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代民间信仰.txt 懂得放手的人找到轻松,懂得遗忘的人找到自由,懂得关怀的人找到幸福!女人的聪明在于能欣赏男人的聪明。生活是灯,工作是油,若要灯亮,就要加油!相爱时,飞到天边都觉得踏实,因为有你的牵挂;分手后,坐在家里都觉得失重,因为没有了方向。宋辽金夏习俗史之宋代民间信仰 发布时间:2009-6-6 阅读次数:102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宋代民间信仰宋代是一个充满神异色彩的朝代,上至封建帝王,下至庶民百姓,对神仙、巫觋、先兆无不崇信,在民间信仰上显现出庞杂而神秘的特色。(一)先兆信仰先兆信仰,是根据事物的征兆预知人事的吉凶祸福。宋代士人崇信先兆,凡事必与其先之征兆联系起来。
2、宋人先兆信仰主要由以下三种活动构成。相面术相面术也叫相人术、相术。相术本称风鉴,意思是对人或物有鉴别照察之明,在汉魏时期为品藻人物风采神韵的方法。宋代 风鉴 已变为根据人物颅相状貌预测吉凶祸福的相人之术。宋代出现了一本对后人影响较深的相面专著麻衣相法 。 麻衣相法相传为宋代善于相面的僧人麻衣道者所著。宋初的陈抟曾就学于麻衣道者的华山石室中,成为麻衣相法的正宗传人。据记载,钱若水少年时拜谒陈抟于华山,陈抟说: 明日当再来 ,第二天,钱若水如期前往,看见有一老僧与陈抟拥着地炉而坐。僧人盯着若水,久久没有开口,以火钳在炉灰上画 做不得 三字,又缓缓地说: 激流中勇退人也.若水告辞,陈抟也不挽留。原来
3、陈抟以为钱若水有仙风道骨,但不能确定,特请麻衣道者面相,麻衣道者觉得若水没有灵根, 做不得 ,所以不留若水,但对若水前程已有预测 急流勇退 ,后来钱若水官至枢密副使,却在四十岁的盛年之时退隐(宋邰伯温邰氏闻见录卷七) ,果如其言。宋代操相术的相士甚多,著名相士多活跃在士大夫中间,对他们的官运命理多有先知之言,士大夫大都信验这些先兆故事,如宋人王辟之渑水燕谈录中列有 先兆 一章,其中有一则有关寇准的故事:寇准十九岁即考中进士,有一位善相者对他说: 你相貌非常尊贵,但科举及第太早,恐怕不能善终,若功成早退,或许可免大祸。这是从你的颅相中反映出来的 ,后来寇准作了年轻的宰相,果不善终,被宋真宗贬死雷
4、州。宋神宗时京师相术者屡有先见,元丰中,王安礼颇受神宗信任,准备任命要职,但宰相王挂极力阻止,一次他乘间上奏说: 京师的相术者,都说王安礼明年二月作执政.神宗闻之大怒说: 执政升职由我说了算,岂由术者之言? 不久,果然应当由王安礼递补,但神宗故意拖延。到了第二年春天,安礼依然官拜左承相。王珪说: 陛下怎么违背自己前面说的话呢? 神宗沉默了很久说: 我偶然忘记了,可能真是有天命呀。 。轨革轨革为宋时盛行的卜卦之术,卜者以卦像附会人事,预言吉凶。轨革方面的著述很多,有轨革秘宝 、 轨革指迷胆决 、 周易菥蓂璇玑轨革 、 轨革金庭王鉴 、 轨革传道录等(宋史?文艺志五行类、蓍龟类载录) 。这些轨革术
5、的著述,反映了宋人对轨革的好尚。轨革常以卦像示意,蔡京当国时,士大夫问轨革,往往画一人戴草而祭,暗指 蔡 字,意即士大夫要升官晋级,必由其门。童贯用事时,又有地上奏乐者卦画、为土上有音 童 字之意,等到蔡京、童贯免职后,这样的卦画也就不再出现。绍兴年间(- 年)秦桧专擅国柄,占卦者常占得三人各持禾一束的卦画,意为 秦 字,及秦氏废,也没有人再占得此卦(陆游老学庵笔记 ) 。费孝先为当时轨革名士, 世皆知名 ,但轨革之术非其首创。据苏轼提供的材料看,至和二年(年) ,成都人费孝先,初到眉山,游青域山,访老人村,坐坏了一张竹床)费孝先觉得过意不去,意欲按价赔偿。老人笑着说: 你看看竹床下边的字这上
6、边说 此床以某年月日某造,至某年月日为费孝先所坏 ,成坏自有定数,你为什么要赔偿呢? 孝先知道自己遇上了异人,于是留下来拜老人为师,老人传授他周易及轨革卦影之术。五六年后,费孝先名闻天下,王公大人皆不远千里以金钱求其卦影。费孝先以此致富。孝先死后,四方治其学者,到处都有,他们皆自称出于费氏(东坡志林?费孝先卦影卷三) 。在吴中市肆有一位精轨革术者,颇有名气,士人韩中孚将北游京师求学,行前,他慕名请这位术者卜一卦,只见卦影显示的是:一金章紫绶人,旁边有一贲色瓶,又有一人处圆圈中。术士告诉韩中孚说,君此行未必能到京师,中途必为贵人所留。韩中孚并不相信,走到南徐,适逢与其关系很好的朱行忠作郡守,他听
7、说朋友到了,热情迎致郡府。朱行忠平生钟爱一只黄色酒壶,因出以待客,郡府林圃中有一草庵,其状甚圆,中孚寝于其间, 与卦影所画无一不验 (瞿宣颍中国社会史资料丛钞甲集轨革) ,宋人认为轨革是如此灵验,出行要问卦影、求官也要问卦影、绍兴二年(年)庐陵董良史廷试之后,请红象道人作卦影, 欲知其低昂 (宋洪迈夷坚志?第十红象卦影甲集卷) 。轨革成为宋代士人解除心中疑惑,预测未来的重要手段。梦兆宋代人十分相信梦兆,认为梦的征兆很灵验,对梦境有各种神秘阐释,在宋代的笔记小说中有不少梦兆灵验的记述,我们由此可以看到宋人对梦兆是如何的崇信。庆历年间(- 年)王元规梦一术士,他求访将在何地为官,官期早晚,那人写八
8、个字给他, 时生一阳,体合三水.他醒后不解,可是到上任时,一看才明白,任时正是冬至,所以 时生一阳.官为河南府清河主簿,河、清河 体合三水 (见渑水燕谈录 先兆 ) 。宋徽宗曾梦钱王再三乞还两浙,第二天与郑皇后说, 朕咋夜被钱王索取两浙甚急.郑皇后答称: 昨夜妾亦作此梦。 片刻,有人来报,韦妃生了皇子,即后来的高宗。过了三天,徽宗前往探望,与韦妃开玩笑说, 酷似浙脸 ,因为韦妃籍贯虽属开封,但原先曾占籍浙江。此梦竟成了南渡之谶(宋稗类钞?符命二十三卷一) 。宋代民间的先兆信仰除了相术、轨革、梦兆三类外还有谶言签语及与之相关的诸种忌讳习俗。宋代很流行谶语式的预言,如徽宗宣和末年,有人题字数行于宝
9、篆宫瑶仙殿左扉: 家中木蛙尽,南方火不明。吉人归寒漠,亘木又摧倾 ,开始人们不解其意,后来金兵入侵,徽宗赵佶,钦宗赵桓被俘北狩,人们方知家中木为 宋 ,南方火,为火德,吉人、亘木为二帝御君(宋稗类钞?符命三十九卷一) 。宋朝皇帝也相信谶言,宋高宗自建康避兵进入浙东,来到萧山,有许多人列拜于道侧,前面一人自揭说: 宗室赵不衰 ,高宗大喜, 符兆如此,吾无忧矣(挥麈后录 ) 。宋人还有求签的习俗,各处神祠以诗为签语,祈祷抽签者,以签上诗语,占卜吉凶,这种求签风气宋初已有之。陆游曾在射洪白崖陆使君祠祈祷,得一杜诗签,有全家归隐鹿门之语。苏东坡绍圣元年(年)贬官南迁,在虔州谒祥符宫,忧患之余,以签卜之
10、,得吴真君第三签,签语说: 平生常无患,见善其何乐;执心既坚固,见善勤修学 ,东坡得签再拜受教,以此自厉, 不敢废坠 (东坡志林?记真君签卷三) 。宋代还盛行避讳之风,认为犯违,就会有损尊者、贤者,这种语言禁忌习俗与先兆信仰有一定的关系。宋代国讳禁忌严厉,宋代帝王的庙讳常有五十字之多,读书人必须牢牢记住这五十字,一旦在文章中出现这些字,就一辈子求不到功名。据能改斋漫录 、 容斋随笔、 曲洧旧闻等书记载,宋政和三年(年)六月,皇帝御笔令天下道士不得称宫主、观主,僧尼不得称寺主、院主、庵主。稍后又批准朝廷官员李宽、赵野的奏请,禁止臣民用龙、天、君、玉、帝、上、圣、皇八字作为人名和字号。于是,当时的
11、朝廷官员毛友龙不得不改名为毛友,叶天将不得不改名为叶将,葛君仲改为葛师仲;卫上达只好叫卫达等等,这是国讳。还有家讳,宋初,刘温叟因为父亲名岳,他就终身不听乐,并不去五岳游玩。吕希纯因父亲名公著,便不做著作郎。(二)祠 祭祠祭指对世间诸种神祗的供奉与祭祀。宋代是诸神信仰普遍化的时代,宋代人不仅对历代旧神加以整理改造,而且还加封了许许多多的新神,天地山川、家家户户,无处无神。官民共奉的主神宋朝对列入祀典的国家主神祭祀十分隆重而虔诚,形成固定的 祀神节.祀神活动一般由官府主持,民间 社会 参予,兴师动众,轰轰烈烈。宋朝祀奉的主神有:()天地之神人生天地之间、天地之神很早以来就为人们所景仰崇拜。宋开宝
12、通礼称: 元气广大则称昊天,据远视之苍然,则称苍天。人之所尊,莫过于帝,讬之于天,故称上帝.这里的天神,是日月星辰及天体运动的形象,以星辰为座,有昊天上帝、天皇上帝、五方上帝、感生帝等等(宋史?礼志二 ) ,它们与道教的玉皇大帝等神仙无关。皇帝称天子,即种天神的儿子。对天神的供奉,是宋廷的一项重要活动,祀典由太常掌管。其中祭天之礼,是最隆重的典礼。明堂大祀,三年举行一次,由皇帝亲自主持。为了备办这次大礼,朝廷上下紧张忙碌,专门委派五使执事官负责,准备各色仪仗,安排各项程序,提供各种所需的祭物和赏赐的绢帛银两。大祭之前还要反复举行车辆仪仗的演习, 御街观者如堵 ,京师百姓纵观取乐。祭社之日(九月
13、逢上辛日) ,皇帝登上郊台青城殿,等到三更时上坛行礼,祭毕回宫,天明皇帝车驾到丽正门,举行大赦仪式,通事舍人在宣赦台上宣读皇帝赦书,传旨将台下戴枷罪人开枷释放,狱卒、罪人山呼 万岁 、 快活 ,并大赦天下(梦梁录卷五) 。地神祭祀主要祭后土之神, 夏至日祭后土皇地祗 (梦梁录?祠祭卷十四) 。地点在北郊,神性上属于天子之母,虽然北郊祭祀的规格上略低于南郊,但宋代帝王也常 亲祀北郊,并依南郊之仪,有故不行,即以上公摄事 (宋史?礼志三 ) 。天地之神被看作皇家的保护神,祭祀活动为皇家所垄断,臣民百姓虽然可以纵观这一盛大的祭祀天地仪式,但不许祭天。宋仁宗时,越州民曾 每春敛财,大集僧道士女,谓之祭
14、天 ,为官府 下令禁绝 (宋史?张友直传 ) 。()社稷之神社稷是土地神与谷物神的合称,二者代表了农业之神。农业是传统社会的立国基础,农业受到头等的重视,因此社稷成为国家的象征。宋代社稷神受到普遍的祭祀,自京师至州县,皆有其祀.社稷之祀,坛而不庙,承受霜露风雨, 以达天地之气.先前社坛之主以土为之,宋代始改为石主, 取其坚久 (宋史?礼志五 ) 。社稷祭祀,一年分春秋两次祭祀,州县社稷合祭,京师则分设太社、太稷。州县社稷祭祀必须由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主持, 非有故不得差官 ,即除非有特别的原因,否则不得派官代理。牲用少牢,礼行三献,还要致斋三日。宋代曾有这样一段趣事,张湍任河南司录时,正赶上当地府
15、尹筹备祭社之事,有人将祭祀用的猪买到,并送给府尹,而这只猪夜晚突然跑进了张湍之家,湍不问来由,即捉而杀之。府尹赶来问其原因,张湍说: 律云:猪无故夜入人家,主人登时杀之勿论.府尹大笑,为此再买了一头猪。可见社稷祭祀中,猪是少不了的牺牲。()山川之神山岳川泽,无地无神。其主要者,有如下诸神:五岳神是山神的代表,在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各立有岳神庙,分为五方,管辖全国。如北岳神: 西起太行,东属碣石,南至于河,皆神所食 (苏轼文集?春祈北岳祝文卷六十二) 。五岳中以泰山为最尊贵,因其位于东方,古人认为有生长哺育的意义,是生命之神。其他四岳只是在本境内立庙祭祀,唯独东岳庙
16、遍布各地,称作 行祠 ,东岳庙会成为全国性的祀神节。五岳之神的信仰,自古已然,到宋代登峰造极,不仅提高了神格, 尊五岳而帝之 ,而且不断增修庙宫, 崇饰宏大 (韩琦韩魏公集?安州重修北岳庙记卷一) 。宋朝对五岳 帝神 的祭祀十分隆重,祭祀之礼,皆有官方主办,一年一次,地方官员负责日常祀事。立春日祀泰山、立夏日祀衡山、立秋日祀华山,立冬日祀华山,土王日祀嵩山(宋史?礼志五 ) 。五岳之神不仅朝廷盛重其祠祭,民间亦普遍信仰崇奉。如三月二十八日东岳圣帝诞辰,各地举办庙会,祭祀东岳神。 其神掌天下民之生死,诸郡邑皆有行宫奉香火 ,仅杭州一地就有行宫五处,南宋都城士庶在东岳神诞前后,纷纷前往诸行宫,有的
17、专献信香,有的为带枷重囚祈佑,有的许愿、还愿,各色行会铺户有组织地前来奉献异果名花,精巧面食,有的还就东岳庙殿庑举办法会而祈寿,连乞丐也在吴山行宫献彩画纸幡, 其社尤盛.庙会期间, 舟车道路,络绎往来,无日无之 (梦梁录卷二、二十八日东岳圣帝诞辰) 。与五岳之神对应的是四渎之神,四渎神分别为长江神、黄河神、淮河神、济河神,其中以长江神为尊。沙市的长江神,被宋廷封为 昭灵孚应威惠广源王.宋又封河渎为显圣灵源王,淮渎为长源王,济渎为清源王。逢旱涝之灾,皇帝颁诏祈请祝文,都是将四渎并称于五岳之后的。沿岸居民、渔民、船夫和商旅,更是有事无事都要祭祀拜谒,以求平安。宋代还在京城设海神坛,祭江海神,春秋二
18、季的仲月派遣从官行望祭礼,规格是太祀。海神也被加封为王,如东海为渊圣广德王,南海为洪圣广利王,西海为通圣广润王,北海为冲圣广泽王(宋史?礼志五 ) 。()圣贤之神宋代祠祀的对象还包括 先贤名哲道德之士,御灾捍患以死勤事功烈之臣 ,圣贤之士、忠烈之臣常能体现一种人善性的力量,为后代所膜拜。这些人神的祠庙有官方立的,也有民间立的。太学在每年春秋仲月的上下日,祭先圣文宣王,从祀的有亚圣、十哲、七十二贤人。各州县学无不有先师之祭。武学祀昭烈武成王,配张良及历代忠臣烈士。除学校集体祭祀先贤忠义之人外,民间各地也多有圣贤之祠庙。杭州有夏禹王庙、汉留侯祠、汉萧相国祠,真定有赵普庙,熙河有王韶庙,定州韩琦庙等
19、等。韩琦任定州地方官时,深得当地人推崇,百姓曾赴京乞求为其立生祠,当时虽未获批准,但在韩琦去世后, 州人竞为公庙,后又诏载于祀典 (韩魏公集?家传卷十三) 。以后每逢韩琦生日, 士女焚香于堂,小民献技于庭者,终日不绝 (韩魏公集?别录卷二十) 。民众对于有德之人、廉洁之官是常常追念的。民俗诸神民俗诸神指民间广泛信仰的各种神灵,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常以民众保护神的形式出现,有的虽然也列入官方祀典,但从其神性来看,民俗意义更强。土地神 民间信仰的土地神,与国家的社神有所区别, 社 泛指土地、国土,土地神则是狭义的某地之神。土地神由古代的 中霤 演变而来。 礼记?郊特牲: 家主中霤而国主社
20、。 孔颖达疏云: 中霤谓土神。 土地神祠在宋代大量出现,宋人祭祠土地,将其视作某一地方或某地一家一户的守护神,南宋刘应时说: 古礼祠后土氏,封境之神也;后世加祠城隍,都邑之神也;今俗又祠土地,室宅之神也 (烛湖集?到任谒庙文卷十三) 。这种安靖地方的 室宅之神 ,遍布州县及村村镇镇,州有土地、县有土地,村镇有土地,家家户户也各有土地,称 本店土地 , 吾家土地.土地神主各地不一,有的请来名人充任,如萧何、曹参、韩愈、岳飞等都曾被一些地方祀为土地。城隍神 城隍是 都邑之神.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社会功能的增强,城隍受到愈来愈多的城市居民的祀奉。城隍庙始建于西汉,但在唐以前并不多见,唐代也只是在
21、南方地区有所修建。到了宋代,却大为兴盛,城隍遍布大小城市,州县皆有城隍庙,城隍庙祀成为宋代城市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杭州吴山的城隍庙,在南宋颇有名气, 岁之丰凶水旱,民之疾病祸福,祈而必应,朝廷屡加美号 ,最后吴山城隍被加封为 辅政康济明德广圣王 (梦梁录?山川神卷十四) 。城隍所祀神主,一般为与当地有关的有德政的历史人物。如苏州祀春申君、江西祀灌婴、镇江祀纪信等。正如明史?礼志所说,城隍信仰: 宋以来其祠遍布天下,或赐庙额,或颁封爵,至或迁就附会,各指一人以为神之姓名.宋代城隍信仰构成了民间信仰的重要部分。灶神 灶神信仰古代属天子七祀和诸侯五祀之中,庶人只一祀,或立灶,或立户。所以灶神自古即为民
22、间信仰的主要神。灶神的职责与土地神有所区别,土地是守护神,灶神是监督神。宋人认为灶神 号为司命,司人家一家良贱之命 ,还记人善恶,月晦之日要上天曹禀奏(湖海新闻夷坚续志?灶神现身后集卷二) ,所以民间对灶神祭祀奉事甚谨。祭祀时间,在汉代为立夏日,宋以后则改为腊月二十三或腊月二十四日。宋代祭灶颇有趣味,因为灶君要上天述奏民间诸事,为了让他到时多说好话,民间在灶君上天前特备 杯盘丰典祀 ,祭品有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祭祀由男性主持,女人均要回避,烧钱供酒使灶君高兴,请灶君不要将家庭主仆矛盾及猫犬无礼等事告诉上天, 送君醉饱登天门 (范成大祭灶祠 ) 。东京(今开封)人在腊月二十四夜, 请
23、僧道看经,备酒果送神 ,还在灶上贴灶马,用酒糟涂抹灶门,称为 醉司命 (东京梦华录卷十) ,这与后世以麦芽糖粘灶,使灶神上天不能随意乱说的作法明显不同。蚕神 宋代蚕桑业发展,民间祀奉蚕神甚勤。先蚕是宫廷祭祀的蚕神,宋徽宗以前多遣官祭祀,宣和时以皇后亲祀,诸命妇陪祭,为 亲蚕 之礼,是与帝王 籍田 的农耕之礼相比配的祭祀礼仪。民间祭奉的蚕神有马头娘、蚕丛、蚕姑等,各地称呼不一。宋代四川祀奉蚕丛氏,蚕从氏本为蜀地的统治者,他在治理蜀地期间,常巡行郊野,教人蚕桑,并作金蚕数千条,每岁首出之给农家。每给一,所养之蚕必繁孳 (宋高承事物纪原卷八,引仙传拾遗 ) ,乡民感其德,因此立祠纪念,祠庙遍于蜀中,
24、每年正月五日、三月三日都要举行盛大的 蚕市 庙会,祭祀蚕丛,蚕丛由于常服青衣,他也被四川人称为青衣神(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七) 。蚕神祭祀民间各种各样,据秦观蚕书?祷神记载: 卧神之日 ,即孵化时,割鸡设醴以祷妇人寓氏公主(蚕神) ,祭神期间,不治堰,不诛草,不沃灰,不准外人进入蚕室,因为这四者,会侵害蚕神。由此可见祀蚕神及有关祀蚕神的禁忌,实际上是为了蚕宝的成长和蚕茧的丰收。福神 宋时民俗以真武为福神,将真武神像挂在床头,早晚焚香祷请祈福。或以唐德宗朝的道州刺史阳城为福神。因为阳城曾成功地拒绝皇上要其岁贡侏儒的诏令,使道州土民从此摆脱入朝为奴之苦,造福于民,所以此后阳城被民间祀为福神。二郎神
25、是宋代有名的司水之神,各地建立的灌口二郎神庙奉祀的是李冰父子。李冰因成功地主持兴修了浩大的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而受到后世民众的崇拜,四川百姓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祭赛活动,羊是主要的牺牲, 刲()羊五万大作社 (范成大离堆行见石湖诗集 ) 。相传六月二十四日为灌口二郎生日,宋人十分重视,在北宋都城东京(今开封)万胜门外有座二郎神庙,宋朝皇帝赐号为神保观。在二郎神生日前一天,宫廷的后苑作与书艺局等处将自己制作精巧的戏玩,如球仗、弹弓、弋射之具,鞍辔、衔勒、樊笼之类,经过皇帝面前献送到神庙。至二十四日,夜五更时分争烧头炉香,有的人事先就在庙里住下,半夜起来争先点香。天刚放亮,政府诸部门及京城各色行户纷
26、纷前往神庙献祭, 所献之物,动以万计 ,所献社火陈列在露台之上。台前各设乐棚,上演百戏,如上竿、趯弄、跳索、相扑、鼓板、小唱、斗鸡、说诨话、杂扮、商迷、合笙、杂剧、叫果子、学像生、装鬼、砑鼓、牌棒、道术之类, 色色有之,至暮呈拽不尽 (东京梦华录卷八) 。二郎神生日,成为宋人六月 最为繁盛 的娱神娱人节日。海神天妃 她是中国著名的女性海神,她的兴起与宋代海运业的广泛开展有极大关系。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 ,属沿海城市,南方沿海各城镇经常通过海运,把粮食和物资运往临安。海上运输业的发展需要自己的保护神,于是莆田人林默逐渐由区域性的神女上升为全国性的海神圣妃。据记载,宋徽宗宣和五年(年)的时候,给
27、事中路允迪奉命由水路出使高丽,他率领八艘大船航行在渤海之上,忽遇大风暴,一下刮沉七艘。路允迪惊恐万分,赶紧闭目祷告, 神女下凡,保我平安!神女下凡,保我平安! 刹那间海上风平浪静,路允迪靠神女的佑护,平安地避过了劫难。路允迪完成出使任务,向宋徽宗作了汇报,徽宗听说此事,亲自赐予林默祠匾额,题为 顺济 ,此后神女林默祠成为顺济圣妃庙。在南宋临安的艮山门外有顺济圣妃庙,另外在城南萧公桥及候潮门外市舶司侧均有圣妃行祠。据顺济圣妃庙碑记,因为林氏 素著灵异 ,因此 宣和(徽宗)赐庙额,累加夫人美号,后封妃,加号曰灵惠协应嘉顺善庆圣妃 (梦梁录?外郡行祠卷十四) 。圣妃在宋人心目中地位很高,且频繁显灵,
28、绍兴年间,江口海寇猖獗,神女 驾风一扫而去 ,淳熙年间,岁屡旱灾, 随祷随应 ,圣妃名声卓著, 多于海洋之中,佑护船舶,其功甚大,民之疾苦,悉赖帡幪 (梦梁录?外郡行祠卷十四) ,圣妃在宋代就成为官民尊奉的主要海神。此后数百年间历代加封,元朝封林氏为天妃,清初晋升为天后,祭礼也由民间祭祀上升为官方祀典。近代天妃信仰遍及海内外,闽、粤、台一带习惯将天妃称为妈祖,妈祖庙在这些地区随处可见,还随着华侨的外徙,妈祖信仰传到南海及日本欧美华人居住区。欢喜神万回哥哥 万回哥哥是古代的欢喜之神,传说万回姓张,唐朝人,他有行走如飞的特异功能,往返一日,可行万里,故名万回。宋朝人对万回十分恭敬,他们在腊月间祭祀
29、祖先并不十分热心,但对万回哥哥则不问省部吏曹、市肆买卖及娼妓之家无不奉祀,每饭必祭。万回哥哥的神像 蓬头笑面,身著彩衣,左手执鼓,右手执棒 (元刘一清钱塘遗事卷一) ,民间将其作为和合之神供奉,认为奉祀万回哥哥,就可使远在万里之外的亲人回家团圆。万回哥哥对饱受战争流离之苦的宋朝百姓来说无疑是一位善良的喜神,因此人们又根据 和合 的含义将万回奉为欢喜之神。此外宋朝对崔府君、张仙、利市仙官等均虔诚奉祀。(三)巫觋信仰巫觋信仰即民间流行的巫鬼杂神的信仰,其内容极为怪异诡秘。宋代民间生活中巫觋文化占有相当的地位,在素有神秘信仰的南部中国表现得更为突出。如 大江以南地多山,而俗 鬼。其神怪甚诡异,多依岩
30、石、树木为丛祠,村村有之 (夷坚志?丁志卷第十九) 。这些怪异鬼神在巫觋的操纵下在民间颇有影响。在荆湖地区、民俗 疾病不事医药,惟灼龟打瓦或以鸡子占卜求祟所在,使俚巫治之 (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 ) 。灼龟、打瓦、鸡子卜均为巫觋治病的巫术手段。鸡子卜即鸡孵卜,是古老的巫卜方法。卜者取鸡蛋一枚,用墨画鸡蛋四边,再焚香祷祝,然后将其煮熟剖开,视其当墨之处,根据蛋白的厚薄而定人事吉凶(岭外代答卷十) 。岳阳人还认为乌鸦是神鸟,不敢驱赶射杀,乌鸦 穿堂入庖厨略不畏,园林果实未熟耗啄己半 ,乌鸦成为鸟害,但岳阳人慑于鬼神,得过且过,只得在果子半生半熟时就采下它,所以当地人未曾见过成熟的果实。在荆南有一妖巫
31、, 挟幻术为人祸福,横于里中,居郡县者莫敢问 ,当一位县令不堪忍受,捕巫欲杖时,竟有大吏泣谏,请求不要惩罚巫者,说 治之且掇奇祸 (夷坚志?丙志卷二十) ,可见巫觋在民间的影响。巴蜀地区,同样崇信巫觋,如涪陵百姓, 尤尚鬼俗 ,父母有疾病,多不用医药疗治,而是听于巫觋。县尉李惟清曾擒大巫予以鞭笞,老百姓以为这样会闯大祸,结果巫竟不灵,风俗稍变(事见宋史本传) 。岭南地区,巫风更盛。 愈西南愈多诡异 ,据宋人记载,岭南流行着这样几种巫鬼信仰:家鬼,家鬼即祖考,钦州村民之家,在进门的右侧用砖砌成小巷,小巷右壁留下二三寸宽的洞穴,称为鬼路,为祖考出入之路。有人进门,主人必告诫不宜站在鬼路之侧,担心妨
32、碍家鬼出入,岁时祭祀,即在鬼路之下,陈设酒肉,命巫致祭,子孙合乐,三昼夜乃罢。城中居民则于厅上置香火,另外从堂屋开小门,以通街道,新进门的媳妇升厅一拜家鬼之后,竟不敢再到厅上,据说,倘若失足至此, 则家鬼必击杀之 ,只有主妇无夫者才能至厅,家鬼在这里竟连家人都不佑护,怪异至极。挑生,挑生是岭南的一种人巫术,挑生杀人法是:以鱼肉待客,对之行厌胜法,鱼肉能反生于人腹中,致人于死地。实际上这是一种巫觋的投毒法,解毒方法也较简单,在胃膈则急服升麻以吐之,在腹中急服郁金以下之。蛊毒,广西蛊毒有二种,有急杀人者,有慢杀人者,急者顷刻死,慢者半年死,不法巫蛊常蓄蛊毒害人。新圣祠祀,新圣是广西群巫推出的杂神,
33、说如不速祭,必将发生疠疫,里巷为之惊恐,纷纷结竹粘纸作轿马旗帜器械,祭之于郊,祭祀时家出一鸡,祭仪一完,百姓惊惧四散,巫师独携数百只鸡而归,由于岁岁祭祀,巫师定下规矩:参予祭祀的人不能接受祭胙,所以广西的巫觋每年收获颇丰,钦州巫觋尤其如此(以上均见岭外代答卷十) 。吴越地区、素重巫鬼,淫祠众多,三吴尤甚。这些杂神灵怪,或称太尉,或称相公,或称夫人,或曰娘子, 村民家有疾病,不服药济,惟神是恃 (宋稗类抄?神鬼卷七) 。民间有事,必先祭祀,请求神的指示,称之为 问神 ,如果神同意他的请求,即使冒险触犯国法,也在所不惜。倘若神不许其请,最终人们是不敢违背神意的。祭祀这些杂神必有牲牢,花费甚巨。如果
34、神并不灵验,病者不治身亡,求神许愿的人仍然要按其前日许下的诺言,前往祭祀,说是不这样的话, 其祸必甚 ,吴越百姓对这些巫鬼杂神丝毫不敢懈怠。 近世士大夫家,亦渐习此风 (宋稗类抄?神鬼卷七) 。如在江南影响颇大的乩仙紫姑,传说其本为唐代一官员之妾,为主妇害死于厕中,遂为厕神。此神在宋代不堪寂寞,四出游荡,人们常能招致,她常以诗文形式预测祸福。沈括说: 近岁迎紫姑者甚多,大多能文章歌诗,有极工者,予屡见之。多自称蓬莱谪仙,医卜无所不能,棋与国手敌 (梦溪笔谈卷二十一) 。苏东坡也在黄州亲自经历紫姑降仙事,并写下了子姑神记 、 天篆记两篇文章记述此事。沈括、苏东坡为当时著名学者,对紫姑的 灵应 也
35、深信不疑,可见紫姑信仰之深。此外江南还有香神、木客、五通神等。巫觋信仰在一些地区发展为巫教,所祀多为妖邪之神, 尚淫祀,杀人祭鬼 (宋史?地理志六 ) 。巫觋信仰反映了民众精神的原始滞后状态,宋代开明士人注意到这一情况,因此常有惩治妖巫,转移风俗的举动(名公书判清明集?行下本路禁约杀人祭鬼卷二十四)。宋代处于封建社会的转折时代,在民间信仰上也是存旧、出新,各种旧有的信仰得到整理和传承,而新的适应民众生活的诸种信仰也不断发生,并形成风气。宋代经济发展,文化发达,但宋人精神性格趋于内向、软化,在专制皇权下,封建士人朝不保夕;在日益活跃商品经济中,庶民阶层分化剧烈,富贵贫贱并无常势;在西、北强敌压境,时有流离之苦的危局下,国人有难解的心结,故而宋代各色神灵分外活跃;受到举国上下的供奉,人们现实的精神与物质缺憾,由虚空的神灵来填补充实,这就是宋代民间信仰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1234 呀 http:/ W71Ts0eAW4If