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中国公司金融的现状与发展【摘要】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企业将长期持续的高速发展。中国是一个资本十分丰富,但资本市场建设落后、资本工具十分缺乏,中国企业的缺钱现状是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及资金结构不合理造成的,而其根本原因是自身的金融建设水平普遍极低。中国企业的金融现状也不甚乐观。金融环境较差,金融工具十分缺乏;资金供应量渠道少,专业水平低;企业金融建设能力极弱,金融建设体系不完善;投资策划及投资管理十分落后。【关键词】金融控股公司 核心竞争力 融资公司金融学,又称公司财务管理,公司理财等。它是金融学的分支学科,用於考察公司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融资渠道,获得最低成本的资金来源。中国理论界对于公司金融理
2、论的研究,主要发端于国有企业的改革需求。有观点认为,国有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是由于其所背负的债务过重,即资本结构不合理。而更为一般的看法则把国有企业的低效率归咎于其产权不清,公司治理上存在较为严重的弊端。为此,应该大力推进股份制改革,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与资本结构,以此来提高企业的效率。 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是利用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其涵盖了公司资本结构、公司治理、业绩评价和信息披露等各个方面。另外,战略公司金融理论的引入,也大大丰富了公司金融理论的研究内容。这一理论将企业融资结构和市场行为的关系作为研究重点,探寻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的互动问题。目前,这一研究领域在国外还没有构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不
3、同的研究者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仍然存在分歧。如财务杠杆对于公司竞争策略的影响等。但从发展前景来看,战略公司金融理论将企业的金融决策与生产决策相衔接,尝试建立包括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互动关系的一般均衡模型,进一步增强了公司金融理论在宏观经济学意义上的重要地位。 尽管由于多种原因造成中国有关金融学的内涵界定与西方存在显著差异,但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金融市场在资源配置与风险管理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微观金融方面的全方位深入研究。公司金融学是在市场环境中研究公司与管理层的融资、投资和分配等行为,在中国当前的转轨阶段,这些研究领域都与宏观金融体制之间存在着更为密切
4、的联系。因此,紧密结合中国本土实际的公司金融学研究,不仅可以直接面向市场,更对中国金融改革与金融市场的规范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企业将长期持续的高速发展。中国是一个资本十分丰富,但资本市场建设落后、资本工具十分缺乏,中国企业的缺钱现状是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及资金结构不合理造成的,而其根本原因是自身的金融建设水平普遍极低。中国企业的金融现状也不甚乐观。金融环境较差,金融工具十分缺乏;资金供应量渠道少,专业水平低;企业金融建设能力极弱,金融建设体系不完善;投资策划及投资管理十分落后。金融控股公司的出现是金融业务综合化与一体化的产物,属于金融创新的范畴。金融控股公司一方面意味着规模效
5、应、协同效应、运营成本的降低,另一方面它也对传统的金融监管法律提出了新的挑战。从我们对日本、英国、美国、德国的考察中看到,各国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都经历了一个从不完善到趋于完善的过程,并具有对既存金融监管的不足进行矫正与重塑的特点。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现实中的出现和发展,也使得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面临一个革新的问题。中国企业是由建设体系、市场体系和金融体系三大体系构成的。金融体系建设就是投融资能力的建设,金融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建设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和根本保障。金融能力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建设的水平决定着企业能力的强与弱和发展能力的好与坏;企业的金融能力决定着企业发展的进度和大小;
6、金融策划的水平往往决定着项目的成与败;企业与金融的结合将更为紧密,金融能力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经济的发展水平将改变企业的传统盈利模式,基金、信托等新的金融工具将得到快速发展。由于各国金融控股公司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各地的监管制度、法律法规不尽相同,各个国家和地区对金融控股公司或金融集团的定义也有所差异,甚至同一国家或地区在不同时期对金融控股公司的定义也不同。1999 年由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证券联合会、国际保险监管协会联合发布的对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原则 (下简称“联合论坛” )中,多元化经营的金融集团(Heterogeneous Financial Conglomerates)被定义为:
7、金融业在集团业务中占主导地位,所属的受监管实体至少明显地在从事两种以上的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同时每类业务的资本要求不同。2001 年欧盟金融集团审慎监管统一指引 (下简称“欧盟指引” )中,定义集团(Group)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的法人或自然人。进而界定符合下属条件的集团为金融企业集团:1)其业务活动主要为在金融领域内提供多种服务;2)其至少应包括一个受管制实体,且该实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已获得许可;3)其至少应包括一个保险或重复保险业实体,且至少其中另一实体从事某一不同的金融业;4)上条所指在金融业内从事跨行业的金融活动是必不可少的。美国 1999 年金融现代化服务
8、法中没有定义什么是金融控股公司,只规定了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范围。金融控股公司可以是银行控股公司、保险控股公司、以及投资银行控股公司,只要经营不同金融业务的机构符合控股公司结构,即可当作被该法称之为金融服务集团的金融控股公司。参照国际上对金融控股公司的定义, 综合以上构成要素,同时考虑到目前在中国大陆依然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框架下,设立金融控股公司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实现集团框架下的多元化、综合化经营,所以中国大陆的金融控股公司应经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融业务。因此,我认为中国大陆金融控股公司的定义应该是:以控股公司形式存在,其主要资产显著分布在银行、保险、证券两个以上金融领域的企业集团。目前
9、中国企业金融建设存在几个误区。1 金融建设就是融资,金融能力就是融资的能力;2 融资就是“借钱” ,借钱只找银行;3 企业的融资能力取决于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关系;4 缺钱的时候才融资,融资是为了解决需求债权融资的误区;5 没有能力完成的项目才走合作之路股权融资的误区;6 必须符合上市条件才开始上市工作资本融资的误区;7 融资工作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和责任;8 金融人才就是金融机构出来的人才。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的目的在于明显地想获得稀缺的金融资源的利润。大陆目前金融机构的市场进入仍采取审批制,且国民经济进入产品相对过剩,经济结构大调整阶段,实体经济的投资收益增长缓慢,稀缺的金融资源的收益诱惑,引导有实力
10、的工商企业集团纷纷寻求投资控股金融机构的机会。同时利用金融机构筹资功能筹集资金,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具体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通过设立事业型金融控股公司,控制金融企业,尽可能地扩大筹资、融资功能,为其主营业务服务,扩大主营产品的市场份额。二是尽快地把集团母公司的整体经营规模做大,尽快地扩大集团公司在国民经济中的市场份额。设立金融控股公司同时也是贯彻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原则的结果。如原有的平安保险公司投资信托公司、招商银行投资招商证券等,这一切与现行法规相悖的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时,通过股权调整,自然形成金融型控股公司。目前我国需要制定中国企业的金融战略:金融战略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金融战略的基本要求:系统、全面、可行;主要内容则包括金融建设目标、团队建设的规划、资源建设的规划、资本战略、执行保障。此外需要打造富有战斗力的金融团队,独立和充实的金融专业部门是金融建设的根本保障。金融资源的建立和维护也很重要。金融资源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债权融资资源的建立靠技巧、维护靠信用,股权融资资源的建立核心是诚意和让利,多种融资资源、各种融资渠道的整合利用才能实现最优的效果。参考文献:1 http:/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