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绪论:武安文化武安文化,道不尽的悠远灿烂,八百里太行顶天立地,七千年文明源远流长。武安市历史悠久。穿越时空隧道,早在七千五百多年前,我们勤 劳的祖先凭着聪颖的头脑,靠着执着的信念,伴着丰富的经验,他们第一次把猎物养进圈,第一次把种子撒进田,第一次把林果植进园。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旧时代,开启了人类农业文明的新纪元。战国纵横家苏秦和名将白起、李牧都曾被封为武安君。武安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源头之一,她丰厚博沉、魅力四射。小小一地,竟然出了武安平调、落子两个本地特有的剧种,以其不朽的魅力冲出武安,走进首都,摘冠折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好评。作为长江以北最古老、规模最大、群
2、众投入最多的固义傩戏,以虚化的传说,真实的场景, 劝人行善,叫人尽孝,其声名已影响到了亚洲。武安快板,形式活泼,语言风趣, 现编现唱,妙趣横生,- 2 -如同一道风味小吃,为人们的生活平添了几许色彩。上苍钟情这片土地,把悠久的历史给了这里,把丰饶的物产给这里,把灵秀的智慧给了这里。徜徉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漫游在历史与现实之间, 细细品味我们我们的这座城市五彩斑斓的悠久历史,星光闪烁的历史名人,英雄辈出的辉煌岁月,独具魅力的人文景观,她 们和谐地组成了武安大文化。武安文化,一幅绵亘古今的画卷,看你百遍仍觉新鲜。武安文化,一部流芳百世的大书,读你千遍也不厌倦。第一讲:武安傩戏武安傩戏,武安市民
3、间艺术。俗称“抓黄鬼”。相 传这一民间活动始于明代,是武安西南山区一带在元宵节期间开展的一种大型民间艺术活动。早期社会,人们无法抗拒自然界的各种灾害,认为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存在,这就产生了鬼神的概念。于是人们把这种想象的鬼神也分为善- 3 -恶,通过祭祀和表演,扬善惩恶, 满足人们征服自然的主观愿望。傩中的“ 黄鬼”就是一种邪恶的象征。洪水泛滥时的滔滔浊浪,瘟疫、痨病使人面黄肌瘦,他 们认为这都是“黄鬼”在作祟。“黄鬼”后来是指在人间 行凶行恶,不忠不孝,甚至害死父母的孽狂。其表演角色百余个,分天下、人间、地狱三个方面。天神有玉皇大帝、判官、大鬼、二鬼、三鬼、探马等。 “黄鬼 ”一般扮演为叫花
4、子,身穿裤衩,头发和全身涂成黄色,四肢有插入肉中的刀,鲜血淋淋,哆哆嗦嗦,成为整场戏捉拿和行刑的对象。 “捉黄鬼”表演自晨 2 时开始,先由大鬼、小鬼和探马巡逻开始。天亮后由玉皇大帝出场,布置各种任务。演至中午,阎王出场,布置 审 判堂,由大鬼、二鬼、三鬼将黄鬼捉拿刑场,处以抽肠剥皮之刑。整个表演一直进行到晚上。参加表演的各种人物达 450 人之多,还需马、骡 近 50 匹,整个场面十分壮观。据专家考证,武安为黄河以北“ 傩戏” 仅 存地。第二讲:武安平调- 4 -武安平调,武安地方戏曲,全国独有的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北省邯郸市的武安、涉县、磁县、邯 郸县 、永年、曲周、大名、临漳,邢台市的沙河
5、、邢台、南 宫 ,以及豫北、晋东南地区。 传统剧目有 200 多出,多为反映历史故事、神话、民间传说 的大型剧目。武安平调属梆子腔系,约在清代中叶由河南怀调演变而来,在发 展过程中又受到越调影响,因而有“ 平越怀调不分家”之说 。1911 年以后在武安地区相当盛行。抗日 战争期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武安地区的抗日民主政府组织平调落子艺人编演现代剧目,经常在抗日根据地宣传演出。建国后,曾先后建立过邯郸专区平调落子剧团等五个专业剧团。名演员有任耀华、魏洪昌、李魁元、武鸿凤等。端花曾摄制成影片。平调行当齐全,有“ 四梁八柱”和“ 十二行”之说。四梁指红脸、黑 脸、旦角、小生。十二行即四生、四旦、四
6、花脸。表演风格粗犷豪放,崇尚特技。唱腔属梆子腔系,板腔体,五声徵调,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八板、二板、散板、垛板、倒三梆等,还有少量的杂曲小调,如一串铃、 打枣干等。代表剧目盘坡、 徐策跑城有:两狼山、 天仙配、 天河- 5 -配、 盘坡、 三进帐、 三上轿、 桃花庵、 朱彦荣吊孝、反南京、 铡美、 铡子、 铡赵王、 司马懿观山、 敬德背鞭、 反西唐、 扫洪州、 奇男传、 反潼关、 反长安、 反冀州、 三劝、 审马荣、 反徐州、 访姬昌、 姚刚征南等。第三讲:武安落子武安落子原名莲花落,清末由高跷舞曲“花唱” 演变而来。开始由数人手持霸王鞭对唱,后来发展成化装表演,角色也有了生旦之分,主要有小旦、
7、青衣、小生、小丑、老生,缺少花脸,武丑,历 史上小生、小旦戏分工不严格,常常互相兼演。传统程式很少,舞台美术服装道具较简单。落子戏的唱腔旋律简单,既能叙事又能抒情,使用武安方言,具有一股强烈的太行山区乡土气息。落子的传统剧目有 100 余个,多是民间小戏,如借髦髦、端花、 劝九红、 跑沙滩、 机房训子等。落子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旋律优美动听,有浓郁的乡- 6 -土气息。主要板式和腔调有慢板、流水板、散板、高腔、娃子、赞子语、坎 头句、悲腔、迷子等;丝弦和唢呐曲牌有 20余种。过去只用板胡、板鼓、大 锣伴奏,后增加二胡、三弦、笛、笙等乐器。表演 动作矫健活泼、朴 实健康。 第四讲:武安快板武安市民
8、间艺术。是当地文艺园地一朵鲜艳夺目的奇葩。它语言通俗、诙谐 、生 动、活泼、形象,具有浓郁的武安地方特色和农民生活气息,为武安乃至邯郸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它 诞生于解放初期,距今约有 50 多年历史。其以顺口溜的形式,长的二三十句,短的十来八句,配上板鼓、梆子、小锣来伴奏就象武安落子戏的数板,但说起来比数板节奏更加明快干脆,因为演说时用的武安方言,故取名叫武安快板。开始时单人演说,后来发展双人对着说,名曰对口快板。再此后又编成了带故事情节,象小戏一样的多人分角色演说的快板,取名快板剧。以后,武安快板、对口快板、多口快板、 锣鼓快板、快板 剧就在武安大街小- 7 -会逢年过节和各种文艺活动中成为
9、观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演说形式。第五讲:武安拉面武安市特色饮食。武安拉面是武安当地老百姓喜爱的一种面食,具有筋道有力,绵软爽滑的特点。起源于隋唐。做面时,在水里加少许盐搅匀,边到水, 边和面,到 软硬适中为宜。然后在面上盖一湿布放(醒)十多分钟。最后,开始绕面、使面光滑、均匀、 软硬适中时用擀面杖 擀成饼状,用刀切成条,可根据个人喜爱切宽一点或窄一点,然后把每条面拉开下锅即成。第六讲:赵匡胤千里送京娘武安市传说故事。京娘姓赵,是山西永济人,年方十- 8 -七岁,随父去曲阳烧香还愿遭劫,幸遇赵匡胤拔刀相救,千里送其回家,一路上赵匡胤对京娘体贴关怀。途径武安门道川,京娘晨起,临渊梳妆,向 赵匡胤诉
10、说爱慕之情。匡胤踌躇满志,婉言回绝。是时,一 轮朝阳喷薄欲出, 赵匡胤作咏日题于壁:欲出未出光辣挞,千山万山如火发。须臾走向天上来,赶却残星赶却月。后来京娘与匡胤言情的地方,已成为一座美丽的人工湖泊,人们将其称为“ 京娘湖”,由赵朴初、启功、 杨成武题名。并有“搭衣岩”为京娘凉晒衣服处, “梳妆台”为京娘临湖梳洗时的岩石。另据冯梦龙警世通言记载,赵匡胤千里送京娘,京娘愿以终身相托,然而赵曰:“ 贤妹非是俺胶注鼓瑟,本为义 气千里相送,今若就私情与那个响马何异?况施恩图报非君子所为”。京娘道:“恩兄高见,妾今生不能补报大德,死当 衔环结草”。于是京娘投湖自尽(后被追封为贞义夫人),京娘湖亦由此得
11、名。第七 讲:文化馆武安市文化艺术机构。其前身是武安县民众教育馆,- 9 -初建于民国 21 年(1932 年),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武安文化馆。现有在编干部职工 21 名,馆内设置 8 个辅导部;文化设施和器材逐年增添,逐步完善。1997 年市政府又投资 300 余万元,新建建筑面积 3300 平方米的文化馆,其文艺节目美术作品和文学创作等多次荣获省、国家一、二等奖。多次评为邯郸市级、省级先进单位, 2003 年 12 月被评为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 。第八讲:河源森林公园河北省省级森林公园。位于太行山南段东麓、武安市西北部,2001 年经河北省林业局批准设立,是邯郸市首个
12、省级森林公园,公园总占地面积 412 平方千米。园内山峦叠嶂,满 目青翠,自然风光秀丽多姿,植被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达 63%。境内青崖寨海拔 1898.7 米,是武安最高峰。这里有国家级保护树种核桃楸、木了;当今全国最大的一棵漆树,号称“ 漆树王”;北方少有的领春木、太行花;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2 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61 种,是- 10 -天然的动植物基因库、邯郸市的天然生态屏障。著名豫剧朝阳沟的故事、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美好传说都发生在这里,是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游憩 娱乐、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型的森林公园。第九讲:磁山博物馆武安市文化艺术机构。为加强磁山文化遗址的文
13、物保护, 1994 年开始兴建磁山文化博物馆。博物馆占地 1 公顷,展厅南北长 44 米,东西宽 13 米,分南北两大部分,南厅主要有石磨盘、石磨棒、砺石、生 产和生活用具、陶制计数丸球、陶器、石球、占蓍草器等;北厅主要有骨器、动植物骨器、小叶扑、胡桃、猪狗骨骸以及小陶器、灶盘、祖形器等。展厅内 还利用现代声光电技术制作了模似新石器时代生活场景,再 现了 7500 年前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状况。- 11 -第十讲:文物保管所武安市文化艺术机构。建于 1981 年 11 月,现编制人员 11 名。管理不可移动的文物 300 多处,库存文物 1000余件,现我市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 1 处,省级 3
14、6 处,邯郸级 23 处,武安市级 17 处,全部建立了文物档案。近年来,每年勘探 5 万多平方米,对发掘出的文物进行入帐、上册、照相、绘图 整理等。第十一讲:磁山文化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武安市磁山镇磁山村南洺河边。占地面积 14 万平方米,属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存,距今约 7000 多年。1972 年发现, 经多次科学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其中,家鸡骨的发现是目前世界已知的最早记录,修正了国际学术界认为它起源于印度的定论;粟的发现证明这里是世界植粟最早的地区之一;胡桃的出土,修改了所谓汉代张骞引自西域的说法。- 12 -第十二讲:晋冀鲁豫中央局旧址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武安
15、市西南冶陶村,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46 年 8 月1948 年 4 月,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晋冀鲁豫军区、一二九试司令部曾驻此地。同时,新华日报社、人民日 报社、新华书 店和印刷厂也驻该镇。刘伯承、邓小平、李达、薄一波、董必武、藤代远、王宏坤等老一代革命家曾在此地办公。“晋冀鲁豫大军区”在武安冶陶期间,时值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反攻阶段,在此召开了“整党整风会议”、“土地法大纲会议”、“华北财经会议”、“研究大军南下会议”等许多重大会议, 为彻底摧 垮将军王朝,解放全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1948 年 4 月,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和晋冀鲁豫军区以及边区政府由此地迁至河北平山县合并为华北人民政府
16、。- 13 -第十三讲:舍利塔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宋元 祐六年(公元 1091 年), 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武安塔西路东端。塔为 十三级, 砖 木结构, 现有高度 37.8 米,下部被土埋没。平面呈八角形,一至二级较高,以上渐减,收分递增,整体轮 廓线较直,刹部早年已毁,塔身从第八级起向东北倾斜。二、三级有平座,每 级有券门和假窗。塔檐、柱额、斗拱、筒瓦、板瓦都用砖依木结构形式制成构件砌起来的,解梁为木质。塔分内外两层,呈双 层套筒式,内外层之间有回廊,可以盘旋而上直至顶端,登塔四望,县城全貌、太行山脉,历历在目。第十四讲:南湖风景区武安市旅游风景区。位于城区南郊的大洺远水库
17、,全区规划面积 370 公顷,其中水面面积 330 公顷,一期开发面积 75.3 公顷,基础建设投资 5975 万元。景区主要项目有:环湖公路、会议服务中心、南湖宾馆、别墅渡假区、游乐园、水上世界、阳光广场、少儿 娱乐区、运 动健身区、- 14 -森林休闲区、水上活动区,湖滨浴场等。景区给武安人民提供了一处休闲娱乐、旅游观光、度假健身、走进自然的亲水平台,对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改变城市的生态环境、丰富城市文化景观,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第十五讲:京娘湖风景区武安市风景名胜区。湖面呈倒“人”字形,分东西两支,水面 163 公顷,水深 2050 米。中 间山 岛建有“山顶公园”,青山 绿水与蓝
18、天白云相互辉映,荟萃人文典故,使此地有“太行三峡”之美称,尤其是岩壁上当年赵匡胤“云崖寄志”的题词手迹(见“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传说),再加上其历史传说,使景区更加神秘诱人。- 15 -第十六讲:古武当山风景区武安市风景名胜区。武安古武当山从公元六世纪的隋朝始历代重修。现存石碑 35 座,均为历史重修功德碑。古武当山主峰海拔 1437.7 米,称北顶老爷顶,在主峰南侧,又有一峰海拔 1420 米称为奶奶顶,两峰遥相呼应直刺苍穹。南侧有 龟山、蛇山,正 东有香炉山,山顶 古建众多,主峰建有真武大帝庙,分上中下三级殿宇及配殿,南峰建有菩萨殿、碧霞 宫等建筑。此外还有磨针沟、南崖宫、脱胎岩、长蛇川等
19、景点。古老秀美的山川,加上神奇悠久的传说,越发增加了古武当山的神秘感。第十七讲:朝阳沟风景区武安市风景名胜区。位于武安市列江西沟村,是著名豫剧朝阳沟的创作原型地,该剧作家杨兰春就出生在这里。朝阳沟是条东西走向的山沟,是个四季朝阳,山青- 16 -水秀的好地方,这里有湖有潭,有洞有泉,有冰有川,春夏秋冬时迁景异。春季漫山遍野的山桃红花,连翘黄花将山谷打扮得流金溢彩;夏季山雄水秀,山川深谷,高山流水,尤如一幅山水画卷;秋季霜打红叶,一片火红,丛林尽染,果实飘香;冬季松涛阵阵,滴水成冰,造就的冰瀑十分状观。第十八讲:长寿村风景区武安市风景名胜区。位于武安市西北 56 千米处,海拔 1747.5 米的摩天岭脚下艾蒿坪村。因村民少病绝癌,世代长寿,寿命均在 85 岁以上,故称“长寿村”。在村边山崖旁,一股清冽甘纯的泉水从山岩之中喷涌而出,汇成小溪,汩汩流淌,因泉水富含矿物质和中草药成分,村民们常年饮用,少病益寿,故称“长寿泉”。 这 里层峦叠嶂,峡谷深幽。山上物产丰富,遮天蔽日的原始次生林中长满了油松、樟子松、漆树 、板粟 树等几十种珍贵树 木和党参、丹参、柴胡、何首乌等 200 余种中草药材。因植物茂盛,气- 17 -候湿润,雨水充足,再经山上多种药材根系过滤,渗入地下,形成股股甘洌之泉。山顶有玉皇庙、峻极关,古长城等,是一处休闲避暑的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