金娜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一直任教数学学科,一路走来发现小学数学阶段中,五年级下册的知识是整个小学阶段的承接与延伸,他犹如一只羽翼丰满的孔雀,已经展翅开屏,绽出美丽的光环。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教材,去领略它的美吧。本册教材主要分为四大部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方面、解决问题。一、数与代数分为数的整除和分数两部分。(一)数的整除包括:因数与倍数、2.3.5 倍数的特征、质数与合数、求最大公因数、求最小公倍数。1、整除概念是贯穿这部分教材的一条主线。学生对整除的含义已经认识,因此,教材中删去了“整除”的定

2、义,而是借助整除的模式直接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但是,这部分知识,概念比较多,也比较抽象,知识的前后联系紧密。要使学生学好这部分内容,必须要加强算理教学、对易混的概念、计算方法的区分练习。2、因数和倍数这部分是在学生对倍数问题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两个数的关系。能被 2、5、3 整除的数,主要掌握倍数的特征,他们都是为能准确区分质数与合数服务的,而质数与合数又为约分和通分打基础的,是教材中的重点。3、能区分出质数与合数也是教学中的难点。他们也是为约分通分服务的。同时也为直接准确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服务的。质数合数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数的特征,所以在教学中要训练学生熟练掌握 100 以内质数

3、来突破教学难点。4、最大公因数为约分做准备,最小公倍数是找出两个数的公分母为通分服务的。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时采用找的方法,就不再用分解质因数和短除法了,这样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找出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教材中的重点。都是为以后的计算服务的。要和实际生活中的解决问题相联系,在实践中找规律,让学生了解到不能用单一的算式来计算,培养分析、推理能力,为今后的计算打基础。(二)、分数这部分分为: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真分数与假分数、约分、通分、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分数的加减法。在以前的第七册中对分数已有了的初步认识,本册教材开始系统地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4、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首先,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分数部分的主干,也是教学的重点。真分数与假分数是分数概念的引申;约分、通分则是分数基本性质的运用。根据分数与小数在表现形式上的相互联系,得出了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并且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整个部分的内容,大体上显现出由概念到性质,再到方法、技能的递进发展关系。其次,分数的意义是学习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分数的两种意义,比如:一根 1 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 6 份,每份是这根绳子的( ),每份绳子长()米,这两个分数,一个是不带单位的六分之一:表示的是数量之间的关系,而一个

5、是带单位的六分之一米:表示的是数量。一个分数不仅表示数量还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这为六年级分数应用题确定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部分中,约分与通分、假分数化为带分数或整数、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的方法,都是必须掌握的。这些方法看似头绪较多,但若归结为基础知识,就是揭示相关知识与方法的联系,就比较容易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最后,在教学中注意总结出约分和通分的方法和注意问题,同时也是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和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重要步骤,在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能迅速的找出两个数或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加强约分和通分的练习。为以后的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四则运算打好基础。在分数的加减法和四则

6、运算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自己总结规律,找出方法,并且能解决实际的问题,大量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空间与图形它包括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两大部分。(一)、平面图形有对称图形、平移、旋转。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轴对称的概念,五下册教材中出现这个内容,一是会找一个图形的对称轴,另一个就是画轴对称图形。但我认为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醒学生注意,“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 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反映一个图形的特征,后者是反映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如一幅图画是轴对称图形,但不能说人的左手和右手是轴对称图形,而应该是轴对称关系。旋转就学生而言,理解地难度相对比较大,尤其是简单的图形旋转

7、90 度时学生不能准确画出来,还要多练习,并能根据这些特点,设计出优美的图案,发展空间观念,增加学生的审美观念,建立美感。(二)、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由研究平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是通过从学生熟悉的实物出发侧重认识面、棱、顶点的特征教学,知道相对的面相等,相对的四条棱分别相等。为后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教学打下基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注重具体的面的特征的教学,让学生知道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通过直观教具,学生动手实践、亲身感受。总结

8、出表面积的计算公式。体积是一个新概念,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体积单位时,要借助实物建立体积单位。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或者用一些橡皮泥或萝卜等进行切割演示,说明计量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就是看这个长方体里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然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在实际教学中要让学生能利用公式与实际生活中的具体情况相联系如粉刷教室、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等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加强体积与容积的区分与联系。此外还要注意突出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容积单位的区别,多让学生举例说明,加以区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空间观念。三、统计方面:认识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1、 众数是一个全新

9、的概念,是在学生学习了统计初步知识以及“平均数”、“中位数 ”的基础上,一种新的统计量的学习。重点是要理解众数的作用: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最后还要把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各自的特点和作用进行比较与分析,让学生知道几种数的区别与联系。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中的意义。2. 复式折线统计图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一定要让学生参与和经历,所以我在教学中就以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统计过程为主线。复式折线统计图是在认识了单式统计图的基础上教学的。作用是体现两种不同数据增减的变化,并对两种数据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发现问题、得出合理化建议,设计方案。四、解决问题:打电话和找次品“打电话” 是探讨优化方案,本次活动主要以综

10、合实践课的形式。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素材,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出最快、最好的方法。发现方案中隐含的规律,并能应用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本册教材数学广角中涉及到生活中用最快的速度称重找次品的问题,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可以设计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再充分感知。通过“ 找次品” 的活动渗透优化思想,在课上多给学生时间去操作、试验、讨论、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重视培养学生的猜测、归纳、推理能力。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五、最后让我用一首小诗来表达一下我这次活动的心声吧:我们一起煮教材,棵棵大树有色彩。爱戴之情心中来,教学功夫真有派。 知识之花遍地开,教材分析透气概。识到真知最精彩,系统解说见真才。 树立典范组成排,大家个个乐开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