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李陵答苏武书.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7154946 上传时间:2019-05-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陵答苏武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李陵答苏武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李陵答苏武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李陵答苏武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李陵答苏武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李陵答苏武书【注释】1子卿:苏武字。足下:古代用以称上级或同辈的敬词,周、秦时多以之称君主,后世则多用于同辈之间。2令德:美德。令,美。3策名:臣子的姓名书写在国君的简策上。这里指做官。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策名委质。 ”清时:政治清明的时世。此处指昭帝在位之际。4荣问:好名声。问通“闻” 。休畅:吉祥顺利。休:美。畅:通。5幸甚:这里表示为对方的处境顺利而高兴。6异国:此指匈奴。7风:此处指怀念对象的风采。8依依:恋恋不舍之状。9辱:承蒙,书信中常用的谦词。10敏:聪慧。11然:此处作动词“ 慨 ”的词尾。12异类:古代对少数民族的贬称。此处指匈奴。13韦韝(gu 沟):皮革制的长袖套,用

2、以束衣袖,以便射箭或其他操作。毳(cu 脆)幕:毛毡制成的帐篷。14膻(shn 山)肉:带有腥臭气味的羊肉。酪(lo 涝)浆:牲畜的乳浆。15玄冰:黑色的冰。形容冰结得厚实,极言天气寒冷。16胡笳:古代我国北方民族的管乐,其音悲凉。此处指胡笳吹奏的音乐。17嗟(ju 撅)乎:叹词。18独:反诘副词,有难道的意思。19临年:达到一定的年龄。此处指已至暮年。20鲸鲵(qngn 情泥):鲸鱼雄曰鲸,雌曰鲵。原指凶恶之人, 左传宣公十二年:“ 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鲵而封之,以为大戮。 ”此处借指被牵连诛戮的人。21先君:对自己已故父亲的尊称,此处指李当户。当户早亡,李陵为其遗腹子。嗣:后代,子孙。2

3、2戎(rng 荣)狄:古代对少数民族的贬称,与前面“蛮夷” 均指匈奴。23蒙:受到。明察:指切实公正的了解。24孤负:亏负。后世多写作“辜负” 。区区:小,少。此处作诚恳解。25刺心:自刺心脏,意指自杀。26已矣:表绝望之辞。27攘(rng 瓤)臂:捋起袖口,露出手臂,是准备劳作或搏斗的动作。孟子尽心下载,晋勇士冯妇能杀猛虎,后来要做善人,便发誓不再打虎。可是,一次遇上众人制服不了老虎的险情,冯妇虽然明知会因违背做善人的诺言(不打虎)而受耻笑,仍然“攮臂下车” 去打虎。文中暗用冯妇之典为己开脱。28忉怛(dod 刀达):悲痛。29先帝:已故的皇帝,指汉武帝。30绝域:极远的地域。此处指匈奴居住

4、地区。31五将:五员将领,姓名不详。 汉书未载五将失道事,惟文选李善注载:“ 集表云: 臣以天汉二年到塞外,寻被诏书,责臣不进。臣辄引师前。到浚稽山,五将失道。 ”32天汉:武帝年号。文中指汉朝控制的区域。33当:挡。这里指抵御。34搴(qin 牵):拔取。35奔:逃跑的。36灭迹扫尘:喻肃清残敌。37枭(xio 消)帅:骁勇的将帅。38希:少,与“ 稀” 通。39难堪:难以相比。堪,胜(shng 升) 。40练:同“ 拣” ,挑选。41单(chn 缠)于:匈奴君长的称号。42相如:相比。如,及,比。43悬绝:相差极远。44扶:支持,支撑。乘:凌驾,此处有不顾的意思。 汉书李陵传:“士卒中矢伤

5、,三创者载辇,两创者将车,一创者持兵战。 ”45决命争首:效命争先。46干戈:此处指兵器。47徒首:光着头,意指不穿防护的甲衣。48饮血:犹言饮泣。形容极度悲愤。 文选李善注:“血即泪也。 ”49引还:退兵返回。引,后退。50贼臣:指叛投匈奴的军候管敢。51 “昔高皇帝 ”二句:是说从前(汉高祖七年,前 200)高皇帝(即高祖刘邦)亲率大军三十万驻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东) ,准备伐匈奴,被冒顿单于带领四十万骑兵围困七日之久。52当:如,像。53为力:用力,用兵。54执事者:掌权者,此指汉朝廷大臣。55苟:但,只。56宁(nng 佞):难道,反诘副词。此句与上句连用反诘,调换反诘词以免重复。妻子

6、:妻子、儿女。57 “故欲”二句:据 2 文选李善注载:“李陵前与苏子卿书云:陵前为子卿死之计,所以然者,冀其驱丑虏,翻然南驰,故且屈以求伸。若将不死,功成事立,则将上报厚恩,下显祖考之明也。 ”58灭名:使名声泯灭。这里“灭名” 与“虚死”对应,是取身无谓而死、名也随之俱灭之意。59昔范蠡(l 李)不殉会(kui 快)稽之耻:鲁哀公元年(前 494)越王勾践兵败,率五千人被围在会稽山,向吴王夫差求和,范蠡作为人质前往吴国,并未因求和之耻自杀殉国。范蠡,字少伯,春秋楚国宛(今河南省南阳县)人,是辅助勾践振兴越国、兴师灭吴重要谋士。后至齐,改名鸱夷子皮。晚经商,称陶朱公。60曹沬(mi 妹)不死

7、三败之辱:曹沬曾与齐国作战,三战三败,并不因屡次受辱而自杀身死。曹沬,春秋鲁国人,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十三年(前 681) ,齐桓公伐鲁,庄公请和,会盟于柯(今山东省东阿县西南) ,沬以匕首劫持桓公,迫使他全部归还战争中侵占的鲁国土地。61卒复勾践之仇:指勾践灭吴,夫差自杀。62报鲁国之羞:此句指柯盟追回齐国侵地。63椎(chu 垂)心、泣血:形容极度悲伤。椎,用椎打击。泣血,悲痛无声的哭。 64萧:萧何(?前 193) ,沛(今江苏省沛县)人,辅助刘邦建立基业,论功第一,封酂侯。他曾因为请求上林苑(专供皇族畋猎的场所)向老百姓开放而遭囚禁。樊:樊哙(?前 189) ,沛人。从刘邦起兵,屡建功

8、勋,封舞阳侯。曾因被人诬告与吕后家族结党而被囚拘。65韩:韩信(?前 196) ,淮阴(今江苏省淮阴市)人,初随项羽,后归刘邦,拜大将,屡建奇功,封楚王,后贬为淮阴侯。他因要响应陈狶起兵造反,被吕氏斩首。彭:彭越(?前 196) ,昌邑(今山东省金乡县西北)人,秦末聚众起兵,后归刘邦,多建军功,封梁王。他因造反被囚,高祖予以赦免,迁至蜀道,但吕氏仍将他处死,并夷三族。葅醢(zhi 租海):剁成肉酱,是古代一种残酷的死刑。66晁错(前 200154):颍川(今河南省中部及南部地,治所在禹县)人。景帝时,他建议削各诸侯国封地。后吴楚等七国诸侯反,有人认为是削地所致,晁错因而被杀。 67周:周勃(?

9、前 169) ,沛人,从刘邦起事,以军功为将军,拜绛侯。吕氏死,勃与陈平共诛诸吕,立文帝。周勃曾被诬告欲造反而下狱。魏:魏其侯窦婴(?前 131) ,字王孙,观津(今河北省衡水县东)人,窦太后侄。景帝时,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有功,封魏其侯。与灌夫为至交。武帝时,灌夫因与丞相田蚡结仇下狱,婴力图相救,受牵连而被诛。见:受。辜:罪。68佐命:辅助帝王治理国事。69贾谊(前 201前 169):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自幼博学,文帝召为博士,迁太中大夫。积极参与政事,并勇于针砭时弊。亚夫:即周亚失夫(?前 143) ,周勃之子,封条侯,曾屯军细柳(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南) ,以军令严整闻名。景帝时,任太

10、尉,率师平定七国叛乱。70小人:包括排挤贾谊的绛侯周勃,而前文有“周魏见辜” 句,谨录备考。71 “并受”句:指贾谊被在朝权贵(周勃、灌婴、张相如、冯敬等)排斥,流放长沙;周亚夫因其子私购御物下狱,被诬谋反,绝食而死。72二子:指贾谊、周亚夫。 文选李善注则云:“二子,谓范蠡、曹沬也。言诸侯才能者被囚戮,不如二子之能雪耻报功也。 ”亦可备一说。遐举:原指远行,此处兼指功业。73陵先将军:指李广。74冠(gun 贯):在 之中居第一位。作动词用。75贵臣:指卫青。卫青为大将军伐匈奴,李广为前将军,被遣出东道,因东道远而难行,迷惑失路,被卫青追逼问罪,含愤自杀。76戟(j 己):古兵器,合戈矛为一

11、体,可以直刺、横击。77万乘(shng 胜):一万辆车。古代以万乘称君主。文中武力强盛的大国。虏:古代对少数民族的贬称。此指匈奴。78伏剑:以剑自杀。此句是说,苏武在卫律逼降时,引佩刀自刺的事。79朔北:北方。这里指匈奴境。80丁年:成丁的年龄,即成年。这里强调苏武出使时正处壮年。81皓(ho 号)首:年老白头。皓,光亮、洁白。82终堂:死在家里。终:死。83去帷:改嫁。去,离开。84蛮貊(m 末):泛指少数民族。这里指匈奴。貊,古代对居于东北地区民族的称呼。85茅土之荐:指赐土地、封诸侯。古代帝王社祭之坛共有五色土,分封诸侯则按封地方向取坛上一色土,以茅包之,称茅土,给所封诸侯在国内立社坛。

12、86千乘之赏:也指封诸侯之位。古代诸侯称千乘之国。87典属国:官名。掌管民族交往事务,位在三公之下,属官有九译令。秩中二千石,即每月受俸一百八十斛。88加:施。这里有奖赏之意。89万户侯:食邑万户之侯。文中指受重赏、居高位者。90廊庙:殿四周的廊和太庙,是帝王与大臣议论政事的地方,因此称朝廷为廊庙。 “廊庙宰 ”,即指朝廷中掌权的人。91厚诛:严重的惩罚。92孤恩:辜负恩情。恩,此指上对下的好处。下句“负德” 之“德”偏指下对上的功绩。 93安:安于死,即视死如归之意。 94稽颡(sng 嗓):叩首,以额触地。颡,额。 95北阙:原指宫殿北面的门楼,后借指帝王宫禁或朝廷。96刀笔之吏:主办文案

13、的官吏,他们往往通过文辞左右案情的轻重。97夫(f 扶):发语词,无义。98幸:希望。故人:老朋友。此处指任立政、霍光、上官桀等人。99圣君:指汉昭帝刘弗陵。100胤(yn 印)子:儿子。苏武曾娶匈奴女为妻,生子名通国,苏武归时仍留匈奴,宣帝时才回到汉朝。101顿首:叩头,书信结尾常用作谦辞。【全文翻译】子卿足下:您辛勤地宣扬美德,为官于太平盛世,美名流传四方,真是值得庆幸啊!我流落在远方异国,这是前人所感悲痛的。遥望南方,怀念故人,怎能不满含深情?以前承蒙您不弃,从远处赐给我回音,殷勤地安慰、教诲,超过了骨肉之情。我虽然愚钝,又怎能不感慨万端?我从投降以来,身处艰难困境,一人独坐,愁闷苦恼。

14、整天看不见别的,只见到些异族之人。我戴不惯皮袖套,住不惯毡幕,也只能靠它们来抵御风雨;吃不惯腥膻的肉,喝不惯乳浆,也只能用它们来充饥解渴。眼看四周,有谁能一起谈笑欢乐呢?胡地结着厚厚的坚冰,边塞上的土被冻得裂开,只听见悲惨凄凉的风声。深秋九月,塞外草木凋零,夜晚不能入睡,侧耳倾听,胡笳声此起彼伏,牧马悲哀地嘶叫,乐曲声和嘶鸣声相混,在边塞的四面响起。清晨坐起来听着这些声音,不知不觉地流下泪水。唉,子卿,我难道是铁石心肠,能不悲伤?同您分别以后,更加无聊。上念老母,在垂暮之年还被杀戮;妻子、儿女们是无罪的,也一起惨遭杀害。我自己辜负了国家之恩,被世人所悲怜。您回国后享受荣誉,我留此地蒙受羞辱。这

15、是命中注定,有什么办法?我出身于讲究礼义的国家,却进入对礼义茫然无知的社会。背弃了国君和双亲的恩德,终身居住在蛮夷的区域,真是伤心极了!让先父的后代,变成了戎狄的族人,自己怎能不感到悲痛。我在与匈奴作战中功大罪小,却没有受到公正的评价,辜负了我微小的诚意,每当想到这里,恍惚之中仿佛失去了对生存的留恋。我不难刺心来表白自己,自刎来显示志向,但国家对我已经恩断义绝,自杀毫无益处,只会增加羞辱。因此常常愤慨地忍受侮辱,就又苟且地活在世上。周围的人,见我这样,用不中听的话来劝告勉励,可是,异国的快乐,只能令人悲伤,增加忧愁罢了。唉,子卿!人们的相互了解,贵在相互知心。前一封信匆忙写成,没有能够充分表达

16、我的心情,所以再作简略叙述。从前先帝授予我步兵五千,出征远方。五员将领迷失道路,我单独与匈奴军遭遇作战,携带着供征战万里的粮草,率领着徒步行军的部队;出了国境之外,进入强胡的疆土;以五千士兵,对付十万敌军;指挥疲敝不堪的队伍,抵挡养精蓄锐的马队。但是,依然斩敌将,拔敌旗,追逐败逃之敌。在肃清残敌时,斩杀其骁勇将领,使我全军将士,都能视死如归。我没有什么能耐,很少担当重任,内心暗以为,此时的战功,是其他情况下所难以相比的了。匈奴兵败后,全国军事动员,又挑选出十万多精兵。单于亲临阵前,指挥对我军的合围。我军与敌军的形势已不相称,步兵与马队的力量更加悬殊。疲兵再战,一人要敌千人,但仍然带伤忍痛,奋勇

17、争先。阵亡与受伤的士兵遍地都是,身边剩下的不满百人,而且都伤痕累累,无法持稳兵器。但是,我只要振臂一呼,重伤和轻伤的士兵都一跃而起,拿起兵器杀向敌人,迫使敌骑逃奔。兵器耗尽,箭也射完,手无寸铁,还是光着头高呼杀敌,争着冲上前去。在这时刻,天地好像为我震怒,战士感奋地为我饮泣。单于认为不可能再俘获我,便打算引军班师,不料叛逃的邪臣管敢出卖军情,于是使得单于重新对我作战,而我终于未能免于失败。以前高皇帝率领三十万大军,被匈奴围困在平城。那时,军中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而还是七天断粮,只不过勉强脱身而已。何况像我这样的人,难道就容易有所作为吗?而当权者却议论纷纷,一味怨责我未能以死殉国。不过我未以死

18、殉国,确是罪过;但您看我难道是贪生怕死的小人吗?又哪里会有背离君亲、抛弃妻儿却反而以为对自己有利的人?既然如此,那末,我之所以不死,是因为想有所作为。本来是想如前一封信上所说的那样,要向皇上报恩啊。实在因为徒然死去不如树立名节,身死名灭不如报答恩德。前代范蠡不因会稽山投降之耻而殉国,曹沫不因三战三败之辱而自杀,终于,范蠡为越王勾践报了仇,曹沫为鲁国雪了耻。我一点赤诚心意,就是暗自景仰他们的作为。哪里料到志向没有实现,怨责之声已四起;计划尚未实行,亲人作刀下之鬼,这就是我面对苍天椎心泣血的原因啊!您又说道:“ 汉朝给功臣的待遇并不菲薄。 ”您是汉朝之臣,怎能不说这种话?可是,以前萧何、樊哙被拘捕

19、囚禁,韩信、彭越被剁成肉酱,晁错被杀,周勃、魏其侯被判罪处刑。其余辅助汉室立下功劳的人士,如贾谊、周亚夫等人,都确实是当时杰出的人才,具备担任将相的能力,却遭受小人的诽谤,他们都受迫害、屈辱,其事业也告失败。最终使有才之人遭到诋毁,才能无法施展。他们二人的遭遇,谁不为之痛心呢?我已故的祖父李广,身任将军,其功绩略谋盖天地,忠义勇气冠于全军,只是因为不屑迎合当朝权贵的心意,结果在边远的疆场自杀身亡。这就是功臣义士手持兵刃叹息不止的原因。怎么能说待遇“不薄”呢?您过去凭着单车出使到拥有强兵的敌国,逢上时运不佳,竟至伏剑自刎也不在乎;颠沛流离,含辛茹苦,差点死在北方的荒野。壮年时奉命出使,满头白发而

20、归,老母在家中亡故,妻子也改嫁离去。这是天下很少听到的,古今所没有的遭遇。异族未开化的人,尚且还称赞您的节气,何况是天下的君主呢?我认为您应当享受封领地、赏千乘的诸侯待遇。可是,听说您回国后,赏赐不过二百万,封官不过典属国之职,并没有一尺土的封赏,来奖励您多年来对国家的效忠。而那些排斥功臣、扼杀人才的朝臣,都成了万户侯;皇亲国戚或奉迎拍马之流,都成了朝廷政权的主宰。您尚且如此,我还有什么希望呢?像这样,汉朝因为我未能死节而施以严厉的惩罚,您坚贞守节又只给予微薄的奖赏,要想叫远方的臣民急切地投奔效命,这实在是难以办到的,所以我常常想到这事却不觉得后悔。我虽然辜负了汉朝的恩情,汉朝也亏对了我的功德

21、。前人说过这样的话:“即使忠诚之心不被世人遍知,也能做到视死如归。 ”但如果我能够安心死节,皇上难道就能对我有眷顾之情吗?男子汉活着不能成就英名,死了就让他埋葬在异族之中吧,谁还能再弯腰下拜,回到汉廷,听凭那帮刀笔吏舞文弄墨、随意发落呢?希望您不必再盼着我归汉了。唉,子卿!还有什么话可说?相隔万里之遥,人的身份不同,人生道路也迥然相异。活着时是另一世间的人,死后便成了异国鬼魂。我和您永诀,生死都不得相见了。请代向老朋友们致意,希望他们勉力事奉圣明的君主。您的公子很好,不要挂念。愿您努力自爱,更盼您时常依托北风的方便不断给我来信。李陵顿首。 报任安书(一)通假字 1.其次诎体受辱。 诎,通“屈”

22、 2.其次剔毛发。 剔,通“剃”动词。 3.其次关木索,被棰楚受辱。 棰,通“棰”杖刑。 4.见狱吏则头枪地。 枪,通“抢” 5.及以至是。 以,通“ 已” 6.及罪至罔加。 罔,通“网”,法网。 7.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底,通“抵” ,大抵。 8 思垂空文以自见。 见,通 “现”表现。 9.放失旧闻。 失,通“ 佚”,散失的文献。 10.则仆偿前世之责。 责,通“ 债”债务。 11 居则忽忽若有所亡。 忽,通“ 惚”,恍恍惚惚。 (二)词类活用 1.孙子膑脚。 膑,名词作动词,受膑刑。 2.以污辱先人。 辱,形容词作使动用法,使受辱。 3 倡优蓄之。 畜 名词作状语,当做 来 (三)被

23、动句 1.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四)省略句、判断句 1.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五)状语后置句 1.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六)重点翻译句 1.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诗经共三百篇,大都是圣人贤士为抒发愤懑之情而写作的。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也就是想要探究自然和人间的关系,弄通由古至今的变化规律,自成一家之见解。 3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即使被千刀万剐,我难道会后悔吗? 4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 假如我受到法律的制裁被杀,就像在九头牛身上去掉一根牛毛,与杀死一只蝼蚁有什么区别呢? 5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

24、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所以,在地上划圈为牢,气节之士势必不肯进去;用木头削成狱吏,气节之士也认为不可受它审讯,拿定主意在受辱之前自杀。 6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我虽然怯弱,想苟活偷生,但也知道舍生就死,怎么会自甘沉溺于牢狱的侮辱之中呢? 7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祗取辱耳。 时至今日,我即使想要修饰打扮,用美好的言辞为自己解脱也无济于事,一般人不会相信,只不过自取侮辱罢了。(七)一词多义 (1). 胜 1 胜任。 能够承担或承受。2 不可胜记。 尽。3 百战百胜。 胜利。 4 引人入胜。 优美的。 (2).再 1 太史公牛马走司

25、马迁再拜言。 两次。 2 青春不再。 再继续,再出现。 (3).厥 1 思厥先祖父。 他的。 2 大放厥词。 他的。 3 厥有国语 。 于是,就。 (4).焉 1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疑问代词,怎么。 2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语气词。 3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兼词,在那里。 (5).非 1 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错误,不对。 2 无可厚非。 反对,责备。 (八)古今异义词 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古义:谦词,像牛马一样供人驱使的人。今义:牛马走路。 2.意气勤勤恳恳。 古义:情意诚挚恳切。 今义:勤劳而踏实。 3.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 古义:两个词,夫为语气词。 今义:对已婚女人的

26、称呼。 4.念父母,顾妻子。 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妻子。 5.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古义:形容词,不同寻常。 今义:表程度的副词,相当于“很”、“非常”。 6.下流多谤议。 古义:处于卑贱的地位。 今义:1.下游 2.行为不符合道德准则(九)重点字词曩者辱赐书:从前若望仆不相师:你;怨望,埋怨;效法你阙然不报,幸勿为过:隔了很久;希望,责备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本来;蓄养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称许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只,表轻微转折不能自免,卒就死尔: 走向死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本来,有的人用之所趋异也:因为其次不辱身:自己其次关木索被棰楚受辱:遭受其次剔毛发、婴

27、金铁受辱:绕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约束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法官的审讯和判决,不以寿终视徒隶则心惕息:心惊胆战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慎重,大概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遗憾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显露仲尼厄而作春秋:困厄,主张不得实行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才思垂空文以自见:留下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考查,纲纪、规律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推究,通晓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恰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恼怒的神色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失(十)重点虚词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 在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 因而,因此古人所

28、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因为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为所,被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 对于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 因为,以至于【全文翻译】少卿足下:前不久承蒙您给我写信,教导我要谨慎地接人待物,以推举贤能、引荐人才为己任,情意、态度十分恳切诚挚,但抱怨我没有遵从您的意见去推荐贤才,而去附和俗人的见解。其实,我并非敢这样做。请让我向您略约陈述浅陋的意见。隔了很长的日子没有复信绐您,希望您不要责怪。 我的祖先没有剖符丹书的功劳,职掌文史星历,地位接近于卜官和巫祝一类,本是皇上所戏弄并当作倡优来畜养的人,是世俗所轻视的。假如我伏法被杀,那好象是九牛的身上失掉一根毛,同蝼蚁又有什

29、么区别?世人又不会拿我之死与能殉节的人相比,只会认为我是智尽无能、罪大恶极,不能免于死刑,而终于走向死路的啊!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我向来所从事的职业以及地位,使人们会这样地认为。人固然都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却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为什么而死,这个趋向不同啊!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不污辱祖先,其次是自身不受侮辱,再次是不因别人的脸色而受辱,再次是不因别人的言语而受辱,再次是被捆绑在地而受辱,再次是穿上囚服受辱,再次是戴上脚镣手铐、被杖击鞭笞而受辱,再次是被剃光头发、颈戴枷锁而受辱,再次是毁坏肌肤、断肢截体而受辱,最下等的是腐刑,侮辱到了极点。 古书说“刑不上大夫“ ,这是说士人讲节

30、操而不能不加以自勉。猛虎生活在深山之中,百兽就都震恐,等到它落入陷穽和栅栏之中时,就只得摇着尾巴乞求食物,这是人不断地使用威力和约束而逐渐使它驯服的。所以,士子看见画地为牢而决不进入,面对削木而成的假狱吏也决不同他对答,这是由于早有主意,事先就态度鲜明。现在我的手脚交叉,被木枷锁住、绳索捆绑,皮肉暴露在外,受着棍打和鞭笞,关在牢狱之中。在这种时候,看见狱吏就叩头触地,看见牢卒就恐惧喘息。这是为什么呢?是狱吏的威风和禁约所造成的。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再谈什么不受污辱,那就是人们常说的厚脸皮了,有什么值得尊贵的呢?况且,象西伯姬昌,是诸侯的领袖,曾被拘禁在羑里;李斯,是丞相,也受尽了五刑;淮阴侯

31、韩信,被封为王,却在陈地被戴上刑具;彭越、张敖被诬告有称帝野心,被捕入狱并定下罪名;绛侯周勃,曾诛杀诸吕,一时间权力大于春秋五霸,也被囚禁在请罪室中;魏其侯窦婴,是一员大将,也穿上了红色的囚衣,手、脚、颈项都套上了刑具;季布以铁圈束颈卖身绐朱家当了奴隶;灌夫被拘于居室而受屈辱。这些人的身分都到了王侯将相的地位,声名传扬到邻国,等到犯了罪而法网加身的时候,不能引决自裁。在社会上,古今都一样,哪里有不受辱的呢?照这样说来,勇敢或怯懦,乃是势位所造成;强或弱,也是形势所决定。确实是这样,有什么奇怪的呢?况且人不能早早地自杀以逃脱于法网之外,而到了被摧残和被杖打受刑的时候,才想到保全节操,这种愿望和现

32、实不是相距太远了吗?古人之所以慎重地对大夫用刑,就是因为这个缘故。人之常情,没有谁不贪生怕死的,都挂念父母,顾虑妻室儿女。至于那些激愤于正义公理的人当然不是这样,这里有迫不得已的情况。如今我很不幸,早早地失去双亲,又没有兄弟相爱护,独身一人,孤立于世,少卿你看我对妻室儿女又有何眷恋呢?况且一个勇敢的人不一定要为名节去死,怯懦的人仰慕大义,又柯处不勉励自己呢?我虽然怯懦软弱,想苟活在人世,但也颇能区分弃生就死的界限,哪会自甘沉溺于牢狱生括而忍受屈辱呢?再说奴隶婢妾尚且懂得自杀,何况象我到了这样不得已的地步!我之所以忍受着屈辱苟且活下来,陷于粪土般的污浊环境中而不肯死的原因,是自恨我内心的志愿有所

33、未尽,如果在屈辱中离开人世,那我的文章就不能公诸于后世罢了。 古时候身虽富贵而名字磨灭不传的人,多得数不清,只有那些卓异而不平常的人才著称于世,那就是:西伯姬昌披拘禁而演绎周易;孔子受困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写了离骚;左丘明失去视力,才有国语;孙膑被截去膝盖骨,兵法才撰写出来;吕不韦被贬谪蜀地,后世才流传着吕氏春秋;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出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都是一些圣贤发愤而写作的。这些都是人们感情有压抑郁结不解之处,不能实现其理想,所以记述过去的事迹,使将来的人了解他的志向。就象左丘明没有了视力,孙膑断了双脚,终于不能被人重用,便退而著书立说来抒发他们的怨愤,想留下没有实行的文章来

34、表露自己的本心。我私下里也自不量力,近来用我那不高明的文辞,收集天下散失的历史传闻,粗略地考订其事实,综述其事实的本末,推究其成败盛衰的道理,上自黄帝,下至于当今,写成表十篇,本纪十二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一共一百三十篇,也是想探求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贯通古往今来变化的脉络,成为一家之言。刚开始草创还没有完毕,恰恰遭遇到这场灾祸,我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因此便接受了最残酷的刑罚而不敢有怒色。我现在真正的写完了这部书,打算把它藏进名山,传给可传的人,再让它流传进都市之中,那么,我便抵偿了以前所受的侮辱,即便是让我千次万次地被杀戮,又有什么后悔的呢!但是,这些只能向有见识的人诉说,却

35、很难向世俗之人讲清楚啊! 再说,戴罪的处境是很不容易安生的,地位卑贱的人,往往被人诽谤和议论。我因为多嘴说了几句话而遭遇这场大祸,又被乡里之人、朋友羞辱和嘲笑,污辱了祖宗,又有什么面目再到父母的坟墓上去祭扫呢?即使是到百代之后,这污垢和耻辱会更加深重啊!因此我舶腹中肠子每日九转,坐在家中,精神恍恍忽忽,好象丢失了什么;出门则不知道往哪儿走。每当想到这件耻辱的事,冷汗没有不从脊背上冒出来而沾湿衣襟的。我已经成了宦官,怎么能够自己引退,深探地隐居在山林岩穴呢?所以只得随俗浮沉,跟着形势上下,以表现我狂放和迷惑不明。如今少卿竟教导我要推贤进士,这不是与我个人的旨趣相违背吗?现在我虽然想自我雕饰一番,

36、用美好的言辞来为自己开脱,这也没有好处,因为世俗之人是不会相信的,只会使我自讨侮辱啊。简单地说,人要到死后的日子,然后是非才能够论定。书信是不能完全表达心意的,因而只是略为陈述我愚执、浅陋的意见罢了。再次向您致敬。谏逐客书【翻译】秦国的王族、大臣都向秦王政进言:“诸侯各国的人来投效秦国,大多不过是为了替其君主在秦国游说离间罢了,请下令把一切外来的客卿统统驱逐出去。”当时,李斯也在提名被逐之列。于是他向秦王上书说:“我听说官吏在商议驱逐客卿这件事,私下里认为是错误的。从前秦穆公寻求贤士,西边从西戎取得由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又从宋国迎来蹇叔,还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这五位贤人,不生在秦国,

37、而秦穆公重用他们,吞并国家二十多个,于是称霸西戎。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移风易俗,人民因此殷实,国家因此富强,百姓乐意为国效力,诸侯亲附归服,战胜楚国、魏国的军队,攻取土地上千里,至今政治安定,国力强盛。秦惠王采纳张仪的计策,攻下三川地区,西进兼并巴、蜀两国,北上收得上郡,南下攻取汉中,席卷九夷各部,控制鄢、郢之地,东面占据成皋天险,割取肥田沃土,于是拆散六国的合纵同盟,使他们朝西事奉秦国,功烈延续到今天。昭王得到范雎,废黜穰侯,驱逐华阳君,加强巩固了王室的权力,堵塞了权贵垄断政治的局面,蚕食诸侯领土,使秦国成就帝王大业。这四位君主,都依靠了客卿的功劳。由此看来,客卿哪有什么对不住秦国的地方呢

38、!倘若四位君主拒绝远客而不予接纳,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这就会使国家没有丰厚的实力,而让秦国没有强大的名声了。如今陛下得到昆山的美玉,拥有随侯珠、和氏璧之类宝物,悬挂夜光珠,佩带太阿剑,驾乘纤离马,建置翠凤旗,树立灵鼍鼓。这么多的宝贝,秦国不出产一样,而陛下却喜欢它们,是什么缘故呢?倘若一定要秦国出产的东西才可以使用,那么就是夜光玉壁不能装饰宫廷,犀角、象牙制成的器具不能作为玩物,郑、魏之地的美女不能进入后宫,而駃騠好马不能充实宫外的马圈,江南的金锡不能使用,西蜀的丹青不能绘画。倘若用来装饰后宫、充任堂下、赏心快意、怡目悦耳的一切,必须是出产于秦国的才可以用的话,那么用宛珠装饰的簪子、缀有珠玑的

39、耳饰、细缯素绢的衣裳、织锦刺绣的服饰就不能进呈到大王面前,而时髦优雅、艳丽多姿的赵国女子就不能侍立在身旁。那击瓮敲缶,弹筝拍腿,同时歌唱呼喊发出呜呜之声来快活耳朵听觉的,才是真正地道秦国的声乐,而郑卫之地的民间俗乐、昭、虞、武、象之类,则是异国它邦的音乐。现在舍弃击瓮敲缶而追求郑国卫国的音乐,撤下敲击瓦器的音乐而采取昭、虞之乐,像这样做为什么呢?只不过是图眼前称心如意,适合观赏罢了。现在用人却不这样。不问青红皂白,不论是非曲直,不是秦人就得离去,是客卿就得驱逐。这样做,所重的是女色、声乐、珍珠、美玉,而所轻的是人啊。这不是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办法啊。我听说田地广就粮食多,国家大就人口众,武器精

40、良将士就骁勇。因此,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能成为那样高大;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所以能变得那样深邃;有志建立王业的人不嫌弃民众,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因此,土地不分东西南北,百姓不论异国它邦,那样便会一年四季富裕美好,天地鬼神降赐福运,这就是五帝、三王无可匹敌的缘故。现在却抛弃百姓使之去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去事奉诸侯,使天下的贤士退却而不敢西进,裹足止步不入秦国,这就叫做“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啊。物品中不出产在秦国,而宝贵的却很多;贤士中不生长于秦,愿意效忠的却不少。如今驱逐宾客来资助敌国,减损百姓来充实对手,内部自己造成空虚而外部在诸侯中构筑怨恨,那要谋求国家没有危难,是不可能的啊。与朱

41、元思书风尘烟霭全部散尽,天空与山峰显露出同样清澄的颜色。让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任凭它或东或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水路,奇峭的山峰奇异的流水,天下独一无二。江水全都呈现出一片青苍之色,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游动的鱼和细细的卵石,都可以看得十分清楚。湍急的流水快于飞箭,汹涌的江浪势如奔马。两岸夹峙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耐寒常青的树木。山依恃地势争着向上,互相比高比远。争着向高处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千百座峰峦。泉水冲击着石块,发出泠泠的声响;好鸟彼此和鸣,织成嘤嘤的谐美旋律。蝉儿则无休止地鸣叫不停,猿猴则千百遍地啼叫不绝。在仕途上鹰一般冲天直上的人,望一眼这么美的峰峦就会平息热衷名利的心;整天忙于筹划治理世俗事务的人,看一看如此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方遮蔽天日,即使白天也像黄昏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会漏下一些光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