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昌化鸡血石的真假辩别鸡血石的造假分好几种: 一、是完全造假,质地用树脂胶和石粉合成,待坚硬后再在上面用大红颜料或油漆仿照鸡血石的血形绘制,并在血色的表层涂上保护性树脂或用 502 胶水抛光而成。. 二、是真地假血,在无血的昌化石质上用大红颜料或油漆绘制鸡血石的血形,待干燥后,在表层涂上保护性树脂或 502 胶水。 三、是真中添假的真假混杂货,在血量少、血形差的鸡血石原石和成品上挖补、添加类似“鸡血”的红色。这多数是将不连贯的条带血连接起来,或把团块血中的空白和不饱满之处填补起来,也有在血量较少的成品上涂绘成片“血”。 四、拼接、镶嵌。对此法要一分为二地看,一种是纯粹为了欺骗顾客,将好的鸡血石切
2、片镶嵌在次等的鸡血石上,充当高档的鸡血石,如拼镶的鸡血石印章,当属假冒伪劣。而另一种是因工艺的需要而简单的拼接胶合,则应不属假货,如摆件工艺品一般都是由鸡血石和底座胶合而成的。 五、新的造假法,近年来,出现了用石粉加类似鸡血的颜料,再用胶水搅拌,经高压压制而成。此种假鸡血石具有更大的欺骗性。 鉴别假鸡血石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一、 观察血色,假“鸡血”花纹、颜色不自然,色调单一,色块、色带机械呆滞,而真“鸡血”颜色有深浅变幻、形状自然流畅的特点。真鸡血为“活血”,由内而外立体分布,有层次感,颜色渐变过程也有层次感,而假鸡血石的红色缺乏层次,通过多看多比就会有体会。 二、 观察光泽度,因假鸡血石涂
3、有树脂或 502 胶水,可见光泽反射异常,尤其在光照下翻动更明显,而真鸡血石因上蜡抛光,亮度柔和,蜡状光泽明显。三、 用小刀刮,对于完全用树脂合成的全假鸡血石刮起的是卷曲状皮花,用砂皮细磨也没有石粉,而真鸡血石在上过蜡的表面刮起的是蜡,在质地上刮起的是石粉。此法只能鉴别用树脂类合成的造假鸡血石。 四、用火烧,假鸡血石会被烧焦变形,并伴有烧焦的胶臭味,并且立即变色,冷却后也不再复回原色;而真鸡血石用火烧,在表面看到的是少量蜡油和蜡油味,血色受到高温后会变紫、变暗,但冷却后会立即复回原色。注意烧的时候最好选择背面或不重要的部位,要让整个鸡血石受热均匀一点,以免因受热不均匀,温差太大产生裂纹。 也可
4、在电炉上放块光洁的铁皮,再把鸡血石放到铁皮上加热,要翻动鸡血石,当鸡血石加热到高温时,注意观察血色的变化。此法简单而又灵验。但对于拼接的鸡血石,只有靠仔细观察和经验了。 五、 用手触摸或贴紧脸部,合成全假的鸡血石没有石质的冰凉感,而真鸡血石有明显的冰凉感觉。 六、 鉴别重量,对于全假的鸡血石,重量较轻浮,而真鸡血石则较沉重,两者之间的重量明显不同。 鉴别昌化鸡血石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因鸡血石是生成于整座山岩中的细小矿脉,外露易采的早已开采殆尽。现代开采围岩深处的鸡血石全是采用炸药开采,这样开采出的鸡血石或多或少都有些炮裂(因放炮震动而产生的裂纹)。在切割加工前,为防止破裂,一般都需要将整块鸡血石
5、的表面用胶水胶牢再开始切割加工,这样,在大部分的鸡血石上都会残留些胶水在上面,如在裂纹处渗入的胶水。所以鉴别鸡血石的真假不能只以检测到胶水成分就简单地判定为合成品,而需要专业的鸡血石经验和知识。鉴别是否合成的鸡血石,用上面三、四两种方法,对普通人来说是既简单又有效的。 什么是鸡血石的鉴别真假鸡血石: 鸡血石可分为鸡血、质地、重量等三种方式区分:1 、假鸡血:没有银斑,色度深浅不匀,线条粗细不一,花纹不自然,排列不符合鸡血赋存规律,肉眼细观极易区别。2 、质地:用塑胶化合物假造,完全没有石感,用刀刻也没有石屑粉。有人甚至将鸡血石切片,再粘贴于粗石上,再用填缝胶及石粉粘合,状极似真鸡血石,仔细在强
6、光下则可辨别真伪,或观察血色及画形是否一致或有无连贯,不难识破。再则,有人用石粉加化合物,塑模涂上“朱砂”或大红水彩假造鸡血而成。3 、重量:真鸡血石的重量较沉稳,假鸡血的重量较轻浮,只要细心用以下步骤测试:( 1 )用砂布细磨,真鸡血石材会呈石粉状而有朱砂红之现象,化石物则没有;( 2 )用刀雕刻,假鸡血石下刀后呈塑质之卷曲石屑,能感觉出来;( 3 )用火烧,假鸡血石会有烧焦的胶臭味,真鸡血石则不会;( 4 )用手量质重,假鸡血石因质地不同而感觉较轻;鸡血石鸡血石是辰砂条带的地开石,其颜色比朱砂还鲜红。因为它的颜色象鸡血一样鲜红;所以人们俗称鸡血石。 我国最早发现的鸡血石是浙江昌化玉岩山鸡血
7、石。后来又发现了内蒙它的巴林鸡血石。20 世纪 90 年代又在陕西、甘肃、四川、湖南、云南等地现了鸡血石。由于现在的昌化朱砂(汞矿)已近尾声,所以出产的鸡血石产量相当有限,市场价格日增不衰。 主要成份 鸡血石含有辰砂、(朱砂) 、石英、方解石、辉锑矿;地开石、高岭石、白云石等矿物,且大部分含硫化汞等多种成份的硅酸盐矿物。产地不同,质地成分也不同,但都离不开硫化汞成分。鸡血石由“地”和“血”两部组成。一般认为 “血”的矿物成分主要是辰矽。“ 地“的成分,如昌化鸡血石,其“地”的矿物成分以粘土矿物中的地开石为主,也含有相当量的高岭石,明矾石、埃洛石、石英、黄铁矿等。 巴林鸡血石主要是高岭石和硬水铝
8、石;而质地较为细腻的黑冻鸡血石和芙蓉冻鸡血石的主要矿物成分为地开石和辰砂;前些年在吉林某金矿之顶部发现有近似“ 金顶红 ”的脉石英致密块体,其中辰砂非常细小,质地坚硬细腻,也是硬地含辰砂石料,当地称朱砂玉。 形状 鸡血石没有固定的形状,叫块石状,它的色状有块血、条血、梅花血、浮云血。 块血:分布没有规律,东生块、西生一块,有的块石表面有一大块红色,而里面面一点红的都没有;有的恰拾相反,所以购买鸡血石毛科风险很大。 条血:分布有规律。 梅花血:象梅被开放一样,整个石头都是星星点。 浮云血:它生在宽带或条带的间接处,即象条血又象梅花血。所以它的血形象天上的浮云一样。 颜色 鸡血石的颜色有鲜红、谈红
9、、紫红、暗红等,最可贵的是带有活性的鲜红血形。所处位置 鸡血石产自低温热液矿床、火山岩或热泉沉积矿的朱砂条带的头尾及边缘地带,产量相当有限。 用途 鸡血石主要用作印章及工艺雕刻品材料。 鸡血石怎样鉴别,有那些种类现在市面上好的鸡血石越来越少了,一般的昌化鸡血石和巴林鸡血石价位都比较高,一般色泽的不会很贵,可是如果是印章,体积比较大,还有血色呈现阳脂状态和鲜红的一般都在万元以上的价位。而且鸡血石只在中国又发现,所以还是很有收藏价值的。鸡血石血的颜色直接影响着鸡血石的市场价格,可以从血色、血量、血形三方面判断鸡血石的好坏。一、血色;鸡血石的颜色从鲜红为最贵,次为朱红、暗红较差。鲜红者又称“活血 ”
10、;暗红因似凝血,故称“死血” ;二、血量;一般来讲鲜红血含量大于 30%的为高档品,大于 50%为精品,大于 70%为珍品,含血量也不是越多越好,如全部都是血,那就是一块辰砂而不是鸡血石了。对成品印章而言;六面血者为上品,叫“满堂红”;四五面含血者为正品;三二面含血次之,单面见血者为下品。三、血形;有星点状(点血),条带状(条血)、块状(块血)三种。血形评价应抓住“ 血” 在石中的分布特点,若其云中似雾,构成抽象图形,则鸡血石价值培增。鸡血石的养护鸡血石的养护和寿山石的养护不完全一样,属于另外的一种门路。因为无论是昌化鸡血,还是巴林鸡血,它们都是硫化汞的化合物,硫化汞易氧化而变暗,而失去鸡血般
11、的鲜红色彩。所以,鸡血石的养护主要使鸡血的红色保持鲜艳。 鸡血石怕强光,所以最忌长时间在阳光或强烈的灯光下照射,有些收藏者为了炫耀自己的藏品,在橱柜里装上强烈灯光长时间照射,这是不理智的做法。因为过不了多久,被陈列的鸡血石表皮必定色泽变暗变黑,失去原有的诱人魅力。 同样,鸡血石也忌长时间地放在手中把玩,或放在脸部、鼻梁间磨挲,或让它接触油腻,因为这样做势必加速鸡血石的氧化过程。 还有,我们在欣赏鸡血石印章和雕刻件的时候,彼此互相传递应该小心轻放,切忌放到桌面上推来推去,因为原来打磨细腻光亮的鸡血石表皮与桌面摩擦会发毛。 昌化鸡血石质地细腻,坚密,带有韧性。制成印章后,只须放进合内或套内即可。巴
12、林鸡血石具有巴林石的一般特性,需要油封和脂封来养护。有些鸡血石和旧的印石,不加任何的雕琢,质资俱佳,显示了印石的自然美。 鸡血石如果由红变暗,可用细砂纸磨去一层青皮,鲜红色彩便又显露。磨去一层是很容易的事,但有两个问题很难解决:(1)旧鸡血石的表面都有一层包浆,磨去一层势必把包浆也磨掉了,这样旧鸡血就变成新鸡血了;(2)有些鸡血石印所表现的是星星点点的散血,本来就不集中,并且是薄薄一层,倘若磨去了一层,势必失血过多。这是打磨鸡血石时必须非常注意的,只有迫不得已,一般不要打磨。 昌化鸡血石的种类昌花鸡血石有老坑、新坑产出之分。康山岭以东,核桃岭以西的中心区域和红硐岩一带的玉岩山为老坑;康山岭以西
13、至灰石岭一带为新坑。老坑鸡血石血色鲜活,质地清润透澈,细腻有油润。新坑色彩虽有些不够鲜艳,但新坑中有老坑,老坑中也有新坑。 昌化鸡血石品种根据地质学和工艺学二个方面为依据划分。依照鸡血石的质地成分、透明度、光泽度和硬度等因素划分,可分为冻地、软地、刚地和硬地四大类。 (一) 冻地鸡血石:质地颜色分单冻和杂色冻两类,成分是地开石、高龄石,强蜡状光泽,微透明或半透明,硬度 2-3 级。单色冻常见的有:白、乌、黄等,名称有:羊脂冻、玻璃冻、牛角冻、桃花冻等。杂色冻是多色伴生。 (二) 软地鸡血石:质地成份为高岭石、地开石、明矾石,硬度仅次于冻地,弱到中等蜡状光泽,微透明或不透明 ,硬度 2-4 级。
14、单色有白、黑、黄、灰、紫等。石质细腻无杂为佳,杂色并有砂钉、活筋者次之。 (三) 刚地鸡血石:俗称“刚板”,成分是高岭石、明矾石岩经后期硅化的产物,刚地玉质感强。弱点是受热、受震后容易产生碎裂。软刚板(弱硅化)硬度为 3-4 级,微透明。硬刚板(强硅化)硬度为 5-7 级,微透明或不透明。 (四) 硬地鸡血石:老坑、新坑均有出产,是成矿过程中硅化作用的产物,地质学名为含辰砂硅化凝灰岩或含辰砂硅质岩,主要成份为 SiO2,硬度大于 7 级。血鲜艳不易退色,有冻皮者较佳。 昌化鸡血石除具有红色“鸡血”以外,底色尚有黑、白、黄、绿、蓝、灰褐、紫、青等基本颜色,再加上浓淡深浅不一的各种色彩相互融合,天
15、然浑成,不须人工雕凿,已经构成一幅幅自然美丽的图案,色彩绚丽,变化万千。除此之外昌化鸡血石石质中,还具有“细、红、润、腻、温、凝”之六德。 鸡血石的品质高低,还要按血色的多少及形态、鲜艳度的不同而分。血色有鲜红、正红、深红、浅红、紫红等多种,鸡血的形状有块红、条红、星红、霞红等。一般以血多,色鲜、形美为最佳;血质以深沉有厚度感、血有集结或斑布均衡为佳。血量少于 10%者为一般,少于 30%者为中档,大于 50%者为珍品,70%以上者十分珍贵。全红为上,大红袍、全血或六面血为极品。 根据鸡血石的质地与血色状况可分为如下各品种:大红袍、玻璃冻、田黄冻、羊脂冻、牛角冻、朱砂冻、藕粉冻、五彩冻、桃红冻
16、、豆青冻、玛瑙冻、木纹冻、鱼子冻、鱼脑冻、雪花冻、蛇皮冻等及软地花纹奇石鸡血和刚地、硬地鸡血石。 鸡血石的加工及封蜡鸡血石是一种名贵的印章宝石,它以无比艳丽、动人心魄的红色,征服了中国印章石材的爱好者和收藏家。在海外及日本等国,很多人也以拥有名贵的鸡血石印章自豪。 开 料 由于鸡血石的贵重,所以在开料中,一定要非常谨慎,千万不可轻率下锯切割,否则将造成巨大的损失。开料前,首先将鸡血石原料放入清水中,用毛刷将泥土刷去。个别“跑窝”鸡血料石表面包裹着一层黄色礓皮,这层礓皮很坚硬,会损伤锯齿,须用小手锤轻轻打去这层礓皮,力量以能打掉礓皮为准,不可用力过猛,如果在料石上打了许多白斑,反而会影响观察血脉
17、的走向。然后用粗砂纸轻轻打磨,稍露本色即可。这时要对料石进行多方面仔细观察。一是看鸡血红的多少及走向分布。二是看料石的地子是否温润透明。三是看料石的颜色及可能出现的变化。这三个条件都具备的中上等水准的鸡血料石,就属难得了。 鸡血的分布一般呈脉状,也有呈点状和丝状的。以大面积的鸡血为胜;以向下蜿蜒如流为奇;以满布血点为巧。鸡血石的红色,以正红色为佳。颜色偏淡的称为嫩,颜色偏黑紫的称为老。鸡血红色偏嫩尚有可赏玩的余地,如果偏老至紫红色,鸡血表面有一层闪光的金属光泽时(如同红汞水干燥后的光泽),则不可救药,基本上无观赏的收藏价值了。 印材地子的透明程度及温润对于鸡血石也是相当重要的。如果一块透明度相
18、当高的印章,中间若隐若现,若即若离地漂浮着缠绵血脉,这方印章一定会使行家拍手叫绝,身价倍增。反之,如地子是干燥的瓷白,那么即便鸡血的面积不小,也不会有太大的观赏收藏价值。鸡血石应以浅色纯净的地子为佳,不应选用过于繁杂的花纹,应以素净的地子为第一选择。尽量躲开红花石 地子,即使不能全部躲开,也要大部分躲开,以保存鸡血的价值。 综上所述,鸡血石印章要结合几方面的优点,才能称为上品。所以,当制作者得到一块优质的料石时,先不要急于切割。要看清血脉的走向,用墨笔画出锯口的位置,将鸡血部分合理分配,同时力求在鸡血集中的地方选出一方或几方血色上好的印章,因为几方血色分散的印章是抵不上一方上品印章的。如果鸡血
19、呈脉状存留在料石时,在切割时要充分注意这种特性,并根据这种特性,采用一些开料技巧,使鸡血料石增值。其作法如下:切割料石时,根据血脉走向,把锯口对准血脉层状走向,直接切在血脉的正中间。这样的开料法,一般人是不会干的,因为鸡血料石的价格十分昂贵,这样的损失显得很大。实际上,表面看鸡血被锯不少,而在锯口两边得到的却是面积很大的鸡血,可以大幅度提高价值。当然,如可血脉过细就不能采用这种开料方法了。采用这种开料方法直切血脉的开料法,需要有较高的技术,行锯要稳,锯口要正,切面只允许少量加工。开料技术不熟练的人,尽量不要采用此法。 鸡血石的封蜡 在各种印章之中,封蜡难度最高的就数鸡血石。鸡血石含有金属汞,较
20、易氧化,尤其在日光和高温的作用下,往往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老化。这是鸡血石印章在制作和收藏中的一个大问题,制作者和收藏家都要高度重视。鸡血石的封蜡采取的步骤和普通印章一样,只是温度要严格控制。在印章浸入熔化蜡液中后,要勤查看,勤用手试温度,只要蜡液刚刚可以滑离印章就要取出,这时印章的温度约 7080 摄氏度,用手抹去印章表面的稠蜡,然后用软布轻轻擦拭。注意印章表面要留有一薄层黄蜡。待完全冷却后,用软布抛光表面,就可以达到血色艳丽、光洁度高的效果。如果是长期保存,不向外展示,就不必用布抛光,保留那层薄蜡,直接装盒收藏。这种封蜡方式,不会对鸡血石产生任何不良影响。对于一些高档印章如巴林黄、羊肥冻等品种
21、,最好也采取这种方式封蜡,以取得最大的安全系数。 封蜡工作完成后,如果要进行收藏,最好按照印章的大小定做锦盒,内镶泡沫塑料,使印章不能晃动,严格避光,远离热源,不要在手中长时间把玩手上的汗液对鸡血部分也有一定影响。做到以上几点,才能保护鸡血石印章。 田黄并非惟“黄”即贵常言道“黄金易得,田黄难求”,民国时就有“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说。这几年,田黄的价格更是上了一个新高度。一方几十克重的田黄,甚或是印材,动辄几万、十几万元,件头稍大的上品田黄,甚至达到上百万元。 所谓田黄,顾名思义,就是产于寿山田坑中的黄颜色石材。笼统地说,田黄的产量并不低,留在民间的旧田黄件和印章也不少。但值得提醒的是,田黄的质
22、地优劣悬殊,价值高低差异大,不能一概而论。而值得收藏、高价投资的也仅是田黄中少部分特征明显,各方面俱佳而无可挑剔的上品。要品鉴一枚上品田黄石材或田黄印章至少得掌握以下几点: 一、色。既然是田黄,直观的第一眼就应当是它的颜色“黄”,这必须放在首位。因为黄颜色是中华民族的正色,是国色,“黄”和“皇”又是谐言,和封建社会的皇帝沾边。这无疑会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所以,田黄的“黄”,就要求黄得浓艳俏丽,黄得娇美醒目,黄得明朗神采,如同金子般的灿烂。如果外面有包裹着的皮质层,如“银包金”、“金包银”、“乌鸦皮”等品种,也应当要求色差大,黄白分明,黑黄清晰。而某些颜色黯淡、混浊,偏杂色或模糊色的田黄,即便
23、质地不错,块头再大,也称不了上品田黄。 二、质。田黄的品质高低优劣一般以“六德”作为欣赏、品判的标准,即细、洁、温、润、凝、腻。上品的田黄,可集凝结、脂润、通透、纯净、细腻为一身,宝光四溢。握于手中,如同婴幼儿的肌肤,温嫩细润无比。平时即使不加养护,也能保持湿润,无干燥之感。同时,上品的田黄,纹理要美,格路要少而浅淡,如生有皮质层,应求薄而质细者为佳。 三、形。石材或印章以高大方正为优。但田黄“无根而璞”,出土时均为椭圆状,一般人不忍取方正。那么,如果是椭圆形,则应尽量取饱满、浑圆、规矩,长、宽、厚比例协调的为好。那些矮、小、仄、薄,棱角尖凸,未加取舍,纯为凑重量的则不值得高价入藏或投资。在形的方面,宁要小巧而别致的,不要选择大而平庸者。 四、工。除上述三点外,上品田黄玩件、印章还必须要有制作工艺。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田黄亦然。即便是质优的田黄,如未雕未琢,无钮无工,充其量也仅是一块上等石材,一方美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