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谈如何将文言文教得更透彻.doc

上传人:ysd1539 文档编号:7150900 上传时间:2019-05-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将文言文教得更透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如何将文言文教得更透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如何将文言文教得更透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如何将文言文教得更透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如何将文言文教得更透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找家教,到阳光 阳光家教网 全国最大家教平台找家教上阳光家教网浅谈如何将文言文教得更透彻 商丘市第七中学 周继伟【摘 要】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 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文言文教学, 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我国古代丰富灿烂的文化, 批判地继承中 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优化文言文教学,可以使学生从中汲取大量的历史和文学知 识, 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其知识面。学生学好文言文, 还可从一定程度上促进 他们对白话文的学习。初中文言文教学需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精讲、鼓励学生自读自讲、 质疑问难,引导学生提高鉴赏能力。【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诵读 理解 全日制义务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2、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要求学生“丰富 语言的积累,培养 语感” 。这些不仅是对现代文讲的,也是针对 文言文讲的。学习文言文不仅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需要,也是 传承中华文明的工具。中华文化的精 华,中 华文化的积淀,中 华民族的历史,绝大多数保存在以文言文作为记录手段的的文化典籍中。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作为初中生应该学 习一定的文言文。可是新课程改革后,探索文言文教学方法改革的力度明显小于现代文。有些教师对文言文的教学在思想认识上还这样一些误区:一是认为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就在于让学生理解文意。这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学习文言文,只要会翻译就完成了任务。 毕 竟传统的命题也只

3、是考查词语的解释,句子的翻译,很少着眼于“ 语文” 的全面内涵来理解文言文的教学。二找家教,到阳光 阳光家教网 全国最大家教平台找家教上阳光家教网是认为文言文的教学任务就在于让学生学习语言。这部分教师对文言文教学目的的理解失之于偏颇,导致文言文教学仅仅完成由文言到白话的转换,而对古代汉语特有的语言魅力、文化因素和人文因素等都极为漠视。三是认为只有串讲式教学法,才有实实在在的效果。这部分教师中有人认为采用其他教学方法花时间多,教学节奏慢,很难完成教学任务;也有人认为别的教学方法较虚、 较空,无法做到字字落实、句句落实,难以保证教学效果;甚至有人还认为学习文言文,学生还不具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条

4、件,只能采用串讲式的教学方法。 当然,我并不是简单地否决“串讲式”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价值和重要作用,但觉得如果只是一味地采用串讲式教学方法,总的来说是弊大于利,应该尽量避免。因为这样做一会挫伤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使大多数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二会使老师和学生陷入了文言文学习的误区。由于字字翻译、句句落 实的串讲,教师为了讲得清楚,很容易引用较多的古汉语知识, 诸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等等语法知识,以至于在讲文言虚词的时候也要花很多的时间去讲解。三会缩少了文言文教学的内容。其实文言文的学习, 应该有着丰富的内容。它不 仅仅是理解句意,不仅仅是积累文言文的重要词语,学 习常见句式。它 应该既是语

5、言的学习,又是文学的欣赏,也是文化的熏陶和情感的陶冶。 那么怎样进行文言文教学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简单谈一下对这个问题进行的一些小尝试,在文言文教学中强调做到四“ 学会”: 一、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理解其基本内容,是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这 既是一种良好的学 习习惯,也是一种 获取知 识的能力。在教学中, 让学找家教,到阳光 阳光家教网 全国最大家教平台找家教上阳光家教网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既可以养成学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又可以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记得在讲唐雎不辱使命一文

6、时,我基于学生情况和课文篇幅及难度的考虑,由学生利用注释、工具书和积累大胆自译,再对 照文章译文自己加以辨析和纠正。这 个过程对九年级的学生而言是一个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知其然之后讲其所以然的提升过程,既提高了 课堂效率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同样在执教愚公移山一课时,对文意的疏通,我放手让学生分学习 小组自主解决,学生主 动学习的热情就被调动起来了,他 们互相答疑解惑, 积极质 疑,甚至有些 问题的提出出乎老师的意料,如“三”是确指还是虚指的问题,。这时 候我并没有强不知以为知,而是抓住这个学习的契机,和学生一起回顾以前学过的带“ 三”的文言句子,总结规律,合理推断,然后引领学生向工具书讨教,最终

7、 得出结论。这个过程,我觉得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文言文的习惯和培养学生的自学文言文的能力意义非凡。 二、让学生学会在诵读中理解文义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 但真正重视、真正会“读” ,能够在读中见“义”,并不容易。文言文 诵读最基本的要求是读准字音,句读正确。此外,还要能读出情味,在读中发现问题;要读出情味,就要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揣摩 语言的运用;要在读中发现问题,就要有自己的发现。因此,文言文的朗 读,不仅要用口,更要强调用心,用心才能发现问题,感受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有自由诵读的机会,更要指导学生读。 这样才能利于学生吟咏玩味、体 验情味找家教,到阳光 阳光家

8、教网 全国最大家教平台找家教上阳光家教网、发现问题。例如教学唐雎不辱使命一文,要求学生利用注释,读全文,扫清文字障碍,速度课文,理清故事的情节的开端、 发展、高潮、结局。再要求学生诵读全文,揣摩人物对话的语气、心理及思想感情,感悟人物个性化的语言。通过诵读,学生印象深刻,远超传统的教师由讲解文章思想内容、篇章结构、字词句法的效果。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且形式多 样,有吟读、研读、赏读,还有范读、齐读,在读中赏美点,在读中研难题,在读中获 知识,在读中明道理。另外,在教授狼这篇课文中,我就采用了认读(字正腔圆)、译读(通义解惑)、美 读(入韵入境)、品读(涵义体韵)四步法是学生逐渐领悟到课文的妙

9、处,事实证明:这样能够充分的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意识,使他们真正的融入到课本中去,读出趣味,读出韵律,读出收获,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吟诵中品味”,在朗 读中领悟课文的内容和写法,在吟诵中品味课文的精妙之处,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训练学生正确阅读文言文的方法。 三、让学生学会在问题中探究学习 引导学生对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弄清句义和文义,解 读文本,也是文言文教学很有效的一种方法。我教学出师表一文,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是创设情景导入,教师用岳飞书出师表的故事动情地导入课文,自然而深沉,可以很好地引起学生品读出师表 的兴趣, 带着疑问和崇敬之情去亲近文本。另外,在理清文

10、章情和理两条主线之后,对文章内容及写作特色的分析回避直接的发问,而是通过设置两次假设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品析文章,先站在后主刘禅的角度以君主的身份畅谈诸葛亮言辞触动自己的地方和原因,然后化身诸葛亮,体会他出师之前复杂 的心境和情感,用第一人称找家教,到阳光 阳光家教网 全国最大家教平台找家教上阳光家教网的口吻陈情抒情。这些问题的探究,使学生 对全文关键词句的理解几乎都得到了落实。这样的教学既巧妙地指明了方向,又兼 顾了学生的兴趣和表达的个性,可以将文本解读得更丰富、更精彩;在这个过程中,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最后一个环节仍然笼罩在特定情景之下,用历代文人志士吟咏诸葛亮和

11、出师表的诗句引发学生的凭吊赞叹之情,表达自己对蜀相诸葛亮的敬佩之情,自然地将尾声变作高潮。实践证明,以意率文,以问题的思考和探究带动词句的理解,是初中文言文教学切实可行的方法。 四、让学生学会在课堂中加深理解 随着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的不断创新, 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动形式也日益丰富。文言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这些新的教学形式,开展各种有效的活 动,也可以使文言文的教学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记得在执教鱼我所欲也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课堂活动,提出了几个问题:1、 时空连线, 设置情境:假如你是孟子,你会如何评价舍身救人的孟祥斌?2、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 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 当“ 舍生取义

12、”的观点,那么在我 们现代社会,面 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 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对论点的确立可能会有争议,在举 例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混淆“ 仁义”与“哥们义气” 的情况,本设计 能让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来理解舍生取义的内涵,相信经过适当点拨这些问题会迎刃而解,学生最 终会理解孟子思想的深刻内涵。另外,我在教 观潮这篇课文时,在借助课下注 释和工具书初通文义以后,让学生看了一段有关钱塘江潮的录像,比较课文和 录像所表现出的景象的不同。这样既可以借用录像的找家教,到阳光 阳光家教网 全国最大家教平台找家教上阳光家教网形象资料帮助理解文本,又可以在比较中加深对文本

13、的理解,同时又是阅读概括的语言训练,可谓一石三鸟。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不是要教会学生多少 东西,而是要 让学生掌握学 习方法,知道语文包含多少东西,要让学生自己去多 读一些东西,多想一些 问题 ,语文教学切不可急功好利,只注重抓暂时的分数,而降低了学生的培养要求,教出一些高分低能的应试机器。这和素质教育是相背离的,语文教学是一个 长期的过程,一个学生 语 文素质的高低,也绝不是分数就足以反映出来的,更不是几天就能见效的,所以希望教 师能把学 习的权利还给他们,把他们被异化了的能力重新找回来,陪着学生走到到达 语文世界的大道上,把学生引到到达知识彼岸渡口。 【参考文献】 1、初中 语文新课程标准 2、诵读语感 能力初中文言文之浅见(邓昭玲著 文学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09 年第 3期) 3、初中文言文要重视诵读(胡金海著 期刊论文发表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